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小学数学学习的主流,是学生自主获取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明确了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教学中确定适合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并加以实施。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意义和目的 确定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研究性学习,这是小学生获得数学能力,提取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的可靠保证。要培养小学生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形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首先得让学生明白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然后循序渐进,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还指出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发智力,形成能力,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研究性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课本或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去观察探索、分析比较、交流合作、推理判断等研究手段,自主获取新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要求。
施良方教授在《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指出:“广义的知识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即‘知什么’;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即‘知如何’,它包括理智技能和认知策略,此外还包括动作技能中的认知成分。”程序性知识中的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的形成我们可以解读为研究性学习所要达成的目标,特别是认知策略,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具有有意注意,进而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活动,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才能通过自己的研究性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领悟认知策略,逐步地掌握怎么学,进而养成在走出学校之后,有效地学习能力。
任何学科的教学核心都是解决问题,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说:“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终止……数学研究也需要自己的问题,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者锻炼其钢铁意志,发现新方法和新观点,达到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境界。”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正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所未知的问题,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能把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上去。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既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更要注意一些具有研究性价值的数学方法的探究。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解决策略正是学生通过对各种数学习题的研究性学习才得以形成的,运用课本知识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并进而构建认知策略,理论指导实际,这就是我对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的解读。
二、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一般说来,研究性学习由形成型研究性学习和应用型研究性学习组成。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也不例外。
数学新知识、新概念与学生已有的认知衔接处,也就是学生的最近开发区,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对象和内容。比如:小数除法的学习,学生已有整数除法运算的知识与技能,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在整数除法中,除数扩大或缩小和商数扩大或缩小之间的倍数关系,那么如果去掉小数点变成整数后计算得到的商数和原来的商数有什么关系呢?经过几个例题的比较研究,学生就明白除数缩小若干倍商数就扩大相同的倍数,如果小数除法变成整数除法来计算,商数扩大了若干倍,要恢复成原来的除数,只要把扩大的商数缩小相同的倍数;教师要求学生去观察:小数除法中商数的小数位数与除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联系,找出规律,学生就能得到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再如:学习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师拿出一个三角形图形,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它的面积大小,学生就会用各种方法来试图计算它的面积大小,教师再拿出一个和前一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让学生探讨,看能否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用画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出它们的面积(提示:能不能用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试一试),学生经过反复的试验和讨论,就会尝试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学生就恍然大悟了:三角形的面积恰好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只要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二,就是这两个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这样就顺理成章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普遍重视知识与技能形成性的研究性学习,而对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或应用型的研究性学习)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对习题的知识功能相当重视,而对它的迁移功能不够重视,习题的解答往往停留在机械地模仿上,忽略了数学习题是一个载体,是要通过解答习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一定水平迁移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的重要工具。
在习题解答的研究性学习中,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转化解题方法,从一种途径转向另一种途径,可以培养严密性思维。在解题中提倡独立自主、别出心裁、不墨守成规、敢于班门弄斧,大胆想象、善于类比,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研究解答思维性强的习题还可以使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由此观之,研究性学习,在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的确有着非同凡响的功效,只要我们做教改的有心人,小学数学教学的明天将会璀璨无比。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2.施良方:《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3.希尔伯特:《希尔伯特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546100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民族小学)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意义和目的 确定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研究性学习,这是小学生获得数学能力,提取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的可靠保证。要培养小学生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形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首先得让学生明白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然后循序渐进,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还指出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发智力,形成能力,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研究性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课本或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去观察探索、分析比较、交流合作、推理判断等研究手段,自主获取新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要求。
施良方教授在《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指出:“广义的知识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即‘知什么’;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即‘知如何’,它包括理智技能和认知策略,此外还包括动作技能中的认知成分。”程序性知识中的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的形成我们可以解读为研究性学习所要达成的目标,特别是认知策略,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具有有意注意,进而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活动,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才能通过自己的研究性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领悟认知策略,逐步地掌握怎么学,进而养成在走出学校之后,有效地学习能力。
任何学科的教学核心都是解决问题,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说:“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终止……数学研究也需要自己的问题,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者锻炼其钢铁意志,发现新方法和新观点,达到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境界。”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正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所未知的问题,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能把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迁移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上去。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既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更要注意一些具有研究性价值的数学方法的探究。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解决策略正是学生通过对各种数学习题的研究性学习才得以形成的,运用课本知识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并进而构建认知策略,理论指导实际,这就是我对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的解读。
二、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一般说来,研究性学习由形成型研究性学习和应用型研究性学习组成。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也不例外。
数学新知识、新概念与学生已有的认知衔接处,也就是学生的最近开发区,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对象和内容。比如:小数除法的学习,学生已有整数除法运算的知识与技能,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在整数除法中,除数扩大或缩小和商数扩大或缩小之间的倍数关系,那么如果去掉小数点变成整数后计算得到的商数和原来的商数有什么关系呢?经过几个例题的比较研究,学生就明白除数缩小若干倍商数就扩大相同的倍数,如果小数除法变成整数除法来计算,商数扩大了若干倍,要恢复成原来的除数,只要把扩大的商数缩小相同的倍数;教师要求学生去观察:小数除法中商数的小数位数与除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联系,找出规律,学生就能得到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再如:学习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师拿出一个三角形图形,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它的面积大小,学生就会用各种方法来试图计算它的面积大小,教师再拿出一个和前一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让学生探讨,看能否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用画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出它们的面积(提示:能不能用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试一试),学生经过反复的试验和讨论,就会尝试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学生就恍然大悟了:三角形的面积恰好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只要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二,就是这两个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这样就顺理成章地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普遍重视知识与技能形成性的研究性学习,而对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或应用型的研究性学习)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对习题的知识功能相当重视,而对它的迁移功能不够重视,习题的解答往往停留在机械地模仿上,忽略了数学习题是一个载体,是要通过解答习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一定水平迁移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的重要工具。
在习题解答的研究性学习中,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转化解题方法,从一种途径转向另一种途径,可以培养严密性思维。在解题中提倡独立自主、别出心裁、不墨守成规、敢于班门弄斧,大胆想象、善于类比,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研究解答思维性强的习题还可以使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由此观之,研究性学习,在开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的确有着非同凡响的功效,只要我们做教改的有心人,小学数学教学的明天将会璀璨无比。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2.施良方:《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3.希尔伯特:《希尔伯特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546100广西来宾市兴宾区民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