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消息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w_2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天,乡下的母亲来电话说东京这里怕是用不着棉外褂了,让送回乡下去。正赶上管电话的妻子出门了,是大女儿接了电话转告给我的。
  “什么棉外褂?”女儿问。
  大女儿和几个妹妹不同,她是在乡下而不是在东京的医院出生的。许是母亲抱着带大的缘故,母亲的一口家乡话大体都能听懂。但有时也会遇上不懂的词,就给难住了。母亲说的“棉外褂”就是厚厚地絮了很多棉花、不带翻领的棉袄。每年到了秋季,母亲都亲手做好,寄到东京来。
  即使在盛夏我工作的时候,光穿贴身汗衫,外面不加和服就感到不踏实。母亲做的就是套在工作时穿的和服外面的棉外褂。
  母亲六月一到就满80岁了,但依然自己做针线活儿。虽然不能像从前一样做夹衣跟和服短褂了,但像家常外褂和小孩的夏衣之类,不要别人帮助还是能做的。连穿针引线也都是自己来。一次纫不上,便把老花镜架在鼻梁上纫它几回。即使我回乡坐在她身边,也从来不叫我帮她纫。我看不过去,说:“来,我给您纫!”母亲就显出难为情的样子,呵呵地笑着说:“真的,这阵子,眼睛不中用啦。”
  由于母亲的眼力不好,做成一件棉外褂需要很长时间。入夏一个月后的盂兰盆节全家回乡,差不多该返回东京的时候,母亲就像忽然想起似的,从什么地方找出我的棉外褂,开始拆洗重做。
  “不絮那么多棉花也成啊,东京没有这儿冷。”
  我每次都这么说过之后才回来,可是到了11月打开母亲寄来的快件邮包一看,同往年一样,棉花絮得鼓鼓囊囊。
  记得小时候,母亲坐在居室草席上铺开棉被或棉袍絮棉花。我望着轻柔的棉絮飘落在母亲的双肩上,我想,多像棉花雨啊!而此时,想必母亲如同昔日一样正在为我絮棉外褂。眼下乡间已是下霜季节,母亲感到后背凉嗖嗖的,所以才不知不觉把外褂的两肩絮厚的吧。
  不管怎么说,母亲做好这件外褂不容易,我就穿着它过上一冬。其实即使不穿棉外褂,这四五年来我已胖得发蠢,再套上它,自然就更显得圆轱轮墩的了。这副打扮实在见不得人,不过在家里还倒没有什么妨碍。
  也许我是在被炉旁长大的,对暖气或火炉之类总觉得难以适应,整个房间暖起来就头晕发困。因此,至今入冬后也还是只生被炉。可是即便是东京,深冬的黎明时分,外面的寒气也会侵袭双肩和后背。在这种时候,有这件棉外褂可就得济了。穿上母亲做的棉外褂,无论多么冻(我的家乡这么形容刺骨的寒冷)的夜晚,两肩和后背都不会觉得寒冷。伏在被炉上打个盹儿也好,和衣睡一觉也好,都不会感冒。夜里穿它出来,还能顶件短大衣。
  棉外褂的布料大部分是母亲穿旧的和服。母親已年近80,那些和服大体上花色都嫩了些,不过想穿还是可以穿的。母亲把这些和服拆开给我做棉外褂,一旦做好,就用包裹寄来。包裹里肯定会有封信,上面像记录似的写着这是用何时穿过的和服翻改的,曾穿着它到什么地方去过之类的话,末尾还注上一笔:“还是挺不坏的东西呢。”
  看上去料子诚然是上等货,无奈已经很旧了,加上我毫不吝惜地当工作服穿,每到开春,袖口和下摆就都磨破了,腋窝的里子绽了线,衣襟磨得油光,棉花打成了细小的球儿从后背和肩头冒了出来。
  每到春天,我都想:这东西的寿命该结束了,便送回乡下去。可到了秋天,母亲又翻改好寄来,干净利落,焕然一新。同以往一样,棉花絮得满满当当。
  我问同母亲通了电话的大女儿:
  “别的,还说了些什么?”
  “奶奶在电话里说:‘这回你们又蒙我呀,我可难过了。’”大女儿告诉我母亲是这么说的,“声音可没劲儿呢,奶奶好像不大行了。”我听后笑了笑,摇摇头说:“不过,那是没办法的事呵。”
  听我这么说,大女儿也摇摇头:“是呵,没办法呀。”
  母亲近来身心不佳。她长期以来一直是病魔缠身,心脏不大好,轻微的心绞痛时常发作。直到四五年前,一收到邀请她来的信,还能立刻乘上十来个小时的长途火车来到东京。而今连这也做不到了。
  看上去,母亲并不显得比从前弱多少。听说从前当问医生去东京住几天是否可以时,医生会立即回答说“请去吧”,还总是按在东京住的天数给她药。而最近,却同情地说:“怕是太勉强了。”还说,想去的话去也成,但对后果可负不了责任。母亲本来觉得没啥了不起,但对于长途旅行的结果当然自己也没个准谱,生怕给周围的人带来麻烦,便只在乡下家中转悠了。
  大女儿降生时,母亲67岁。母亲说,我在这孩子上小学前不死;孩子上了小学,又说小学毕业前不死。实际上母亲都如愿以偿了,如今大女儿小学毕了业。母亲也许是感到了疲惫和衰弱,这回没说等到中学毕业,只说想看看大女儿去参加中学的开学典礼。
  “无论如何也要来的话,就请来吧。”我们这样给母亲回了信,当时决定由妻子去乡下迎接。然而,没想到今年初春的寒气在母亲身上引起了反应;加上三月过半,住在新县小千谷的一个叔父突然去世的消息,又是一次冲击。
  这个叔父是庆应义塾大学毕业的医生,年仅66岁就患心肌梗塞突然故去。叔父搬到小千谷之前,曾在横滨的鹤见区住过很久,我的哥哥和姐姐们受到过他不少照顾。今年秋天,我本打算一步步踏着匆匆为自己结束生涯的哥哥和姐姐们的足迹,写一本长篇小说来记载我一家不祥血统的历史,所以有很多情况要问这位叔父。当我从小千谷的堂妹那里得知叔父病故的消息时,便感到茫然了。
  “噢,告诉您一个不幸的消息,……您是坐在椅子上吧?”我用电话告诉母亲。闲谈了一会之后,又叮问了一下,才传达了叔父的讣告。
  母亲发出了低低的悲声,但又出乎意料地用沉着冷静的声音告诉我吊唁时要注意的事情,并托我给叔母和堂妹带个口信。接着是一阵沉默。当我又开口讲话时,母亲说,听筒正紧紧地贴着耳朵,说话别那么大嗓门。然后又突然讲起了年轻时的一件往事。
  这是件没什么意思的往事:叔父健在时,母亲每次到东京,叔父都请她吃冰激凌。有一回因为太凉,吃不惯,母亲不住地咳嗽起来。
  “阿吉(叔父叫吉平)还老笑话我吃冰激凌咳嗽是山巴郎哪。”
  像唱歌似的母亲的声音渐渐微弱了,突然又传来放下话筒的声音。
  “山巴郎”大概就是山巴佬吧。我们家乡是这样称呼山里人的。
  从那以后,母亲完全丧失了精神,看样子实在无法到东京来了。于是,我决定春假期间全家一起回乡下去看她。当车票已买好,也通知了回家的日期,就在出发前两天,二女儿突然发高烧病倒了。
  为此,回乡的事只好作罢。母亲说我们骗她,指的就是这件事。本想这回把穿破了的棉外褂随身带回去,可现在却依然放在身边。恐怕母亲是在一怒之下,才叫赶快寄回去的。
  母亲做针线活儿时总爱在嘴里含上末茶糖,我买了一袋放进棉外褂里。我一面打包,一面想:即使这样,近些日子也要回趟家。
  (冯金良摘自《天涯》)
其他文献
我的女儿在英国读高中,接下来这一学年,她也即将迎来人生中的英国高考——A-level 考试。这是英国全民课程体系,是英国的高考,也是英国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  英国的高中只有两年。去年,女儿被附近几所排名不错的公立和私立学校同时录取,后来她选择了现在这所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的文法女子学校(相当于国内的重点中学)。跟国内相比,她读高中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每天早上8:45到校,下午3:15放学。没有
刘钟其人,从一件小事上大致可以判断她的性格:出生时候顺着姐姐建美建华的名字唤作建忠,到了小学时候先是嫌弃“建”字笔画多,不知怎么就成功地把自己的名字缩成单名一个“忠”,后来又觉得“忠”字老实得过头,不够锐利,于是改个锐气十足的金字旁,成了“钟”。总结一下,横竖没有过一个正儿八经女性气质的名。  虽然性格不符,但之所以把她归类到文艺女青(中)年,是因为她简直符合所有对于这一类别的属性判断。二三十年前
源于童年夢境的诡异世界
四弟搬到县城后,我们家留在元兴宫的那个宅院的卖与不卖在家里引起了争执。  四弟搬家前已和一户村民谈好了房价。父亲坚决不同意卖房,他说那个价钱太便宜,那么大的一个院子,大大小小十几间房子,还有房前屋后的好几百棵杨树,都能当椽子了。  我想,父亲最根本的意思是不想卖掉房子。对于他经营多年,每棵树、每堵墙、每寸土都浸透着他的汗水的这个宅院,卖多贵他都会嫌便宜。在他心中,那一棵棵环家护院的杨树是多么高大、
你要是悲哀于這世界终有一天会没有了你,你要是恐惧于那无限的寂灭,你不妨想一想,这世界上曾经也没有你,你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之中。你所忧虑的那个没有了的你,只是一具偶然的肉身。所有的肉身都是偶然的肉身,所有的爹娘都是偶然的爹娘,是那亘古不灭的消息使生命成为可能,是人间必然的爱愿使爹娘相遇,使你诞生。  这肉身从无中来,为什么要怕它回到无中去?这肉身曾从无中来,为什么不能再从无中来?这肉身从无中来又回
前不久与楚先生聊天,提起各自的成长经历。说到半酣处,他忽然郑重起来:这些年,仔细想想,还是读书对我的影响最大。如果不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养成的阅读习惯,真不敢想象自己要变成多么庸俗的一个人。  楚先生人到中年,事业小成,妻娇子媚,算是人生赢家。  我最欣赏这位兄台的地方,是他几乎登上了马斯洛理想中自我实现者的最高层。任何棘手的事情到他那里都不过夜——快,准,狠——经常让你感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不是
唐朝历经289年,这期间从建国20年后的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甚至出现了超越两汉的盛大气象。唐朝文化在这个大背景下,也达到了一个高峰。由于当权政府的大力扶持、提倡,以及科举制度把書法作为取士的标准之一,可以称得上是“书至初唐而极盛”,“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开启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初唐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官至秘书监
我最近在刷《都挺好》,氣得睡不着觉!剧中的核心角色是一个家庭中的三兄妹,虽然本是同根生,但是父母的一碗水在三个子女间永远端不平:母亲为了支持大儿子留学和二儿子就业,卖掉了女儿的房间,为了省钱还让本有希望考入清华的女儿去读免费师范……  这样的情节,是否让你想起了自己或者周围人的亲身经历?对于父母而言,同样都是子女,分配的资源却是不一样的。每个子女能够获取的资源,一方面取决于父亲和母亲的经济基础,另
您是属于喜欢说话的人呢,还是不太爱说话?  我呢,应该算不爱说话的。虽然视情况看对手,有时会变得口若悬河,不过平常却是闷葫芦一个。也害怕详尽地说明什么,尽量不做这类事情。哪怕话说得不透彻,招致周围的误解(这种事屡屡发生),也照样坦然自若:没办法,人生就是这么回事。不是自吹,这方面我倒是做得很高明。  接电话是苦差一桩,在派对上跟别人交谈也是弱项,回答采访同样令我心力交瘁,甚至连回封邮件都觉得疲惫不
王庭筠(1151-1202年),金代文學家、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米芾之甥。辽宁熊岳(今辽宁复县)人。金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年)登进士第,官恩州军事判官、翰林修撰等职。王庭筠善诗文,“文采风流,照映一时”。元好问《中训集》称他“诗文有师法,高出时辈之右”。其书法学米芾,重视笔墨情趣,不为成法所囿,上逼古人,以书法成名家,发展了文人画派,对后世影响甚大。其书行笔疾速,气韵萧散,富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