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课程资源虽然丰富,但缺少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活动设计,职业院校学生无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深度学习,难以达成职业能力的提升。作者以“水利工程施工”课程为例,探究网络课程支持下的任务驱动、行为导向、成果产出的教学组织形式,系统化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网络课程资源;混合式教学
研究背景及意义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现状:①实践性强,但学生普遍缺乏工程经验[1],对教学内容囫囵吞枣;②知识面涉及广,拔高了教学难度;③革新快,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创新,相关的政策及规范不断更新。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组织特点: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依照施工工种,以八个项目(导截流工程施工、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施工、钢筋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砌体工程施工、隧洞工程施工)重构了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每个项目按照工作流程选择典型水工建筑物分解为若干个任务。
学生特点:对网络平台的立体化学习资源接受能力强于书本上的线性知识资源。
技术支持:学校的课程平台、电大课程平台、云班课、学习通、智慧职教、建筑云课、中国大学MOOC等。
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教学团队在学校课程平台、电大课程平台、云班课平台进行了“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究和应用,已将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混合式教学组织形式紧密联系。本次研究的重点是将已有的教学资源系统化建设为网络课程,结合课程特点和学情,探究网络课程支持下的任务驱动、行为导向、成果产出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组织形式。
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1.原则
(1)教、学、测、评一体化设计
针对网络课程,将资源、活动、评价进行一体化设计,以清晰的目标作为一体化设计的基础,教、学、测、评都以此展开,根据目标完成评价,促进目标的实现。[2]
(2)以个性化的服务支持为目标
在网络课程学习中,以学生为中心,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建立都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
(3)视频资源以“微”为特点
以知识点为单位录制讲课视频资源,每个时长一般5~10分钟,突出即时性、高效性、便捷性和灵活性。
(4)课程结构清晰,学习路径可自选
给学生提供两种学习路径:①能够按照自主学习路径,循序渐进地完成各学习任务;②根据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
(5)强化导学设计,减小学习难度
通过导学、交互式内容、学习活动、形成性评价、实时与非实时答疑等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与支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导学助学作用。
2.内容
网络课程资源应包括课程公告、导学内容、学习安排三项内容。
3.网络课程资源平台的功能
网络课程不能只关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同时要关注课程平台的功能是否适合教学活动的落实。首先,要关注课程平台的大数据功能,如后台能否记录学生的视频学习时间、时长,能否统计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能否分析测验成绩,能否显示学生讨论区的活跃度等。其次,要关注课程平台的交互功能,如是否适合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方便生生交互沟通;是否方便教师个性化辅导和答疑等。最后,要关注课程平台界面是否简单、美观、适用,活动形式是否丰富,是否支持学生全员参与,满足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正常需求。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原则
(1)理清学习目标,确定评价方式
不断反思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具体、可操作,教学活动能否达到教学目标,评判学生学会、掌握的依据是否可行。
(2)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要准确
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处于引导者、辅助者、促进者的角色。
(3)按照六步教学法,达到学習目标
基于学习产出的OBE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结合两种教学形式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4)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按照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围绕三个维度进行多元化评价,同时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理实一体化的“水利工程施工”课程其内容结构如上图所示,其按照施工工种技术分为八个项目,每个项目选择典型的水工建筑物按照工作流程分解为若干个任务。下面以项目一“导截流工程施工”中的任务5“基坑排水方法选择及布置”为例,阐述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1)根据教学目标,写出教学活动设计表
水利工程多在河床上修建,通过导截流施工形成基坑,在基坑开挖和建筑物修建过程中,为保证在干地施工,首要的任务是做好基坑排水工作,该项工作中有三个新的知识点——初期排水法、明式排水法、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本次任务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参照水利施工员岗位需求及施工企业基坑排水方案,引用对应三种排水方法的三个施工案例,编制工作任务书,要求学生制订简单的基坑排水方案:①选择合理的基坑排水方法及排水设施;②绘制基坑排水布置图。
在此基础上,设计学生学习任务:课前任务——线上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课中任务——线下完成定方案、绘图形,线上展示成果后分组评价;课后任务——线上完成基坑排水的拓展工艺“护坡桩 旋喷桩的帷幕隔水法”的学习。
为保证学生学习任务的有效落实,教学活动设计表应注重环节的设计,在引导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担任辅助者、促进者的角色。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组织形式交互融合,最终达成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设计如表2所示。 从教学活动设计表可以看出,任务驱动、行为导向、成果产出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进行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课前自主学习环节,课上分组讨论和协作环节、成果展示和评价环节,课后拓展环节都可以将线上、线下相结合;活动环节的多样性,采用了多元评价方式,观看资源、完成作业、测验[3]、讨论和成果展示环节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一个方面。
(2)根据教学活动表,制订课前任务单
为保证学生课前学习效果,需要制订课前任务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功能自主学习,建立知识框架。学生课前任务单如表3所示。学生课前任务单必须具体,有可操作性,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能否达成,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另外,学习任务单应附加反馈建议,以利于混合式教学组织形式的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3)根据教学活动表,制订课中学习工作单
课中工作单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按照工作流程完成工作,工作内容要方便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
(4)教学活动要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功能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活动设计表,制作、搜集、上传相应的资源,并在平台上建立相应的线上活动。定时打开相应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按顺序落实学习任务,每个学习活动必须有教师的支持环节,如辅导、答疑、督促、学习效果反馈等。课中,在师生面对面的场景下,教师充分利用平台功能,对学生课堂表现、讨论、头脑风暴、测试等进行及时反馈,且反馈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平台应能支持多個小组间师生、生生的交互,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创造多样的学习活动。课后,教师借助平台为学生推送课程相关的拓展知识,补充工程中的新工艺、新方法。
结论
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笔者得到以下结论:①站在课程统筹的角度,进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和混合式教学,二者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②无论是网络资源建设还是混合式教学,都应该遵循目标→措施→评价的闭环产出教育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③教学活动设计表落实了翻转课堂的理念,引导了学生的学习行为,锻炼了学生的现代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④课前任务单支持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课中工作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课程平台按照工作流程交互讨论、制订方案、成果展示、多元评价,支持学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参考文献:
[1]刘祥柱.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的建设[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7(03):30-32.
[2]罗素,张阅.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贾丽炯.高职院校《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103-104.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网络课程资源;混合式教学
研究背景及意义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现状:①实践性强,但学生普遍缺乏工程经验[1],对教学内容囫囵吞枣;②知识面涉及广,拔高了教学难度;③革新快,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创新,相关的政策及规范不断更新。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组织特点: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依照施工工种,以八个项目(导截流工程施工、地基处理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施工、钢筋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砌体工程施工、隧洞工程施工)重构了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每个项目按照工作流程选择典型水工建筑物分解为若干个任务。
学生特点:对网络平台的立体化学习资源接受能力强于书本上的线性知识资源。
技术支持:学校的课程平台、电大课程平台、云班课、学习通、智慧职教、建筑云课、中国大学MOOC等。
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教学团队在学校课程平台、电大课程平台、云班课平台进行了“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究和应用,已将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混合式教学组织形式紧密联系。本次研究的重点是将已有的教学资源系统化建设为网络课程,结合课程特点和学情,探究网络课程支持下的任务驱动、行为导向、成果产出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组织形式。
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1.原则
(1)教、学、测、评一体化设计
针对网络课程,将资源、活动、评价进行一体化设计,以清晰的目标作为一体化设计的基础,教、学、测、评都以此展开,根据目标完成评价,促进目标的实现。[2]
(2)以个性化的服务支持为目标
在网络课程学习中,以学生为中心,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建立都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
(3)视频资源以“微”为特点
以知识点为单位录制讲课视频资源,每个时长一般5~10分钟,突出即时性、高效性、便捷性和灵活性。
(4)课程结构清晰,学习路径可自选
给学生提供两种学习路径:①能够按照自主学习路径,循序渐进地完成各学习任务;②根据需要,自主选择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
(5)强化导学设计,减小学习难度
通过导学、交互式内容、学习活动、形成性评价、实时与非实时答疑等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与支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导学助学作用。
2.内容
网络课程资源应包括课程公告、导学内容、学习安排三项内容。
3.网络课程资源平台的功能
网络课程不能只关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同时要关注课程平台的功能是否适合教学活动的落实。首先,要关注课程平台的大数据功能,如后台能否记录学生的视频学习时间、时长,能否统计学生作业的正确率,能否分析测验成绩,能否显示学生讨论区的活跃度等。其次,要关注课程平台的交互功能,如是否适合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方便生生交互沟通;是否方便教师个性化辅导和答疑等。最后,要关注课程平台界面是否简单、美观、适用,活动形式是否丰富,是否支持学生全员参与,满足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正常需求。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原则
(1)理清学习目标,确定评价方式
不断反思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具体、可操作,教学活动能否达到教学目标,评判学生学会、掌握的依据是否可行。
(2)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要准确
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确保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处于引导者、辅助者、促进者的角色。
(3)按照六步教学法,达到学習目标
基于学习产出的OBE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结合两种教学形式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
(4)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按照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围绕三个维度进行多元化评价,同时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理实一体化的“水利工程施工”课程其内容结构如上图所示,其按照施工工种技术分为八个项目,每个项目选择典型的水工建筑物按照工作流程分解为若干个任务。下面以项目一“导截流工程施工”中的任务5“基坑排水方法选择及布置”为例,阐述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1)根据教学目标,写出教学活动设计表
水利工程多在河床上修建,通过导截流施工形成基坑,在基坑开挖和建筑物修建过程中,为保证在干地施工,首要的任务是做好基坑排水工作,该项工作中有三个新的知识点——初期排水法、明式排水法、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本次任务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参照水利施工员岗位需求及施工企业基坑排水方案,引用对应三种排水方法的三个施工案例,编制工作任务书,要求学生制订简单的基坑排水方案:①选择合理的基坑排水方法及排水设施;②绘制基坑排水布置图。
在此基础上,设计学生学习任务:课前任务——线上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课中任务——线下完成定方案、绘图形,线上展示成果后分组评价;课后任务——线上完成基坑排水的拓展工艺“护坡桩 旋喷桩的帷幕隔水法”的学习。
为保证学生学习任务的有效落实,教学活动设计表应注重环节的设计,在引导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担任辅助者、促进者的角色。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组织形式交互融合,最终达成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设计如表2所示。 从教学活动设计表可以看出,任务驱动、行为导向、成果产出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进行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课前自主学习环节,课上分组讨论和协作环节、成果展示和评价环节,课后拓展环节都可以将线上、线下相结合;活动环节的多样性,采用了多元评价方式,观看资源、完成作业、测验[3]、讨论和成果展示环节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一个方面。
(2)根据教学活动表,制订课前任务单
为保证学生课前学习效果,需要制订课前任务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功能自主学习,建立知识框架。学生课前任务单如表3所示。学生课前任务单必须具体,有可操作性,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能否达成,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另外,学习任务单应附加反馈建议,以利于混合式教学组织形式的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3)根据教学活动表,制订课中学习工作单
课中工作单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按照工作流程完成工作,工作内容要方便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
(4)教学活动要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功能
课前,教师根据教学活动设计表,制作、搜集、上传相应的资源,并在平台上建立相应的线上活动。定时打开相应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按顺序落实学习任务,每个学习活动必须有教师的支持环节,如辅导、答疑、督促、学习效果反馈等。课中,在师生面对面的场景下,教师充分利用平台功能,对学生课堂表现、讨论、头脑风暴、测试等进行及时反馈,且反馈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平台应能支持多個小组间师生、生生的交互,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创造多样的学习活动。课后,教师借助平台为学生推送课程相关的拓展知识,补充工程中的新工艺、新方法。
结论
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笔者得到以下结论:①站在课程统筹的角度,进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和混合式教学,二者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②无论是网络资源建设还是混合式教学,都应该遵循目标→措施→评价的闭环产出教育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③教学活动设计表落实了翻转课堂的理念,引导了学生的学习行为,锻炼了学生的现代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④课前任务单支持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课中工作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课程平台按照工作流程交互讨论、制订方案、成果展示、多元评价,支持学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参考文献:
[1]刘祥柱.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的建设[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7(03):30-32.
[2]罗素,张阅.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贾丽炯.高职院校《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