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诗歌;意;象;言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10(B)—0068—01
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如何理解这段话呢?笔者认为:此论断阐述了三层含义:
一是“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言”即诗歌所运用的言辞。“象”即为表达诗人心志而借助言所体现的 “物象”、“人象”、“意象”、“意境”等,“意”即诗人所表达的“心志”。整句话可理解为:最能表现作者心志的莫过于“象”,最能呈现“象”的又莫过于“言”;志借助“象”表现,“意”凭借“言”来反映。
二是“象生于意而存者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可理解为:“象”来源于 “意”,而留存或读者体悟到的是“象”,但又不仅仅是诗人笔下的那个“象”,因为当诗歌交付读者鉴赏,就必然会有读者的体悟,就会出现形似而神不似或神似而形不似的情况,皆乃正常之举,后半句同理推知,此不赘述。
三是“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诗歌创作中的“言”是为了展现“象”,得到“象”就可以忽略“言”;“象”是为了表达“意”,得到“意”便可忘却“象”。
笔者认为,在诗歌鉴赏中可以借用王弼的这个论断,“言”和“象”,皆乃诗歌的表现形式,“意”乃诗歌的内容。以上三层论述了诗歌创作中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艺术的形式对内容来说,固然是必不可缺的,犹如“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真正完美的艺术作品中,形式往往尽可能和谐地融化统一到内容中去,成为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形式要尽可能淹没自己的存在,鉴赏者也就不再仅仅看到或者想起形式,诚所谓“得意而忘象”。王弼玄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以无为本”,崇尚自然,只有完全视之“无存”,才能真正领悟到内容的精髓和实质。因此,形式只有否定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否定得越彻底,也就实现得越充分。不论是创作者还是鉴赏者都只有从形式顿悟、体会、品味出其精神实质(意),而又能忘其形(象、言),这才算是真正领悟到了“意”。这一点,在我们教学和教研工作中也很有实践指导意义:即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
在诗歌创作与鉴赏中,以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间“存者皆言,其象、意则在言又非在言”。所谓在言,是从言出;所谓非在言,就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言、象),而应透过字表,度其言外。诗人借助“北、千、万、只、俱、数、还”等“言”,明“冰、雪、山、原”等物象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人象,在虚象和实象的对照中象更明,意尽显。每每捧读此词,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而主沉浮的伟人,不由得被词中所传达出的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和诗人广阔的胸怀所深深震撼。无论诗人、还是读者都会体悟到一种雄宏的气概和豁达的胸襟,一种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建功立业、力挽时局的“伟人”。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中的否定之中的肯定和在矛盾对立一方中实现自己表现对方(内容)的形式,正是意象文艺的化“象”为“意”,“象”中见“意”,景中得情,情中悟理,以言得象,以象得意,得意而忘象。
故谓“尽意莫若象”,而所存者乃非其“象”也;“意以象尽”,得象即可忘言,得意即可忘象。因为言和象本身并非目的,言只是为了明“象”;“象”为呈“意”,“意”为“象”显。象和意在否定中得到肯定,在矛盾中求得同一。此乃意象文艺论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也是笔者多年来教研工作中对诗歌鉴赏中言、象、意的一点拙见与感悟。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10(B)—0068—01
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如何理解这段话呢?笔者认为:此论断阐述了三层含义:
一是“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言”即诗歌所运用的言辞。“象”即为表达诗人心志而借助言所体现的 “物象”、“人象”、“意象”、“意境”等,“意”即诗人所表达的“心志”。整句话可理解为:最能表现作者心志的莫过于“象”,最能呈现“象”的又莫过于“言”;志借助“象”表现,“意”凭借“言”来反映。
二是“象生于意而存者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可理解为:“象”来源于 “意”,而留存或读者体悟到的是“象”,但又不仅仅是诗人笔下的那个“象”,因为当诗歌交付读者鉴赏,就必然会有读者的体悟,就会出现形似而神不似或神似而形不似的情况,皆乃正常之举,后半句同理推知,此不赘述。
三是“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诗歌创作中的“言”是为了展现“象”,得到“象”就可以忽略“言”;“象”是为了表达“意”,得到“意”便可忘却“象”。
笔者认为,在诗歌鉴赏中可以借用王弼的这个论断,“言”和“象”,皆乃诗歌的表现形式,“意”乃诗歌的内容。以上三层论述了诗歌创作中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艺术的形式对内容来说,固然是必不可缺的,犹如“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真正完美的艺术作品中,形式往往尽可能和谐地融化统一到内容中去,成为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形式要尽可能淹没自己的存在,鉴赏者也就不再仅仅看到或者想起形式,诚所谓“得意而忘象”。王弼玄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以无为本”,崇尚自然,只有完全视之“无存”,才能真正领悟到内容的精髓和实质。因此,形式只有否定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否定得越彻底,也就实现得越充分。不论是创作者还是鉴赏者都只有从形式顿悟、体会、品味出其精神实质(意),而又能忘其形(象、言),这才算是真正领悟到了“意”。这一点,在我们教学和教研工作中也很有实践指导意义:即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
在诗歌创作与鉴赏中,以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间“存者皆言,其象、意则在言又非在言”。所谓在言,是从言出;所谓非在言,就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言、象),而应透过字表,度其言外。诗人借助“北、千、万、只、俱、数、还”等“言”,明“冰、雪、山、原”等物象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人象,在虚象和实象的对照中象更明,意尽显。每每捧读此词,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而主沉浮的伟人,不由得被词中所传达出的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和诗人广阔的胸怀所深深震撼。无论诗人、还是读者都会体悟到一种雄宏的气概和豁达的胸襟,一种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建功立业、力挽时局的“伟人”。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中的否定之中的肯定和在矛盾对立一方中实现自己表现对方(内容)的形式,正是意象文艺的化“象”为“意”,“象”中见“意”,景中得情,情中悟理,以言得象,以象得意,得意而忘象。
故谓“尽意莫若象”,而所存者乃非其“象”也;“意以象尽”,得象即可忘言,得意即可忘象。因为言和象本身并非目的,言只是为了明“象”;“象”为呈“意”,“意”为“象”显。象和意在否定中得到肯定,在矛盾中求得同一。此乃意象文艺论的哲学认识论基础,也是笔者多年来教研工作中对诗歌鉴赏中言、象、意的一点拙见与感悟。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