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不觉间,河南省普通高中实行新课改已四年了。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既收获了成功与喜悦,又有一些问题与困惑。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代表着中国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历史教师也积极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潮流中去。但是,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特别是农村高中学生)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呢?教师的历史课堂教学是否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呢?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时又面临有哪些困难呢?需要如何解决呢?下面我根据自己这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问题与困惑
(1)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历史知识掌握的太少了。由于河南省中招考试中,历史是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要求过低,导致学生在初中时对历史知识的储备十分有限。如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分不清。而高考又是闭卷考试,学生连常用的历史语言都不会用,更不用说活学活用历史知识了。
(2)高中新教材内容的时间跨度大、体例新、容量多、学术性强、难度大,融通古今中外,且内在逻辑严密。教师一节课四十分钟根本讲不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是内容多而是内容好似压缩饼干,再加上学生的初中历史知识的“肤浅”,致使前后内容无法衔接。如在讲授必修(一)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要介绍北宋为何要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就必须给学生讲解唐中期如何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以及五代十国是如何形成的。这就必然会浪费不少时间,但如果老师不介绍,而大讲特讲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学生根本不知道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也就无法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3)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未完全更新。教师受原有的教学习惯的影响,在教学上还是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 旧的教学模式。或者认为只要把知识讲到位了,就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不去考虑学生是否乐学优学。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无法真正调动起来,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木偶。而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不会好到哪里去。
可见,搞好历史新课程改革任务艰巨,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变化与知识点的琐碎。这就需要历史老师在吃透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的同时,把历史课这份粗粮加工成“满汗全席”。
二、总结与反思
(1)钻研考纲、吃透教材、更新教学理念。传统的历史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不关注知识的应用;只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只关注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建构知识的过程;只关注智力的发展,而忽视情感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让教师没有创意,没有热情,波澜无惊,让学生没有兴趣,学起来味同嚼蜡。教师在吃透教材和考纲的前提下,在設计教学目标时,必须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注重学习过程。采取观察、讨论、探究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满自信地参与课堂活动,从不知到有知,逐渐构建新知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差异,创导学生敢于表达个人的观点、意见或情感,敢于自主提问,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教师充当积极的倾听者,允许学生出错,并给予适时的帮助。
(2) 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从初中通史式的教学,发展到高中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跳跃性强,时间跨度大,增加了教学难度。从新课标来看,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初中教材删减了大量的基础知识;高中教材却采用专题式教学,专业性较强。高中教学的专题应是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因此有必要为高中学生“补课”,简要补充某些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来补充学生的通史知识。
(3)给学生布置一些小型的研究性习题,以补充课本知识。例如:在介绍科举制度的时候,可布置学生课后查找科举制走过的历程。这种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不仅需要学生准确把握史实,而且这个学习的过程既可培养学生查找、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还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4)教师应加强集体备课,增强合作教学意识。新教材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那么教师的备课方式也要随之而变。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对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层层推进,这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且这也符合如今高考的要求。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除了要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还要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校内同级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集体讨论、协商、共同探索,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这样的合作备课,能更好地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教学水平。同时,这种集体备课不仅仅局限在校内,更应该是校际间的、地区间的,甚至是更大范围内的;不仅仅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进行网上交流;还可以走出去多听听一些教育专家们的指导性讲座,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课改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毫不为奇。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坚定信念、加强理论学习,内练素质,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努力探索,迎难而上,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问题与困惑
(1)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历史知识掌握的太少了。由于河南省中招考试中,历史是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要求过低,导致学生在初中时对历史知识的储备十分有限。如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分不清。而高考又是闭卷考试,学生连常用的历史语言都不会用,更不用说活学活用历史知识了。
(2)高中新教材内容的时间跨度大、体例新、容量多、学术性强、难度大,融通古今中外,且内在逻辑严密。教师一节课四十分钟根本讲不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是内容多而是内容好似压缩饼干,再加上学生的初中历史知识的“肤浅”,致使前后内容无法衔接。如在讲授必修(一)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要介绍北宋为何要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就必须给学生讲解唐中期如何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以及五代十国是如何形成的。这就必然会浪费不少时间,但如果老师不介绍,而大讲特讲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学生根本不知道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也就无法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3)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未完全更新。教师受原有的教学习惯的影响,在教学上还是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 旧的教学模式。或者认为只要把知识讲到位了,就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不去考虑学生是否乐学优学。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无法真正调动起来,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木偶。而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不会好到哪里去。
可见,搞好历史新课程改革任务艰巨,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变化与知识点的琐碎。这就需要历史老师在吃透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的同时,把历史课这份粗粮加工成“满汗全席”。
二、总结与反思
(1)钻研考纲、吃透教材、更新教学理念。传统的历史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不关注知识的应用;只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只关注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建构知识的过程;只关注智力的发展,而忽视情感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让教师没有创意,没有热情,波澜无惊,让学生没有兴趣,学起来味同嚼蜡。教师在吃透教材和考纲的前提下,在設计教学目标时,必须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注重学习过程。采取观察、讨论、探究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满自信地参与课堂活动,从不知到有知,逐渐构建新知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差异,创导学生敢于表达个人的观点、意见或情感,敢于自主提问,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教师充当积极的倾听者,允许学生出错,并给予适时的帮助。
(2) 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从初中通史式的教学,发展到高中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跳跃性强,时间跨度大,增加了教学难度。从新课标来看,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初中教材删减了大量的基础知识;高中教材却采用专题式教学,专业性较强。高中教学的专题应是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因此有必要为高中学生“补课”,简要补充某些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来补充学生的通史知识。
(3)给学生布置一些小型的研究性习题,以补充课本知识。例如:在介绍科举制度的时候,可布置学生课后查找科举制走过的历程。这种研究性学习的作业不仅需要学生准确把握史实,而且这个学习的过程既可培养学生查找、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还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
(4)教师应加强集体备课,增强合作教学意识。新教材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那么教师的备课方式也要随之而变。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对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层层推进,这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且这也符合如今高考的要求。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除了要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还要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校内同级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集体讨论、协商、共同探索,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这样的合作备课,能更好地解决教材中的重难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教学水平。同时,这种集体备课不仅仅局限在校内,更应该是校际间的、地区间的,甚至是更大范围内的;不仅仅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进行网上交流;还可以走出去多听听一些教育专家们的指导性讲座,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课改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毫不为奇。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坚定信念、加强理论学习,内练素质,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努力探索,迎难而上,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