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全局出发,深度思考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论述职工培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针对员工各自的工作特征,从工作任务入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以期提高工作技能,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培训的效益和效果。
关键词:人才资源;企业职工培训;针对性;分析调研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江苏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报纸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位居我省江北第一、淮海经济区第一,跻身全国地市报发展50强。回顾报业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来看:人才始终是报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集团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集团现有628人,按学历分,本科及以上只有152人,占比24.2%。按技术职称分,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只有14人,中级职称有65人,初级职称63人,有职称的员工只占22.6%,其中高级职称占比仅有2.2%。
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集团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对照集团发展目标,经过认真的调研分析,发现目前的人才队伍状况与集团未来的发展目标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适应,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两多”,即年轻人多,无职称人多;“三少”,即真正学新闻的人才少,管理人才少,经营人才少。很多新加入集团的年轻员工,缺乏新闻专业方面的系统学习,实践经验也很缺乏。从人才分布上,有限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新闻主业上,在文化产业和多元经营方面,更是缺乏各类专业人才。
二是知识层次比较低。本科及以上员工占比只有34.2%。有的人知识老化,不注重知识更新,不钻研业务,新闻写作方法陈旧,报道形式呆板,工作性总结多,优秀作品少,一直以来集团很少有作品获国家级新闻奖。
三是高层次专业人员缺乏。特别在一些关键领域重要岗位,缺乏高层次的技术人才。随着新媒体和数字报业的发展,随着集团文化产业和多元产业的壮大,集团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们缺少的正是经营和新闻业务相结合、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等各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二、对集团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1.完善用人机制,激发员工的热情和潜力。机制比人更重要,好的用人机制下,虫变成龙,反之则龙变成虫。目前集团员工整体素质不错,大多数人身上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如何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是下一步集团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和主體。集团下一步要全面搞活用人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搞好岗位培训,建立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为主体的绩效管理体系,将集团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使员工的长期利益和集团的长期利益趋于一致,增强员工的压力感和竞争意识,增长他们才能发挥的空间,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从而极大地激发人才活力。
2.培训现有人员,实施能力再造工程。人力资源部门根据集团现有人员机构制定培训计划之前,首先对员工进行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发放《员工培训现状及需求情况调查表》,对集团员工的培训情况及需求进行了摸底。调查表共发出450份,共收到回馈表395份,回收率达87.8%。从回馈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近两年来,参加各类培训及外出考察参观的员工偏少,仅有105人参加,占比26.5%。但是,员工培训需求非常强烈。集团要着手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对广大员工特别是编采、经营、管理骨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从培训的内容上,我们已经从传统的报业走向传媒集团,而且开始拓展到多元化产业。因此不能局限于狭隘的眼光,不仅学习先进地区的办报经验,更要走进一些优秀的企业,学习他们的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努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市场眼光和实战技能的各方面人才。
从培训的渠道上,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开展“进名企、进名校、进名报”等活动。邀请新闻业务、广告经营等行业的专家、学者到报社来讲课,举行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和研讨活动。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到先进地区的报社学习考察,到相关的行业进行岗位练兵。鼓励在职学习,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专题研讨、业务练兵、技能比武,营造浓厚的爱学习、比学习的氛围。
从培训的层次上,对于基层员工的培训,以提高岗位技能和执行力为核心,强化一线岗位特别是关键岗位的员工以及新进员工、转岗人员的培训,提高综合技能素质。对于中层干部,除了做好业务技能的培训,在真正发挥他们部门业务带头人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管理能力的培训,通过训练,改变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技能,从而具有带领这个部门的团队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品质和能力。对于高层领导,重点是加强班子建设,开阔视野,更新思维观念,从而打造具备带领集团发展的战略眼光,能够善于科学决策、驾驭全局的现代型领导者。
3.引进高端人才,解决发展“瓶颈”。随着集团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匮乏逐渐成为发展的“瓶颈”。报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多是编采方面的,现在需要的是既懂媒体管理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是在文化产业和多元产业方面能够发挥引领支撑作用的领军人物。在引进高端人才上,必须根据需要打破常规,采取特殊的办法和灵活的措施。注重人文关怀,做好引进人才的相关服务。从“环境”机制、“关怀”机制和与贡献挂钩的“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做到引进人才,更能留住人才。
4.借力社会资源,实现更快发展。集团不可能引进发展需要的所有人才,除了一些现实的困难,还有人才使用成本的问题。那么要解决集团更好更快发展,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外力。一是借力专家、学者,考虑组建类似专家库、顾问团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借脑借智,推动集团科学发展。二是借力社会机构,比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等一些中介、培训机构,借用他们科学的方法、专业的工具、丰富的经验,促进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宝斯,著.黄卫伟,孙建敏,等译.管理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赵曙明,著.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陈刚,吴焕明,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关键词:人才资源;企业职工培训;针对性;分析调研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江苏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报纸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位居我省江北第一、淮海经济区第一,跻身全国地市报发展50强。回顾报业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绩来看:人才始终是报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集团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集团现有628人,按学历分,本科及以上只有152人,占比24.2%。按技术职称分,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只有14人,中级职称有65人,初级职称63人,有职称的员工只占22.6%,其中高级职称占比仅有2.2%。
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集团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对照集团发展目标,经过认真的调研分析,发现目前的人才队伍状况与集团未来的发展目标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适应,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两多”,即年轻人多,无职称人多;“三少”,即真正学新闻的人才少,管理人才少,经营人才少。很多新加入集团的年轻员工,缺乏新闻专业方面的系统学习,实践经验也很缺乏。从人才分布上,有限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新闻主业上,在文化产业和多元经营方面,更是缺乏各类专业人才。
二是知识层次比较低。本科及以上员工占比只有34.2%。有的人知识老化,不注重知识更新,不钻研业务,新闻写作方法陈旧,报道形式呆板,工作性总结多,优秀作品少,一直以来集团很少有作品获国家级新闻奖。
三是高层次专业人员缺乏。特别在一些关键领域重要岗位,缺乏高层次的技术人才。随着新媒体和数字报业的发展,随着集团文化产业和多元产业的壮大,集团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们缺少的正是经营和新闻业务相结合、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等各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二、对集团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1.完善用人机制,激发员工的热情和潜力。机制比人更重要,好的用人机制下,虫变成龙,反之则龙变成虫。目前集团员工整体素质不错,大多数人身上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掘。如何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是下一步集团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和主體。集团下一步要全面搞活用人机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搞好岗位培训,建立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为主体的绩效管理体系,将集团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使员工的长期利益和集团的长期利益趋于一致,增强员工的压力感和竞争意识,增长他们才能发挥的空间,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从而极大地激发人才活力。
2.培训现有人员,实施能力再造工程。人力资源部门根据集团现有人员机构制定培训计划之前,首先对员工进行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发放《员工培训现状及需求情况调查表》,对集团员工的培训情况及需求进行了摸底。调查表共发出450份,共收到回馈表395份,回收率达87.8%。从回馈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近两年来,参加各类培训及外出考察参观的员工偏少,仅有105人参加,占比26.5%。但是,员工培训需求非常强烈。集团要着手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对广大员工特别是编采、经营、管理骨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从培训的内容上,我们已经从传统的报业走向传媒集团,而且开始拓展到多元化产业。因此不能局限于狭隘的眼光,不仅学习先进地区的办报经验,更要走进一些优秀的企业,学习他们的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努力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市场眼光和实战技能的各方面人才。
从培训的渠道上,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开展“进名企、进名校、进名报”等活动。邀请新闻业务、广告经营等行业的专家、学者到报社来讲课,举行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和研讨活动。同时选派业务骨干到先进地区的报社学习考察,到相关的行业进行岗位练兵。鼓励在职学习,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专题研讨、业务练兵、技能比武,营造浓厚的爱学习、比学习的氛围。
从培训的层次上,对于基层员工的培训,以提高岗位技能和执行力为核心,强化一线岗位特别是关键岗位的员工以及新进员工、转岗人员的培训,提高综合技能素质。对于中层干部,除了做好业务技能的培训,在真正发挥他们部门业务带头人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管理能力的培训,通过训练,改变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技能,从而具有带领这个部门的团队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品质和能力。对于高层领导,重点是加强班子建设,开阔视野,更新思维观念,从而打造具备带领集团发展的战略眼光,能够善于科学决策、驾驭全局的现代型领导者。
3.引进高端人才,解决发展“瓶颈”。随着集团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匮乏逐渐成为发展的“瓶颈”。报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多是编采方面的,现在需要的是既懂媒体管理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是在文化产业和多元产业方面能够发挥引领支撑作用的领军人物。在引进高端人才上,必须根据需要打破常规,采取特殊的办法和灵活的措施。注重人文关怀,做好引进人才的相关服务。从“环境”机制、“关怀”机制和与贡献挂钩的“激励”机制上下功夫,做到引进人才,更能留住人才。
4.借力社会资源,实现更快发展。集团不可能引进发展需要的所有人才,除了一些现实的困难,还有人才使用成本的问题。那么要解决集团更好更快发展,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外力。一是借力专家、学者,考虑组建类似专家库、顾问团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借脑借智,推动集团科学发展。二是借力社会机构,比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等一些中介、培训机构,借用他们科学的方法、专业的工具、丰富的经验,促进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宝斯,著.黄卫伟,孙建敏,等译.管理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赵曙明,著.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陈刚,吴焕明,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