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想阐述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下美国投资银行经营失败的主要成因和启示。以及高盛摩根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之后所发生的转变。以及投资银行在运营过程中应该怎么保证有充足的资本应对不可预期的损失防止再次发生这样的重大损失,如何确保业务的稳健运作和企业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次贷危机 资本充足率 风险管理和控制
一、美国投资银行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
2008年爆发了次贷危机,严重的影响席卷全球,华尔街的五大投行也在这次汹涌的波涛中被收购、破产、转型。其中:排名第五的贝尔斯登在2008年3月被摩根大通低价收购;排名第四的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15日宣布进入破产程序;排名第三的美林证券在2008年9月15日以每股29美元被美国银行收购;排名前两位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在2008年9月21日晚,被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批准其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即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将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
五大投行的经营失败都都意味着在金融危机以前,美国投行的经营都存在相同的问题,最后步入的殊途更多的是公司的风险管理、企业文化以及高层决策的预见性不同而已。
(一)过度金融创新,无法准确识别风险。从这次次贷危机的起因简单说来,主要是风险肯定是来自于收付比例低和信用和偿还能力较低的这部分美国居民在购房的时候所贷的款项,也就是所谓的次贷。这部分风险来自于,房产收付比例低,只要房价没有按照预期的持续上涨,一有恐慌性下跌,这部分美国居民需要偿还的贷款很可能直接超过他们持有的房产的现有价值,这样就会带违约。同时由于这部分居民的信用和偿还能力较低,在房价下跌时没有能力还款也没有信用的顾忌。信贷证券化是原本是华尔街有益的创新,有利于分散风险和促使资本流动,次贷的证券化有利于银行资金周转再贷款增加盈利,分散了次贷所带来的风险。但是基于不良资产的过度包装和反复的衍生之后,投资者甚至于金融机构都无法准确识别风险程度。在投行的业务中购进相应的衍生产品时,一定要密切关注该金融衍生品的产生背景,并严格关注相应的宏观经济因素,建立一套追踪控制的风险管理系统,委派专人对衍生品的风险作出评估和反应,同时应该有相应的预警系统和关联操作,确保持有的衍生产品符合财务稳健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二)投资银行的高风险业务占比较高。
(三)在运营过程中,应该确保收益和风险符合企业的风险承受度,在相关的资本活动中严格控制风险,不应该为了追求高收益而进行一些超出公司偏好的一些营运。
(四)过分的高杠杆经营。在07年以前,贝尔斯登、摩根、高盛、美林、雷曼的杠杆率都保持在29-33倍左右,如果加上表外业务的话,他们的杠杆应该在60倍左右。虽然维持这样的杠杆率在高收益经济条件好的情况下有1%的收益可以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一旦出现3%的损失,投行就有面临破产的风险,这样的举动无疑减小了投行在面对压力的时候的经营空间,不利于自身稳健的发展。
(五)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在市场化国际化的今天,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已经不再是合伙制和私有制了,现在逐渐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应该追求的目标是长期的成长,这就要求管理者着眼于长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短期的目标而忽视风险的因素。在新的市场竞争因素下,“长期的利益的贪婪”这样的理念和机制逐渐丧失,新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在有效惩治违规和损失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很难让高管人员和业务人员有所畏惧。导致了在决策中只注重于利益而忽视风险,因为这种风险产生的损失无法危及自身的利息。这就导致了如果获得重大收益,操作人员可以分享这种利益;一旦发生了损失,操作人员却可以免受其害,这样难免会让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公司和股东的长期发展。应该建立起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所有的决策都要通过董事会,不能由单独的高层管理者确定业务的实施,并且需要相关的业务关联制度,有效的激励和惩治相应的高层管理者。
二、危机后投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资本金作为弥补损失的最后防线,其数量能否弥补潜在损失,这成为投资银行衡量风险的重要标尺。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其中预期损失可以通过计提损失准备来管理,而极端损失具有小概率大损失的特征,除了应用压力测试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外并无有效的化解办法。因此,投资银行应以资本金是否能够弥补非预期损失为基准建立相应的资本管理体系,而20世纪70年代从商业银行兴起的经济资本管理(Economic Capital Management ECM)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案。经济资本是指金融机构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能够覆盖指定的展望期内非预期损失所必须持有的最低资本金数量。因此,通过引入ECM,我们构建了基于净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净资本监管和经济资本管理在风险管理原则上具有相似性:将净资本或经济资本视为投资银行的稀缺资源,需要合理配置。只有当净资本和经济资本管理收敛几乎一致且能够刚好覆盖非预期损失的时候整个投资银行在经营运作的时候效率是最高的。这个比率的确定需要投资银行在现实的经营中不断的从风险中预期产生相关的经营资本管理,在这个问题的评估上应该十分慎重且客观的。
三、结论
摩根和高盛在经历了2007年开始的运营变化后到转型成为银行控股公司之后去杠杆的力度很大,但是银行控股公司可以的运营范围非常广,覆盖了以前投资银行的相关业务,所以摩根和高盛在实际上的经营方向和战略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但他们也从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吸取了相应的教训,从两个企业的一些公司运营风格的转变可以看出,对风险的把握更客观谨慎,内部控制也越来越完善再加上杠杆率的下降,应该说还是处在一个比较安全的位置上。
加上美国政府就《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监管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但由于有长达近十年的过渡期,因此新政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总体来说,社会和投行对风险的观念是趋紧的,应该把经济资本管理的资本充足作为能够覆盖不能预期的风险,以防再次发生风险不可控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勇,金燕敏.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郑石桥,李宇立.内部控制基本原理〔M〕.新疆: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卢文莹著.金融风险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次贷危机 资本充足率 风险管理和控制
一、美国投资银行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
2008年爆发了次贷危机,严重的影响席卷全球,华尔街的五大投行也在这次汹涌的波涛中被收购、破产、转型。其中:排名第五的贝尔斯登在2008年3月被摩根大通低价收购;排名第四的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15日宣布进入破产程序;排名第三的美林证券在2008年9月15日以每股29美元被美国银行收购;排名前两位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在2008年9月21日晚,被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批准其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即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将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
五大投行的经营失败都都意味着在金融危机以前,美国投行的经营都存在相同的问题,最后步入的殊途更多的是公司的风险管理、企业文化以及高层决策的预见性不同而已。
(一)过度金融创新,无法准确识别风险。从这次次贷危机的起因简单说来,主要是风险肯定是来自于收付比例低和信用和偿还能力较低的这部分美国居民在购房的时候所贷的款项,也就是所谓的次贷。这部分风险来自于,房产收付比例低,只要房价没有按照预期的持续上涨,一有恐慌性下跌,这部分美国居民需要偿还的贷款很可能直接超过他们持有的房产的现有价值,这样就会带违约。同时由于这部分居民的信用和偿还能力较低,在房价下跌时没有能力还款也没有信用的顾忌。信贷证券化是原本是华尔街有益的创新,有利于分散风险和促使资本流动,次贷的证券化有利于银行资金周转再贷款增加盈利,分散了次贷所带来的风险。但是基于不良资产的过度包装和反复的衍生之后,投资者甚至于金融机构都无法准确识别风险程度。在投行的业务中购进相应的衍生产品时,一定要密切关注该金融衍生品的产生背景,并严格关注相应的宏观经济因素,建立一套追踪控制的风险管理系统,委派专人对衍生品的风险作出评估和反应,同时应该有相应的预警系统和关联操作,确保持有的衍生产品符合财务稳健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二)投资银行的高风险业务占比较高。
(三)在运营过程中,应该确保收益和风险符合企业的风险承受度,在相关的资本活动中严格控制风险,不应该为了追求高收益而进行一些超出公司偏好的一些营运。
(四)过分的高杠杆经营。在07年以前,贝尔斯登、摩根、高盛、美林、雷曼的杠杆率都保持在29-33倍左右,如果加上表外业务的话,他们的杠杆应该在60倍左右。虽然维持这样的杠杆率在高收益经济条件好的情况下有1%的收益可以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一旦出现3%的损失,投行就有面临破产的风险,这样的举动无疑减小了投行在面对压力的时候的经营空间,不利于自身稳健的发展。
(五)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在市场化国际化的今天,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已经不再是合伙制和私有制了,现在逐渐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应该追求的目标是长期的成长,这就要求管理者着眼于长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短期的目标而忽视风险的因素。在新的市场竞争因素下,“长期的利益的贪婪”这样的理念和机制逐渐丧失,新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在有效惩治违规和损失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很难让高管人员和业务人员有所畏惧。导致了在决策中只注重于利益而忽视风险,因为这种风险产生的损失无法危及自身的利息。这就导致了如果获得重大收益,操作人员可以分享这种利益;一旦发生了损失,操作人员却可以免受其害,这样难免会让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公司和股东的长期发展。应该建立起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所有的决策都要通过董事会,不能由单独的高层管理者确定业务的实施,并且需要相关的业务关联制度,有效的激励和惩治相应的高层管理者。
二、危机后投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资本金作为弥补损失的最后防线,其数量能否弥补潜在损失,这成为投资银行衡量风险的重要标尺。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其中预期损失可以通过计提损失准备来管理,而极端损失具有小概率大损失的特征,除了应用压力测试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外并无有效的化解办法。因此,投资银行应以资本金是否能够弥补非预期损失为基准建立相应的资本管理体系,而20世纪70年代从商业银行兴起的经济资本管理(Economic Capital Management ECM)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案。经济资本是指金融机构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能够覆盖指定的展望期内非预期损失所必须持有的最低资本金数量。因此,通过引入ECM,我们构建了基于净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投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净资本监管和经济资本管理在风险管理原则上具有相似性:将净资本或经济资本视为投资银行的稀缺资源,需要合理配置。只有当净资本和经济资本管理收敛几乎一致且能够刚好覆盖非预期损失的时候整个投资银行在经营运作的时候效率是最高的。这个比率的确定需要投资银行在现实的经营中不断的从风险中预期产生相关的经营资本管理,在这个问题的评估上应该十分慎重且客观的。
三、结论
摩根和高盛在经历了2007年开始的运营变化后到转型成为银行控股公司之后去杠杆的力度很大,但是银行控股公司可以的运营范围非常广,覆盖了以前投资银行的相关业务,所以摩根和高盛在实际上的经营方向和战略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但他们也从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吸取了相应的教训,从两个企业的一些公司运营风格的转变可以看出,对风险的把握更客观谨慎,内部控制也越来越完善再加上杠杆率的下降,应该说还是处在一个比较安全的位置上。
加上美国政府就《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巴塞尔协议Ⅲ》对资本监管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但由于有长达近十年的过渡期,因此新政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总体来说,社会和投行对风险的观念是趋紧的,应该把经济资本管理的资本充足作为能够覆盖不能预期的风险,以防再次发生风险不可控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勇,金燕敏.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郑石桥,李宇立.内部控制基本原理〔M〕.新疆: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卢文莹著.金融风险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