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和干扰素α及苦参碱防治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的肝纤维化进展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uoqiangs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防止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的方法.方法 在多中心选择亚急性或慢加亚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A组)100例随机分为3组,在度过肝衰竭后分别给予干扰素α、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6个月,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者(B组)10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6个月.全部患者均随访6个月,观察血生物化学、血清学、病毒学和肝组织学应答情况.根据资料不同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部A组患者生存,B组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死亡3例(6.1%),接受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的患者死亡4例(7.8%,P>0.05);B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未降至正常,拉米夫定治疗使超过90%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A组接受干扰素α或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的患者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52.9%(9/17)和31.3%(5/16),均高于拉米夫定治疗者(1/17,5.9%);在A组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在随访结束时肝组织Knodell HAI计分(7.2±0.8)低于干扰素α治疗者(8.2±1.3),P<0.05;联合苦参碱治疗可使HAI计分进一步降低(6.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米夫定或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碱治疗对B组患者能抑制肝内炎症病变,但对已形成的肝纤维化无明显的逆转作用. 结论 乙型肝炎肝衰竭生存患者长期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对阻断肝硬化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适时联合苦参碱可提高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和抑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蚕蚀性角膜溃疡和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取18例临床确诊为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患者血样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测.采用梅毒特异性试验及非特异性试验联合检测法,即采
患者,男,62岁。因右侧睾丸切除术后伴下腹部及会阴部疼痛5个月余,于2009年3月17日入院。1年半前因右睾丸积液行手术治疗。5个月前开始出现下腹部、会阴部隐痛。体检:阴茎、阴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早期诊断、防治措施及护理方案.方法 对78例恶性肿瘤合并L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痊愈48例占61.54%,有效28
通过对石家庄市流感流行规律分析[1,2],以实际效果和统计学原理论证了以药房药物销售量为代表的流感症状监测信息能够有效的服务于流感监测,症状监测与传统监测相结合是流感
肝活组织检查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创性和受检查条件的限制,不能作为常规诊断和病情观察的方法.超声作为一种可重复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方法:流式细胞法比较腭扁桃体细胞(PTC)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0表达的差异.免疫磁珠法分别分离出PTC及PBMC中的CD3-细胞后,分别加入CD20
目的 探讨原发性癫(癎)全面性发作患者记忆功能损害的特征以及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检查与记忆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45例癫(癎)全面性发作的患者和
目的 研究不同微环境对黑色素瘤局部循环模式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将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皮下组和眼内组,每组30只,将B16细胞悬液分别接种到鼠鼷部皮下
Ⅲ、PC活化率的水平变化对早期预测DIC具有较重要价值.
目的 探讨结直肠术后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7年5月至2007年11月间行开腹结直肠切除术后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早期进食组(试验组)与常规进食组(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