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要发现
●公众认为,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持尊敬和自豪感,传承并发扬自身文化特色,既不自卑,也不自大;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灵魂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已成为公众共识;
●与2016年相比,2017年公众文化自信指数得分较高,公众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中表现出良好的开放接纳能力;
●目前仍存在公众对于传统文化“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
●公众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认同得分较高,尤其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上;
●文化自信源于公众对我国综合国力、党的领导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以及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强烈认同。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7年5月中旬—2017年6月上旬
【问卷发放】面向31省、直辖市、自治区共发放问卷12000份(包括人民论坛微信公众平台和其他网络推送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095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31%。
【样本构成】
受访者中,80后占50.2%,90后占31.3%,70后占13.7%,其他年龄阶段占4.8%;
受访者中,群众占36.4%,共青团员占34.0%,中共党员占24.0%,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占5.6%;
受访者中,地级或县级城市居民占36.6%,省会城市居民占32.5%,直轄市居民占18.3%,乡镇居民占12.6%;
受访者中,月收入在2001—5000元占41.6%,5001—8000元占30.3%,2000元及以下占13.3%,8001—12000元占10.0%,其他月收入占4.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文化自信,他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与时俱进的文化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也是民族复兴的先决条件。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在激励社会成员、凝聚社会共识、调控社会冲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探究当前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文化自信源于何处,以及如何提升文化自信水平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6年,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曾围绕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现状,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调查。2017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测评维度,包括中国文化基本认知、情感认同、开放接纳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试图将本次调查结果与2016年的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对比,呈现当前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新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公众认为,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持尊敬和自豪感,传承并发扬自身文化特色,既不自卑,也不自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以孝悌、忠信、礼义、仁爱等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们。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发扬自强不息、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立足于中国实践,孕育于其中的时代创新精神为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精神指引,可谓当今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源泉。
在心理学中,“自信”包含自我认知与评价、情感体验等因素,我们可据此将文化自信划分为文化自觉、文化自豪、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发展、文化竞争等维度,并对其进行测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9.8%的受访者认为,文化自信是“对自身优秀文化传统保持尊敬和自豪感”,69.7%的受访者选择“积极传承并发扬光大自身的文化特色”,69.4%的受访者则认为是“理性对待自身文化,不自卑、不自负”。65.8%的受访者选择“对自身文化的发展前景有坚定的信念”。由此可见,公众对“自豪”“传承”“理性”与“信念”等关键词的认同度较高。与2016年的调查结果相比,2017年,公众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方面的认同度有所提升。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已成为公众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文化不仅体现着精神、观念或思维,也孕育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文化软实力能反映一国的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制度”,并表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而文化是内生动力”。
可见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及制度密切相关,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和灵魂便是文化自信。据调查,公众普遍认同文化自信的基础作用,75.8%的受访者认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76.6%的受访者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7年公众文化自信指数得分较高,公众具备良好的开放接纳能力
在本次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的调研中,主要测评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认知、情感认同和接纳态度。本次调研把文化自信定义为公众对自身文化所具有的情感和认知。在一个正常理性的群体中,公众对自身文化评价高,主要表现为热爱并愿意主动传承自身的文化;公众对自身评价比较低,则表现为对自身所处文化仅略微积极看待或者正反情感并存。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极端的例子,如自我评价低的人会表现出否定自身文化的倾向,这种现象可能会出现在一些特殊群体当中。与此相对的是,在高度喜欢和热爱自身文化的群体当中,也可能会存在极端自大自负的倾向。在明确公众文化自信的具体构成后,我们将文化自信指数的分值设定在0—100分之间,并作出如下划分:
0.00-25.00:否定自身文化;
25.01-60.00:略微积极地看待自身文化或者正反情感并存;
60.01-85.00:积极理性,喜欢和热爱自身文化;
85.01-100.00:高度喜欢和热爱自身文化,得分越高,存在文化自大自负极端倾向的程度越高。
基本认知是指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关键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情感认同是指能够正确看待自身文化,理解并认同自身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并对这种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有信心;开放接纳是指对待外来文化,既不自大也不自负,而是兼收并蓄,取其所长。
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平均值为82.26(百分制),属于第三区间。即中国公众对自身文化有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开放接纳度,其首要特征是:积极理性并喜欢和热爱自身文化,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较2016年,有所增加。经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催生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数据显示,受访者的传统文化认知得分为80.20(百分制);传统文化认同得分为83.98(百分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孔孟之道到两汉经学再到程朱理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小说;从《兰亭序》到《步辇图》再到《清明上河图》……无数传统文化瑰宝令国人引以为荣。同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为贵,君为轻”的重民本;“一言正,天下定”的崇正义;“爱人者,人恒爱之”的讲仁爱;“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尚和合;“海纳百川”“协和万邦”的求大同;以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守诚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早已根植于公众内心,成为人们和谐相处、社会有序运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准则。
然而根据数据,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却存在“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众所周知,人们对于事物的理性认同,往往建立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在调研采访中,只要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众普遍表现出自豪感。然而在提及具体的文化领域或文化精神时,多数受访者则表示对此缺乏更为深入的了解。
革命文化是支撑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坚强后盾。在中国近代文明的危难之际,诞生了以“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紧密团结,百挠不折”的长征精神、“服务人民,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以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与2016年的相关调研结果相似,2017年公众对于革命文化的认同度依然相对较低,特别是随着公众年龄的递减而呈现下降趋势,即年龄越小,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度越低。访谈中,有青年受访者表示:“逢年过节,乡风民俗都在我们身边,传统文化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也耳濡目染。但革命文化和其中所体现出的革命精神,我们没有经历过,难以感同身受。”然而,革命文化却是当代中国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承前启后,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承接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谓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强后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引领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本次调查发现,公众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认同得分相对较高,分别为82.78(百分制)和83.72(百分制)。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受访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最高,这说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已深入人心。此外,我们从认同、参与、信念三个维度评估了公众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度。76.7%的受访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超八成的受访者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愿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其性质决定了必然要努力建设顺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文化。在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必然会被公众所熟知和认同。
对于民族文化和国际文化,公众的开放接纳程度不断提升。2016年,公众民族文化包容性得分较高,但国际文化发展意识有待提高。面对国际文化交流与竞争时,有近30%的受访者表现出文化自卑、自负乃至封闭等心理倾向。2017年,我们从文化包容、文化竞争、文化交流、文化贡献以及文化参与等五个维度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在文化自信评估的三大维度中,开放接纳度得分最高,为83.77分(百分制)。这表明公众普遍展现出较高的文化开放意识,近八成的受访者表示认同“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舞台,在竞争中争取更大影响力”“在言论和观念方面与世界各国展开广泛的、深入的交流”“中华文化必将成为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一部分,为世界文化作出更多贡献”等观点,同时,他们也表示愿意在国内外文化竞争和交流中承担积极推广者的角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全面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7年初,《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与发展”“积极开展文化外交”以及“加强国际汉学交流和中外智库合作”。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为中外文化交流带来了良好契机。相信在未来,中国公众将更有信心积极参与各类民间文化交流,进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源于对我国综合国力、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强烈认同
根據本次调查,77.5%的受访者赞同“中华民族铸造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积淀了优秀的文化资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历史根基),其文化自信得分为85.97(百分制);71.8%的受访者赞同“马克思主义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理论根基),其文化自信得分为86.49(百分制);75.7%的受访者完全赞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探索,自觉承担文化责任”(领导根基),其文化自信得分为86.08(百分制);77.6%的受访者完全赞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项建设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力根基),其文化自信得分为85.80(百分制)。 公众的文化自信并非凭空产生,其背后是对民族发展根基的了解和认知: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与特质为增强文化自信奠定了历史基础;国家的强盛是提振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文化自信的理论根基;党的领导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必要指引。因此,公众对我国综合国力、党的领导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越强,其文化自信指数则越高。
坚定文化自信,应加深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革命文化情感培育
加深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避免浮于表面的文化宣传。前文已经指出,受访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况,虽然大多数公众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却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仅仅是浅尝辄止。譬如不少受访者表示自己熟知家乡风俗,但对于传统民俗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则没有更为深入的探索。还有一部分受访的城市青年群体,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多局限于书本和“印象式”的了解,依然缺乏对内涵的理解。为此,我们一方面需要着力构建一个合理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努力追求公众认知的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还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效结合传承与创新,不断补充、阐释和拓展传统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增强其生命力,开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境界。
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革命文化情感培育,提高其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所展现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当前,一些受访者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度较低,其中以青少年群体尤为明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革命文化不是简单的历史教科书,而是一位位饱经沧桑的革命英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革命故事,一件件客观存在的革命物品……我们应充分整合这些真实的革命元素,重构革命景,重唤革命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樹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公众理性认知,防止文化自负倾向。本次调查发现,受访者的文化自信指数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尤其是开放接纳度较高,为83.77分(百分制)。值得注意的是,指数高分并不意味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如果超过85分,文化自信有可能异化为文化自负。古代中国曾有“华夏为尊,夷狄为卑”的文化等级观念,近代中国也曾有“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独尊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对外文化发展与交流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些人开始沾沾自喜,并由此产生了文化自负的心理。因此,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我们一方面要本着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理性认知和态度,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展现精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促进本土文化自觉,避免“唯我独尊”意识和文化保守主义,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实现文化自强。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陈琳、于飞)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李祥峰
●公众认为,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持尊敬和自豪感,传承并发扬自身文化特色,既不自卑,也不自大;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灵魂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已成为公众共识;
●与2016年相比,2017年公众文化自信指数得分较高,公众在国内外文化交流中表现出良好的开放接纳能力;
●目前仍存在公众对于传统文化“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
●公众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认同得分较高,尤其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上;
●文化自信源于公众对我国综合国力、党的领导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以及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强烈认同。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7年5月中旬—2017年6月上旬
【问卷发放】面向31省、直辖市、自治区共发放问卷12000份(包括人民论坛微信公众平台和其他网络推送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095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31%。
【样本构成】
受访者中,80后占50.2%,90后占31.3%,70后占13.7%,其他年龄阶段占4.8%;
受访者中,群众占36.4%,共青团员占34.0%,中共党员占24.0%,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占5.6%;
受访者中,地级或县级城市居民占36.6%,省会城市居民占32.5%,直轄市居民占18.3%,乡镇居民占12.6%;
受访者中,月收入在2001—5000元占41.6%,5001—8000元占30.3%,2000元及以下占13.3%,8001—12000元占10.0%,其他月收入占4.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文化自信,他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与时俱进的文化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也是民族复兴的先决条件。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在激励社会成员、凝聚社会共识、调控社会冲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探究当前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文化自信源于何处,以及如何提升文化自信水平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6年,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曾围绕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现状,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调查。2017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测评维度,包括中国文化基本认知、情感认同、开放接纳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试图将本次调查结果与2016年的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对比,呈现当前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新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公众认为,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持尊敬和自豪感,传承并发扬自身文化特色,既不自卑,也不自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以孝悌、忠信、礼义、仁爱等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们。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发扬自强不息、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立足于中国实践,孕育于其中的时代创新精神为当代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精神指引,可谓当今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源泉。
在心理学中,“自信”包含自我认知与评价、情感体验等因素,我们可据此将文化自信划分为文化自觉、文化自豪、文化传承、文化交流、文化发展、文化竞争等维度,并对其进行测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9.8%的受访者认为,文化自信是“对自身优秀文化传统保持尊敬和自豪感”,69.7%的受访者选择“积极传承并发扬光大自身的文化特色”,69.4%的受访者则认为是“理性对待自身文化,不自卑、不自负”。65.8%的受访者选择“对自身文化的发展前景有坚定的信念”。由此可见,公众对“自豪”“传承”“理性”与“信念”等关键词的认同度较高。与2016年的调查结果相比,2017年,公众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方面的认同度有所提升。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已成为公众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因此,文化不仅体现着精神、观念或思维,也孕育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文化软实力能反映一国的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和制度”,并表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而文化是内生动力”。
可见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及制度密切相关,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和灵魂便是文化自信。据调查,公众普遍认同文化自信的基础作用,75.8%的受访者认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76.6%的受访者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7年公众文化自信指数得分较高,公众具备良好的开放接纳能力
在本次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的调研中,主要测评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认知、情感认同和接纳态度。本次调研把文化自信定义为公众对自身文化所具有的情感和认知。在一个正常理性的群体中,公众对自身文化评价高,主要表现为热爱并愿意主动传承自身的文化;公众对自身评价比较低,则表现为对自身所处文化仅略微积极看待或者正反情感并存。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些极端的例子,如自我评价低的人会表现出否定自身文化的倾向,这种现象可能会出现在一些特殊群体当中。与此相对的是,在高度喜欢和热爱自身文化的群体当中,也可能会存在极端自大自负的倾向。在明确公众文化自信的具体构成后,我们将文化自信指数的分值设定在0—100分之间,并作出如下划分:
0.00-25.00:否定自身文化;
25.01-60.00:略微积极地看待自身文化或者正反情感并存;
60.01-85.00:积极理性,喜欢和热爱自身文化;
85.01-100.00:高度喜欢和热爱自身文化,得分越高,存在文化自大自负极端倾向的程度越高。
基本认知是指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关键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情感认同是指能够正确看待自身文化,理解并认同自身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并对这种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有信心;开放接纳是指对待外来文化,既不自大也不自负,而是兼收并蓄,取其所长。
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平均值为82.26(百分制),属于第三区间。即中国公众对自身文化有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开放接纳度,其首要特征是:积极理性并喜欢和热爱自身文化,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较2016年,有所增加。经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催生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数据显示,受访者的传统文化认知得分为80.20(百分制);传统文化认同得分为83.98(百分制)。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孔孟之道到两汉经学再到程朱理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小说;从《兰亭序》到《步辇图》再到《清明上河图》……无数传统文化瑰宝令国人引以为荣。同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民为贵,君为轻”的重民本;“一言正,天下定”的崇正义;“爱人者,人恒爱之”的讲仁爱;“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尚和合;“海纳百川”“协和万邦”的求大同;以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守诚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早已根植于公众内心,成为人们和谐相处、社会有序运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准则。
然而根据数据,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却存在“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众所周知,人们对于事物的理性认同,往往建立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在调研采访中,只要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众普遍表现出自豪感。然而在提及具体的文化领域或文化精神时,多数受访者则表示对此缺乏更为深入的了解。
革命文化是支撑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坚强后盾。在中国近代文明的危难之际,诞生了以“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紧密团结,百挠不折”的长征精神、“服务人民,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以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与2016年的相关调研结果相似,2017年公众对于革命文化的认同度依然相对较低,特别是随着公众年龄的递减而呈现下降趋势,即年龄越小,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度越低。访谈中,有青年受访者表示:“逢年过节,乡风民俗都在我们身边,传统文化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也耳濡目染。但革命文化和其中所体现出的革命精神,我们没有经历过,难以感同身受。”然而,革命文化却是当代中国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承前启后,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承接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谓中国文化自信的坚强后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引领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本次调查发现,公众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认同得分相对较高,分别为82.78(百分制)和83.72(百分制)。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受访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最高,这说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已深入人心。此外,我们从认同、参与、信念三个维度评估了公众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度。76.7%的受访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超八成的受访者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愿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其性质决定了必然要努力建设顺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文化。在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必然会被公众所熟知和认同。
对于民族文化和国际文化,公众的开放接纳程度不断提升。2016年,公众民族文化包容性得分较高,但国际文化发展意识有待提高。面对国际文化交流与竞争时,有近30%的受访者表现出文化自卑、自负乃至封闭等心理倾向。2017年,我们从文化包容、文化竞争、文化交流、文化贡献以及文化参与等五个维度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在文化自信评估的三大维度中,开放接纳度得分最高,为83.77分(百分制)。这表明公众普遍展现出较高的文化开放意识,近八成的受访者表示认同“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舞台,在竞争中争取更大影响力”“在言论和观念方面与世界各国展开广泛的、深入的交流”“中华文化必将成为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一部分,为世界文化作出更多贡献”等观点,同时,他们也表示愿意在国内外文化竞争和交流中承担积极推广者的角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全面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7年初,《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与发展”“积极开展文化外交”以及“加强国际汉学交流和中外智库合作”。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为中外文化交流带来了良好契机。相信在未来,中国公众将更有信心积极参与各类民间文化交流,进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源于对我国综合国力、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强烈认同
根據本次调查,77.5%的受访者赞同“中华民族铸造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积淀了优秀的文化资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历史根基),其文化自信得分为85.97(百分制);71.8%的受访者赞同“马克思主义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有力的思想武器”(理论根基),其文化自信得分为86.49(百分制);75.7%的受访者完全赞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探索,自觉承担文化责任”(领导根基),其文化自信得分为86.08(百分制);77.6%的受访者完全赞同“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项建设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力根基),其文化自信得分为85.80(百分制)。 公众的文化自信并非凭空产生,其背后是对民族发展根基的了解和认知: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与特质为增强文化自信奠定了历史基础;国家的强盛是提振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文化自信的理论根基;党的领导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必要指引。因此,公众对我国综合国力、党的领导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越强,其文化自信指数则越高。
坚定文化自信,应加深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革命文化情感培育
加深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避免浮于表面的文化宣传。前文已经指出,受访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况,虽然大多数公众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却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仅仅是浅尝辄止。譬如不少受访者表示自己熟知家乡风俗,但对于传统民俗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则没有更为深入的探索。还有一部分受访的城市青年群体,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多局限于书本和“印象式”的了解,依然缺乏对内涵的理解。为此,我们一方面需要着力构建一个合理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努力追求公众认知的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还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效结合传承与创新,不断补充、阐释和拓展传统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增强其生命力,开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境界。
重视对青少年群体的革命文化情感培育,提高其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所展现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当前,一些受访者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度较低,其中以青少年群体尤为明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革命文化不是简单的历史教科书,而是一位位饱经沧桑的革命英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革命故事,一件件客观存在的革命物品……我们应充分整合这些真实的革命元素,重构革命景,重唤革命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樹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公众理性认知,防止文化自负倾向。本次调查发现,受访者的文化自信指数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尤其是开放接纳度较高,为83.77分(百分制)。值得注意的是,指数高分并不意味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如果超过85分,文化自信有可能异化为文化自负。古代中国曾有“华夏为尊,夷狄为卑”的文化等级观念,近代中国也曾有“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独尊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对外文化发展与交流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些人开始沾沾自喜,并由此产生了文化自负的心理。因此,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我们一方面要本着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理性认知和态度,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展现精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促进本土文化自觉,避免“唯我独尊”意识和文化保守主义,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实现文化自强。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陈琳、于飞)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