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而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最终也是为了服务社会,因此社会服务已成为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仅是学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在互联网 创新创业背景下,作为21世纪知识经济核心产业的动漫产业,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升高职院校动漫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成为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高职动漫专业学生社会服务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基于互聯网 背景下高职动漫专业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J9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23-0075-02
1 引言
社会服务不仅仅是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高校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服务可以为高校获取社会资金,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高校发展。动漫专业作为学院的重点专业,先后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提供继续教育、再就业技能培训、企业动画制作等社会服务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专业社会服务能力也逐步得到社会认可。以动漫专业建设为核心,结合本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带动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2 高职动漫专业社会服务现状分析
2.1 学生社会服务意识薄弱
动漫专业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薄弱,大部分学生对社会服务概念模糊,没有激情。学生总认为社会服务只是学校的“副业”,缺乏积极服务意识,他们习惯于在校内认真学习,不愿意也不擅长走出校园与企业沟通,主动了解企业的需要并开展服务。而高职院校对激励学生进行社会服务的引导不足,害怕“节外生枝”,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顺其自然,而不是极力支持。
2.2 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有限
如果学生的专业知识往往滞后于行业的发展,缺乏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现场了解,即使有了很强的社会服务意识,但是在社会服务过程中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动漫专业开设时间短,对专业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的研究,社会服务能力比较弱,在技术上不能独立研发新兴技术,与企业的联系不紧密,还处于受制于企业的处境。
2.3 学生社会服务形式单一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仅限于培养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开展员工培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因此社会服务形式单一,这就极大地限制了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发展。
3 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
3.1 提升社会服务的意识
将社会服务意识落实到每一堂课中,积极更新办学的宗旨和教学的方式,树立起主动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意识,致力于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甚至能够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力求可以发挥更大的服务价值。另外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服务,在政策、时间、经费、场地和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把参与社会服务的成果和实绩以适当标准和比例计算工作量,作为学生积攒学分的一种方式。
3.2 培养社会服务的能力
培养学生社会服务能力。首先将培养学生作为学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搞好教育教学,培养好学生,社会服务各项工作才能有基础,否则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动漫人才。再次借助各类实训基地和合作平台,将学校的资源和社会服务需求相结合,构建科研成果和实际应用之间的便捷桥梁,更加快捷、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
3.3 构建社会服务课程体系
大多高职院校动漫专业课程设置多而杂,与企业联系不够密切,对行业变化反应迟钝,几乎开设了动漫所涉及到的所有课程,学生学完感觉什么都会,什么又都不精通,因此在社会服务上还达不到预想的专业水平。因此课程中以完整的项目为主线,围绕动漫核心课程,开设相关工作池课程,让学生有重点地学习,在社会服务中也能获得其想要的知识能力。
3.4 拓宽社会服务的范围
要根据各高职院校地域的不同,结合动漫专业,扩展合适的社会服务,灵活创新服务社会的模式,扩展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和模式,全面扩展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范围。沿着这个思路,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从以下三个方面扩展,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职前、职中、转岗培训需求,为行业、社会开展各类培训服务;二是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三是满足周边院校发展需求,以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交流、服务,达到资源共享。
4 结语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外延发展的根本,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质量和规模,为高职院校的外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4],因此在各专业发展中尤为重要,提高动漫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立学校、学生、企业密切联系的桥梁,鼓励学生用学到的专业知识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促进学院和专业的发展,利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叶蕾.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探索[J].艺术教育,2014(4):124-125.
[2]郑庆芳.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究[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8):00217-00217.
[3]刘锡奇,崔承刚.辽宁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0, 12(5):1-2.
[4]居珈璇.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探析[J].大学教育,2014(5):50-51.
关键词: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J9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23-0075-02
1 引言
社会服务不仅仅是高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高校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服务可以为高校获取社会资金,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高校发展。动漫专业作为学院的重点专业,先后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提供继续教育、再就业技能培训、企业动画制作等社会服务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专业社会服务能力也逐步得到社会认可。以动漫专业建设为核心,结合本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带动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2 高职动漫专业社会服务现状分析
2.1 学生社会服务意识薄弱
动漫专业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薄弱,大部分学生对社会服务概念模糊,没有激情。学生总认为社会服务只是学校的“副业”,缺乏积极服务意识,他们习惯于在校内认真学习,不愿意也不擅长走出校园与企业沟通,主动了解企业的需要并开展服务。而高职院校对激励学生进行社会服务的引导不足,害怕“节外生枝”,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顺其自然,而不是极力支持。
2.2 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有限
如果学生的专业知识往往滞后于行业的发展,缺乏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现场了解,即使有了很强的社会服务意识,但是在社会服务过程中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动漫专业开设时间短,对专业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的研究,社会服务能力比较弱,在技术上不能独立研发新兴技术,与企业的联系不紧密,还处于受制于企业的处境。
2.3 学生社会服务形式单一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仅限于培养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开展员工培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因此社会服务形式单一,这就极大地限制了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发展。
3 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
3.1 提升社会服务的意识
将社会服务意识落实到每一堂课中,积极更新办学的宗旨和教学的方式,树立起主动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意识,致力于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甚至能够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力求可以发挥更大的服务价值。另外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服务,在政策、时间、经费、场地和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把参与社会服务的成果和实绩以适当标准和比例计算工作量,作为学生积攒学分的一种方式。
3.2 培养社会服务的能力
培养学生社会服务能力。首先将培养学生作为学院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搞好教育教学,培养好学生,社会服务各项工作才能有基础,否则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动漫人才。再次借助各类实训基地和合作平台,将学校的资源和社会服务需求相结合,构建科研成果和实际应用之间的便捷桥梁,更加快捷、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
3.3 构建社会服务课程体系
大多高职院校动漫专业课程设置多而杂,与企业联系不够密切,对行业变化反应迟钝,几乎开设了动漫所涉及到的所有课程,学生学完感觉什么都会,什么又都不精通,因此在社会服务上还达不到预想的专业水平。因此课程中以完整的项目为主线,围绕动漫核心课程,开设相关工作池课程,让学生有重点地学习,在社会服务中也能获得其想要的知识能力。
3.4 拓宽社会服务的范围
要根据各高职院校地域的不同,结合动漫专业,扩展合适的社会服务,灵活创新服务社会的模式,扩展产学研合作的形式和模式,全面扩展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范围。沿着这个思路,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从以下三个方面扩展,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职前、职中、转岗培训需求,为行业、社会开展各类培训服务;二是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三是满足周边院校发展需求,以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交流、服务,达到资源共享。
4 结语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外延发展的根本,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质量和规模,为高职院校的外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4],因此在各专业发展中尤为重要,提高动漫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立学校、学生、企业密切联系的桥梁,鼓励学生用学到的专业知识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促进学院和专业的发展,利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叶蕾.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探索[J].艺术教育,2014(4):124-125.
[2]郑庆芳.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究[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8):00217-00217.
[3]刘锡奇,崔承刚.辽宁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0, 12(5):1-2.
[4]居珈璇.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探析[J].大学教育,2014(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