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梦,中华英魂铸造的梦,铮铮铁骨铸造的梦。党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铸造了插满胜利符号的柏坡梦。
我们的开国领袖带着胜利的“柏坡梦”进京赶考,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5位书记,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时,毛泽东就风趣而深情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啊!”周恩来会意地笑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凝视着车队将要开往的方向,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能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在我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进京“赶考”,是为了实现“柏坡梦”,而今的“赶考远未结束”是为了实现更大更宏伟的“中国梦”。总之,“赶考”就是能够正确面对既往或者当前所取得的成绩,不以成功骄傲,动摇我们前进和进取的决心,能够展望未来,梳理思路,明确规划,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沉下心来,稳重而不失创新,既规范运作,又敢于突破,不会固步自封,不会骄傲自满。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赶考路上,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65年前,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5年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他表示:“赶考远未结束”,他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是啊,当年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人坐镇西柏坡,夺取了全国政权,并从这里走向北京,从“打江山”转向“坐江山”毛泽东把这次转折称为“进京赶考”,并在“赶考”前夕的著名讲话中提到的“两个务必”、“糖衣炮弹”、“万里长城第一步”等,这些话成为其后几十年间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警世名言。
因而,习总书记在西柏坡用带有总结性的口气说:“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这个“正能量”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圆“中国梦”就要常立赶考之志。从毛主席的“进京赶考”到习总书记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读出了“赶考”精神对于党的事业有着深远影响,它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65年来,我们党“赶考”的脚步从来没停过,“赶考”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赶考”精神让数万共产党人团结一致,积极进取,奋发图强,我们党正是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始终弘扬“赶考”精神,才创造出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而今,“赶考”精神再次激起中国人强大的追梦力量。
圆“中国梦”就要常怀赶考之心,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有了“赶考”意识,才能自觉应对考试,振奋精神,提高执政能力,为实现中国梦拼搏奋斗。“赶考”精神的实质,就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前,我们党正在继续的“赶考”,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是一场以人民群众为考官的“大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怀赶考之心,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势面前不迷失、不懈怠、不退缩,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经历过每一次赶考的党员干部,思想境界会得到进一步升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更加坚定。
圆“中国梦”就要常行赶考之事。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干事创业的基础。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弘扬“赶考”精神。答好每一张考卷,关键在实际行动上。每一位“赶考”者,必须时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告诫,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集中精力做实事,勠力同心抓落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去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尽全力去破解人民群众面临的难题,用高分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力争早日把好的蓝图变成现实。坚定目标不动摇,矢志奋斗不懈怠,稳中求进不折腾,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迈进。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个人的成长梦、事业梦、家庭梦、幸福梦,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国梦上来,进一步树立“赶考”意识、增强“赶考”能力。有了赶考精神,就有了实现自家小梦想的动力,而每一个小梦想的实现,最终会推动大中国梦的实现。
就让我们一起圆中国梦,做赶考人吧!
我们的开国领袖带着胜利的“柏坡梦”进京赶考,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5位书记,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时,毛泽东就风趣而深情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啊!”周恩来会意地笑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凝视着车队将要开往的方向,坚定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能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在我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进京“赶考”,是为了实现“柏坡梦”,而今的“赶考远未结束”是为了实现更大更宏伟的“中国梦”。总之,“赶考”就是能够正确面对既往或者当前所取得的成绩,不以成功骄傲,动摇我们前进和进取的决心,能够展望未来,梳理思路,明确规划,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沉下心来,稳重而不失创新,既规范运作,又敢于突破,不会固步自封,不会骄傲自满。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赶考路上,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65年前,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5年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他表示:“赶考远未结束”,他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是啊,当年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人坐镇西柏坡,夺取了全国政权,并从这里走向北京,从“打江山”转向“坐江山”毛泽东把这次转折称为“进京赶考”,并在“赶考”前夕的著名讲话中提到的“两个务必”、“糖衣炮弹”、“万里长城第一步”等,这些话成为其后几十年间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警世名言。
因而,习总书记在西柏坡用带有总结性的口气说:“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多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这个“正能量”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圆“中国梦”就要常立赶考之志。从毛主席的“进京赶考”到习总书记的“赶考远未结束”,我们读出了“赶考”精神对于党的事业有着深远影响,它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65年来,我们党“赶考”的脚步从来没停过,“赶考”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赶考”精神让数万共产党人团结一致,积极进取,奋发图强,我们党正是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始终弘扬“赶考”精神,才创造出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而今,“赶考”精神再次激起中国人强大的追梦力量。
圆“中国梦”就要常怀赶考之心,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有了“赶考”意识,才能自觉应对考试,振奋精神,提高执政能力,为实现中国梦拼搏奋斗。“赶考”精神的实质,就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前,我们党正在继续的“赶考”,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是一场以人民群众为考官的“大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怀赶考之心,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局势面前不迷失、不懈怠、不退缩,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经历过每一次赶考的党员干部,思想境界会得到进一步升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更加坚定。
圆“中国梦”就要常行赶考之事。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干事创业的基础。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弘扬“赶考”精神。答好每一张考卷,关键在实际行动上。每一位“赶考”者,必须时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告诫,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集中精力做实事,勠力同心抓落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去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尽全力去破解人民群众面临的难题,用高分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力争早日把好的蓝图变成现实。坚定目标不动摇,矢志奋斗不懈怠,稳中求进不折腾,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迈进。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个人的成长梦、事业梦、家庭梦、幸福梦,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国梦上来,进一步树立“赶考”意识、增强“赶考”能力。有了赶考精神,就有了实现自家小梦想的动力,而每一个小梦想的实现,最终会推动大中国梦的实现。
就让我们一起圆中国梦,做赶考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