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阳明家训《示宪儿》谈起

来源 :共产党员·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zh508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守仁,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后世称他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王阳明由于长年在外为官,家书成为他开展家庭教育的主要途径,他给兄弟、子侄们写了大量的书信,字里行间融入了他对后代及整个家族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其中《示宪儿》是他写给儿子王正宪的三字诗,堪称他家训中的经典之作,被后人广为传诵。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这首《示宪儿》写于1518年,当时,王阳明正在赣南山区平息山民暴乱,因功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入夏,他在赣州的巡抚衙门接待从余姚家乡来看望他的叔叔王德声,留住了一段时间。当叔叔准备回家乡时,他考虑到儿子王正宪已近11岁,正是迫切需要教育之时,而自己不能当面教诲,于是便写了这则《示宪儿》让叔叔带给儿子。他希望家人对儿子严加教育,读书学礼,将儿子培养成为一个品行端正的人。这则《示宪儿》,三字一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其核心是致良知教育,他主张孩子要从小就施以正确的教育,他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王阳明强调勤读书。他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对读书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读书既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要呼唤内心的良知,激发自身内心固有的善意和智慧,让知识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即“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是他心学的主旨。他要儿子勤读书,做好人。
  王阳明强调要立志。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很重视立志,把立志当作成功的第一步。王阳明更是延续了前人的认识,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首先都要立志。他曾对弟子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无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他要儿子立志,就是要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义、志于成圣贤。
  王阳明强调要学做人、做好人。他以明人伦为教育目的,告诉儿子如何修身、养性、处世、为人。他以忠孝仁礼清俭教育子弟,叮嘱他们以仁礼存心,以孝悌为本,以圣贤自期,清静俭朴以自守,谦虚卑下以待人。他用了一个比喻,说人的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样,而人的行为就像果子一样,如果蒂不好,果子就会受到影響。如果蒂坏了,果子也会尚未成熟就坠落,甚至烂掉。他告诫子侄要慎交友,远凶人,近良士。他在一封给侄子王正思的家书中说,我自幼失学无行,无师友之助,以至现在人到中年,未有所成。你们应该以我的过去为鉴,及时勉力,不要在他日有所后悔。过去人们常说,“脱去凡近,以游高明”,你们要时常以这句话警勉自己。
  王阳明一生坎坷,早年刚入仕途不久,即因忠谏被奸臣陷害,百难备尝,九死一生。壮年以书生而揽军务立下大功,又因其功遭邪臣谗毁,身家性命,危如累卵。晚年负责总督两广、江西、湖广军务,积劳成疾,最终客死他乡。他的一生始终保持内心的强大,他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王阳明以强大的内心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成为圣贤。
  王阳明在晚年提出了心学“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了总结并流传于后世。
其他文献
坚定文化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前进等重大问题,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定文化自信
模内标签不同于不干胶标签和利用浆糊粘结的纸张类标签,模内标签是利用其本身的遇热熔化的固态粘合剂在制作瓶体时同塑料瓶体表面粘结,并在模内同瓶体结合成一体的特种标签.
前不久,江西上饶市政府发布了一则关于取消徐裕龙同志试任职务的消息,内容显示:经组织考察,试用不合格,决定取消徐裕龙同志试任的玉山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职务,按试用期任职前职级管理。  近年来,由于试用不合格,官员被取消时任职务的情况并不多见,也由此引发了一些热议。这种热议背后折射的是对“试用”基本等同于任用的一种默认,而这种默认本身就是一种误解。试用期考察是干部任用的关键缓冲环节,是实现干部“人
印刷质量对期刊杂志的内在价值有很大的影响.印刷质量高的出版物可以对读者以及广告商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其销售收入和广告收入都会随之有较大的提高.但是要生产出高质量的印
一、印刷企业的信息技术1.目的(1)彻底地降低成本和不留余地缩短交货期①生产的自动化;②接受订货的自动化;③管理的自动化.(2)面向客户的服务化①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