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复杂,将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交织在内。2008年,国际金融形势面临更大的风险,由此会对中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主要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将面临重大变革,全球失衡状态继续收敛式发展,全球大宗商品、资产价格泡沫到顶,主要发达国家进入降息周期等。
展望2008年。国际金融形势将呈现如下重要发展趋势:
国际金融组织治理结构改革有望获实质性进展
随着两大国际金融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相继换将,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微妙变化:美国继续占据主导,但力量在削弱;日本和欧洲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随美国节奏起舞,但是随着俄罗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治理结构的改革可望在2008年迈出更大的步伐。
变革中的IMF应该对全球金融稳定监督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目标不应错误地选择人民币。从目前对未来美国经济的预测来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将会持续到2008年,美国经济将面临下滑乃至衰退,美元危机的脚步将会走近。资金会从美元资产大规模流向新兴市场。但是,当美元一旦由巨幅跌势探底回升后,资金将重新大规模回流。基于美元目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如此无序的美元波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将异常巨大。而最大的得益者还将是美国。因此。如果IMF仍然未能在治理结构改革取向更为平衡、中立的立场。那么,国际货币体系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对此。发展中国家要保持特别的警惕。
主要发达国家可能进入降息周期
2007年,全球的通胀压力大增,其主要来源是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传导,基本路径是:高油价→替代能源开发→玉米价格上涨→粮食、肉类价格上涨→生活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推动其余商品价格上涨。面对通货膨胀压力,全球主要央行的重点是紧缩货币政策。
2008年,这一基本趋势可能会逆转。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经济将面临显著的放缓风险。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在2007年,但主要影响将滞后到2008年。美联储在2007年10月进入降息周期,意味着货币政策目标转向,金融动荡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欧洲可能也会仿效,日本可能继续长期维持低利率不变。
大宗商品价格、资产价格泡沫或将膨胀至巅峰
2008年,全球流动性过剩还会持续一段时期。主要原因包括:发达国家对次贷危机的救助。注入新的流动性;美联储降息引发的全球货币政策趋松,刺激流动性增长;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的杠杆效应,用较少的资产来形成巨大的交易量,创造更多的流动性;新兴投资主体的活跃,亚洲外汇储备、对冲基金、私人股权基金及石油美元投资者加入,提供流动性;全球美元资产减持,波及到大多数金融产品。转变为流动性;日本升息推后,对日元的国际套利交易还在继续,继续创造流动性。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推动下,2008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资产价格都将可能膨胀到顶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随着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较大调整。在没有经济基本面支撑下的全球金融市场将面临大幅动荡的局面,房地产、股票和大宗商品价格泡沫也可能随之在下半年爆破。金融市场的动荡还可能终结自2001年以来的全球经济扩张周期。
国际银行业发展可能步入低谷
导致国际银行业发展步入低谷的因素是多样的。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放缓和陷入调整。会降低国际银行业务拓展的空间。从而持续的收入增长面临更大挑战。另一方面,国际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大增,风险成本会进一步侵蚀利润的增长。包括:汇率无常波动的汇率风险、经济下滑带来的信用风险、流动性过剩逆转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地缘政治不稳定的主权风险等。其中,由经济衰退带来的业务萎缩、由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成本、由流动性过剩逆转带来的经营失败,将可能是全球金融业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还没有到达底部。2008年将是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的高峰。因此。由次债危机带来的损失在2008年还会持续扩大。
国际金融市场或将出现“中国热”
在次债危机影响下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市场中,“中国美元”在2008年还会有哪些举动?2007年12月初。中国财政部表示正在研究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政府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一方面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另一方面推动外国政府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全球投资者完全有理由在2008年密切关注“中国美元”与人民币债券的动向。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国金融走向国际市场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要开放,资本项目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也必然要开放。国际金融市场不是风平浪静的。时刻有可能出现金融风暴。中国财政部2007年12月11日发行7500亿元人民币(合1016亿美元)的特别国债,至此中投公司的融资基本完成,“资本置换储备”的过程也基本结束,中投公司董事长娄继伟也拜访了英法新三国,为中投公司海外投资铺路。所以,2008年中投公司自然会进行一系列的海外投资,这些投资动向会引起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
2007年12月19日,摩根士丹利表示已获中投公司50亿美元注资,这是继中投30亿美元投资黑石之后又一长期战略投资,随后美国总统布什表示“不介意主权基金入股美国投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之后,中国进一步放开对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从中美近来这些动向来看。以中投公司为标志的海外投资不仅代表“中国美元”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而且与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一脉相承。所以2008年中投公司的动向自然就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风向标。
中国加入WTO,金融国际化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完全开放一国的资本市场要有—个过程,这里是指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化。原因在于中国金融市场在交易制度和监管体制上还不完善,市场信息传递不畅、金融工具短缺,投机操纵行为等非法现象还比较严重,在此情况下,对几万亿美元的巨额国际游资“开绿灯”。无异于“引狼入室”。东南亚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教训,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了国内资本市场。加上金融市场管理混乱,为投机者提供了大量的条件和机会。世界银行经济顾问穆斯地塔法·纳布利说得好:“一个国家应该寻求国内金融体系及资本账户的自由化,但进行这些改革的时机选择和次序安排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和风险是关键。”
可以肯定,中投公司海外投资与国内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无疑将是200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两条主线。中投公司的动向主要反映了“中国美元”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力度,人民币债券市场则可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路径。相比之下,允许外资八股券商并加大A股市场的开放力度更具有技术性的特征,或许会成为国际资金积极追逐中国金融市场的切入点。由此推动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一股“中国热”。
展望2008年。国际金融形势将呈现如下重要发展趋势:
国际金融组织治理结构改革有望获实质性进展
随着两大国际金融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相继换将,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微妙变化:美国继续占据主导,但力量在削弱;日本和欧洲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随美国节奏起舞,但是随着俄罗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治理结构的改革可望在2008年迈出更大的步伐。
变革中的IMF应该对全球金融稳定监督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目标不应错误地选择人民币。从目前对未来美国经济的预测来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将会持续到2008年,美国经济将面临下滑乃至衰退,美元危机的脚步将会走近。资金会从美元资产大规模流向新兴市场。但是,当美元一旦由巨幅跌势探底回升后,资金将重新大规模回流。基于美元目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如此无序的美元波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将异常巨大。而最大的得益者还将是美国。因此。如果IMF仍然未能在治理结构改革取向更为平衡、中立的立场。那么,国际货币体系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对此。发展中国家要保持特别的警惕。
主要发达国家可能进入降息周期
2007年,全球的通胀压力大增,其主要来源是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传导,基本路径是:高油价→替代能源开发→玉米价格上涨→粮食、肉类价格上涨→生活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推动其余商品价格上涨。面对通货膨胀压力,全球主要央行的重点是紧缩货币政策。
2008年,这一基本趋势可能会逆转。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经济将面临显著的放缓风险。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在2007年,但主要影响将滞后到2008年。美联储在2007年10月进入降息周期,意味着货币政策目标转向,金融动荡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欧洲可能也会仿效,日本可能继续长期维持低利率不变。
大宗商品价格、资产价格泡沫或将膨胀至巅峰
2008年,全球流动性过剩还会持续一段时期。主要原因包括:发达国家对次贷危机的救助。注入新的流动性;美联储降息引发的全球货币政策趋松,刺激流动性增长;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的杠杆效应,用较少的资产来形成巨大的交易量,创造更多的流动性;新兴投资主体的活跃,亚洲外汇储备、对冲基金、私人股权基金及石油美元投资者加入,提供流动性;全球美元资产减持,波及到大多数金融产品。转变为流动性;日本升息推后,对日元的国际套利交易还在继续,继续创造流动性。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推动下,2008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资产价格都将可能膨胀到顶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随着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较大调整。在没有经济基本面支撑下的全球金融市场将面临大幅动荡的局面,房地产、股票和大宗商品价格泡沫也可能随之在下半年爆破。金融市场的动荡还可能终结自2001年以来的全球经济扩张周期。
国际银行业发展可能步入低谷
导致国际银行业发展步入低谷的因素是多样的。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放缓和陷入调整。会降低国际银行业务拓展的空间。从而持续的收入增长面临更大挑战。另一方面,国际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大增,风险成本会进一步侵蚀利润的增长。包括:汇率无常波动的汇率风险、经济下滑带来的信用风险、流动性过剩逆转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地缘政治不稳定的主权风险等。其中,由经济衰退带来的业务萎缩、由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成本、由流动性过剩逆转带来的经营失败,将可能是全球金融业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还没有到达底部。2008年将是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的高峰。因此。由次债危机带来的损失在2008年还会持续扩大。
国际金融市场或将出现“中国热”
在次债危机影响下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市场中,“中国美元”在2008年还会有哪些举动?2007年12月初。中国财政部表示正在研究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政府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一方面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另一方面推动外国政府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全球投资者完全有理由在2008年密切关注“中国美元”与人民币债券的动向。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国金融走向国际市场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要开放,资本项目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也必然要开放。国际金融市场不是风平浪静的。时刻有可能出现金融风暴。中国财政部2007年12月11日发行7500亿元人民币(合1016亿美元)的特别国债,至此中投公司的融资基本完成,“资本置换储备”的过程也基本结束,中投公司董事长娄继伟也拜访了英法新三国,为中投公司海外投资铺路。所以,2008年中投公司自然会进行一系列的海外投资,这些投资动向会引起国际市场的广泛关注。
2007年12月19日,摩根士丹利表示已获中投公司50亿美元注资,这是继中投30亿美元投资黑石之后又一长期战略投资,随后美国总统布什表示“不介意主权基金入股美国投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之后,中国进一步放开对外国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从中美近来这些动向来看。以中投公司为标志的海外投资不仅代表“中国美元”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而且与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一脉相承。所以2008年中投公司的动向自然就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风向标。
中国加入WTO,金融国际化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完全开放一国的资本市场要有—个过程,这里是指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化。原因在于中国金融市场在交易制度和监管体制上还不完善,市场信息传递不畅、金融工具短缺,投机操纵行为等非法现象还比较严重,在此情况下,对几万亿美元的巨额国际游资“开绿灯”。无异于“引狼入室”。东南亚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教训,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了国内资本市场。加上金融市场管理混乱,为投机者提供了大量的条件和机会。世界银行经济顾问穆斯地塔法·纳布利说得好:“一个国家应该寻求国内金融体系及资本账户的自由化,但进行这些改革的时机选择和次序安排对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和风险是关键。”
可以肯定,中投公司海外投资与国内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无疑将是2008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两条主线。中投公司的动向主要反映了“中国美元”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力度,人民币债券市场则可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路径。相比之下,允许外资八股券商并加大A股市场的开放力度更具有技术性的特征,或许会成为国际资金积极追逐中国金融市场的切入点。由此推动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一股“中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