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帮爸爸找老伴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g1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玲出生在湖北襄阳的一个小山村里,父母都是普通工人。
  9岁生日的时候,父亲送给她一盒磁带,是侯宝林和刘宝瑞说的相声。她白天黑夜一遍遍反复听,直到能惟妙惟肖复述所有的内容。一开始她说给家人听,家人全乐了,后来贾玲缠着姐姐做了自己的搭档,姐妹俩一个捧一个逗,参加学校里迎新晚会的演出,轰动全校。姐妹俩的相声渐渐说出了名气。
  
  贾玲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自然就报了中央戏剧学院。进入中戏,贾玲师从著名相声演员冯巩,也是冯巩最偏爱的弟子。
  贾玲在中戏读书的第一年,她的母亲意外去世了。那之后的几年,父亲只要说起母亲,就会流泪,一个人的时候也会流泪。
  有一次,姐姐贾丹打电话告诉贾玲,夜里她听见父亲房间里有人在说话,悄悄推开父亲的门一看,父亲抱着母亲的遗像,一边哭一边说:“我现在就是为了俩孩子活着,等她们成了家有了归宿,我就去找你,你别急啊,等着我啊……”父亲的状态让姐妹俩非常担心。
  打长途很费钱,这笔电话费对于当时生存都成问题的贾玲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
  这样的“话疗”虽然多多少少缓解了父亲丧偶的悲痛,但是贾玲和姐姐都知道:父亲还不老,而她们姐妹俩也终将有各自的生活,不可能总是陪伴在父亲的身边,所以给父亲再寻觅一位伴侣才是最好的办法。最初每次和父亲说起这件事,父亲都非常排斥,直接说:“这是不可能的。”贾玲和姐姐只好将帮父亲择偶这件事从明面上转到地下。
  为了消除父亲的抵触心理,姐妹俩看到不错的人选,就找各种理由让父亲去接触。父亲到现在都不知道,女儿们隔三岔五以各种理由让他见到的女人,其实都是她们心目中的“继母”人选。终于有一次,贾丹发现父亲似乎对自己介绍的一位阿姨不那么反感,两人甚至还相约着每天早晨一起去公园锻炼身体。这位阿姨,现在成了贾玲姐妹俩的继母,也是父亲很满意的伴侣。
  看父亲有了满意的归宿,贾玲和姐姐也放心了。尤其是贾玲,在父亲的再婚典礼上长舒一口气说:“好了,我现在不用再在电话里费尽心思逗我爸开心了,你们不知道那有多难,几乎每次通电话,我都要即兴编一部独幕剧!”
  (摘自《北京广播电视报》)
其他文献
特许连锁这一经营方式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尝试将这种经营方式应用到人力资源中介中来,分析了主要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人力资源中介发展指出一条新路径.
一支考古队,到胡夫金字塔考察。他们凭借直升机的力量,用吊绳攀上了金字塔的顶部。不远处,几只雄鹰受了惊吓,落荒而逃。  在人们的意识中,似乎只有雄鹰才能登上巍峨的金字塔。雄鹰有强劲的翅膀,这也不足为奇。但接下来,考古队员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在胡夫金字塔的顶部,他们居然发现有不少蜗牛的躯壳。究竟,这些蜗牛是如何从地面来到海拔136.5米,相当于40层楼房之高的金字塔顶端的?有人猜测,或许
近年来,由于电网建设改造步伐加大,电力施工队伍招进了一批临时工,他们吃苦耐劳,扎实肯干,为电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他们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和现场经验,缺乏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晚清的命运可谓“多舛”。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给一潭死水的晚清政府当权者打了一剂鸡血,慈禧老太后在以庆亲王奕劻(kuāng)为首的主战派怂恿下一口气向英法美日德意奥俄开战,这种勇气为大清朝开国二百五十年间所未有。她一下子成为当时最大的时代“愤青”。岂料,这八国也不是软柿子,决定给晚清政府和如火如荼残害他们教徒的义和团一点颜色,故在历史上演绎出外国侵略的第三波——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7月25
有人说,当农电工难以干出个什么名堂.可有这样一位农电工真情为民,赢得了"电朋友"的美称,被国家电网公司表彰为"优质服务先进个人".他就是四川省南充市河东供电局东观供电所
制冷(热)量、能效比和噪音大小是衡量空调器优劣的3个最为关键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