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文阅读是高级阅读,它是顺应时代需求的一种新型的阅读模式,教师善于利用群文阅读的策略组织阅读教学,能有效地增大学生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增强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群文阅读教学对提高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
上海连续两次PISA夺冠,蝉联冠军,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但是随后公布的问题解决能力测试并不令人乐观!这充分说明我们传统阅读教学存在一些弊端。群文阅读教学顺应而生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 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内,围绕同一个议题,有计划地呈现有联系的、结构化、多元化视角的一组文本展开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单篇精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
二、 结构化是群文阅读的核心秘密
群文阅读结构化的内涵将文本间的主要信息加以联结,形成一组群文整体性的结构化。也就是说读者阅读一组群文,要从群文的整体和写作意图出发,检索信息,梳理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进行推理、判断,力求将新知识和经验整合。
三、 传统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的比较
(一) 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
1. 单篇阅读教学倾向于阅读技术化,遮蔽学生真实的阅读情形,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阅读素养,无法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需求。
2. 传统阅读教学重内容讲析,阅读无法实现自读自悟。
传统的阅读教学,老师从字、词、句、段、篇逐一讲解。”“内容分析”是一堂阅读课的主要、重要环节,课堂现象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在课堂好像一台录音机,又似一支录音笔,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着。一节阅读课,学生像一架机器,老师怎么操控,就怎么运作。
(二) 群文阅读教学的优点
1. 能增加阅读量
传统的阅读教学,一节课,甚至几节课教学一篇课文。群文阅读一节课进行一组课文的学习,篇数是3至5篇。当今中国大多数的学生阅读能力不尽如人意,问题之一就是阅读量不够。如何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是课内外教学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没有足够的阅读量,也就没有足够的阅读实践。没有足够的阅读实践作支撑,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成了空谈。
2. 提高阅读速度
一节群文阅读课,学生面对大量的文字,为了完成阅读任务,不得不快速阅读。他们浏览、跳读,甚至一目十行地阅读,在这些阅读方式中他们不知不觉地扩大视幅,从而提高了阅读速度。
3. 培养高级思维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选一组有关联的文本找寻到议题,通过比、对、读、议的活动,辨识文本的显性信息,对文本中的零散、局部信息进行比较,对文本模糊、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提取隐性信息,实现结构化的建构,在此基础上评价、反思,进而有创意地运用。它有以下教学策略:
(1)找准议题
议题就是一组文本中所具有的共同点,可以展开议论的充满趣味的话题。议题可以是文本的中心,也可以是文本形式、语言风格、表达手法等。议题必须指向文本内容或形式的关键问题,具有可议论性和学科教学意义。议题的提出要集中、鲜明,符合学生实际。
(2)比、对、读、议
“比”就是比较,是将多文本的中心或表达手法、文章的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来。
“对”即将议题带来模糊的认识与多文本中相对应的语言文字材料相对照,使学生获得由理性到感性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读”是根据阅读目的,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方法,避免单一地精讲精读。让学生拥有阅读的时间,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师不要过多提问或问题细而多,让阅读教学告别“内容分析”。“讀”包括课前读懂文意和课堂教学后的拓展延伸读。
“议”是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个体见解,让他们把自己根据阅读聚焦、检索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推论,从而整合现实和信息,评价内容和形式,反复比较、对照、推论,在议题学习上的“共识”,进而进行信息输出或创意表达的过程。
执教群文阅读真地可以让高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成都市簇桥小学廖馨梅老师执教的《一样送别,几多离情》案例向我们诠释群文阅读教学让高级思维训练确实落到了实处。廖老师选择李白《赠汪伦》、白居易《南浦别》、高适《别董大》、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为该主题的选文。她设计以下三个环节:共读、共议、共享三个环节。分别要求学生自读古诗,想象送别的场景是怎样的?批注对景的感受,对情的理解;小组交流,对比几首古诗发表观点;全班交流,大胆表述。最终得出结论:送别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送别诗的题目都有送、别、赠、留……共同语,送别诗写的都是分别时的离景。李白的“感激”、白居易的“伤感”、王维的“担忧”、高适的“劝勉与鼓励”、杨万里的“挽留”。不同点:别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李白的“将欲行”,王维的“柳色新”,白居易的“凄凄别”,高适的“白日曛、雪纷纷”,杨万里的“风光不与四时同”。
从这组群文阅读的教学环节,我们发现:引导读者通过“同类异质”文本阅读,发现了这组群文的一般特点,再次经过对比发现这组群文的不同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分析、比对中得到锻炼、提升;通过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一般化的原理,培养读者的分析、综合能力;经历了比对、分析、整合、提炼的思维过程,使高级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群文阅读促使阅读量增大,阅读速度提高,自读自悟落到实处,高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阅读能力怎能不提高呢?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06.
[2]林玉华.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及思考[J].语文天地,2016,03.
作者简介:
白桂兰,重庆市,重庆市酉阳县民族小学。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
上海连续两次PISA夺冠,蝉联冠军,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但是随后公布的问题解决能力测试并不令人乐观!这充分说明我们传统阅读教学存在一些弊端。群文阅读教学顺应而生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 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内,围绕同一个议题,有计划地呈现有联系的、结构化、多元化视角的一组文本展开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单篇精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
二、 结构化是群文阅读的核心秘密
群文阅读结构化的内涵将文本间的主要信息加以联结,形成一组群文整体性的结构化。也就是说读者阅读一组群文,要从群文的整体和写作意图出发,检索信息,梳理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进行推理、判断,力求将新知识和经验整合。
三、 传统阅读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的比较
(一) 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
1. 单篇阅读教学倾向于阅读技术化,遮蔽学生真实的阅读情形,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阅读素养,无法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需求。
2. 传统阅读教学重内容讲析,阅读无法实现自读自悟。
传统的阅读教学,老师从字、词、句、段、篇逐一讲解。”“内容分析”是一堂阅读课的主要、重要环节,课堂现象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在课堂好像一台录音机,又似一支录音笔,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着。一节阅读课,学生像一架机器,老师怎么操控,就怎么运作。
(二) 群文阅读教学的优点
1. 能增加阅读量
传统的阅读教学,一节课,甚至几节课教学一篇课文。群文阅读一节课进行一组课文的学习,篇数是3至5篇。当今中国大多数的学生阅读能力不尽如人意,问题之一就是阅读量不够。如何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是课内外教学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没有足够的阅读量,也就没有足够的阅读实践。没有足够的阅读实践作支撑,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成了空谈。
2. 提高阅读速度
一节群文阅读课,学生面对大量的文字,为了完成阅读任务,不得不快速阅读。他们浏览、跳读,甚至一目十行地阅读,在这些阅读方式中他们不知不觉地扩大视幅,从而提高了阅读速度。
3. 培养高级思维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选一组有关联的文本找寻到议题,通过比、对、读、议的活动,辨识文本的显性信息,对文本中的零散、局部信息进行比较,对文本模糊、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提取隐性信息,实现结构化的建构,在此基础上评价、反思,进而有创意地运用。它有以下教学策略:
(1)找准议题
议题就是一组文本中所具有的共同点,可以展开议论的充满趣味的话题。议题可以是文本的中心,也可以是文本形式、语言风格、表达手法等。议题必须指向文本内容或形式的关键问题,具有可议论性和学科教学意义。议题的提出要集中、鲜明,符合学生实际。
(2)比、对、读、议
“比”就是比较,是将多文本的中心或表达手法、文章的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来。
“对”即将议题带来模糊的认识与多文本中相对应的语言文字材料相对照,使学生获得由理性到感性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读”是根据阅读目的,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方法,避免单一地精讲精读。让学生拥有阅读的时间,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师不要过多提问或问题细而多,让阅读教学告别“内容分析”。“讀”包括课前读懂文意和课堂教学后的拓展延伸读。
“议”是在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个体见解,让他们把自己根据阅读聚焦、检索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推论,从而整合现实和信息,评价内容和形式,反复比较、对照、推论,在议题学习上的“共识”,进而进行信息输出或创意表达的过程。
执教群文阅读真地可以让高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成都市簇桥小学廖馨梅老师执教的《一样送别,几多离情》案例向我们诠释群文阅读教学让高级思维训练确实落到了实处。廖老师选择李白《赠汪伦》、白居易《南浦别》、高适《别董大》、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为该主题的选文。她设计以下三个环节:共读、共议、共享三个环节。分别要求学生自读古诗,想象送别的场景是怎样的?批注对景的感受,对情的理解;小组交流,对比几首古诗发表观点;全班交流,大胆表述。最终得出结论:送别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送别诗的题目都有送、别、赠、留……共同语,送别诗写的都是分别时的离景。李白的“感激”、白居易的“伤感”、王维的“担忧”、高适的“劝勉与鼓励”、杨万里的“挽留”。不同点:别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李白的“将欲行”,王维的“柳色新”,白居易的“凄凄别”,高适的“白日曛、雪纷纷”,杨万里的“风光不与四时同”。
从这组群文阅读的教学环节,我们发现:引导读者通过“同类异质”文本阅读,发现了这组群文的一般特点,再次经过对比发现这组群文的不同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分析、比对中得到锻炼、提升;通过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一般化的原理,培养读者的分析、综合能力;经历了比对、分析、整合、提炼的思维过程,使高级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群文阅读促使阅读量增大,阅读速度提高,自读自悟落到实处,高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阅读能力怎能不提高呢?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06.
[2]林玉华.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及思考[J].语文天地,2016,03.
作者简介:
白桂兰,重庆市,重庆市酉阳县民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