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多世纪前,随着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放映,其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风行全国。当时正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这部电影和这首歌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走向胜利。
随着电影的放映风靡全国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编剧是马烽。马烽,山西孝义人,在汾阳县念过小学,后考入孝义县立高小。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迫缀学,参加了革命队伍,当过宣传队宣传员,后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附设的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开始文学创作。马烽笔下的人物都是来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语言是山西土话,故事背景紧贴时代,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直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每个故事都贴有鲜明的时代标签。马烽是“山药蛋”派作家之一,这些作家都是清一色的山西土生土长“老西儿”。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马烽此时挂职山西汾阳县委副书记,置身于这场火热的时代大潮中。每天一早起来,他就扛上锄头和农民一起下到田间,参加集体劳动,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到了晚上,点上麻油灯,把村里的年轻人叫来和他聊天,就是在这种闲聊中,酝酿、构思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劈山引水、搞社会主义建设的故事。春节放假期间,他把自己写作小说的构思、计划和另一位“山药蛋”派作家、好友孙谦谈了。孙谦在1947年起先后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对新中国电影剧本缺乏力作尤其是农村题材的电影剧本更是寥寥的现状很熟悉。他建议马烽不要写小说,直接写成电影剧本,拍摄成电影最好。马烽接受了好友的建议,假期结束回汾阳不到一个月就写出了剧本。
长春电影厂著名导演苏里根据马烽的剧本,拍成了电影。电影讲述的是山西一个叫孔家庄的山村,祖祖辈辈受着缺水的威胁,复员军人高占武和能工巧匠曹茂林提议劈山引水,改变家乡面貌的故事。1959年电影作为建国十周年国庆献礼片之一上映后,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这一时期反映农村新生活的一部难得的佳作。在一些农村,青年们以电影人物为榜样,成立了“高占武排”农村突击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所有年轻人的学习的榜样。
长春电影厂很受鼓舞,他们希望马烽能再写《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续集,这让马烽感到为难,因他知道按照文艺创作的规律,续写一部作品是比较困难的,但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最终马烽还是答应了。
1960年8月,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刚结束,电影局长陈荒煤就将与会的苏里找去了解此事,敦促他再与马烽合作,把续集拍好,并说:“现在农村要实行‘四化’建设,你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只写了水利化,还可表现其他‘三化’,特别是与水利相关的电气化。”苏里觉得这是个好主意,随即去山西找马烽,传达陈荒煤的意见。
为了写好续集,马烽来到山西洪洞县乡下的水利工地上,体验生活,收集素材。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号召打好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马烽为了更好地配合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遵照陈荒煤的指示,围绕与“四化”相关的电气化,很快创作出来《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续集。影片围绕修建小水电站展开故事情节,将沸腾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场面与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相结合,真实地展现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也随着电影的放映迅速风靡了全国。
外省人写的山西“省”歌
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的词作者乔羽是山东人,18岁那年辞亲离土参加革命,成为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的一名学生,而学校就在现在的山西太行山里。解放战争时期,乔羽虽是学生,但却不能静坐书斋,倒是常常往返穿梭于太行腹地,宣传党的政策,发动民众。他前前后后在山西学习、生活、工作了六年,跑遍了山西的山山水水,山西可以说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说起《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意境,乔羽说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他对山西的感情。“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人们听到的是这样再平常不过的两句家常话,还带着点儿“土气”。歌词中的太行、吕梁两座大山,只是点明了山西的地理,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煽情之处,汾河是一条贯穿山西的河,两岸最肥沃。我眼里的河是什么?我耳朵里的河是什么声音?我得写我自己的感受,把它拉到近景上,由太行、吕梁拉到我住的那个小村庄,再近一点,“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就不得了,这是和“我”有了关系,有了共鸣。我为我家自豪,我为我家奋斗啊,把我对山西的整个理解、感情表达出来。
乔羽歌词的特点是直来直去。对此,他有这样的说明:“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食、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在他心中,带着淳朴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倒是最好的作品。
《人说山西好风光》唱响全国后,太行、吕梁、汾河这些山西独有的美景也为全国人民熟知。歌词中凝聚着真诚、美好和善良,以智慧、幽默、平实的表现手法抓住了亿万国人的心。它作为宣传山西文化的“省歌”当之无愧。真是应了一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山东人坐不住了,和乔羽说,你给山西写了一个,咱们是山东人,你给山东也写一个吧。乔羽笑呵呵说我是山东人不假,但对山东并不是很熟悉,山西,我倒是跑了很多地方。又一脸认真地说:“这个可勉强不得,一个歌曲流不流行,我现在也摸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想让它流行根本不行,靠推是不行的,有些歌曲你根本就不用去理它,它就流行,我是幸运的。”乔羽将《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流行归功于他的“运气好”,说:“一首好歌的词作者、曲作者、演唱者这三者就像嫁娶的关系,嫁鸡随鸡,我的运气好,嫁的尽是会打鸣的鸡,而且叫得好听。一首歌光有好的歌词,没有优秀的作曲家谱曲和优秀的歌手演唱是不行的。”
《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曲作者张棣昌是个老作曲家,虽是印尼华侨,但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为了能谱出山西味的民歌,张棣昌在电影开拍之前,就领着一个小组来到山西省娘子关及汾阳峪道河沿线采风。人说山西是“民歌的海洋”,这是有历史凭证的,众所周知的中国《诗经》就是一部最早的民歌,里面的“魏风”《伐檀》《硕鼠》都是山西民歌。山西的100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民歌,尤其是汾阳地区秧歌曲调优美,委婉动听。张棣昌在创作时大量借鉴了当地的民歌和地方戏剧素材。这些素材的收集,为歌曲打上了鲜明的山西烙印。 这首歌的作曲清新自然,旋律婉转流畅,非常亲切,把民歌风味与时代精神融汇得恰到好处,把当时人们热爱家乡、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不得不信服“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这首歌曲依然充满活力。很多民族唱法的歌手都将此歌作为保留曲目。而一提起山西,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这首《人说山西好风光》,很多人忘了这本是一电影插曲,却堂而皇之地成了山西民歌。
“我就是咱们平遥人”
电影拍完了,要找人唱插曲,乔羽推荐了他华北联合大学的师妹郭兰英。郭兰英不但歌唱得好,而且是山西人,大家都觉得郭兰英合适,这样,郭兰英就成了无可争议的首唱。郭兰英成为一名革命文艺工作者比乔羽要晚,但论起舞台艺术生涯来,却比乔羽早,她在参加革命队伍之前,就已是名震山西的晋剧大腕了。郭兰英是山西平遥人,父母又都是老实巴交、靠天吃饭的农民,生养了11个孩子,只有郭兰英一个女孩,家贫如洗不足以糊口,小小年纪就被送到师傅家学戏。旧社会跟师傅学戏那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刀霜剑苦相逼”,但严苛的学戏生活也造就了郭兰英励志成角的决心。扎实的戏曲功底为郭兰英日后演唱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她把学戏生涯称为“打戏”,说起旧社会是又恨又爱。好多年轻人对郭兰英说恨旧社会能理解,说爱就不能理解。其实很简单,郭兰英说爱旧社会,是说旧社会“打戏”给自己打下了坚实基础,她演出山西梆子传统晋剧剧目达100多个,所扮演的人物,形神皆备,达到了歌唱与表演的高度和谐统一。
郭兰英演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晋味十足,人们夸赞“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她的演唱成功地吸收了晋剧的营养,很自然地把传统戏曲艺术灵活运用到演唱中来。歌唱同其他各类艺术一样,离不开养育艺术的土壤和文化。没有对山西强烈的热爱和感情,也唱不好《人说山西好风光》这样的民歌。郭兰英毫不讳言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坦言:“我就是咱们平遥人”,“自从我16岁告别家乡,不论走到哪里,都喜欢听咱山西话。在外边我是南腔北调,回来就想说咱山西话”。
这首歌响遍大江南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三年困难时期,很多人守在收音机旁边,一遍又一遍听郭兰英唱这首歌,更多的人通过电影、大喇叭熟悉了这首歌,激发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彭丽媛早期模仿学习的作品之一
乔羽曾评价郭兰英说,她代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最高成就。许多人从她的艺术实践中获得了教益。乔羽对郭兰英的评价一点都不夸张。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谁不知道郭兰英,谁没听过郭兰英的歌呢?尤其是学习音乐演唱的,许多人都把郭兰英的演唱作为自己模仿、学习的典范,对此,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深有感受。彭丽媛从小学习民歌,就把郭兰英作为自己学习、模仿的对象。当年14岁的彭丽媛由山东郓城一中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中专部,专攻民族声乐时,考场上唱的就是郭兰英的代表作《南泥湾》。1980年18岁刚毕业,她就代表山东济宁艺术学校到北京参加文艺汇演,并以歌曲《包楞调》《我的家乡沂蒙山》震动京城音乐界,大家送给她一美誉“小郭兰英”。彭丽媛说每个歌唱演员开始都有模仿阶段,郭兰英老师就是自己从小学习、模仿的对象。
有一次,记者采访彭丽媛。
记者问:“在老一代歌唱家中,有没有你心目中的偶像?”
彭丽媛答:“我心目中的偶像是郭兰英老师。我觉得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她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声乐代表,而且她也是中国新歌剧的奠基人。所以我对她非常的佩服、非常的崇拜。至今我也觉着没有什么人能超过她的艺术高度。”
彭丽媛谈初学者开始都要有模仿的阶段,这是艺术学习的规律,是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她初学时就是从模仿、学习郭兰英老师开始的。彭丽媛从最初的模仿、学习,到理论和实践的提高,随着自己演唱技艺不断积累,从青年歌手成长为民族声乐家。今天,她演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和郭兰英演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相比,可以说各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但共同的特点都是特别用心,感情真挚。
今天每当山西人听到这首赞誉家乡的歌,都会由衷地说《人说山西好风光》唱到了山西人的心坎上,期待彭丽媛来山西,到汾河边上,站到那高处望上一望,汾河两岸,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共庆山西好风光。○
责任编辑 马永义
随着电影的放映风靡全国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编剧是马烽。马烽,山西孝义人,在汾阳县念过小学,后考入孝义县立高小。抗日战争爆发后被迫缀学,参加了革命队伍,当过宣传队宣传员,后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附设的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开始文学创作。马烽笔下的人物都是来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语言是山西土话,故事背景紧贴时代,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直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每个故事都贴有鲜明的时代标签。马烽是“山药蛋”派作家之一,这些作家都是清一色的山西土生土长“老西儿”。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马烽此时挂职山西汾阳县委副书记,置身于这场火热的时代大潮中。每天一早起来,他就扛上锄头和农民一起下到田间,参加集体劳动,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到了晚上,点上麻油灯,把村里的年轻人叫来和他聊天,就是在这种闲聊中,酝酿、构思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劈山引水、搞社会主义建设的故事。春节放假期间,他把自己写作小说的构思、计划和另一位“山药蛋”派作家、好友孙谦谈了。孙谦在1947年起先后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对新中国电影剧本缺乏力作尤其是农村题材的电影剧本更是寥寥的现状很熟悉。他建议马烽不要写小说,直接写成电影剧本,拍摄成电影最好。马烽接受了好友的建议,假期结束回汾阳不到一个月就写出了剧本。
长春电影厂著名导演苏里根据马烽的剧本,拍成了电影。电影讲述的是山西一个叫孔家庄的山村,祖祖辈辈受着缺水的威胁,复员军人高占武和能工巧匠曹茂林提议劈山引水,改变家乡面貌的故事。1959年电影作为建国十周年国庆献礼片之一上映后,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这一时期反映农村新生活的一部难得的佳作。在一些农村,青年们以电影人物为榜样,成立了“高占武排”农村突击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所有年轻人的学习的榜样。
长春电影厂很受鼓舞,他们希望马烽能再写《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续集,这让马烽感到为难,因他知道按照文艺创作的规律,续写一部作品是比较困难的,但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最终马烽还是答应了。
1960年8月,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刚结束,电影局长陈荒煤就将与会的苏里找去了解此事,敦促他再与马烽合作,把续集拍好,并说:“现在农村要实行‘四化’建设,你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只写了水利化,还可表现其他‘三化’,特别是与水利相关的电气化。”苏里觉得这是个好主意,随即去山西找马烽,传达陈荒煤的意见。
为了写好续集,马烽来到山西洪洞县乡下的水利工地上,体验生活,收集素材。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号召打好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马烽为了更好地配合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遵照陈荒煤的指示,围绕与“四化”相关的电气化,很快创作出来《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续集。影片围绕修建小水电站展开故事情节,将沸腾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场面与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相结合,真实地展现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时代风貌。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也随着电影的放映迅速风靡了全国。
外省人写的山西“省”歌
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的词作者乔羽是山东人,18岁那年辞亲离土参加革命,成为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的一名学生,而学校就在现在的山西太行山里。解放战争时期,乔羽虽是学生,但却不能静坐书斋,倒是常常往返穿梭于太行腹地,宣传党的政策,发动民众。他前前后后在山西学习、生活、工作了六年,跑遍了山西的山山水水,山西可以说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说起《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意境,乔羽说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他对山西的感情。“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人们听到的是这样再平常不过的两句家常话,还带着点儿“土气”。歌词中的太行、吕梁两座大山,只是点明了山西的地理,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煽情之处,汾河是一条贯穿山西的河,两岸最肥沃。我眼里的河是什么?我耳朵里的河是什么声音?我得写我自己的感受,把它拉到近景上,由太行、吕梁拉到我住的那个小村庄,再近一点,“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就不得了,这是和“我”有了关系,有了共鸣。我为我家自豪,我为我家奋斗啊,把我对山西的整个理解、感情表达出来。
乔羽歌词的特点是直来直去。对此,他有这样的说明:“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食、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在他心中,带着淳朴的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倒是最好的作品。
《人说山西好风光》唱响全国后,太行、吕梁、汾河这些山西独有的美景也为全国人民熟知。歌词中凝聚着真诚、美好和善良,以智慧、幽默、平实的表现手法抓住了亿万国人的心。它作为宣传山西文化的“省歌”当之无愧。真是应了一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山东人坐不住了,和乔羽说,你给山西写了一个,咱们是山东人,你给山东也写一个吧。乔羽笑呵呵说我是山东人不假,但对山东并不是很熟悉,山西,我倒是跑了很多地方。又一脸认真地说:“这个可勉强不得,一个歌曲流不流行,我现在也摸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想让它流行根本不行,靠推是不行的,有些歌曲你根本就不用去理它,它就流行,我是幸运的。”乔羽将《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流行归功于他的“运气好”,说:“一首好歌的词作者、曲作者、演唱者这三者就像嫁娶的关系,嫁鸡随鸡,我的运气好,嫁的尽是会打鸣的鸡,而且叫得好听。一首歌光有好的歌词,没有优秀的作曲家谱曲和优秀的歌手演唱是不行的。”
《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曲作者张棣昌是个老作曲家,虽是印尼华侨,但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为了能谱出山西味的民歌,张棣昌在电影开拍之前,就领着一个小组来到山西省娘子关及汾阳峪道河沿线采风。人说山西是“民歌的海洋”,这是有历史凭证的,众所周知的中国《诗经》就是一部最早的民歌,里面的“魏风”《伐檀》《硕鼠》都是山西民歌。山西的100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民歌,尤其是汾阳地区秧歌曲调优美,委婉动听。张棣昌在创作时大量借鉴了当地的民歌和地方戏剧素材。这些素材的收集,为歌曲打上了鲜明的山西烙印。 这首歌的作曲清新自然,旋律婉转流畅,非常亲切,把民歌风味与时代精神融汇得恰到好处,把当时人们热爱家乡、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不得不信服“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这首歌曲依然充满活力。很多民族唱法的歌手都将此歌作为保留曲目。而一提起山西,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这首《人说山西好风光》,很多人忘了这本是一电影插曲,却堂而皇之地成了山西民歌。
“我就是咱们平遥人”
电影拍完了,要找人唱插曲,乔羽推荐了他华北联合大学的师妹郭兰英。郭兰英不但歌唱得好,而且是山西人,大家都觉得郭兰英合适,这样,郭兰英就成了无可争议的首唱。郭兰英成为一名革命文艺工作者比乔羽要晚,但论起舞台艺术生涯来,却比乔羽早,她在参加革命队伍之前,就已是名震山西的晋剧大腕了。郭兰英是山西平遥人,父母又都是老实巴交、靠天吃饭的农民,生养了11个孩子,只有郭兰英一个女孩,家贫如洗不足以糊口,小小年纪就被送到师傅家学戏。旧社会跟师傅学戏那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刀霜剑苦相逼”,但严苛的学戏生活也造就了郭兰英励志成角的决心。扎实的戏曲功底为郭兰英日后演唱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她把学戏生涯称为“打戏”,说起旧社会是又恨又爱。好多年轻人对郭兰英说恨旧社会能理解,说爱就不能理解。其实很简单,郭兰英说爱旧社会,是说旧社会“打戏”给自己打下了坚实基础,她演出山西梆子传统晋剧剧目达100多个,所扮演的人物,形神皆备,达到了歌唱与表演的高度和谐统一。
郭兰英演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晋味十足,人们夸赞“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她的演唱成功地吸收了晋剧的营养,很自然地把传统戏曲艺术灵活运用到演唱中来。歌唱同其他各类艺术一样,离不开养育艺术的土壤和文化。没有对山西强烈的热爱和感情,也唱不好《人说山西好风光》这样的民歌。郭兰英毫不讳言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坦言:“我就是咱们平遥人”,“自从我16岁告别家乡,不论走到哪里,都喜欢听咱山西话。在外边我是南腔北调,回来就想说咱山西话”。
这首歌响遍大江南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三年困难时期,很多人守在收音机旁边,一遍又一遍听郭兰英唱这首歌,更多的人通过电影、大喇叭熟悉了这首歌,激发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彭丽媛早期模仿学习的作品之一
乔羽曾评价郭兰英说,她代表了民族声乐艺术的最高成就。许多人从她的艺术实践中获得了教益。乔羽对郭兰英的评价一点都不夸张。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谁不知道郭兰英,谁没听过郭兰英的歌呢?尤其是学习音乐演唱的,许多人都把郭兰英的演唱作为自己模仿、学习的典范,对此,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深有感受。彭丽媛从小学习民歌,就把郭兰英作为自己学习、模仿的对象。当年14岁的彭丽媛由山东郓城一中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中专部,专攻民族声乐时,考场上唱的就是郭兰英的代表作《南泥湾》。1980年18岁刚毕业,她就代表山东济宁艺术学校到北京参加文艺汇演,并以歌曲《包楞调》《我的家乡沂蒙山》震动京城音乐界,大家送给她一美誉“小郭兰英”。彭丽媛说每个歌唱演员开始都有模仿阶段,郭兰英老师就是自己从小学习、模仿的对象。
有一次,记者采访彭丽媛。
记者问:“在老一代歌唱家中,有没有你心目中的偶像?”
彭丽媛答:“我心目中的偶像是郭兰英老师。我觉得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她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声乐代表,而且她也是中国新歌剧的奠基人。所以我对她非常的佩服、非常的崇拜。至今我也觉着没有什么人能超过她的艺术高度。”
彭丽媛谈初学者开始都要有模仿的阶段,这是艺术学习的规律,是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她初学时就是从模仿、学习郭兰英老师开始的。彭丽媛从最初的模仿、学习,到理论和实践的提高,随着自己演唱技艺不断积累,从青年歌手成长为民族声乐家。今天,她演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和郭兰英演唱的《人说山西好风光》相比,可以说各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但共同的特点都是特别用心,感情真挚。
今天每当山西人听到这首赞誉家乡的歌,都会由衷地说《人说山西好风光》唱到了山西人的心坎上,期待彭丽媛来山西,到汾河边上,站到那高处望上一望,汾河两岸,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共庆山西好风光。○
责任编辑 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