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若干问题探讨

来源 :电气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l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了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类、一次元件、二次保护及控制、五防联锁、安装、运行和维护等问题。
  【关键词】单星形接线双星形接线五防联锁 放电线圈
  
  0 引言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主要用于10kw频电力系统中,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调整电网电压,充分发挥设备效率,改善供电质量。在各类新建开关站建设的同时,老站改造项目也陆续开工,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加。相应的对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针对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一次元件、二次保护及控制以及五防联锁等方面的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设计思路及经验。
  
  1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类和应用
  
  按照接线方式,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可分为单星形接线方式和双星形接线方式;按照安装方式,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可分为背靠背布置方案、单列布置方案和一体柜布置方案。单星形接线方式主要用于有35kV进线的用户项目和高压电动机补偿的场合,双星形接线方式用于35kV(110kV)/10kV变电站中。
  
  2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一次元件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须符合DL/T604-1996《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和GB50227-95《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等标准的各项规定。一次元件是整套装置中最重要的设备,所以一次元件的质量关系到整套装置的安全运行。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一次元件主要有:真空断路器(真空接触器)、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串联电抗器、电流互感器、放电线圈和氧化锌避雷器等。
  
  2.1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一次元件选型及部分参数的确定
  (1)真空断路器(真空接触器)选型:当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需要频繁起动时选用真空接触器,否则选用真空断路器。
  (2)高压并联电容器容量的确定:装置电容器的容量应根据变压器容量或高压电机的功率确定,一般取容量或功率的(5%-20%)
  (3)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确定:确定电抗率的经验公式是:1/(n次谐波)2。双星形接线方式使用户外空芯串联电抗器,电抗率一般为1%,单星形接线方式使用铁心串联电抗器,电抗率一般为5%-6%。
  
  2.2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一次元件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整套装置噪音大
  一般有两种情况可能造成整套装置噪音大,一种原因是电抗器质量问题,另一种原因是电容器质量问题,所以当发生此问题时需到现场检查更换相应元件,
  (2)开口三角电压不平衡经常跳开关
  有两种情况可能造成开口三角电压不平衡经常跳开关,一种原因是电容器坏了,造成开口三角电压不平衡跳开关,另一种原因是电压互感器质量不好,互感器自身三相不平衡也有可能引起开口三角电压不平衡跳开关;
  (3)真空接触器机械故障
  选用真空接触器的项目一般都是负载频繁变化的场合,所以接触器的运动部位容易出现问题,另外接触器的辅助触点和二次回路的小接触器也容易烧坏。
  
  3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二次保护及控制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二次保护:单星型接线的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采用开口三角不平衡电压跳闸保护,双星型接线的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采用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而不管采用单星型接线还是双星型接线,电压回路需装三只放电灯,在停电检修时电压下降至50V所经过的时间应在5s以内;过电压保护跳闸上级电容器出线开关。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二次控制:双星型接线一般用定时钟控制装置的分合闸,单星型接线一般用ABB公司的RVC控制装置的电容器投切。
  
  4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五防联锁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五防联锁分为机械联锁和电气联锁。机械联锁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当装置内的隔离开关分闸且接地开关合闸时才能打开装置的前后门,另一种做法是在装置的前后门上安装专用螺栓,当装置进线柜进线电缆停电时才能用专用工具打开装置的前后门;电气联锁是装置的进线柜前后门安装强闭锁,当上级接地开关合闸时才能打开装置进线柜前后门,当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进线柜前后门关上时才能分开上级接地开关。
  
  5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安装时应注意的问题
  
  现场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有上岗证的人员才允许进站,电容器安装时严禁攀拉套管,电容器在安装前应进行电容量的分配,使各串联段的最大与最小电容值之比不超过1.02,相与相之间的最大与最小电容值之比不超过1.02。连接油浸式电容器的母线须采用软导线,干式电容器用硬母线,电容器布置应铭牌向外,以便检查,电抗器一次接线桩头与铝排接头用不锈钢螺丝固定,铝排搭接面需去氧化皮,刷导电膏后紧固。Y形接线的电压互感器接一次线时A相接高压母线,N相接中性点,电压互感器不用熔丝;安装结束后需沾示温片:黄色为60度沾于电容器外壳的(上)2/3处l绿色为70度、红色为80度,红绿配对使用,沾于母线的接头;电抗器为三相叠装时中间要垫橡皮垫,用不锈钢螺丝固定,紧固螺丝时要注意力度,以免拉坏瓷瓶。
  
  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在运行和维护时应注意的问题
  
  (1)新安装的或停运时间较长的装置,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前后应检测电容量;电容量有明显变化,则不能投入使用,待查明原因处理后方可投入。
  (2)装置投入前,应用兆欧表测量放电回路是否良好。
  (3)装置投入时,应每天巡视检查,若发现电容器箱壳明显膨胀,外熔丝熔断或其它异常现象应停止使用,待查明原因处理后方可投入。
  (4)装置自断电后,电容器组虽通过放电回路放电,但当检修人员接触时,必须先挂上专用接地线,方可接触、维护保养。
  (5)电容器组自回路断开后,1min内不得重新投入。
  (6)新装的装置在投入前应做好各部分的清洁工作,运行一段时间后装置也应定期清除污垢。
  
  7 结束语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应用日益广泛,而其中的一些细节很容易被忽略,笔者在此对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常见的问题作出总结,与同仁们交流探讨,不足之处请指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合后继电器(简称KKJ)在重合闸的逻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控制回路中没有合后继电器的保护装置,在变电站综自改造时必须妥善解决此类问题,否则将使重合闸的动作逻辑出现错误,造成断路器非预期重合闸。文章针对KKJ在控制回路中的作用,指出了在变电站综自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综自改造 控制回路 重合闸 合后继 动作逻辑 非预期重合闸    0 引言    合后继电器(
期刊
摘要 文章由葛洲坝换流站2008年4月19日直流场设备污秽闪络放电情况为议题,着重介绍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站内设备外绝缘设计污秽闪络的问题,分析了葛洲坝换流站在恶劣天气时,不断出现污闪放电情况的原因,指出了三常直流输电系统外绝缘设计上的特点,引申研究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外绝缘选择上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直流输电 外绝缘 污秽闪络 特高压    引言    直流输电系统外绝缘,一般意义上讲
期刊
近日,由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容量、中国首台单相单柱式32万kvar/1000kV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通过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技术协议要求。  这是该公司继完成20万kvar/1000kV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研制之后的又一世界级产品,该产品采用单相单柱结构,容量大、电压等级高、体积小、外观精良、性能优越,在局部放电控制等方面采用多项国际领先技术,其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
期刊
《电气世界》市场资讯版/封面
期刊
高压开关设备,电缆及附件
期刊
《电气世界》市场资讯版
期刊
摘要 文章主要论述了电力系统中的铁磁谐振产生的主要原因、发生谐振时的现象、危害以及消除谐振的办法。  关键词 铁磁谐振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电压互感器    引言    近年由于固原电网的快速发展、2009年又是固原电网建设的关键年,随着六盘山电厂、三营330kV清水河变电站及110kV南彭II线、瓦泾II线的建成。固原电网大到330kV、小到10kV配网都有较大的变化,使得整个网络变得更加复杂、灵
期刊
2009年7月16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的“特高压组塔专用塔式起重机的研制及应用”项目,通过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提升了我国输电线路铁塔组立的施工技术水平,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设备与施工技术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所研制开发的组塔塔机,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首台输电线路铁塔组立专用塔式起重机。该塔机也是公司科技项目“特高压线路组
期刊
摘要 文章研究了SVG主电路的基本形式和拓扑结构、工作原理、检测和控制方法以及谐波消除技术,并和传统静止无功功率补偿器进行比较,实现无极平滑、双向的无功功率补偿方式。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有效改善电能质量,减小线路损耗,提高电压稳定水平和供用电效率,可带来很高的经济和技术效益。  关键词 静止无功功率发生器 功率因数 逆变器PWM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通榆风力发电产业园首期投资25亿元    即将于4月开工,首期投资25亿元,至2013年产能可达100亿元的三一吉林省通榆风电产业园项目,是近年来吉林省通榆县投资额度最大的工业项目,也是改变通榆贫穷落后面貌的“天”字号工程。为确保三一通榆风电产业园项目顺利实施,力争早日达产达效,通榆县特别成立了13个工作组,具体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组、征地工作组、拆迁工作组、风电设备订单工作组、生产生活配套工作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