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十三势行工歌诀》我识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势行工歌诀》中,“十三势”指“■、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行工”应为“行功”,指走架练功和推手练功两方面。《十三势行工歌诀》是太极拳走架练功和推手练功的经典指南和圭臬,如同王宗岳《太极拳论》一样,太极拳爱好者对《十三势行工歌诀》不可不知,不可不读,不可不深思体悟之。笔者呼吁太极拳爱好者对王宗岳《十三势行工歌诀》给以关注、重视、学习和研究,并在推手练功中认真体悟。笔者体得“我识”如下。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
  “十三势”,“势”者,形体、形态、势态之变化也,故不可在“十三势”中求力、求劲。王宗岳《太极拳谱》五篇拳论中,对于“劲”字仅仅有“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一句,而这里的“懂劲”,是指“懂”得他人之“劲”的方向、大小和意图,并非指自我求劲。太极拳修持是在逐步“懂”得他人之“劲”的过程中,逐步具备自我由感觉到感知、由感知到感应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轻灵、圆活、松空的功能,而后达到“引近落空合即出”、“牵动四两拨千斤”的“神明”功夫。太极拳追求的功夫,绝对不是“击打”和“发放”,绝对不是“瞬间发人于丈外”和“出手见红”,此种功夫与王宗岳《太极拳谱》真义背道而驰,更与“延年益寿不老春”风马牛不相及,对此,诚望同道认真学习王宗岳《太极拳谱》,并深深悟之。
  “命意”,《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作文、绘画等)确定主题。“源头”,指水的发源地。“命意源头”,可理解为“主要问题,关键问题”。“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此意思是必须重视太极拳“十三势”的修炼,而关键问题又必须注重于腰部的修炼。不少太极拳文作中,将“腰际”写作“腰隙”,笔者认为这是误传。“际”的繁体字与“隙”近似,故手抄流传误“■”为“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
  不论走架行功,还是推手练功,变转虚实时一定要虚实分清、虚实分明,必须用心用意,全身放松,“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使气“表里粗精,无微不到”,“前任后督,气行滚滚”,“气遍身躯”,流行不停。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在太极拳推手练功中,一定要“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彼不动,己不动”,“以静待动,以静御动,以静制动”;“彼微动,己先动”,随人所动,动在人先,虽动犹静,动中寓静,要根据对方的不断变化而显现、显示自己巧妙、神奇的变化。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不论走架行功,还是推手练功,每势变化必须十分用心地揆度、揣摩对方“意”欲何为,自我如何“用意”,这样朝斯夕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则会“量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意之长短,毫发不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功弥久而技弥精矣”。太极拳功夫“练功须有意为之,成功在无意之间”,“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得来不觉费工夫”是也。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刻刻留心在腰间”,关联照应“命意源头在腰际”一句,“腰脊为第一之主宰”,要时时刻刻用心用意留心于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关联照应《太极拳论》中“气沉丹田”一句,“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意到而气到,“气沉丹田”,“腹内松静”,内气如腾蒸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尾闾中正”,与“太极拳论”中“不偏不倚”一句相关联照应。
  “神贯顶”、“顶头悬”,与《太极拳论》中“虚领顶劲”,与《打手歌》中“不丢顶”相关联照应。
  “满身轻利”,与《太极拳论》中“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与《打手要言》中“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与《打手歌》中“上下相随”、“沾连黏随”相关联照应。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任自由。
  仔细认真地用心向推手中求索,随屈而伸,随伸而屈,屈伸开合,听任、随任对方自由变化而我自然变化,切忌自我行动、妄动。
  “向推求”,理解为“向推手中求索”是很贴切的。将“推求”释为“推敲”,则“仔细留心向推敲”,有欠文通理顺。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太极拳修练,“任君聪明如严闵,不遇明师莫强猜”。太极拳修炼“无师不可自通”,必须有明师“引路”、“口授”方可“入门”。“师父引进门,学悟在个人”。功无止境,艺无止境,在师父引进门后,功耶,艺耶,全靠自己自修自悟,多修多悟,其间包括读书知理、访友学艺等等。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太极拳走架行功为“体”,推手练功为“用”。“体”者,载体也。没有套路,不进行走架,则无法练功夫。推手是对套路、走架如何应用的检验和印证,是应用拳架套路动作的功夫。走架行功为“体”,推手练功为“用”,在走架行功和推手练功中以何为准则、指南和圭臬呢?这就是必须明白“意”与“气”是领导,是发令者、指挥者,“骨”与“肉”是文臣武将,是听令者、随从者。君呼臣讷,君令臣行,“骨肉”必须唯命是从,切莫自作主张,胡动乱动。
  △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太极拳推手练功于毫厘微末之间求变化、悟阴阳,其“用意”终究何在呢?是为了身体健康,延年益寿,不老如春。在这种心法、心态下推手练功,练功者自会感到心情愉悦、全身舒服,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即自在其中,势成必然。笔者认为,在推手练功中争高低、论输赢,发放、击打,与王宗岳《太极拳谱》反道而行。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遗。
  《十三势行工歌诀》共20句140个字,字字珠玑,句句锦绣,是太极拳修持者须掌握的真经、真义、要领。太极拳爱好者如能遵照王宗岳《太极拳谱》去走架行功,去推手练功,即可日见功效,觅得太极拳延年益寿之妙谛。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
  笔者感到,任何实践的过程必须以正确理论做指导,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有弊的。明理、得法、多练,是太极拳修持的三部曲。笔者再次呼吁,太极拳爱好者认真学习研究王宗岳《太极拳谱》五篇拳论,认真学习王宗岳《十三势行工歌诀》。“习拳必须明理”,“遵道勤修”方能“延年益寿”。
其他文献
采用新方法合成了介孔分子筛MCM41,通过颗粒轻微破碎后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其具有中空球形结构,介孔孔道基本
【摘要】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的角度对20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对策,即认真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     On the Factors Causing the Decline of   the Physique
<正>在心意拳的十大真形中,鹞子也属于飞禽类的鸟,与鹰同类。有人会说:十大真形已经有了鹰形,为什么还要鹞形呢?鹰鹞不是同类吗?这样古人在造拳的时候不是重复了吗?通过反复
期刊
刚柔俱混,一片神行    “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可以柔名,直以太极之无名名之。”  “当其静也,阴阳所存,无迹可见;及其动也,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刚柔互运,无端可寻。”  “太极理循环,相传不计年,此中有精义,动静皆无偏……开合原无定(活泼泼地),屈伸势相连(却有一定)。太极分阴阳,神龙变无方,天地为父母,摩荡柔与刚,生生
【摘要】舞蹈要素主要表现在发力方式、风格、包装、难度和音乐上。每类舞蹈的舞蹈要素不尽相同。舞蹈啦啦队根据不同的风格分成了爵士、街舞、花球三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项目特点。作者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啦啦队教练员绝大多数认为芭蕾、现代舞对爵士类影响最大。经研究找到它们之间在舞蹈要素上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爵士类舞蹈啦啦队的特点,希望对其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芭蕾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