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要,目前全国范围内新建机场不断增多,航空器的数量日益庞大,这使得本来就受了很多限制的空域资源变得尤为紧俏。目前很多空中交通管制部门都在对所辖区的流量及空域进行评估和研究,但收效甚微。当研究出先进的动态排序算法并建立统一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后,这势必会加快空中航空器的运行效率以及提升对空域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1我国目前机场管理现状
1.1属地化管理造成了航空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进展缓慢
由于机场交由地方政府进行直接管理,导致了政府不仅要面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难题,还要因为参与机场的管理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航空运输的扭亏为盈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可是地方却没有充足的资金来进行盈利前的机场设备更新换代工作。
1.2属地化管理导致了大量从事航空运输服务的工作人员失业
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多方面的论证,最终将大部分机场进行裁撤,以节约精力和时间进行其他工作的展开,促进地区经济和盈利水平的提升。众所周知,航空运输不是一个单独的产业,它与其他行业和附属产业的联系十分紧密,比如交通、环卫、安全保卫等。由于机场的裁撤,就导致了与其紧密联系的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大量的从业人员因此而失去了工作,成为下岗人员,对于维护地区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区域内就业形势都有着明显的影响,造成了我国航空运输业蓬勃发展,机场经营却巨额亏损的局面。
2进行空中交通管理与机场管理有效衔接,所采取的策略分析
2.1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与空中交通流量系统有效的进行对接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是运用雷达和GPS来确定飞机在每个时段所处的位置和飞行路线的检测,以防止同条航道中的飞机发生碰撞事故。对于保证航道安全和空中飞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空中交通流量系统对于不同航道中的单位飞机数量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以确定该空域内飞机行驶的安全性和飞机速度是否超出预警,及时的给予纠正,来保证飞机在空中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将两个系统进行充分的整合,可以为飞行员和地面指挥人员提供数据上的分析,进而保证航道的安全和飞机的平稳运行,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得到解决,保障了飞机在飞行中的安全性。
2.2机场管理与两个系统的充分衔接
由于交通管制系统和交通流量管理系统都是给予决策者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的辅助工具,最关键的决策者还是人。因此,将机场的管理和两个系统进行充分的衔接,来保证机场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是有数据的支持和依据,其合理性和可靠性经过系统检验和论证,能够为飞行安全负责。在日常的机场管理工作中,由于两个系统会将实时监测的结果体现在与系统相连接的显示屏上,工作人员只需要按照飞机飞行路线和时间等参数进行比对,就可以很容易找出是否有异常情况。
2.3机场日常操作管理
机场的日常操作管理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充分将各个系统,各个部门紧密围绕在飞行安全管理工作中去,从地面飞机起飞前的后勤保障到飞机空中姿态、速度、航道的管理直到最终飞机安全降落,这其中都离不开这些部门和工种的支持[3]。
3空中流量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对于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能够将其分为地面等待策略、终端区交通流量管理、寻径能力空中流量管理。
地面等待策略。短期空中交通拥挤是可以依靠地面等待策略进行解决的。在实施这项方式时候,需要保证的是地面延误比空中延误更具有安全性以及所产生的费用要低。地面延误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机场内等待飞机数量过多所出现的不能控制的情况出现。所以说,地面等待问题的目的就是将控制等待转发为地面等待。地面等待问题所需要解决的是航班是不是延迟或者是延迟多长时间。
终端区流量管理。终端区流量管理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空中流量进行管理。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基础上飞机所具备的飞行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的情况下,飞机才不会因为相互之间的影响出现延误,飞机的正点到达率也会提升上去。现在终端区有流量管理主要采取的措施为对于一定的区域内的飞机进行的排序,这样才能保证合理性的安排飞机着陆次序。通过资料研究,国内外主要的所使用的排序方式有下面几种:一是先到先服务算法。很多航空公司所使用的主要方式,也是现阶段内管制程序常用的方式,在机场不是相对繁忙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很适合使用。主要是根据飞机达到时间次序来决定飞机着陆顺序的方式。当飞机进入到终端区进入点范围内,中心系统会根据飞机的性能数据、初始状态等对于飞机到达目标点的ETA进行计算。 二是有约束性位置偏移算法。此项计算方式主要是在动态规划的基础上实现的,会对于一组飞机的位置进行全部的给定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彻底的优化。也可能对于所有的飞机排列树进行寻优,这样能够找到一条飞机列队中每两架飞机之间时间间隔最小的方式,也就是这组飞机的最佳次序。三是时间提前算法。这样的算法对于飞机队列中每一家飞机都需要实施控制,但是对于飞机原本的队列顺序是不会改变的。其中一架飞机进行加速之后,就会先于原本正常估计时间达到目标点,这样的情况下,飞机队伍中所有的飞机都能减少相应的时间延误。
具有再寻径能力的空中流量管理。每一个起飞机场、降落机场或者是各个区域内航班容量会因为天气或者是其他原因出现改变,这写并不是确定的,而是呈现动态变化的。对于这样的空中流量管理地面等待策略以及终端区流量管理并不能很好的解决此问题。所以很多学者对于这样的问题选择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解决。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目前机场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去改善和治理。航空运输成为未来主流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已经是一种必然,就要求实际的机场管理工作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自身的变革,在未来航空市场中占得先机。
参考文献:
[1]陈爱民.多元受限的地面等待策略问题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1):42-46.
[2]程朋、吴澄.空中交通流短期流量管理的动态网络流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2010(11):114-118.
[3] 高海军、王健、陈龙、王飞跃.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研究综述[J].控制工程,2003(06)
[4] 赵嶷飞、王健.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仿真系统方案研究[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2003(03)
1我国目前机场管理现状
1.1属地化管理造成了航空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进展缓慢
由于机场交由地方政府进行直接管理,导致了政府不仅要面对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难题,还要因为参与机场的管理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航空运输的扭亏为盈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可是地方却没有充足的资金来进行盈利前的机场设备更新换代工作。
1.2属地化管理导致了大量从事航空运输服务的工作人员失业
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多方面的论证,最终将大部分机场进行裁撤,以节约精力和时间进行其他工作的展开,促进地区经济和盈利水平的提升。众所周知,航空运输不是一个单独的产业,它与其他行业和附属产业的联系十分紧密,比如交通、环卫、安全保卫等。由于机场的裁撤,就导致了与其紧密联系的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大量的从业人员因此而失去了工作,成为下岗人员,对于维护地区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的有效运行、区域内就业形势都有着明显的影响,造成了我国航空运输业蓬勃发展,机场经营却巨额亏损的局面。
2进行空中交通管理与机场管理有效衔接,所采取的策略分析
2.1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与空中交通流量系统有效的进行对接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是运用雷达和GPS来确定飞机在每个时段所处的位置和飞行路线的检测,以防止同条航道中的飞机发生碰撞事故。对于保证航道安全和空中飞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空中交通流量系统对于不同航道中的单位飞机数量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以确定该空域内飞机行驶的安全性和飞机速度是否超出预警,及时的给予纠正,来保证飞机在空中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将两个系统进行充分的整合,可以为飞行员和地面指挥人员提供数据上的分析,进而保证航道的安全和飞机的平稳运行,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得到解决,保障了飞机在飞行中的安全性。
2.2机场管理与两个系统的充分衔接
由于交通管制系统和交通流量管理系统都是给予决策者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的辅助工具,最关键的决策者还是人。因此,将机场的管理和两个系统进行充分的衔接,来保证机场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是有数据的支持和依据,其合理性和可靠性经过系统检验和论证,能够为飞行安全负责。在日常的机场管理工作中,由于两个系统会将实时监测的结果体现在与系统相连接的显示屏上,工作人员只需要按照飞机飞行路线和时间等参数进行比对,就可以很容易找出是否有异常情况。
2.3机场日常操作管理
机场的日常操作管理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充分将各个系统,各个部门紧密围绕在飞行安全管理工作中去,从地面飞机起飞前的后勤保障到飞机空中姿态、速度、航道的管理直到最终飞机安全降落,这其中都离不开这些部门和工种的支持[3]。
3空中流量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对于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能够将其分为地面等待策略、终端区交通流量管理、寻径能力空中流量管理。
地面等待策略。短期空中交通拥挤是可以依靠地面等待策略进行解决的。在实施这项方式时候,需要保证的是地面延误比空中延误更具有安全性以及所产生的费用要低。地面延误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机场内等待飞机数量过多所出现的不能控制的情况出现。所以说,地面等待问题的目的就是将控制等待转发为地面等待。地面等待问题所需要解决的是航班是不是延迟或者是延迟多长时间。
终端区流量管理。终端区流量管理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空中流量进行管理。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基础上飞机所具备的飞行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的情况下,飞机才不会因为相互之间的影响出现延误,飞机的正点到达率也会提升上去。现在终端区有流量管理主要采取的措施为对于一定的区域内的飞机进行的排序,这样才能保证合理性的安排飞机着陆次序。通过资料研究,国内外主要的所使用的排序方式有下面几种:一是先到先服务算法。很多航空公司所使用的主要方式,也是现阶段内管制程序常用的方式,在机场不是相对繁忙的情况下这种方式很适合使用。主要是根据飞机达到时间次序来决定飞机着陆顺序的方式。当飞机进入到终端区进入点范围内,中心系统会根据飞机的性能数据、初始状态等对于飞机到达目标点的ETA进行计算。 二是有约束性位置偏移算法。此项计算方式主要是在动态规划的基础上实现的,会对于一组飞机的位置进行全部的给定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彻底的优化。也可能对于所有的飞机排列树进行寻优,这样能够找到一条飞机列队中每两架飞机之间时间间隔最小的方式,也就是这组飞机的最佳次序。三是时间提前算法。这样的算法对于飞机队列中每一家飞机都需要实施控制,但是对于飞机原本的队列顺序是不会改变的。其中一架飞机进行加速之后,就会先于原本正常估计时间达到目标点,这样的情况下,飞机队伍中所有的飞机都能减少相应的时间延误。
具有再寻径能力的空中流量管理。每一个起飞机场、降落机场或者是各个区域内航班容量会因为天气或者是其他原因出现改变,这写并不是确定的,而是呈现动态变化的。对于这样的空中流量管理地面等待策略以及终端区流量管理并不能很好的解决此问题。所以很多学者对于这样的问题选择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解决。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目前机场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去改善和治理。航空运输成为未来主流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已经是一种必然,就要求实际的机场管理工作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自身的变革,在未来航空市场中占得先机。
参考文献:
[1]陈爱民.多元受限的地面等待策略问题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1):42-46.
[2]程朋、吴澄.空中交通流短期流量管理的动态网络流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2010(11):114-118.
[3] 高海军、王健、陈龙、王飞跃.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研究综述[J].控制工程,2003(06)
[4] 赵嶷飞、王健.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仿真系统方案研究[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