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杏仁炮制方法的改进

来源 :河南中医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mon3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杏仁炮制方法的改进王爱凤,陈君,郭朝民(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450003;西平县中医院)主题词苦杏仁,炮制/方法苦杏仁,始载于《名医别录》,为蔷薇科植物山杏及杏的种子,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古典医籍和《中国药典》所收载的炮制方法有法、清炒及...
其他文献
高考中议论文的选材最易出现“撞车”现象。那么我们如何跳出这种困境而成为别具匠心的“这一个”呢?最简单的办法则是让学生的议论文“鲜”起来。议论文要“鲜”关键在于选材的“鲜”,就是说我们写文章要关注当今时代发生的热点事件,体现学生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和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将时事嵌入学生的议论文中,是让议论文“鲜”起来的一条捷径,但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才行,对此笔者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践行的。  一、掘井
锦 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的《锦瑟》向来以其“多义”、意境迷离朦胧而美,也一直让众多古典文学爱好者咀嚼吟赏,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求学阶段错过这么一首“经典”,可谓遗憾之至。然放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以高中学生的理解力,在他们有限的经历和理解体悟生活尚
我在教学中发现,教材中的名篇往往在表情达意的基础上“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比如名篇《氓》中,就是用自然现象来表现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由叶子的鲜嫩到枯黄,形象地说明感情生活从幸福到痛苦的变化,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为了让学生掌握“立象以尽意”的方法,尽快地实施到写作中去,我总结了“以象代意”、“以象化类”、“以象造境”、“动形借象”等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