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生态文明战略实施中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需要从新视角进行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评价,要求传统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方法技术实现多目标导向和多技术协同创新,向变革性综合调查评价方向发展.我国大陆地貌系统、岛屿和海洋等在全球极具特色,在盆-山-原(盆地-高原-造山带)镶嵌构造区和叠合盆地内,(非)金属-煤-铀-油气资源同盆共存富集;在此背景之下,面对“多规合一”的国家需求,环境安全要素(森林、草原、水补径排储与流域结构、土壤和土地等)、矿产资源安全要素(开发利用、资源潜力和区域供给等)、生态-环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生态文明战略实施中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需要从新视角进行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评价,要求传统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方法技术实现多目标导向和多技术协同创新,向变革性综合调查评价方向发展.我国大陆地貌系统、岛屿和海洋等在全球极具特色,在盆-山-原(盆地-高原-造山带)镶嵌构造区和叠合盆地内,(非)金属-煤-铀-油气资源同盆共存富集;在此背景之下,面对“多规合一”的国家需求,环境安全要素(森林、草原、水补径排储与流域结构、土壤和土地等)、矿产资源安全要素(开发利用、资源潜力和区域供给等)、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协调发展和相互耦合效应,均成为综合调查评价的对象和探索研究的内容,给传统地球科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诸多挑战,并催生变革性发展.在我国盆-山-原镶嵌构造区和叠合盆地内,(非)金属-煤-铀-油气资源同盆共存富集成藏成矿规律和生态环境资源效应过程,不但记录了盆-山-原耦合转换过程的丰富信息,也承载了盆地形成演化多个时期及其生态环境资源相互效应过程的隐蔽信息.从盆地同生构造岩相、盆内变形构造型相和构造样式组合、盆内岩浆-构造-热事件、盆地表生变化期等角度,对盆内多种资源共生分异和协同富集成藏成矿作用进行解析研究,有助于揭示它们的协同耦合机制和共同富集规律.经前期严格筛选,最终遴选出主题文章7篇、常规来稿4篇组成了本专辑,以“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评价”为主题进行探索研究,以期对盆-山-原镶嵌构造及自然资源调查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助力.
其他文献
新疆库车盆地分布着一系列砂岩型铜矿床和矿点,文章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康村地区铜矿沉积环境和成矿模式研究,总结了区内沉积环境、沉积相与铜矿化体的配置关系,进而探讨了矿化成因和成矿模式.结果表明:康村地区新近系中可以识别出主要的沉积相类型有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以及5种亚相和7种微相.砂岩型铜矿化与沉积环境相关,矿(化)体主要分布在扇三角洲平原相和扇三角洲前缘相.2件样品LA-ICP-MS测年数据分别为427.4±6.6 Ma、387.3±3.3 Ma和424.6±2.3 Ma、279.9±6.8
电子态密度是指单位能量范围内的状态数,是与电子能带结构密切相关的一个物理量.为了计算电子的比热和晶体的输运性质,必须用较精确的方法计算出晶体的电子态密度.大多数教材中对该部分的处理通常采用简化模型,并不能反映一般情况下态密度的计算思路.本文从电子态密度的公式出发,详细说明了二维石墨烯和三维面心立方晶格态密度的计算步骤,并且对其中细节给出了基于数值计算的详细解释.
以内蒙三河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和井下地质调研、 勘查资料综合分析、 构造地质测量、矿石和蚀变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等,对矿区主要的构造类型、产状特征、脉体和蚀变的类型及矿化与断裂构造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矿体主要呈脉状-网脉状产于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中.根据矿区断裂-脉体类型-蚀变的关系可以看出,走向北西西、倾向南南西的断裂为矿区主要的控矿断裂,主控矿断裂产状平直或呈舒缓波状,其间常发育铁锰碳酸盐-石英-硫化物脉,脉侧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和绿泥石化为主.矿区主要矿体呈北西西走
基于(非)金属矿产-铀-煤-油气资源同盆共存,盆内构造岩相变形史与成藏成矿事件的耦合结构一直是科学难题.在构造岩相学填图和构造岩相变形史研究基础上,将沉积盆地构造岩相变形史划分为前盆地期、成盆期、盆地反转期、盆地构造变形改造期、盆内岩浆叠加期和盆地表生变化期6个演化期.研究发现,采用构造岩相学填图创新方法,可有效圈定沉积盆地内同生构造样式与构造组合.在火山岩区采用次火山岩侵入、火山隐爆-侵出、火山爆发-喷发等12个相系进行构造岩相填图,有助于有效圈定火山机构中心、火山热液成岩成矿中心和火山热水沉积成岩成矿
本文综合运用分子电流观点及磁荷观点,系统地计算了沿轴向、横向及其它任意方向均匀磁化的有限长永磁棒在轴线上的磁场以及无限长永磁棒在全空间的磁场.
智利科皮亚波地区地处海岸山带东侧的智利铁带北段,已发现多个中—大型磁铁矿型IOCG矿床,该类矿床的形成与大洋俯冲背景下陆缘弧中性—铁镁质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建造中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岩的侵入中心密切相关.该成矿带大面积被第四系砂砾层覆盖,在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采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对覆盖层下隐伏矿床(体)进行定位预测成为技术关键并具有现实需求.通过深入研究科皮亚波地区磁铁矿型IOCG 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 并采用航磁深部地质解译初选勘查靶区, 结合磁铁矿型IOCG 矿床成矿地质-物性参数统计分析, 建立了勘
空气中的声速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利用生活中的器材(有限长直管)自制简易实验装置,借助手机APP作为声音发射器和频率接收器,在管内中部区域形成恒温条件,实现了驻波法对不同温度下声速的测量,在测量范围内相对误差不超过2%.这种基于传统物理实验的拓展,在特殊居家环境下亦可进行,有利于物理实验线上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促进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
结合矿床的蚀变特征,对相山铀矿田邹家山矿床和沙洲矿床不同标高的赋矿围岩及矿石样品进行了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以制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典型常量元素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相山矿田垂向蚀变分带明显,邹家山矿床浅部出露的蚀变岩以“碱性”蚀变为主,而沙洲矿床出露的蚀变岩以“酸性”蚀变为主,证实了相山地区蚀变“北碱西酸”的特征.对邹家山和沙洲两个矿床的微量元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Mo、Sr、Th、Tl、U、V、La、Ba是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元素,微量元素相关
云南个旧锡矿是世界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层间矿床(锡石-硫化物)是其中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其成因也一直存在争议,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成因并对该类型矿床的深部勘查提供理论依据,重点对个旧锡矿高松矿田芦塘坝矿段10号矿群不同中段层间矿体的岩石矿物组构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层间矿床中的原生矿体多为块状硫化矿石,金属硫化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透闪石、萤石和少量的石英等;层间矿床中的氧化矿经重砂分析,该矿中的锡石多为红褐色不规则状,少量为半自形状,粒径0.07~0.3 m
西南天山是新疆中—新生界层控砂砾岩型铜铅锌矿的重要产出地区,以萨热克铜矿、 乌拉根铅锌矿、花园铜矿、伽师铜矿为代表,均产于隆起剥蚀区边缘的红层盆地中并严格受层位控制,赋矿盆地的下部为煤系生烃岩,中部为渗透性良好的砂砾岩铜铅锌矿储集层,上覆膏岩及泥岩等密闭盖层,具有铜铅锌-铀-煤-天然气同盆共存富集的成矿特征.文章总结了西南天山赋矿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赋矿层位特征,研究了铜铅锌典型矿床的控矿条件和成矿作用特征.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中—新生界砂砾岩型铜铅锌矿的区域成矿规律,认为有机质与铜铅锌成矿关系密切,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