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经济时代的隐私保护和竞争规则问题会彼此交织,隐藏在纷繁多变的市場现象背后。
6月3日,随着国家邮政局调停介入,顺丰速运与菜鸟网络纷争落下帷幕,双方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淘宝平台恢复顺丰快递选项,顺丰物流信息也可继续在淘宝上查看。
从6月1日争端开始到暂时平息,整件战事只用了3天时间。但正是这场短短3天的战役,撕开了数字经济市场竞争的冰山一角。它浓缩了这个时代两个最具有争议性的话题:隐私保护和数据竞争。
虽然顺丰和菜鸟已和解,但不论是隐私问题,还是竞争规则,人们对于数字经济的两个忧虑,却依然待解:
关于隐私:企业与合作伙伴共享数据时,要做到法律合规,在形式上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并不难。但如何切实保护用户隐私,尚未找到真正的答案。
关于竞争:围绕数据的争夺,公平竞争的边界在哪里?竞争的传统规则在数字经济下,应当有怎样的更新进展,才能有助于形成有充分竞争活力的数字经济生态?
可预见,我们正在走进大数据的时代,围绕数据的争夺战,会如海潮汹涌。在下一场战争袭来之前,两大追问能有结果吗?
业务合规了,隐私怎么办
在本次事件中,隐私保护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两家公司也尽力在事件中打造“隐私卫士”形象,特别是顺丰,其在首次公开回应中就明确声明,正是出于“客户第一”理念,顺丰拒绝菜鸟提出的关于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的不合理请求。这一声明也得到了网民力挺。
然而,如果认真分析菜鸟与各快递公司,以及菜鸟与顺丰之间的数据共享问题时,就会发现:尽管各企业在共享数据时可能还存在着合规瑕疵,但总体上,通过隐私政策、业务协议的完善,合规瑕疵完全可以得到弥补。
也就是说,物流企业在数据共享问题上,可以通过具体合规工作,满足合法性要求。
以本次纷争中最主要的两类数据共享场景予以分析,都可以说明这种数据共享有其合法性。
1、从菜鸟网络入口的快递数据共享,满足数据收集的必要、正当原则
菜鸟的商业模式之一,就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订单信息。
这种模式已经构成完整的闭环:用户通过菜鸟登录,发布快递需求信息;菜鸟向其所合作的快递公司下发、共享用户订单信息;快递企业完成具体投递,并向菜鸟回传订单的物流信息。
这个业务逻辑之下的数据共享,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
当然,为了提升信息安全性,双方可以将共享的数据类型、共享范围再做进一步限缩,如菜鸟向所有合作快递公司发布快递订单信息,特定接单企业向菜鸟传回具体物流信息。
对于用户来说,选择从菜鸟网络入口,意味着任何一家菜鸟合作快递公司都可能获得其基本订单信息,这种数据共享应当在用户的合理隐私预期之下。
因此,在满足数据共享是业务所必须的前提下,菜鸟以及各合作快递公司向用户披露此类数据共享情况,并说明如不同意数据共享,则无法实现服务提供。如此,即可满足合规基本要求。
2、非菜鸟网络入口的快递数据共享也具有正当性
当然,菜鸟的抱负远不止一个简单的“快递供需信息平台”,而是立志于做“智能物流平台”。因此,它需要更多的物流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做深度分析,进而更合理地调配物流资源。
菜鸟要实现以上发展愿景,就不会止步于将从菜鸟入口的用户数据与快递公司分享,它需要从菜鸟网络以外的其他入口,吸纳更多用户数据。
比如,直接从各快递公司入口发起的物流需求,所产生的相关数据,就是菜鸟实现其愿景所需要掌握的数据。这其中,不仅包括涉及个人信息的用户订单信息,也可能包括物流车辆负载数据、分拣中心数据等物流深度数据。
要实现这个目标,菜鸟需要与各家快递公司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对物流深度数据做更进一步的共享与整合。
针对此类数据共享中个人信息的部分,仍然没有违背与业务的相关性原则。
毕竟,菜鸟与快递公司的合作,其出发点也是更高效地分配物流资源,提升用户物流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数据共享仍然是合理的。
此外,菜鸟网络自身也是由各合作快递公司共同投资,因此快递公司不仅是菜鸟的第三方合作伙伴,也是关联方。在业务提供的必要范围内,向第三方合作伙伴,关联方共享数据,也具有其合理性。
但是,当用户从菜鸟网络入口之外,直接联系某一家快递公司发出快递需求,并不会预想到,这一数据也会被快递公司分享给菜鸟网络。
所以,菜鸟以及合作的快递公司应该通过业务协议等方式,以更突出的形式,向用户告知数据共享情况。
而在此过程中,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隐私政策、业务协议等,更为明确地向用户披露此类数据共享活动,征得用户同意,并将数据共享限定在提供业务所必需的范围内。
以上两种主要的数据共享形式,都可以有合规空间,但如何确保用户信息不利用于物流服务目的之外,实质解决用户隐私问题,目前还并没有更直接的、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回归隐私保护问题本身,它不仅在物流行业存在,也是数字经济各行各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企业与关联方、合作伙伴的数据共享能够依据法律要求达成合规方案,在形式上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但实质上如何增强用户隐私保护,除了法规机制,显然还需要探索其他机制。
数据的“公平竞争”边界何在
在此次顺丰菜鸟的纷争中,相比隐私保护,更实质的问题是竞争规则。围绕数据的争夺以及依托数据的数字经济,如何达成公平竞争? 在数字经济中,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產,脱离数据的企业,在市场生态中注定没有控制权,甚至是话语权。
1.数据资源本身就可能构成市场力量
在与快递企业的合作中,阿里曾反复强调,并不会自建物流。马云甚至如此宽慰快递公司:“我们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永远不会做快递。”
但是,即使“没有一辆货车,没有一个快递员”,菜鸟网络也已经让快递企业如坐针毡。
这不仅让人联想到今年5月《经济学人》的封面文章——《数据,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文章认为:一个世纪前,经济的核心资源是石油,而当下,引发巨头们争相抢夺的资源变成了数据,也就是数字时代的石油。
对数据的处理,正在成为企业运营的生命线。脱离数据,企业运营随时都可能中断。据媒体报道,某家快递公司负责人担忧,“未来接入菜鸟的隐私面单系统后,信息的打码和解码都掌握在菜鸟手中,这不就是纯跑腿了嘛,未来一旦跟菜鸟有矛盾,菜鸟不给我们信息怎么办?”
而脱离数据,业务创新以及竞争力提升更是“纸上谈兵”。
数据所可能具有的市场力量已经浮现,但在理论上仍未找到成熟的应对答案。毕竟,在反垄断法的一般实践中,往往是根据特定的产品、服务去界定相关市场,而欠缺对数据因素的考量。
数据是产品、服务的沉淀,但同时也是提供服务必不可缺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形下,数据本身是否可以被独立界定为一个相关市场?
回到行业本身,正是预见到“数据”所具有的市场力量,具备一定实力的顺丰,选择切断与菜鸟的数据合作,也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商业选择。
而正是这种选择,为市场竞争提供了更多空间,也为隐私保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市场路径。至少,用户可以选择拒绝向菜鸟共享数据的顺丰。
设想,如果顺丰没有此类实力,而是与其他快递企业一样,重度依赖淘系订单,物流市场的集中化,让包括隐私在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处于更为被动的状态。
2.“数据获取”的竞争规则
数据在商业上所具有的无限价值,催使企业有更强动机收集获取数据。
在这一过程中,逾越公平竞争边界的数据获取行为将不足为奇。
事实上,此次顺丰菜鸟纷争中,已经可以看到此类行为的模糊轮廓。
顺丰在拒绝向菜鸟提供数据接口后,菜鸟委婉建议商家“选择其他快递”,同时采取了实质性措施,在淘宝系快递选项中剔除了顺丰。其给出的理由是:“顺丰暂停数据接口后,淘宝上顺丰包裹的物流详情无法正常回传,商家无法确定买家是否已经收货,买家也不能跟踪商品的实时信息。”
但是,顺丰的物流跟踪信息,仍然会适时显示在顺丰自有平台上,想了解物流信息的用户,仍然有便利渠道,菜鸟的理由实际上站不住脚,并且借助电商平台采取的封杀措施,可能已涉嫌滥用了其在电商平台的优势地位。
对顺丰如此,那么对其他几家更依赖于淘宝电商平台的快递企业,菜鸟是否也会在数据获取谈判中应用此类“杀手锏”?快递企业在数据共享的商业合作中是否有真正的谈判能力?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传统形式,更多的表现为搭售商品,差别待遇,而在数字时代,则可能更多体现为附加不合理的数据共享条件。这是数字经济中,制定相应的竞争政策需要考虑的全新问题。
6月3日,随着国家邮政局调停介入,顺丰速运与菜鸟网络纷争落下帷幕,双方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淘宝平台恢复顺丰快递选项,顺丰物流信息也可继续在淘宝上查看。
从6月1日争端开始到暂时平息,整件战事只用了3天时间。但正是这场短短3天的战役,撕开了数字经济市场竞争的冰山一角。它浓缩了这个时代两个最具有争议性的话题:隐私保护和数据竞争。
虽然顺丰和菜鸟已和解,但不论是隐私问题,还是竞争规则,人们对于数字经济的两个忧虑,却依然待解:
关于隐私:企业与合作伙伴共享数据时,要做到法律合规,在形式上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并不难。但如何切实保护用户隐私,尚未找到真正的答案。
关于竞争:围绕数据的争夺,公平竞争的边界在哪里?竞争的传统规则在数字经济下,应当有怎样的更新进展,才能有助于形成有充分竞争活力的数字经济生态?
可预见,我们正在走进大数据的时代,围绕数据的争夺战,会如海潮汹涌。在下一场战争袭来之前,两大追问能有结果吗?
业务合规了,隐私怎么办
在本次事件中,隐私保护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两家公司也尽力在事件中打造“隐私卫士”形象,特别是顺丰,其在首次公开回应中就明确声明,正是出于“客户第一”理念,顺丰拒绝菜鸟提出的关于提供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的不合理请求。这一声明也得到了网民力挺。
然而,如果认真分析菜鸟与各快递公司,以及菜鸟与顺丰之间的数据共享问题时,就会发现:尽管各企业在共享数据时可能还存在着合规瑕疵,但总体上,通过隐私政策、业务协议的完善,合规瑕疵完全可以得到弥补。
也就是说,物流企业在数据共享问题上,可以通过具体合规工作,满足合法性要求。
以本次纷争中最主要的两类数据共享场景予以分析,都可以说明这种数据共享有其合法性。
1、从菜鸟网络入口的快递数据共享,满足数据收集的必要、正当原则
菜鸟的商业模式之一,就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订单信息。
这种模式已经构成完整的闭环:用户通过菜鸟登录,发布快递需求信息;菜鸟向其所合作的快递公司下发、共享用户订单信息;快递企业完成具体投递,并向菜鸟回传订单的物流信息。
这个业务逻辑之下的数据共享,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
当然,为了提升信息安全性,双方可以将共享的数据类型、共享范围再做进一步限缩,如菜鸟向所有合作快递公司发布快递订单信息,特定接单企业向菜鸟传回具体物流信息。
对于用户来说,选择从菜鸟网络入口,意味着任何一家菜鸟合作快递公司都可能获得其基本订单信息,这种数据共享应当在用户的合理隐私预期之下。
因此,在满足数据共享是业务所必须的前提下,菜鸟以及各合作快递公司向用户披露此类数据共享情况,并说明如不同意数据共享,则无法实现服务提供。如此,即可满足合规基本要求。
2、非菜鸟网络入口的快递数据共享也具有正当性
当然,菜鸟的抱负远不止一个简单的“快递供需信息平台”,而是立志于做“智能物流平台”。因此,它需要更多的物流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做深度分析,进而更合理地调配物流资源。
菜鸟要实现以上发展愿景,就不会止步于将从菜鸟入口的用户数据与快递公司分享,它需要从菜鸟网络以外的其他入口,吸纳更多用户数据。
比如,直接从各快递公司入口发起的物流需求,所产生的相关数据,就是菜鸟实现其愿景所需要掌握的数据。这其中,不仅包括涉及个人信息的用户订单信息,也可能包括物流车辆负载数据、分拣中心数据等物流深度数据。
要实现这个目标,菜鸟需要与各家快递公司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对物流深度数据做更进一步的共享与整合。
针对此类数据共享中个人信息的部分,仍然没有违背与业务的相关性原则。
毕竟,菜鸟与快递公司的合作,其出发点也是更高效地分配物流资源,提升用户物流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数据共享仍然是合理的。
此外,菜鸟网络自身也是由各合作快递公司共同投资,因此快递公司不仅是菜鸟的第三方合作伙伴,也是关联方。在业务提供的必要范围内,向第三方合作伙伴,关联方共享数据,也具有其合理性。
但是,当用户从菜鸟网络入口之外,直接联系某一家快递公司发出快递需求,并不会预想到,这一数据也会被快递公司分享给菜鸟网络。
所以,菜鸟以及合作的快递公司应该通过业务协议等方式,以更突出的形式,向用户告知数据共享情况。
而在此过程中,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合规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隐私政策、业务协议等,更为明确地向用户披露此类数据共享活动,征得用户同意,并将数据共享限定在提供业务所必需的范围内。
以上两种主要的数据共享形式,都可以有合规空间,但如何确保用户信息不利用于物流服务目的之外,实质解决用户隐私问题,目前还并没有更直接的、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回归隐私保护问题本身,它不仅在物流行业存在,也是数字经济各行各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企业与关联方、合作伙伴的数据共享能够依据法律要求达成合规方案,在形式上保障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但实质上如何增强用户隐私保护,除了法规机制,显然还需要探索其他机制。
数据的“公平竞争”边界何在
在此次顺丰菜鸟的纷争中,相比隐私保护,更实质的问题是竞争规则。围绕数据的争夺以及依托数据的数字经济,如何达成公平竞争? 在数字经济中,数据是企业的核心资產,脱离数据的企业,在市场生态中注定没有控制权,甚至是话语权。
1.数据资源本身就可能构成市场力量
在与快递企业的合作中,阿里曾反复强调,并不会自建物流。马云甚至如此宽慰快递公司:“我们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阿里巴巴永远不会做快递。”
但是,即使“没有一辆货车,没有一个快递员”,菜鸟网络也已经让快递企业如坐针毡。
这不仅让人联想到今年5月《经济学人》的封面文章——《数据,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文章认为:一个世纪前,经济的核心资源是石油,而当下,引发巨头们争相抢夺的资源变成了数据,也就是数字时代的石油。
对数据的处理,正在成为企业运营的生命线。脱离数据,企业运营随时都可能中断。据媒体报道,某家快递公司负责人担忧,“未来接入菜鸟的隐私面单系统后,信息的打码和解码都掌握在菜鸟手中,这不就是纯跑腿了嘛,未来一旦跟菜鸟有矛盾,菜鸟不给我们信息怎么办?”
而脱离数据,业务创新以及竞争力提升更是“纸上谈兵”。
数据所可能具有的市场力量已经浮现,但在理论上仍未找到成熟的应对答案。毕竟,在反垄断法的一般实践中,往往是根据特定的产品、服务去界定相关市场,而欠缺对数据因素的考量。
数据是产品、服务的沉淀,但同时也是提供服务必不可缺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形下,数据本身是否可以被独立界定为一个相关市场?
回到行业本身,正是预见到“数据”所具有的市场力量,具备一定实力的顺丰,选择切断与菜鸟的数据合作,也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商业选择。
而正是这种选择,为市场竞争提供了更多空间,也为隐私保护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市场路径。至少,用户可以选择拒绝向菜鸟共享数据的顺丰。
设想,如果顺丰没有此类实力,而是与其他快递企业一样,重度依赖淘系订单,物流市场的集中化,让包括隐私在内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处于更为被动的状态。
2.“数据获取”的竞争规则
数据在商业上所具有的无限价值,催使企业有更强动机收集获取数据。
在这一过程中,逾越公平竞争边界的数据获取行为将不足为奇。
事实上,此次顺丰菜鸟纷争中,已经可以看到此类行为的模糊轮廓。
顺丰在拒绝向菜鸟提供数据接口后,菜鸟委婉建议商家“选择其他快递”,同时采取了实质性措施,在淘宝系快递选项中剔除了顺丰。其给出的理由是:“顺丰暂停数据接口后,淘宝上顺丰包裹的物流详情无法正常回传,商家无法确定买家是否已经收货,买家也不能跟踪商品的实时信息。”
但是,顺丰的物流跟踪信息,仍然会适时显示在顺丰自有平台上,想了解物流信息的用户,仍然有便利渠道,菜鸟的理由实际上站不住脚,并且借助电商平台采取的封杀措施,可能已涉嫌滥用了其在电商平台的优势地位。
对顺丰如此,那么对其他几家更依赖于淘宝电商平台的快递企业,菜鸟是否也会在数据获取谈判中应用此类“杀手锏”?快递企业在数据共享的商业合作中是否有真正的谈判能力?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传统形式,更多的表现为搭售商品,差别待遇,而在数字时代,则可能更多体现为附加不合理的数据共享条件。这是数字经济中,制定相应的竞争政策需要考虑的全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