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如雕龙:外在文采与内在肌理
我国古人喜欢用“雕龙”来比喻文章写作。《后汉书·崔駰传》谓“崔为文宗,世禅雕龙”,刘向《别录》谓“驺奭修饰之文,若雕龙也”。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推刘勰的《文心雕龙》——一部系统讨论文章的专著,它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龙,具有图腾崇拜色彩。雕龙,作为一种特定的工艺,为人们所关注。文人们将“为文”与“雕龙”并论,于是有了“文如雕龙”的成语。“文如雕龙”包含两层意思:表面的意思是,写文章就像雕龙一样,要精雕细刻,彰其文采藻饰,显其荣华炳蔚,从而增强其诱人、感人的艺术魅力;内在的意思是,文章不是单一事物的显形,而是多元统一的有机体。要有内在的肌理,形成丰神异彩和生命活力。这里,我们对这种内在的意思加以挖掘。
比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道理。龙是一个多兽体拼合的角色。《说文解字》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本草纲目》中说:“龙其形有九:头似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这说明龙由多兽体拼合而成,而且善于变化。作文既如雕龙,就不能“单打一”,而要讲求多元素、多部件、多层次的组合搭配,讲求灵活多变与气脉贯通。传统文论中的“文质彬彬…华实相副”“事信言文”等命题,实际上都强调了文章的多样统一。颜之推认为:“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胸,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表明了文章的多因素构成。王充指出,文如树木,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白居易用情根言苗、义实声华来比喻诗歌的整体构成。这说明,顾及整体,文章才能成功。
“雕龙”之说在强调多元组合的前提下,更注重有机统一的精神生命力。那个鹿角蛇身、鱼鳞鹰爪的“龙”,被赋予了生命活力,成为一种神圣的灵物。文章是有机体,是统一的、非还原的、不可分割的,恰如“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的龙一般。传统文论中的“道”“气”“神”“韵”这些模糊而有包容性的概念,在描述文章丰富内涵方面有奇妙功效,避免了机械化、简单化、绝对化倾向。文不仅要有“形”“貌”“色”,还要有“气…神”“韵”,要能“破壁腾飞”,要能“登天潜渊”。古人于文“心”雕“龙”,力图在多元组合中得到一个全新的生命体,得到单个的部件所不具有的系统新质和功能。清代庞垲在《诗义固说》中说诗“有主有宾,有情有景”“四肢百骸,连合具体”,还借用禅语“打成一片”来说明整体有机性。人们还常说“点睛”,就是在整体功能基础上追求雕“龙”的神来之笔。“点睛”须在其他部件有机组合的前提下进行,如果部件之间缺乏联系,那么不管如何点睛,都难以达到阿堵传神、灵彩飞动的效果。
可见,“雕龙”比喻中深含了从外在的彩饰到内在的神合等一系列理论,它对文章学理论的建构及文章写作的实践操作,都有_定的启示和实际的助益。
二、文如豹隐:幽隐至彰显的转换
古代的文人发现,“南山雾豹”的典实对于说明文章的萌生化育颇为合适,于是就有了“文如豹隐”这类说法。唐人许浑有诗说:“文章已变南山雾,羽翼应抟北海风。”宋人黄庭坚有诗说:“文如雾豹容窥管,气似灵犀可避尘。”他们都是赞美朋友文章的,—说文章雄健有力,一说文章精巧高雅。
“雾豹”是古典文献的一个著名典故。在《易经》中就有“君子豹变,小人革面”的说法,根据前人的注释,其意思是说:“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在《庄子》《管子》等书中也有豹变文蔚的说法。刘向说得更为具体:“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意为豹子隐藏在林雾的深处,以求泽毛成斑,展其文采炳蔚的威势。“豹变”一说未必符合实际,但它对说明文章的萌生、孕育、成形过程,却十分恰当。
文章“胚胎”的生成,存在一个“豹变”式的孕育过程。在未理出头绪之前,思维处于模糊状态,就是“文如雾豹容窥管”的时期。没有主体自控下的隐蔽的筛选、调试行为,没有不断的、重复的新旧信息、材料的截取、对接、组合,就难以实现由内意向文本的转换。为实现这一转换,作者需要钩沉激淀,反演回溯,使埋藏在大脑记忆库存深处与所言对象相同、相连、相近、相似、相反的信息复活与再现,再按照表达的需要,将它们重新组合起来。这就是“窥豹”,这就是“豹变”。按照心理学的解释,由于“情感活动所产生的体内生理变化在大脑皮层上引起兴奋,这就既可能加强个体对引发情感活动的特定信息的注意,又可能唤醒大脑这个信息库中所储存的许多有关信息,于是信息与信息之间又可能建立各种暂时联系”。这种联系,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实现“蒙太奇”式的组接。经过主体思维的一段酝酿、转换,所涉内容由分散走向集中,由隐蔽实现彰显,由无序转^有序,由直白趋于彩饰,这等于完成了“虎豹以炳蔚凝姿”的化育过程。
可以看出,“文如豹隐”的比喻,揭示了写作活动中的转换规律。你要“胸中有物”,就要实现“眼中之竹”向“胸中之竹”的转换;你要画出图像,就要实现“胸中之竹”向“纸上之竹”的转换。“摄取材料”“构思涵化”“自我检索”“选择组合”等抽象概念,可以用“文如隐豹”这个形象的比喻加以涵盖和解说。
三、文如药石:文章功能在于经世致用
在传统文论中,关于“文如药石”的说法很多,但要旨可归为两点:一是以文为药,一是以文喻药。
以文为药的例证,当推汉代枚乘的《七发》,其间有这样的表白:“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显而易见,这里是把言说文辞当成一种特殊的药物,用以祛病治疾。它是从生理、病理的视角看问题,说文辞同药物针灸一样,能起到医治病痼的作用。当然,这种以文为药来治疗生理痼疾的现象是特殊事例,比较少见,而以文为药来医治精神疾病的现象就比较普遍了。诸如管子说的以诗“止怒”,陶渊明说的“导达意气,其唯文乎”,明代刘基说郭文德长于以诗解忧,戏曲家李渔说戏剧“养精益神”,等等,都是讨论文学在导泄情绪郁结方面的功能,即通过宣泄、娱乐、疏导来调气养心,治疗精神郁结。
应当说,以文为药还不是“文如药石”的真正用意所在。以文喻药,才是“文如药石”的真正用意所在。按照中国文论的主流思想,文章的最大功能在于有助教化风行,补正世道人心,推动文明进步。苏轼说“其文如金石斧帛药石也,必有适用”;程颐说《诗》《书》“载道”“如药方”,《春秋》“圣人之用”“如用药治疾”;吕南公说韩愈的文章“有补典训”,“皆人伦之药石也”。此三公所言,都是通过“文如药石”的比喻,来说明文章的功能。 无论是以文为药,还是以文喻药,都是阐发文章的功能、用途。其不同点在于,以文为药是针对个体而言,以文喻药则是针对群体而言。二者加起来就可以全面地体现文章在醒人益世方面的功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文论家说的如药之文,指能发挥正面功能的文章,不包括那些丑陋、粗疏、残碎、庸俗的文章。于是,就有了以病喻文的说法,即认为不好的文章就是“病文”,本身就是需要诊治的。明代徐师曾将“庞”“舛”“萎”“芜”归为文之“四病”,清代钱谦益说作诗有“弱病”,有“狂病”,有“鬼病”。面对这类文章之病,作者、论者就需要学“医”,为文治疗。宋人魏庆之说过这样的话:“诗之有评,犹医之有方也”,“善医者能审其方之灵,善诗者能识其评之精”。可见,在文章事业中,不仅要以文医人医世,而且还要以人医文,以文医文。
四、文如看山:追求奇曲,避免刻板
“文似看山不喜平”是人们常说的一句熟语。清代诗人袁枚在《李觉出身评传评语》一文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若田井方石,有何可观?唯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走路的人,希望山小路平,而赏山水的人,则喜欢山高水曲。脂砚斋点评<红楼梦>时说过这样的话:“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显而易见,这话是针对审美而言的,不是针对生活日用而言的。
诗人们为把诗做得有“看点”,就会在奇曲、迭宕、起伏、变化上用心思,做“文章”。这一点,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是相通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过同样的话:“悲剧所以使人惊心动魄,主要靠‘突转’与‘发现’,此二者是情节的成分。”小诗、小曲不能像戏剧、小说那样,详尽地展开情节,表现曲折跌宕的故事,但它能在有限的文字中,以尺水兴波,取炊烟作云,经灵机独运的闪展腾挪,造成曲尽其妙的效果。比方说,诗人远客他乡,“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思归心切,然而苦旅将尽,临近家门时,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家人是否平安之念如磐石悬空,以至不敢问人。“文贵曲”的奥秘于此可见一斑。有这样—首流传甚广的民歌:“东边一棵树,西边一棵树,南边一棵树,树、树、树,挽不住郎舟住。”语言朴实无华,情感波涛起伏。前面几句,平淡无奇,收句才显示出前句铺垫、衬托之妙。如说成“三面有树,挽不住郎舟住”,便达不到蓄势后实现突变的效果。另外,诗中隐去“北边”,有意给人残缺之感,与抒情主人公留不住心上人而神思不宁的心境相对应,打破了对称均衡,也可以看成一种奇曲与变化。一首小小的民歌,不是鸿篇巨制,题材亦非经国济民之事,仅是“小女子”离情别绪,但由于其内容新鲜独特,结构蓄势突变和语言灵动出奇,赢得人们广泛的传诵。从中,我们不难领悟到“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道理。
“文如雕龙”反映的是文章的结构合成问题,“文如豹隐”寓示的是文章的动态生成问题,“文如药石”体现的是文章的价值功能问题,“文似看山”说明的是文章的曲折变化问题。这些精妙的比喻,对于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文章写作与研究,依然能够带来有益的启示。
我国古人喜欢用“雕龙”来比喻文章写作。《后汉书·崔駰传》谓“崔为文宗,世禅雕龙”,刘向《别录》谓“驺奭修饰之文,若雕龙也”。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推刘勰的《文心雕龙》——一部系统讨论文章的专著,它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龙,具有图腾崇拜色彩。雕龙,作为一种特定的工艺,为人们所关注。文人们将“为文”与“雕龙”并论,于是有了“文如雕龙”的成语。“文如雕龙”包含两层意思:表面的意思是,写文章就像雕龙一样,要精雕细刻,彰其文采藻饰,显其荣华炳蔚,从而增强其诱人、感人的艺术魅力;内在的意思是,文章不是单一事物的显形,而是多元统一的有机体。要有内在的肌理,形成丰神异彩和生命活力。这里,我们对这种内在的意思加以挖掘。
比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道理。龙是一个多兽体拼合的角色。《说文解字》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本草纲目》中说:“龙其形有九:头似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这说明龙由多兽体拼合而成,而且善于变化。作文既如雕龙,就不能“单打一”,而要讲求多元素、多部件、多层次的组合搭配,讲求灵活多变与气脉贯通。传统文论中的“文质彬彬…华实相副”“事信言文”等命题,实际上都强调了文章的多样统一。颜之推认为:“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胸,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表明了文章的多因素构成。王充指出,文如树木,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白居易用情根言苗、义实声华来比喻诗歌的整体构成。这说明,顾及整体,文章才能成功。
“雕龙”之说在强调多元组合的前提下,更注重有机统一的精神生命力。那个鹿角蛇身、鱼鳞鹰爪的“龙”,被赋予了生命活力,成为一种神圣的灵物。文章是有机体,是统一的、非还原的、不可分割的,恰如“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的龙一般。传统文论中的“道”“气”“神”“韵”这些模糊而有包容性的概念,在描述文章丰富内涵方面有奇妙功效,避免了机械化、简单化、绝对化倾向。文不仅要有“形”“貌”“色”,还要有“气…神”“韵”,要能“破壁腾飞”,要能“登天潜渊”。古人于文“心”雕“龙”,力图在多元组合中得到一个全新的生命体,得到单个的部件所不具有的系统新质和功能。清代庞垲在《诗义固说》中说诗“有主有宾,有情有景”“四肢百骸,连合具体”,还借用禅语“打成一片”来说明整体有机性。人们还常说“点睛”,就是在整体功能基础上追求雕“龙”的神来之笔。“点睛”须在其他部件有机组合的前提下进行,如果部件之间缺乏联系,那么不管如何点睛,都难以达到阿堵传神、灵彩飞动的效果。
可见,“雕龙”比喻中深含了从外在的彩饰到内在的神合等一系列理论,它对文章学理论的建构及文章写作的实践操作,都有_定的启示和实际的助益。
二、文如豹隐:幽隐至彰显的转换
古代的文人发现,“南山雾豹”的典实对于说明文章的萌生化育颇为合适,于是就有了“文如豹隐”这类说法。唐人许浑有诗说:“文章已变南山雾,羽翼应抟北海风。”宋人黄庭坚有诗说:“文如雾豹容窥管,气似灵犀可避尘。”他们都是赞美朋友文章的,—说文章雄健有力,一说文章精巧高雅。
“雾豹”是古典文献的一个著名典故。在《易经》中就有“君子豹变,小人革面”的说法,根据前人的注释,其意思是说:“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在《庄子》《管子》等书中也有豹变文蔚的说法。刘向说得更为具体:“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意为豹子隐藏在林雾的深处,以求泽毛成斑,展其文采炳蔚的威势。“豹变”一说未必符合实际,但它对说明文章的萌生、孕育、成形过程,却十分恰当。
文章“胚胎”的生成,存在一个“豹变”式的孕育过程。在未理出头绪之前,思维处于模糊状态,就是“文如雾豹容窥管”的时期。没有主体自控下的隐蔽的筛选、调试行为,没有不断的、重复的新旧信息、材料的截取、对接、组合,就难以实现由内意向文本的转换。为实现这一转换,作者需要钩沉激淀,反演回溯,使埋藏在大脑记忆库存深处与所言对象相同、相连、相近、相似、相反的信息复活与再现,再按照表达的需要,将它们重新组合起来。这就是“窥豹”,这就是“豹变”。按照心理学的解释,由于“情感活动所产生的体内生理变化在大脑皮层上引起兴奋,这就既可能加强个体对引发情感活动的特定信息的注意,又可能唤醒大脑这个信息库中所储存的许多有关信息,于是信息与信息之间又可能建立各种暂时联系”。这种联系,可以跨越时空界限,实现“蒙太奇”式的组接。经过主体思维的一段酝酿、转换,所涉内容由分散走向集中,由隐蔽实现彰显,由无序转^有序,由直白趋于彩饰,这等于完成了“虎豹以炳蔚凝姿”的化育过程。
可以看出,“文如豹隐”的比喻,揭示了写作活动中的转换规律。你要“胸中有物”,就要实现“眼中之竹”向“胸中之竹”的转换;你要画出图像,就要实现“胸中之竹”向“纸上之竹”的转换。“摄取材料”“构思涵化”“自我检索”“选择组合”等抽象概念,可以用“文如隐豹”这个形象的比喻加以涵盖和解说。
三、文如药石:文章功能在于经世致用
在传统文论中,关于“文如药石”的说法很多,但要旨可归为两点:一是以文为药,一是以文喻药。
以文为药的例证,当推汉代枚乘的《七发》,其间有这样的表白:“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显而易见,这里是把言说文辞当成一种特殊的药物,用以祛病治疾。它是从生理、病理的视角看问题,说文辞同药物针灸一样,能起到医治病痼的作用。当然,这种以文为药来治疗生理痼疾的现象是特殊事例,比较少见,而以文为药来医治精神疾病的现象就比较普遍了。诸如管子说的以诗“止怒”,陶渊明说的“导达意气,其唯文乎”,明代刘基说郭文德长于以诗解忧,戏曲家李渔说戏剧“养精益神”,等等,都是讨论文学在导泄情绪郁结方面的功能,即通过宣泄、娱乐、疏导来调气养心,治疗精神郁结。
应当说,以文为药还不是“文如药石”的真正用意所在。以文喻药,才是“文如药石”的真正用意所在。按照中国文论的主流思想,文章的最大功能在于有助教化风行,补正世道人心,推动文明进步。苏轼说“其文如金石斧帛药石也,必有适用”;程颐说《诗》《书》“载道”“如药方”,《春秋》“圣人之用”“如用药治疾”;吕南公说韩愈的文章“有补典训”,“皆人伦之药石也”。此三公所言,都是通过“文如药石”的比喻,来说明文章的功能。 无论是以文为药,还是以文喻药,都是阐发文章的功能、用途。其不同点在于,以文为药是针对个体而言,以文喻药则是针对群体而言。二者加起来就可以全面地体现文章在醒人益世方面的功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文论家说的如药之文,指能发挥正面功能的文章,不包括那些丑陋、粗疏、残碎、庸俗的文章。于是,就有了以病喻文的说法,即认为不好的文章就是“病文”,本身就是需要诊治的。明代徐师曾将“庞”“舛”“萎”“芜”归为文之“四病”,清代钱谦益说作诗有“弱病”,有“狂病”,有“鬼病”。面对这类文章之病,作者、论者就需要学“医”,为文治疗。宋人魏庆之说过这样的话:“诗之有评,犹医之有方也”,“善医者能审其方之灵,善诗者能识其评之精”。可见,在文章事业中,不仅要以文医人医世,而且还要以人医文,以文医文。
四、文如看山:追求奇曲,避免刻板
“文似看山不喜平”是人们常说的一句熟语。清代诗人袁枚在《李觉出身评传评语》一文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若田井方石,有何可观?唯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走路的人,希望山小路平,而赏山水的人,则喜欢山高水曲。脂砚斋点评<红楼梦>时说过这样的话:“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显而易见,这话是针对审美而言的,不是针对生活日用而言的。
诗人们为把诗做得有“看点”,就会在奇曲、迭宕、起伏、变化上用心思,做“文章”。这一点,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是相通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过同样的话:“悲剧所以使人惊心动魄,主要靠‘突转’与‘发现’,此二者是情节的成分。”小诗、小曲不能像戏剧、小说那样,详尽地展开情节,表现曲折跌宕的故事,但它能在有限的文字中,以尺水兴波,取炊烟作云,经灵机独运的闪展腾挪,造成曲尽其妙的效果。比方说,诗人远客他乡,“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思归心切,然而苦旅将尽,临近家门时,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家人是否平安之念如磐石悬空,以至不敢问人。“文贵曲”的奥秘于此可见一斑。有这样—首流传甚广的民歌:“东边一棵树,西边一棵树,南边一棵树,树、树、树,挽不住郎舟住。”语言朴实无华,情感波涛起伏。前面几句,平淡无奇,收句才显示出前句铺垫、衬托之妙。如说成“三面有树,挽不住郎舟住”,便达不到蓄势后实现突变的效果。另外,诗中隐去“北边”,有意给人残缺之感,与抒情主人公留不住心上人而神思不宁的心境相对应,打破了对称均衡,也可以看成一种奇曲与变化。一首小小的民歌,不是鸿篇巨制,题材亦非经国济民之事,仅是“小女子”离情别绪,但由于其内容新鲜独特,结构蓄势突变和语言灵动出奇,赢得人们广泛的传诵。从中,我们不难领悟到“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道理。
“文如雕龙”反映的是文章的结构合成问题,“文如豹隐”寓示的是文章的动态生成问题,“文如药石”体现的是文章的价值功能问题,“文似看山”说明的是文章的曲折变化问题。这些精妙的比喻,对于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文章写作与研究,依然能够带来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