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本论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来梳理研究现状的一些基本情况,明确如何激发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怎样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其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实践性方面来探讨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和评价方式,并提出一些建议,争取学校、教师、家长各司其职、发挥作用共同推进。只有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才能形成合力,真正落实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06-0059-03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这是对兴趣的作用的高度概括。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在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 要有食欲才会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很好接受。实践也证明,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境界里学习,注意力最集中,反应最灵敏,思维最活跃,学习效率最高,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语文教学首当其冲就是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对课外读物也趋向鼓舞,产生心中喜悦,从而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让他们把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宽、延伸。如教了《军民一家》,让学生课后阅读《雷锋日记》,学了《桂林山水》让学生阅读一些游记,学生的兴趣由课内迁移到了课外,效果颇佳。或者借助录音范读某一文章的精彩片段,或只说故事的开头,或讲讲某些名人名家的奇闻轶事等等,每当这时,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强烈,渴望阅读相关作品,了解全貌,解除心中疑团。
1.故事激发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要讲故事,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高兴之情溢于言表,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小学生早已被带入一个有趣、惊险或奇特的世界里。正当小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戛然而止,欲知后事如何,请到书中去找。举个例子,教师给学生讲卡洛·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当讲到皮诺曹在天上下着瓢泼大雨的情况下,在大海中游了整整一夜,当他来到小岛上的时候,大鱼告诉皮诺曹,他爸爸被鲨鱼吃掉了,皮诺曹怎么办呢?自己到书中去找。这样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了。
2.课文引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轶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了解。如教《三顾茅庐》时,向学生介绍“桃园结义”、“空城计”、“刮骨疗毒”等小故事,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读原作”的欲望。
3.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敏感地去发现学生答问中有关课外阅读的信息,马上肯定他会学习,会把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灵活运用来解决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是这个学生会更愉快、更主动地去阅读,使他原本可能是无意识的阅读行为转变为有意识的阅读行为,阅读兴趣逐渐的浓厚起来。学生每学一篇课文,教师都应该向学生介绍或推荐与这篇课文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让学生阅读,并及时表扬读书认真的学生,使学生时时处在兴趣的激励中。
(二)课外阅读中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及时鼓励自主阅读。每次有学生自主地读书后,都要及时地肯定鼓励,给个体行为以充分肯定的反馈信息,强化这种个体行为,使之产生继续阅读的愿望。而且使个人的情绪愉悦、高涨,阅读兴趣随之高涨。并且会带动其余的学生效仿他这种阅读行为。抓好每一节的阅读课。课堂上指导学生读《阅读与理解》或阅读老师、同学推荐的书。并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晨诵活动中让学生领略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心理学上讲,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平时,教师可以多向学生讲一些名人好读书的故事,课堂上多表扬一些喜爱阅读的写作水平提高得很快的同学,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
1.创造阅读的物质环境
我县实验小学这方面做法很值得大家借鉴。该校每学期学校都筹措资金,为师生购买图书,充实和更新图书室的书籍。书籍的种类很广泛,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为了方便学生借阅,方便老师集中上阅读课,不少书目的每册订数达到25本,保证一个班同时借阅,为学生提供新鲜的精神营养。学校还阶段性地购置书籍,每学期组织部分师生去南宁书城、教育书店选购图书,对一些新出版的好书、师生推荐的书籍,学校都会及时满足师生的读书需求。
2.营造开放的读书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和最有效的领域之一。”因此,教师们力求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张贴的每一幅作品、图画,悬挂的每一个宣传版面,学生表演的每一个舞台都给学生提供读书的环境……让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得到审美的启迪、精神的润泽、心灵的陶冶。
为了给学生提供读书的方便,教师可以在每个班设立了读书角,图书是经常更新的,能激发学生不断阅读新书的冲动。考虑到课间休息时间较短,教师可以订些图文并茂的期刊读物,适合学生在零碎的时间里阅看。还可以把大量的书从图书馆里“请出来”,分到各个教室,和学生“零距离”接触,使之随手可得。鼓励各班学生都有自己精心制作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小报,提供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走廊里悬挂着名人名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小学生天天看、天天念,不知不觉就印入了心田。
3.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
在保证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还应该为学生安排读书时间。利用校本课开展读书活动,专时专用,提高鉴赏水平;每周中午安排15分钟“读书时间”,内容分为“规定”和“自选”两种。语文教师要指导小学生交流读书感悟,或者推荐新书好书,或者朗读精彩片断,……读书应该成为教师校学生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过程的指导策略
(一)重视从扶到放的指导过程
1.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
“以教材为基础,让课内带动课外”是倡导的有效的方法之一。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方面起着最直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教师通过改变观念、改进方法、改善过程等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使语文教学走出了“耗时多、效果差”的怪圈,建立了“前有蕴伏、中有拓展、后有延伸”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了40分钟的效率,为学生在课内读课外书提供了可能:学了《匆匆》,带出朱自清散文集;学了《草船借剑》,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学生把书读厚了,读宽了,读深了。
学校鼓励教师和小学生一起读书,读学生气的书。许多深受小学生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老师蹲下身子和学生一同阅读,站在学生的视角去体验,去感悟,去审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精彩片段精读,其余部分略读;边读边画,把好词好句圈画出来,一起阅读,一起交流,既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还缩短了老师和学生的心灵距离,更重要的是亲自“下水”进行针对性的读书指导。许多饱含文学性、思想性的读物,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引领学生走进文学作品,走进美好的文化世界,如《红岩》、《水浒传》、《悲惨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显示出与同龄人无可比拟的阅读优势。
2.教会学生动笔阅读
(1)选择阅读内容
在科学知识迅速增长的今天,市场上关于学生的书浩如烟海。而小学生的鉴别能力不高,他们不懂得选择什么样的读物,所以,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教师强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不能一味阅读作文选,而应拓宽阅读面,鼓励学生看一些历史、地理、天文等方面的书籍,或看一些任凭时间磨洗仍然光彩夺目的书。如:思想性较强的《红岩》、《铁道游击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对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让他们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普及本,从而开阔眼界,积累丰富的优秀语言。
(2)选择阅读方法
读书的形式很多,如精读、略读、泛读、跳读等。运用什么形式阅读,要求学生根据需要及读物内容作出选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如教《江姐》一课时,对书中描述故事情节的部分只让学生略读,而对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描写让学生反复读,并让他们自己找出重点词,体会江姐的性格特征,即采用了精读。
(3)动笔墨阅读
徐特立有一条读书的宝贵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对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尤为重要。如果学生看一篇撂一篇,看一本撂一本,其结果往往是所得不多。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随时圈、划、点、摘记,并将文中的好词佳句,名言警语以及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景物等描写的精彩片断摘录在事先准备好的摘抄本上,定期检查,并以星级制加以评定,且利用晨会课对好的同学给予嘉奖,学生兴趣较浓。几次下来,教师发现学生虽然能广泛地积累语言,但部分同学没能加以消化、吸收,成效不大。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对一些精彩片断,优美词句加强朗读,在读中揣摩品味其精妙之处,也可借助工具书理解其意,体会用词的正确性。尤其对一些基础好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在摘抄内容下写上自己的批注,如好在哪里,为什么觉得好,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鼓励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是课外阅读活动得于顺利实施的保障,需要每一位家长都能为这一项活动出一份力。课外读物里的许多词语学生不能理解,要边读边与家长探讨读懂。
相对于学校来说,家庭教育对学生个性成长、爱好形成的作用要更大、更直接。教师们要看到父母在培养学生学习琴棋书画、英语奥数等方面所释放的巨大能量,现在要做的是“牵引”他们的注意力,即让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意识到学生需要学习技能,更要学习如何做人,而好书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千万不能忽视。为了达到目的,教师可以运用很多办法:开展营造书香家庭的专题家长座谈会,阐释教师的观点,希望他们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读书,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以“朋友”的身份予以帮助,让自己的家有一点“书香门第”的味道;推荐好书佳作,要求学生和父母一起阅读,并从各自的角度写读后感;让学生采访父母,请他们讲讲自己阅读的故事;开家长会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让父母们有机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要,理解学生的情感,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能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策略
(一)开展书虫格言、书签长廊展示活动
“让每位学生成为一条真实的小书虫”,学校可以开展别具一格的“书虫格言”征集赛。试想,在校园走道的墙壁上,爬满了数百条小书虫制作的精美“读书格言”,会不会成了校园最亮丽最独特的风景线?这些格言都是小学生用最经典的语言表达着阅读中的感悟,虽然稚嫩,但却是那么真实。“爱书籍的人绝不会缺乏真实的朋友、有益的顾问和愉快的朋友”,在读书活动中,同学们的读书格言赢得了大家的关注,这样的活动让小学生充满了成就感,同时也提升了整个读书活动的品味。
在活动中,教师的角色首先是“师长”,要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等;其次也是“伙伴”,要把自己还原为“儿童”,有一颗童心、一双童眼,喜欢着儿童的喜欢,理解着儿童的理解,关注着儿童的关注,快乐着儿童的快乐,体验着儿童的体验……和学生一起制作书签、撰写读书格言,让读书活动充满人文关怀。
(二)读书摘抄本交流展评
教师可以在班上定期进行摘抄本、读书笔记的评比,开展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评选出“故事大王”、“小小演讲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还应该推行古今对照阅读,举办童话创作比赛、古诗文擂台赛、主题美文朗诵会、改编表演课本剧等。以此分享学生们读书的乐趣。
(三)评比读书之星
评比“读书智慧星”。学校应多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学期结束时,都要评选班级、学校的“读书智慧星”,让那些平时喜爱读书、通过读书各方面获得长进的学生成为班级的“明星”,成为同伴的“偶像”。
学生的文学世界需要教师的领跑!终日以学生为伴、以教育学生为天职的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有更天然、更真切的理解和感悟,要对儿童文学投入更多的热情,让农村小学生多接触文学、喜欢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646(2014)06-0059-03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儿童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这是对兴趣的作用的高度概括。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在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 要有食欲才会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很好接受。实践也证明,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境界里学习,注意力最集中,反应最灵敏,思维最活跃,学习效率最高,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语文教学首当其冲就是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对课外读物也趋向鼓舞,产生心中喜悦,从而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让他们把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宽、延伸。如教了《军民一家》,让学生课后阅读《雷锋日记》,学了《桂林山水》让学生阅读一些游记,学生的兴趣由课内迁移到了课外,效果颇佳。或者借助录音范读某一文章的精彩片段,或只说故事的开头,或讲讲某些名人名家的奇闻轶事等等,每当这时,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强烈,渴望阅读相关作品,了解全貌,解除心中疑团。
1.故事激发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要讲故事,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高兴之情溢于言表,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小学生早已被带入一个有趣、惊险或奇特的世界里。正当小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戛然而止,欲知后事如何,请到书中去找。举个例子,教师给学生讲卡洛·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当讲到皮诺曹在天上下着瓢泼大雨的情况下,在大海中游了整整一夜,当他来到小岛上的时候,大鱼告诉皮诺曹,他爸爸被鲨鱼吃掉了,皮诺曹怎么办呢?自己到书中去找。这样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了。
2.课文引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轶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了解。如教《三顾茅庐》时,向学生介绍“桃园结义”、“空城计”、“刮骨疗毒”等小故事,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读原作”的欲望。
3.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敏感地去发现学生答问中有关课外阅读的信息,马上肯定他会学习,会把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灵活运用来解决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是这个学生会更愉快、更主动地去阅读,使他原本可能是无意识的阅读行为转变为有意识的阅读行为,阅读兴趣逐渐的浓厚起来。学生每学一篇课文,教师都应该向学生介绍或推荐与这篇课文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让学生阅读,并及时表扬读书认真的学生,使学生时时处在兴趣的激励中。
(二)课外阅读中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及时鼓励自主阅读。每次有学生自主地读书后,都要及时地肯定鼓励,给个体行为以充分肯定的反馈信息,强化这种个体行为,使之产生继续阅读的愿望。而且使个人的情绪愉悦、高涨,阅读兴趣随之高涨。并且会带动其余的学生效仿他这种阅读行为。抓好每一节的阅读课。课堂上指导学生读《阅读与理解》或阅读老师、同学推荐的书。并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表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晨诵活动中让学生领略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心理学上讲,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平时,教师可以多向学生讲一些名人好读书的故事,课堂上多表扬一些喜爱阅读的写作水平提高得很快的同学,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
1.创造阅读的物质环境
我县实验小学这方面做法很值得大家借鉴。该校每学期学校都筹措资金,为师生购买图书,充实和更新图书室的书籍。书籍的种类很广泛,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为了方便学生借阅,方便老师集中上阅读课,不少书目的每册订数达到25本,保证一个班同时借阅,为学生提供新鲜的精神营养。学校还阶段性地购置书籍,每学期组织部分师生去南宁书城、教育书店选购图书,对一些新出版的好书、师生推荐的书籍,学校都会及时满足师生的读书需求。
2.营造开放的读书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和最有效的领域之一。”因此,教师们力求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张贴的每一幅作品、图画,悬挂的每一个宣传版面,学生表演的每一个舞台都给学生提供读书的环境……让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得到审美的启迪、精神的润泽、心灵的陶冶。
为了给学生提供读书的方便,教师可以在每个班设立了读书角,图书是经常更新的,能激发学生不断阅读新书的冲动。考虑到课间休息时间较短,教师可以订些图文并茂的期刊读物,适合学生在零碎的时间里阅看。还可以把大量的书从图书馆里“请出来”,分到各个教室,和学生“零距离”接触,使之随手可得。鼓励各班学生都有自己精心制作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小报,提供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走廊里悬挂着名人名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小学生天天看、天天念,不知不觉就印入了心田。
3.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
在保证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还应该为学生安排读书时间。利用校本课开展读书活动,专时专用,提高鉴赏水平;每周中午安排15分钟“读书时间”,内容分为“规定”和“自选”两种。语文教师要指导小学生交流读书感悟,或者推荐新书好书,或者朗读精彩片断,……读书应该成为教师校学生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过程的指导策略
(一)重视从扶到放的指导过程
1.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
“以教材为基础,让课内带动课外”是倡导的有效的方法之一。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方面起着最直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教师通过改变观念、改进方法、改善过程等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使语文教学走出了“耗时多、效果差”的怪圈,建立了“前有蕴伏、中有拓展、后有延伸”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了40分钟的效率,为学生在课内读课外书提供了可能:学了《匆匆》,带出朱自清散文集;学了《草船借剑》,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学生把书读厚了,读宽了,读深了。
学校鼓励教师和小学生一起读书,读学生气的书。许多深受小学生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老师蹲下身子和学生一同阅读,站在学生的视角去体验,去感悟,去审美,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如精彩片段精读,其余部分略读;边读边画,把好词好句圈画出来,一起阅读,一起交流,既提高了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还缩短了老师和学生的心灵距离,更重要的是亲自“下水”进行针对性的读书指导。许多饱含文学性、思想性的读物,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引领学生走进文学作品,走进美好的文化世界,如《红岩》、《水浒传》、《悲惨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显示出与同龄人无可比拟的阅读优势。
2.教会学生动笔阅读
(1)选择阅读内容
在科学知识迅速增长的今天,市场上关于学生的书浩如烟海。而小学生的鉴别能力不高,他们不懂得选择什么样的读物,所以,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教师强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不能一味阅读作文选,而应拓宽阅读面,鼓励学生看一些历史、地理、天文等方面的书籍,或看一些任凭时间磨洗仍然光彩夺目的书。如:思想性较强的《红岩》、《铁道游击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对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让他们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普及本,从而开阔眼界,积累丰富的优秀语言。
(2)选择阅读方法
读书的形式很多,如精读、略读、泛读、跳读等。运用什么形式阅读,要求学生根据需要及读物内容作出选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如教《江姐》一课时,对书中描述故事情节的部分只让学生略读,而对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描写让学生反复读,并让他们自己找出重点词,体会江姐的性格特征,即采用了精读。
(3)动笔墨阅读
徐特立有一条读书的宝贵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对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尤为重要。如果学生看一篇撂一篇,看一本撂一本,其结果往往是所得不多。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随时圈、划、点、摘记,并将文中的好词佳句,名言警语以及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景物等描写的精彩片断摘录在事先准备好的摘抄本上,定期检查,并以星级制加以评定,且利用晨会课对好的同学给予嘉奖,学生兴趣较浓。几次下来,教师发现学生虽然能广泛地积累语言,但部分同学没能加以消化、吸收,成效不大。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对一些精彩片断,优美词句加强朗读,在读中揣摩品味其精妙之处,也可借助工具书理解其意,体会用词的正确性。尤其对一些基础好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在摘抄内容下写上自己的批注,如好在哪里,为什么觉得好,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鼓励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是课外阅读活动得于顺利实施的保障,需要每一位家长都能为这一项活动出一份力。课外读物里的许多词语学生不能理解,要边读边与家长探讨读懂。
相对于学校来说,家庭教育对学生个性成长、爱好形成的作用要更大、更直接。教师们要看到父母在培养学生学习琴棋书画、英语奥数等方面所释放的巨大能量,现在要做的是“牵引”他们的注意力,即让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意识到学生需要学习技能,更要学习如何做人,而好书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千万不能忽视。为了达到目的,教师可以运用很多办法:开展营造书香家庭的专题家长座谈会,阐释教师的观点,希望他们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读书,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以“朋友”的身份予以帮助,让自己的家有一点“书香门第”的味道;推荐好书佳作,要求学生和父母一起阅读,并从各自的角度写读后感;让学生采访父母,请他们讲讲自己阅读的故事;开家长会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让父母们有机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要,理解学生的情感,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能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策略
(一)开展书虫格言、书签长廊展示活动
“让每位学生成为一条真实的小书虫”,学校可以开展别具一格的“书虫格言”征集赛。试想,在校园走道的墙壁上,爬满了数百条小书虫制作的精美“读书格言”,会不会成了校园最亮丽最独特的风景线?这些格言都是小学生用最经典的语言表达着阅读中的感悟,虽然稚嫩,但却是那么真实。“爱书籍的人绝不会缺乏真实的朋友、有益的顾问和愉快的朋友”,在读书活动中,同学们的读书格言赢得了大家的关注,这样的活动让小学生充满了成就感,同时也提升了整个读书活动的品味。
在活动中,教师的角色首先是“师长”,要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等;其次也是“伙伴”,要把自己还原为“儿童”,有一颗童心、一双童眼,喜欢着儿童的喜欢,理解着儿童的理解,关注着儿童的关注,快乐着儿童的快乐,体验着儿童的体验……和学生一起制作书签、撰写读书格言,让读书活动充满人文关怀。
(二)读书摘抄本交流展评
教师可以在班上定期进行摘抄本、读书笔记的评比,开展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评选出“故事大王”、“小小演讲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还应该推行古今对照阅读,举办童话创作比赛、古诗文擂台赛、主题美文朗诵会、改编表演课本剧等。以此分享学生们读书的乐趣。
(三)评比读书之星
评比“读书智慧星”。学校应多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学期结束时,都要评选班级、学校的“读书智慧星”,让那些平时喜爱读书、通过读书各方面获得长进的学生成为班级的“明星”,成为同伴的“偶像”。
学生的文学世界需要教师的领跑!终日以学生为伴、以教育学生为天职的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有更天然、更真切的理解和感悟,要对儿童文学投入更多的热情,让农村小学生多接触文学、喜欢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