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开发利用的思考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rx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体育场馆在数量和质量上分别得到了不断地增加和提高,但是,对于我国庞大的体育群体来讲,还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如何正确认识目前高校体育场馆开发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意见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高校 体育场馆 利用
  如何处理并且解决好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开发利用问题,是一名体育工作管理者必须积极思考和认真对待的责任。从另一角度来讲,这也是处理好我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关系,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更好开展的一个关键。
  一、我高校体育场馆存在的问题
  高校体育场场馆作为学校的硬件设施,其场馆和器材的日常维护费用很高,很多高校在体育场馆的开放问题存在矛盾。管理者不仅需要考虑到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还需要认真思考场馆开放以后面临的诸多问题。
  (一)运行成本太高,经费投入不足
  大学体育场馆的支出主要是用于场馆设备的维护、更新及改造。场馆经费除事业拨款外,较少资金来源又集中在对外开放、租赁上。而有限的经营收入在支付了维持场馆正常运行的水、电等能源及人员用工费用以后,所剩无几。
  (二)场馆利用率低,经营收入缺乏
  由于大学体育场馆主要用于体育教学和学校举办的一些文体活动,其余晚上或周末大部分时间都闭馆,不像社会上体育场馆举办活动较多,利用率较高。大学体育场馆与外界联系沟通甚少,许多社会性的比赛、训练、活动以及赞助、资助、共建也就无法实施.
  (三)场馆管理滞后,缺少高素质管理人才
  目前,大学体育场馆一般由学校后勤人员管理或体育教学教师人员兼管,有些甚至是学生来管理,学校后勤人员一般具有相当的工作经验,但都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不懂体育专业相关知识。由于大学体育馆既要对外开放,又要兼顾学校的一些教学任务,造成其经营的不稳定性和非延续性。
  二、针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现状的建议
  让闲置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走向开放,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有益于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开放利用学校体育场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借鉴各地经验,由政府主导,多方联动,逐步推开。
  (一)从专业化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
  1.要实现人才的专业化。场馆管理需要专门的管理人才,其中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是两类必需人员,前者是负责管理营销,后者则负责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和设备操作。目前国内体育界普遍存在“懂体育却不懂经营,懂经营却不懂体育”的现象,这就制约了体育场馆的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大学体育场馆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引进、培养既懂得体育运动发展规律又熟谙市场运作机制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紧迫。
  2.要达到服务的专业化。从大学场馆设备、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以及环境维护来看,属物业管理的范畴。可以依托专门的物业公司来进行管理无疑能大大提高场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如行使物业管理职责,制定场馆管理条例,制定可量化岗位职责,公布服务承诺,专业人员培训等。对场馆使用计划进行合理分割,以实现课程、训练、比赛和有偿开放场馆的同步发展,可用计划项管理和收费盈利项管理等信息化手段,制定合理收费标准,软件应用管理,资金管理等。
  (二)从多元化经营的角度进行分析
  1.开发体育无形资产。通过寻找冠名企业、发售场馆冠名权,积极寻找租赁场馆的单位与个人,以及出售场馆边缘的广告牌位,为各商家进行广告宣传,来获取使用场馆的效益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应重视寻找长期合作伙伴与团体组织,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互利互惠为原则以双赢为目的,尽可能使无形资产的价值不断升高。
  2.合理化收费,提高场馆经营收入。高校有关部门在制定体育场馆服务价格时必须合理,过低无法实现体育场馆开放的价值补偿,本身难以实现体育场馆的增值,定价过高,不仅消费者负担过重,而且违背了教育法中有关高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精神。依据大学场馆的实际运行状况,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收费,面向大学生、学校教职工可借助学校的一卡通平台,实行刷卡收费,如室内体育课少量收取费用以便加强管理,业余锻炼收费标准也应低于对校外人员收费标准以获取更大支持。
  虽然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面临诸多困难,但是如果能正视所面临的困难,找到合适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开展这些活动,必然能促进高校体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广鑫.体育场的多功能利用与设计探讨[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1).
  [2] 杨守博.体育运动场馆设备和管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
  [3] 顾东梅.高校体育场馆专业化管理模式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4).
  [4] 王跃新.奥运会举办国场地建设规划及场(馆)后期利用[J].中国体育科技.2002.
  [5] 张尚权,杜永芳.中国体育设施建设的理论研究[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0.13(4).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总结了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规律,以及推动体育文化传播的关键因素。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状况进行考察,提出体育文化多元共享理念。  关键词 体育文化 国际传播 实践 理念  一、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规律  1.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跆拳道的国际传播来分析。18世纪的世界与19世纪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
将《祝福》作为出发点分析其中隐射的中国传统哲学伦理观,不仅能加深对《祝福》这篇文学作品的理解,还能追寻作者隐藏于作品背后的创作动机、思维过程.
摘 要 排舞运动自进入成都以来发展迅速,排舞简单易学、具备流行元素的特点让迅速其成为成都人民的舞蹈新宠。本文分析了排舞在成都的发展现状,并对排舞在成都的推广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排舞 成都 发展 推广  近年来,排舞悄然在成都流行。排舞比国标舞、健美操更简单易学,比普通的交谊舞、坝坝舞更具备流行元素的特点让迅速其成为成都人民的舞蹈新宠。在社区,排舞一跳就会、一跳就成瘾,成为中老年喜爱的锻炼项
为使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更多收获,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完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体系、科学应用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