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故事教学的应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li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其优美的景色,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动的故事讲述,让幼儿深深为之吸引,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的假恶丑,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褚于行动中。在具体讲授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注意点,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同时要学会编故事的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故事  教学  知识  发展
  每当向孩子们娓娓道来故事情节,他们不仅为故事的情节所打动,同时也赞叹着故事有如此的魅力!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其优美的景色,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动的故事讲述,让幼儿深深为之吸引,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的假恶丑,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褚于行动中。幼儿故事就是用口语化的语言写出来,并适合幼儿读、听、讲,以叙述事件为主的情节生动的文学体裁。在运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切的体会到了故事的魅力。下面围绕如何充分发挥故事的妙用谈些看法。
  一、讲故事的注意点
  1、故事教学并不是语言课的特有形式
  故事是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语言课中有特定的故事教学,教师通过讲解、分析、讲述,让幼儿学习一定词汇和讲述能力,同时接受文学熏陶和品德教育,在其他门类教学中故事更是一种添加济,催化着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音乐、美术、健康等。在音乐活动中,适当的故事讲解,让幼儿易于理解内容,记忆歌词;在美术活动中,简单的故事讲述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在健康活动中,繁复抽象的内容变的清晰而具体,让幼儿的记忆特别深刻,其他各类活动的教学也离不开故事教育。
  2、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理解水平
  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他们的理解水平和所接受的事物是处于完全不一样的层次中,越小的孩子喜欢越简单的事物,对他们来说不复杂,才是好的,才是他们喜欢接受的东西,因此对他们所讲的故事应该简单明了,如说些带有小动物以及小星星这类简短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听的看的摸的想的东西多了,太简单、太简短的东西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知识面。对于他们我们可以向孩子们灌输一些复杂和抽象、内容长一点的东西,让孩子们在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增长了知识面、增长了智慧。
  3、善于运用故事
  由于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就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幼儿理解和接受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教育小朋友认真吃饭不撒饭,爱惜粮食。《萝卜回来了》教育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小马过河》教育幼儿动脑筋不怕困难……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听故事,我也喜欢利用空余时间给他们讲故事,小朋友们听得多了,理解能力更强了,思维更开阔了,有时的教育提示,只要故事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就行了。不仅可以用书上现有的故事教育孩子,而且还可以针对某个现象,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编故事,让孩们从故事中明白事理。
  二、故事的作用
  1、对幼儿实施良好的品德教育
  幼儿正处于发展成长时期,由于知识和经验有限,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只用口头说教是难以达到的。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使其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行为是对的或是不对的。而故事是集中地、典型地反映现实生活,并以活生生的形象来反映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由于是非鲜明,感染力大,幼儿乐于接受。
  2、故事有利于加强幼儿记忆
  每个故事都有其内在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也就给幼儿一种悬念使其想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运用“编故事”抓住幼儿的好奇心。记词语、背句子,本来就是非常枯燥的事。再加上记了又忘,忘了又记,就更让人烦恼。老师把这些都穿插到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去。这样幼儿不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通过听故事、编故事、讲故事把那些要记要背的词、句子不知不觉就记下了,而且记得非常牢固。
  3、故事有助于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
  兴趣和动机的激发在幼儿的学习中至关重要。幼儿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好奇心与兴趣诱发的。只要是适合幼儿的故事,他们肯定会兴趣盎然、聚精会神地去听或去阅读,从而使其形象思维与创造性联想得到充分的调动。
  4、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阶段,他们的语言质量不高,词汇贫乏,有时表达的句子还不符合语法结构,在此,幼儿故事可以成为孩子们的“语言教师”。通过故事读物和视听资料进行语言教学,往往比仅针对个别语法要点进行练习更有趣,也更有效。故事能为幼儿提供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输入,帮助他们学习把话说得清楚并富有表现力。幼儿在记住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优美的艺术语言。这对丰富幼儿的词汇极有帮助。在幼儿园的故事教学中,幼儿不仅要听故事,还要根据语言教学要求,练习复述故事。这对幼儿清楚准确发音、连贯表达,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幼儿同的故事教学对幼儿语言能力的综合提高大有作用。
  5、丰富幼儿的知识
  丰富幼儿知识,启迪智慧是幼儿故事教学的重要功能。幼儿正处在人生的早期阶段,他们知识贫乏,认识能力有限。因而年幼的孩子常常不断地向成人提出“是什么”和“为什么”等问题。为使孩子对大千世界有所了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给孩子们讲述故事能生动地告诉他们“是什么”和“为什么”,从而为孩子打开知识的窗口。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故事教学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幼儿在听故事时,会在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评价。虽然这样的思考是初步的,结论甚至是幼稚的,但对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却是有意义的。此外,幼儿的知识越广泛,想像也就越丰富。可见,故事教学是激发幼儿大胆想像、启迪幼儿智慧的有效方式。
  总之,讲故事在幼儿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幼儿期,兴趣是他们探索知识的最大动力。在孩子们的眼里,学习﹑生活和游戏都是没有界限的。因此,用生动、活泼、有趣、直观,好听的讲故事形式教育幼儿会让幼儿凭借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通道,从而使天性得到培养和开发,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其他文献
人们有了思维才可以认识客观事物,并对其做出反应。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工具,人的思维活动通过语言才可以表达出来。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是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低年级学生在语言上不可要求过高,只要能说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口述一件简单的事即可。而课堂则是进行语言训练的最好场所。现就以《美丽的公鸡》一课为例,浅谈一下如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首先,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创造者。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造有效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合作,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在探讨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从而培养了他们自主、合作的探究精神,让语文课堂充满新的活力。  一、创设情境,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挖掘课堂内外教学资源进行整
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与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我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用智慧和灵感。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对本学科兴趣淡薄,加之学生的年龄特征(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单一传统的数学教
目的:探究心脏彩超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产科20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200例
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財富!音乐是思维者的声音,它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千百年来,中国古代音乐犹如一位心灵的使者,能够在不同文化间架起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桥梁,它如溪水般从人们的心头涓涓流出,带着思维的灵性自如伸展,最终形成饱含心声的音韵律动,它像优美的线条,行于听者的耳际,引发人们的无限美感与遐想。以下介绍一下陈刚老师的作品,陈刚老师创作流传于七八十年代中国的小提琴曲,包括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农民工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我国关注的重要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人口数量在迅速膨胀,由此引起的住房需求给房屋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动力。然而有限的城市土地使用面积使得房屋建筑不得不向高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