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老师:
您好!我的孩子快两岁了,感觉已到执拗期,一般我会尊重他的需求,但也不盲目溺爱他。但问题是,平时我们上班就由爷爷奶奶还有保姆照顾孩子。我感觉他们是以孩子不哭为唯一目标,导致孩子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拗。另外诸如孩子喝奶、撒尿小事,爷爷奶奶和阿姨都喜欢在旁边围观。不仅要围观,还会在一旁指指点点。比如问孩子有没有尿这种小事,大家都会一窝蜂地去喊孩子。当孩子说“没有”时,大家还会七嘴八舌地说:“该有了!该有了!”对此,我和他们多次沟通,但改变了没几天就会重演。
我觉得他们过度关注孩子的生活小事,以不哭为目标的教育,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其实我很想辞职回家自己带孩子,毕竟这是儿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不过我还有很多顾虑,自己回家带,爷爷奶奶估计会回老家,不知老人会不会有想法,他们总认为自己带孩子挺尽心的,而我要是辞职,他们可能会觉得是对他们不放心。
我总想把各方面都处理好,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您能指点一二。谢谢。
不知道两位老人是不是来自农村?如果是的话,出现这样对待孩子尿尿的场景就再正常不过了。老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一下子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很难找到他们的生活支撑点,孩子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寄托。而孩子又有保姆带,老人想为孩子做点事情又不能实现,所以当孩子尿尿之类的“大事”发生时,老人就会很兴奋地围观了。这样的情况下,无论如何沟通都难以达到效果。为什么?因为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不仅仅是教育孩子,同时也抽掉了老人唯一的精神寄托。
这里涉及到祖父母和年轻父母之间教育理念的差异问题。
例如吃饭,年轻的父母会要求孩子自己动手吃,哪怕是吃到饭冷,而祖父母会舍不得,喂吧!一次两次三次,孩子自然有了心思:反正我不吃会有人喂,誓把不吃进行到底!
孩子哭时,年轻的父母一般会比较坦然,让孩子的哭闹很难达到目的。而祖父母会如临大敌,和孩子几个回合下来就向孩子缴枪投降了。一次两次三次,孩子就会将“哭”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户外运动,年轻的父母会放任孩子自由活动,爬高、奔跑、嬉闹;而祖父母会不放心,怕摔了孩子,于是不准跑不准跳不准越雷池一步。慢慢地,孩子就变得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了。
当然,祖父母的教育理念也不都是落后的。比如祖父母比较有耐心,比较细心,比较注意关心孩子的身体,比较注意安全教育。这些都是可以和年轻父母形成教育互补的。
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与祖父母必须存异求同,互相体谅,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争论谁是谁非!当育儿理念出现偏差时,两代人应积极沟通,一方当“生活老师”一方当“心灵导师”,不断调整孩子的教育计划。若是一味吵架或各行其是,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在隔代教育中,祖父母切不可对第三代管得太多,更不可“抢”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权。祖父母要舍得将权利放给孩子父母,让父母承担主要的教育责任。而年轻父母也应多一点时间与孩子相处,不要因工作忙碌、回家太劳累就忽略做父母的责任,应见缝插针地与孩子培养感情、对他们进行教育,让孩子在两代人的共同呵护下健康成长。另外,年轻父母还要注意适当满足祖父母的社会需求,让老人尽可能融入社会。老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对孩子的教育就越有效。
建议:
针对这位妈妈的情况,提供以下四个解决方案:
一、祖辈帮着带孩子,这在中国最常见。所以,您不必对老人带孩子有太大顾虑,不妨辞退保姆,让爷爷奶奶专门带小孩。您这样的做法是对老人极大的信任,他们一定会全心全意带好孩子。不过,您一定要经常和老人沟通: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希望他们配合。
二、让爷爷奶奶回老家,让保姆带孩子。这是不少年轻父母的常规做法,是可行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老人的心理感受,不要让老人觉得:自己不被子女所需要了,是个无用的人了。另外,老人不和儿女住在一起了,子女更要多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不能让老人太孤独寂寞。
三、您自己辞职专门带小孩。这个办法的成本太大,要慎重!
四、保持现状,但必须帮助老人找到他们的精神寄托:或是帮老人找点事情做,或是帮老人找到适合他们的兴趣爱好,总之必须帮老人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并找到属于他们的天地。老人好了,孩子才会好!
总之,孩子的所谓执拗期并不是问题,而是孩子自主意识萌芽的信号。关键是:如何在孩子的执拗敏感期,协调好父母与祖父母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的分歧,也就是如何解决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隔代教育的问题解决了,孩子执拗期中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您好!我的孩子快两岁了,感觉已到执拗期,一般我会尊重他的需求,但也不盲目溺爱他。但问题是,平时我们上班就由爷爷奶奶还有保姆照顾孩子。我感觉他们是以孩子不哭为唯一目标,导致孩子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拗。另外诸如孩子喝奶、撒尿小事,爷爷奶奶和阿姨都喜欢在旁边围观。不仅要围观,还会在一旁指指点点。比如问孩子有没有尿这种小事,大家都会一窝蜂地去喊孩子。当孩子说“没有”时,大家还会七嘴八舌地说:“该有了!该有了!”对此,我和他们多次沟通,但改变了没几天就会重演。
我觉得他们过度关注孩子的生活小事,以不哭为目标的教育,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其实我很想辞职回家自己带孩子,毕竟这是儿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不过我还有很多顾虑,自己回家带,爷爷奶奶估计会回老家,不知老人会不会有想法,他们总认为自己带孩子挺尽心的,而我要是辞职,他们可能会觉得是对他们不放心。
我总想把各方面都处理好,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您能指点一二。谢谢。
不知道两位老人是不是来自农村?如果是的话,出现这样对待孩子尿尿的场景就再正常不过了。老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一下子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很难找到他们的生活支撑点,孩子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寄托。而孩子又有保姆带,老人想为孩子做点事情又不能实现,所以当孩子尿尿之类的“大事”发生时,老人就会很兴奋地围观了。这样的情况下,无论如何沟通都难以达到效果。为什么?因为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孩子,但结果却不仅仅是教育孩子,同时也抽掉了老人唯一的精神寄托。
这里涉及到祖父母和年轻父母之间教育理念的差异问题。
例如吃饭,年轻的父母会要求孩子自己动手吃,哪怕是吃到饭冷,而祖父母会舍不得,喂吧!一次两次三次,孩子自然有了心思:反正我不吃会有人喂,誓把不吃进行到底!
孩子哭时,年轻的父母一般会比较坦然,让孩子的哭闹很难达到目的。而祖父母会如临大敌,和孩子几个回合下来就向孩子缴枪投降了。一次两次三次,孩子就会将“哭”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户外运动,年轻的父母会放任孩子自由活动,爬高、奔跑、嬉闹;而祖父母会不放心,怕摔了孩子,于是不准跑不准跳不准越雷池一步。慢慢地,孩子就变得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了。
当然,祖父母的教育理念也不都是落后的。比如祖父母比较有耐心,比较细心,比较注意关心孩子的身体,比较注意安全教育。这些都是可以和年轻父母形成教育互补的。
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与祖父母必须存异求同,互相体谅,万不可当着孩子的面争论谁是谁非!当育儿理念出现偏差时,两代人应积极沟通,一方当“生活老师”一方当“心灵导师”,不断调整孩子的教育计划。若是一味吵架或各行其是,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在隔代教育中,祖父母切不可对第三代管得太多,更不可“抢”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权。祖父母要舍得将权利放给孩子父母,让父母承担主要的教育责任。而年轻父母也应多一点时间与孩子相处,不要因工作忙碌、回家太劳累就忽略做父母的责任,应见缝插针地与孩子培养感情、对他们进行教育,让孩子在两代人的共同呵护下健康成长。另外,年轻父母还要注意适当满足祖父母的社会需求,让老人尽可能融入社会。老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对孩子的教育就越有效。
建议:
针对这位妈妈的情况,提供以下四个解决方案:
一、祖辈帮着带孩子,这在中国最常见。所以,您不必对老人带孩子有太大顾虑,不妨辞退保姆,让爷爷奶奶专门带小孩。您这样的做法是对老人极大的信任,他们一定会全心全意带好孩子。不过,您一定要经常和老人沟通: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希望他们配合。
二、让爷爷奶奶回老家,让保姆带孩子。这是不少年轻父母的常规做法,是可行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老人的心理感受,不要让老人觉得:自己不被子女所需要了,是个无用的人了。另外,老人不和儿女住在一起了,子女更要多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不能让老人太孤独寂寞。
三、您自己辞职专门带小孩。这个办法的成本太大,要慎重!
四、保持现状,但必须帮助老人找到他们的精神寄托:或是帮老人找点事情做,或是帮老人找到适合他们的兴趣爱好,总之必须帮老人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并找到属于他们的天地。老人好了,孩子才会好!
总之,孩子的所谓执拗期并不是问题,而是孩子自主意识萌芽的信号。关键是:如何在孩子的执拗敏感期,协调好父母与祖父母在教育方式上存在的分歧,也就是如何解决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隔代教育的问题解决了,孩子执拗期中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