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注重课终激趣艺术的探究,巧设问题,巧设悬念,精编练习,创设情境,使课终教学起到激发兴趣、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课终激趣问题悬念练习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12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课堂导入要自然、恰当、精彩,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能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学习情境中。殊不知,好的课堂教学的结尾也犹如文章的“豹尾”,同样也能起到扣人心弦、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但许多语文教师只重视设计课前导语,“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而忽视对课终艺术的探究。如何让课终教学同样能起到激发兴趣、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为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
一、巧设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发讨论兴趣
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兴趣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经典名作往往是百读不厌的,其蕴含的深意远非一节课所能够完全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依据文本,设置教学疑点,启发学生的思维,大胆地进行想象,挖掘出其中的深意。在讲授《狼》这篇课文时,课文分析结束后,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屠夫能杀两狼,除了有自己的聪明、机智,还离不开占据了有利的地势——麦场。假如顾野没有麦场,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这一问题在课堂上炸开了锅,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争论的浪潮一潮高过一潮,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出奇异的光彩,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二、巧设悬念,引起无穷回味,激发探究兴趣
像文章的结尾一样,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讲究悬念迭出,回味无穷,给人一种课已终而意未尽的感受。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有时采用巧设悬念的方法,能收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
比如教学完《故乡》第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堂收束:“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往日的情景一一再现,脑海中的童年伙伴、儿时的英雄——闰土的形象一下子又清晰起来,当‘我’再见他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这样的收束,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悬念,诱导学生去阅读后面的故事情节,同时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使前后课时互相关联,形成一个整体。
三、精编练习,旧中寻求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认为,当同一刺激物多次重复出现时,定向反射便会逐渐消失,对该事物的注意也会被慢慢分散,而刺激物的新奇、独特则很容易会重新成为注意的对象。在课堂教学中,练习巩固这一形式常常会被教师运用于一节课的结尾,成为课堂教学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也已习以为常。要想以这种方式结尾来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必须要精心构思,使练习新颖独特、老中创新。
例如,钱梦龙老师在授完《愚公移山》后,独树一帜,采用自编文言文阅读进行练习的方式结尾。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概述大意。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发给学生时不加标点)
检查练习结果:
1.指定学生加标点并口述大意。
2.要求学生找出其中两个倒装句(“甚矣,愚公之愚”“善哉,君之所言”)并作解释。
3.要求学生找出这一段文字中的关键句(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
以这样的练习结束教学,既重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让学生从中深刻领会愚公精神,更重要的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创设情境,续写故事结尾,激发创作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由“厌学”到“爱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在分析课文后,利用课堂最后几分钟续写后面的故事:菲利普一家旅游归来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后面的故事情节。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领悟,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每个教师的智能结构、课文的体裁和内容等差异,课堂教学的结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最终应当给学生一种“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中游”的感觉。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关键词]课终激趣问题悬念练习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12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课堂导入要自然、恰当、精彩,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能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学习情境中。殊不知,好的课堂教学的结尾也犹如文章的“豹尾”,同样也能起到扣人心弦、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但许多语文教师只重视设计课前导语,“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而忽视对课终艺术的探究。如何让课终教学同样能起到激发兴趣、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为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
一、巧设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发讨论兴趣
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以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兴趣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经典名作往往是百读不厌的,其蕴含的深意远非一节课所能够完全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依据文本,设置教学疑点,启发学生的思维,大胆地进行想象,挖掘出其中的深意。在讲授《狼》这篇课文时,课文分析结束后,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屠夫能杀两狼,除了有自己的聪明、机智,还离不开占据了有利的地势——麦场。假如顾野没有麦场,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这一问题在课堂上炸开了锅,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争论的浪潮一潮高过一潮,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出奇异的光彩,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二、巧设悬念,引起无穷回味,激发探究兴趣
像文章的结尾一样,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讲究悬念迭出,回味无穷,给人一种课已终而意未尽的感受。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有时采用巧设悬念的方法,能收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
比如教学完《故乡》第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堂收束:“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往日的情景一一再现,脑海中的童年伙伴、儿时的英雄——闰土的形象一下子又清晰起来,当‘我’再见他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这样的收束,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悬念,诱导学生去阅读后面的故事情节,同时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使前后课时互相关联,形成一个整体。
三、精编练习,旧中寻求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认为,当同一刺激物多次重复出现时,定向反射便会逐渐消失,对该事物的注意也会被慢慢分散,而刺激物的新奇、独特则很容易会重新成为注意的对象。在课堂教学中,练习巩固这一形式常常会被教师运用于一节课的结尾,成为课堂教学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也已习以为常。要想以这种方式结尾来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必须要精心构思,使练习新颖独特、老中创新。
例如,钱梦龙老师在授完《愚公移山》后,独树一帜,采用自编文言文阅读进行练习的方式结尾。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概述大意。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发给学生时不加标点)
检查练习结果:
1.指定学生加标点并口述大意。
2.要求学生找出其中两个倒装句(“甚矣,愚公之愚”“善哉,君之所言”)并作解释。
3.要求学生找出这一段文字中的关键句(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
以这样的练习结束教学,既重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让学生从中深刻领会愚公精神,更重要的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创设情境,续写故事结尾,激发创作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由“厌学”到“爱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在分析课文后,利用课堂最后几分钟续写后面的故事:菲利普一家旅游归来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后面的故事情节。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领悟,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每个教师的智能结构、课文的体裁和内容等差异,课堂教学的结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最终应当给学生一种“教学已随时光去,思绪仍在课中游”的感觉。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