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5日,由福布斯中文版推出的“2012年中国最佳CEO”榜单出炉,这是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对在中国A股、港股及美股上市的中国上市公司CEO进行综合排名,共有30位来自不同上市公司的CEO上榜。在这些最佳CEO中,排位第九的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杨元庆的薪酬最高,为8959万元。福布斯表示,排名前十的最佳CEO所在的公司股价在他们的三年任期内上涨均超过250%。
杨元庆近9000万人民币的年薪,虽然和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的董事总经理霍建宁高达1.7亿港元的年薪仍有差距,但这也足以让杨元庆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内地的“打工皇帝”。
财经评论员王朝阳认为这是“物有所值,如果他没有好的业绩拿不到这么多钱”。据5月23日联想公布的财报显示,联想全年销售记录为29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7%,创下联想历史上市场份额、盈利水平的最好纪录。
早年也曾默默无闻
杨元庆,安徽合肥人,198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9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取得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1.81米的身高,宽阔的肩膀——有着出众外表的他平时温文尔雅,甚至有点腼腆。这个刚加入联想时连话都说不清楚的研究生, 从一名普通的销售业务员做起,一路风生水起,华丽转身为这家全球个人电脑市场领导企业的主人。
1988年5月,联想第一次公开招聘员工,在来自全国的500个应聘者中,共有58人被录取,杨元庆和神州数码的老总郭为都是其中之一。不过,郭为一进公司就被任命为公关部经理,而当公司公布他的工作岗位是销售业务员时,计算机科班出生的杨元庆不免失落,他一边工作一边继续着“留学梦”,进公司的前三年一直是默默无闻。
在这段时间里,杨元慶曾为联想公司起草过一份代理IBMPC业务的标书,但是报价比别人高了一倍,结果不言而喻,杨元庆刚入职场就“呛了一口水”。
凭借“分销”一鸣惊人
三年多后,杨元庆迎来了事业转机。
1992年4月20日,联想集团公布了一项新的任命名单,杨元庆被任命为CAD(计算机辅助设备)部总经理,负责代理销售惠普公司的绘图仪。当时,杨元庆不善于言辞,说话的时候带着口头语,总是有点吞吞吐吐,他第一次做为干部在会议上甚至都不知道怎样讲话,不少在CAD部工作过的人后来回忆说,开完那次会后很多人认为杨元庆不适合做领导,但是杨元庆有他内在的潜质,他凭借着“分销”概念在公司一鸣惊人。
从惠普绘图仪的销售中,杨元庆学会了除了零售和批发之外的另一种销售模式:代理和分销。他上任的这个月,联想CAD部与中关村的一家公司签订了代理分销售合同,从此,中国IT业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分销商。杨元庆以这种销售模式使得CAD的销售业绩持续上升,1992年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1993年比1992年增加了一倍,由1991年的3000万元达到1993年的2.3亿元。
正是杨元庆在1991年到1993年负责CAD部短短两年时间里所取得的辉煌业绩,使他得到了联想创始人、联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的注意,使柳传志在联想最紧要的关头,提拔他做PC部的总经理,将联想的未来也押在了他身上。
1994年,联想成立微机事业部,杨元庆当时本想去美国深造,结果硬被柳传志劝住了,柳传志要杨元庆负责联想微机事业部,并把相关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供应和财务运作大权,全部交给了他。在“联想2000财年誓师大会”上,杨元庆被任命为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柳传志将深蓝色的联想旗帜正式授给了他,伴随着这位缔造联想传奇的第一代“导演”的正式谢幕,年轻的杨元庆开始登上联想的历史舞台。
学会“妥协”
杨元庆的成长离不开柳传志。除了信任,柳传志教会了他如何做企业的管理人,这其中也包括如何妥协。
刚过而立之年的杨元庆也曾年轻气盛,他认定有理的时候,在天大的压力下也不肯妥协,这让他与联想老一辈的创业者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也让夹在中间的柳传志很为难。1996年年初的一个晚上,杨元庆和属下的高级经理在公司开会。正谈笑间,大门洞开,柳传志走进来,坐在杨元庆对面,没有一句寒暄,劈头盖脸一通斥责泼向杨元庆:“不要以为你得到的一切是理所应当的,你这个舞台是我们顶着巨大的压力,给你搭起来的……你不能一股劲只顾往前冲,什么事都来找我柳传志讲公不公平。你不妥协,要我如何做?”
杨元庆本来觉得自己该说点什么,但刚说一句便当着众人失声痛哭起来。那一夜,杨元庆是彻夜未眠。第二天,杨元庆桌上放着一封柳传志的信。在信中,柳传志除了坦诚地描述了对杨元庆的看法外,还表示将以“未来核心领导人”的标准要求杨元庆,杨元庆很感激柳传志当年的一番苦心。
经过柳传志的悉心调教和自己的一番大彻大悟后,杨元庆慢慢发生着改变。
从2001年到2003年,在IT产业一片萧瑟的状况下,联想跨出符合其身份的几大步。杨元庆通过收购和控股,分别利用厦华、汉普、智软、中望四家公司的力量扩展经营范围,联想的业务也同时进入手机制造业、IT咨询服务、保险业软件和电信业系统集成四个领域。2003年4月借助lenovo换标之际,杨元庆将“国际化的联想”列为发展之重,至此可以说以“科技、服务和国际化”为特征的联想布局已现雏形。
变身企业主人
早在2005年5月1日,联想集团完成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柳传志曾宣布退休,并且辞去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职务,由杨元庆接任。而联想集团最高决策层也首度迎来洋面孔——IBM原高级副总裁沃德担任了CEO。但是,当联想曝出2008至2009财年巨亏2.26亿美元,为了挽救颓势,柳传志老将出马,再度出山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则由董事长转任CEO。在复出仅仅两个月后,柳传志和杨元庆这对黄金组合再度力挽狂澜,成功扭亏,不仅PC业务发展势头强劲,还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
经此一役,柳传志认为杨元庆比以前要成熟了,“杨元庆是业务感觉特别好的人,他真正擅长的是做CEO,组织企业的战略制定、执行、带队伍冲锋陷阵。但是做董事长本身更多的是要协调关系,和董事会之中的关系,另外跟现有CEO的关系。这些事也许对我很轻松,但对他的性格来说可能就是困难。但恰恰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磕磕碰碰,人实际就成熟了。”
2011年11月联想召开发布会,宣布了针对管理层架构的调整。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辞任董事长及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CEO杨元庆同时兼任集团董事长、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随后在整个全球电子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联想还能够逆流而上,取得了百分之三十几的增长,并且实现利润和营业额的大突破,柳传志可以放心的把联想交给杨元庆了。
杨元庆的名字出现在联想的员工名单上也许是个偶然,但是从那一天起,杨元庆就与联想紧紧联系到了一起。有人说,杨元庆是个奇迹;有人说,杨元庆的运气好得出奇;也有人说,杨元庆有超人的悟性,再加上超出一般的刻苦,终于成就了人生的辉煌,也附带着将一家企业领到了新的巅峰。(摘编自:《新京报》、《钱江晚报》、中国广播网)
杨元庆近9000万人民币的年薪,虽然和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的董事总经理霍建宁高达1.7亿港元的年薪仍有差距,但这也足以让杨元庆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内地的“打工皇帝”。
财经评论员王朝阳认为这是“物有所值,如果他没有好的业绩拿不到这么多钱”。据5月23日联想公布的财报显示,联想全年销售记录为29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7%,创下联想历史上市场份额、盈利水平的最好纪录。
早年也曾默默无闻
杨元庆,安徽合肥人,198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9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取得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1.81米的身高,宽阔的肩膀——有着出众外表的他平时温文尔雅,甚至有点腼腆。这个刚加入联想时连话都说不清楚的研究生, 从一名普通的销售业务员做起,一路风生水起,华丽转身为这家全球个人电脑市场领导企业的主人。
1988年5月,联想第一次公开招聘员工,在来自全国的500个应聘者中,共有58人被录取,杨元庆和神州数码的老总郭为都是其中之一。不过,郭为一进公司就被任命为公关部经理,而当公司公布他的工作岗位是销售业务员时,计算机科班出生的杨元庆不免失落,他一边工作一边继续着“留学梦”,进公司的前三年一直是默默无闻。
在这段时间里,杨元慶曾为联想公司起草过一份代理IBMPC业务的标书,但是报价比别人高了一倍,结果不言而喻,杨元庆刚入职场就“呛了一口水”。
凭借“分销”一鸣惊人
三年多后,杨元庆迎来了事业转机。
1992年4月20日,联想集团公布了一项新的任命名单,杨元庆被任命为CAD(计算机辅助设备)部总经理,负责代理销售惠普公司的绘图仪。当时,杨元庆不善于言辞,说话的时候带着口头语,总是有点吞吞吐吐,他第一次做为干部在会议上甚至都不知道怎样讲话,不少在CAD部工作过的人后来回忆说,开完那次会后很多人认为杨元庆不适合做领导,但是杨元庆有他内在的潜质,他凭借着“分销”概念在公司一鸣惊人。
从惠普绘图仪的销售中,杨元庆学会了除了零售和批发之外的另一种销售模式:代理和分销。他上任的这个月,联想CAD部与中关村的一家公司签订了代理分销售合同,从此,中国IT业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分销商。杨元庆以这种销售模式使得CAD的销售业绩持续上升,1992年比上一年增加了一倍,1993年比1992年增加了一倍,由1991年的3000万元达到1993年的2.3亿元。
正是杨元庆在1991年到1993年负责CAD部短短两年时间里所取得的辉煌业绩,使他得到了联想创始人、联想控股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的注意,使柳传志在联想最紧要的关头,提拔他做PC部的总经理,将联想的未来也押在了他身上。
1994年,联想成立微机事业部,杨元庆当时本想去美国深造,结果硬被柳传志劝住了,柳传志要杨元庆负责联想微机事业部,并把相关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供应和财务运作大权,全部交给了他。在“联想2000财年誓师大会”上,杨元庆被任命为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柳传志将深蓝色的联想旗帜正式授给了他,伴随着这位缔造联想传奇的第一代“导演”的正式谢幕,年轻的杨元庆开始登上联想的历史舞台。
学会“妥协”
杨元庆的成长离不开柳传志。除了信任,柳传志教会了他如何做企业的管理人,这其中也包括如何妥协。
刚过而立之年的杨元庆也曾年轻气盛,他认定有理的时候,在天大的压力下也不肯妥协,这让他与联想老一辈的创业者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也让夹在中间的柳传志很为难。1996年年初的一个晚上,杨元庆和属下的高级经理在公司开会。正谈笑间,大门洞开,柳传志走进来,坐在杨元庆对面,没有一句寒暄,劈头盖脸一通斥责泼向杨元庆:“不要以为你得到的一切是理所应当的,你这个舞台是我们顶着巨大的压力,给你搭起来的……你不能一股劲只顾往前冲,什么事都来找我柳传志讲公不公平。你不妥协,要我如何做?”
杨元庆本来觉得自己该说点什么,但刚说一句便当着众人失声痛哭起来。那一夜,杨元庆是彻夜未眠。第二天,杨元庆桌上放着一封柳传志的信。在信中,柳传志除了坦诚地描述了对杨元庆的看法外,还表示将以“未来核心领导人”的标准要求杨元庆,杨元庆很感激柳传志当年的一番苦心。
经过柳传志的悉心调教和自己的一番大彻大悟后,杨元庆慢慢发生着改变。
从2001年到2003年,在IT产业一片萧瑟的状况下,联想跨出符合其身份的几大步。杨元庆通过收购和控股,分别利用厦华、汉普、智软、中望四家公司的力量扩展经营范围,联想的业务也同时进入手机制造业、IT咨询服务、保险业软件和电信业系统集成四个领域。2003年4月借助lenovo换标之际,杨元庆将“国际化的联想”列为发展之重,至此可以说以“科技、服务和国际化”为特征的联想布局已现雏形。
变身企业主人
早在2005年5月1日,联想集团完成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柳传志曾宣布退休,并且辞去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职务,由杨元庆接任。而联想集团最高决策层也首度迎来洋面孔——IBM原高级副总裁沃德担任了CEO。但是,当联想曝出2008至2009财年巨亏2.26亿美元,为了挽救颓势,柳传志老将出马,再度出山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则由董事长转任CEO。在复出仅仅两个月后,柳传志和杨元庆这对黄金组合再度力挽狂澜,成功扭亏,不仅PC业务发展势头强劲,还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
经此一役,柳传志认为杨元庆比以前要成熟了,“杨元庆是业务感觉特别好的人,他真正擅长的是做CEO,组织企业的战略制定、执行、带队伍冲锋陷阵。但是做董事长本身更多的是要协调关系,和董事会之中的关系,另外跟现有CEO的关系。这些事也许对我很轻松,但对他的性格来说可能就是困难。但恰恰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磕磕碰碰,人实际就成熟了。”
2011年11月联想召开发布会,宣布了针对管理层架构的调整。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辞任董事长及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CEO杨元庆同时兼任集团董事长、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随后在整个全球电子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联想还能够逆流而上,取得了百分之三十几的增长,并且实现利润和营业额的大突破,柳传志可以放心的把联想交给杨元庆了。
杨元庆的名字出现在联想的员工名单上也许是个偶然,但是从那一天起,杨元庆就与联想紧紧联系到了一起。有人说,杨元庆是个奇迹;有人说,杨元庆的运气好得出奇;也有人说,杨元庆有超人的悟性,再加上超出一般的刻苦,终于成就了人生的辉煌,也附带着将一家企业领到了新的巅峰。(摘编自:《新京报》、《钱江晚报》、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