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刘天华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备受推崇的民族音乐家,在近代中国音乐面临着国乐凋零问题的特殊时期,刘天华提倡通过中西音乐融合开辟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新路径.其提出的“国乐改进”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刘天华“国乐改进”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刘天华对改进民乐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阐述了刘天华“国乐改进”思想的具体内涵及意义,进而延伸到“国乐改进”思想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奠定民族音乐教育基础、推动音乐美育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天华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备受推崇的民族音乐家,在近代中国音乐面临着国乐凋零问题的特殊时期,刘天华提倡通过中西音乐融合开辟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新路径.其提出的“国乐改进”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刘天华“国乐改进”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刘天华对改进民乐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阐述了刘天华“国乐改进”思想的具体内涵及意义,进而延伸到“国乐改进”思想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奠定民族音乐教育基础、推动音乐美育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其他文献
黎明破晓,晨曦微露,不少家庭的厨房里已是叮当作响、热气蒸腾,食物的香味渐渐飘散在房屋的每个角落里,暖意融融的烟火气息开启了城市崭新的一天.物质早餐抚慰饥饿的肚皮,优质精神食粮却凭借丰富的内涵让沉睡了一夜的城市缓缓苏醒,生机盎然.十堰日报编辑部着力打造的微信新闻专栏——早安十堰·知天下,就是为十堰320万群众打造出的对胃口、有看点的新闻早餐.
从亚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古风歌曲,凭借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属性,已经在各大音乐榜单占有一席之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一批又一批的古风歌曲相继出圈,有着鲜明的审美特质和风格特征.在网络亚文化的影响下和新媒体语境中,古风歌曲实现了自我认同和主体构建,也加速了跨圈层的交流与融合,但也有不少古风歌曲正在沦为消费盛宴中的快消品.
《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凸显出宇文所安对于中国文学思想中的理论化追求,在中西文学批评文本比较中呈现了明显的欧美文化主导倾向.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理论的文本细读乃是其文学史观生成的必由之路.他并非一定要在中国发现文学理论,而是希冀弄通文学文本的文化语境及文学理论与文学文本的关联性,如此他在进行文学文化研究时,就会以中国文学思想为参照而更为得心应手.宇文所安通过翻译并解读中国文学理论为自己的文学史研究插上了理论之翼.
全媒体时代,网评风口到来,大学生成为新闻评论写作的一支生力军.建设大学生评论员队伍,培养大学生的评论素养,既是为新闻评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培养后备力量,也是引导大学生关注和思考社会热点,主动发出青年正能量之声.近年来,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形式不断创新,覆盖高校面广,更大力度的激励大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本文以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为样本,从现状、策略与发展等方面着手,提出精准有力、协同推进的可行性举措.
基于互联网的交互性特点,网络评论无处不在.有别于社交平台的互动留言,网络评论写作有其体裁要求及内在的规律性.随着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网络评论的舆论引导功能愈加凸显,平台的创新力度持续加大,对用户参与内容生产更加欢迎.这为不同行业领域的网评作者赢来良机,参与网评写作的人也越来越多.本文为网评作者梳理出稿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网评写作实践,提炼出助益网评写作提升的“六字诀”,以期网评作者能更顺畅的行文,更接地气的分享观点.
顾炎武先生面对世变、学术之忧,经过对纷纭社会的深入考察和深度思索,将一腔激情倾注于“明道救世”的理想事业,开辟了一条“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治学新门径,并尝试付诸实践.“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可谓其一生以学术经世的精神体现.他对礼的关注和阐发,则尤能彰显其“明道救世”的学术主张、思想旨趣和文化底蕴.顾炎武先生的礼学思想,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礼义与廉耻、礼之功用、礼与法的关系等,做了具有鲜明特征的探究;二是在《日知录》《九经误字》《五经同异》等书中,对三礼文献进行了辨析,表现出对汉
阳明心学以成圣为导向,是一种为己之学.晚明三教合流,阳明“内圣”观念与“三言”修仙故事中的“净心去欲”思想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更有利于对普通民众进行教化;冯梦龙采用“预述”的方式,向人们传达“成仙”的可能性,使之具备了道德实践的可能性;冯梦龙笔下的神仙,具有合理的世俗情感,对普通民众更有吸引力.受到晚明主情思潮的影响,成仙并不意味着要背情离俗,这种通达的态度使“三言”修仙故事中传达出来的“情教文化”成为一种更高层次的为己之学.
全媒体时代下,旗帜鲜明实施“移动优先”战略,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发挥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政务抖音号、视频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优势,已成为传统主流媒体提升影响力,占领舆论主阵地的必由之路.文章围绕新媒体平台定位、受众定位、栏目设置、形式创新、网络互动、数据分析等新媒体运营策略进行分析,旨在通过积极探索运营技巧,增加平台流量,吸引粉丝,从而提高平台知名度、提升媒体影响力.
实现“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助力政府决策,需要详实可靠的文化产业数据,因此,提高文化产业的统计质量势在必行.充分理解文化产业的主题性与派生性,认识现行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在多部门的数据对话、理论基础、国际可比性和反映区域文化特色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是提升统计服务能力的重要前提.为此,可以通过强化各部门数据在统计调查过程中的联系,探索设置文化产业卫星账户,加大对国际可比性的研究投入,常态化统计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数据等方式,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统计制度.
在2020年疫情期间,高校校园题材的拍摄内容丰富,题材更广泛,但真正实践操作起来,又有很大的难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各类鲜活的校园题材影像作品呈现于报纸、网络、新媒体,本文对疫情时期的校园题材进行分析,对如何挖掘校园题材,如何用影像表现疫情时期的校园题材,以及影像创新等方面作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