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安抚那些不安的年轻人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4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好:
  人之大患在于好为人师。唐骏学历门应了这句古训,也应了他先前说的“人一出名,最怕被人给盯上”。从余秋雨到唐骏,近年来我们目睹了一个个大师的倒掉。
  唐骏现象提出了三个问题:谁的成功可以复制?谁配当青年导师?以及他们应该教导些什么?
  谁的成功可以复制?
  他们是压力最大的一代,也是最没方向感的一代。他们不想工作,他们拒绝加班,他们喜欢宠物甚于小孩。而现实是,他们又要工作又要加班,有时还要生孩子。年纪轻轻背上房贷,年纪轻轻没了理想。曾经的“飘一代”沦为宅男宅女。这是可悲的!
  表面上看新生代们要比前辈快乐得多,但那是虚假繁荣。无论“80后”“90后”。他们在随心所欲的表象下,是某种严重的不安全感。他们被斥为最无责任感、历史感的一代,他们是历史上包袱最沉重的一代。打天下。改革开放30年。导致社会复又堕回到先赋社会。找1=作就是比爹。
  唐骏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没有人的成功可以复制。因为成功的社会背景变了,况且我和你也不是一类人。 新生代面临的大问题。不是哪个青年导师能回答得了的。这是时代的症结,不是新生代的问题。
  谁配当青年导师?俱往矣,青年导师们!
  做青年导师的前提,是言行合一。孔子门徒三千,足可敌国,却安于游走布道。他的青年导师范儿,为万世表率。中国还有王守仁的门徒、鲁迅的门徒,各有各范儿。
  再后来,即上世纪80年代曾出现过一拨德育导师,李燕杰、曲啸、彭清一曾在改革开放前沿蛇口与当地青年辩论过一场,并引发了所谓“蛇口风波”。德育导师将“淘金者”与“创业者”对立,认为淘金者“为了个人利益,特区不欢迎”,引发青年反感乃至当场反驳。再后来,在王朔小说中,在电影《顽主》里德育导师被彻底解构了。时代变了,年轻人只接受《编辑部里的故事》中“知心大姐”那样的朋友。
  学生们会说:“老师,您说得豪气干云,让我们热血沸腾,但一走进社会全不是那个意思。”一进社会就是另一套规则,一种无能为力感迎面而来,导师们的话总被雨打风吹去。
  严格地说,失去人格力量的人不堪为人师。过往的青年导师,无不以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为大旗。今天的青年导师没有范儿,他们只会兜售《成功学》及显摆殷实的银子——这便是他们的导师资本了。值此三千年未遇之变局下,青年导师又能向新生代灌输什么?
  其实,从来就没有什么成功人生可以复制,要改变命运只有自己摸索。马克·扎克伯格没有复制
  比尔·盖茨,没以谁为榜样,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校园生活搬到网上。中国青年当羡慕扎克伯格,这位Facebook的创始人,凭简单的理想就成功了。而钱,是顺带的结果。
  “后喻社会”中儿子尚能教老子新技术新玩法,老子辈又能教儿子辈什么?潜规则、厚黑学吗?若把这个世界搞得这么糟,环境污染、社会不公、腐败盛行,有何脸面教导下一代、做其导师?
  这样的导师不要也罢。新生代只需要同龄人的共鸣与相互学习。韩寒说:方圆几公里都找不到一个励志故事。你只有快快让路,为年轻人腾地方。
  谢谢!
  (肖锋,新周刊主笔)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黄晓明,外表帅气。从《大汉天子》《还珠格格3》到《神雕侠侣》《新鹿鼎记》再到《叶问2》《唐伯虎点秋香2》,他人气飙升,被媒体称为“内地古装第一小生”,更被热情的粉丝尊奉为“明教教主”。之所以如此受青睐,还与他一流的口才分不开。    一、自嘲调侃解尴尬    2010年4月22日,黄晓明出席《叶问2》在北京举行的全球首映礼。这是他第一次加盟功夫片,在片中出演叶问的大徒弟黄进。其
2005年6月,16岁的路珍正在老家山西长治读高二。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她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洪战辉的故事,洪战辉的自立自强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她,“我能不能挣点钱养活自己呢?”她想。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她开始寻找自己的生财之道。那天,在学校里看到清洁工收集塑料瓶子卖钱,她也心动了。从此,她利用课余的时间走遍了学校的每个角落,总共收集到36个瓶子。那时一个瓶子5分钱。她第一次卖了1.8元……捏着这1.8元,
在遭受诱惑的瞬间,人的品质被决定  初中毕业后,我很幸运地来到了澳大利亚卡尔古利中学留学,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班主任——娜维耶芙·戈曼。她是个黑白混血的女教师。四十多岁,和蔼可亲。在她的帮助下,我很快便融入了新环境。  转眼到了圣诞节。人们格外重视这个节日,它是澳大利亚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我也一直盼着过节,因为我很想送戈曼一份礼物。平时找不到借口,可在圣诞节,没有人会拒绝礼物。  最终,我
回到故乡,遇见以前的语文老师,当年那个美丽的中年女人,却已经是憔悴苍老。只是在她不变的笑容里,依然有着曾经那种直入人心的温暖。她居然还记得我,说我当时的作文写得好。那个初夏的午后,我和她静静地坐在阳光下,说着从前的种种,她的白发闪着细密的光。我的这位老师当年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却是命运多舛,一生都如风中飘蓬,辗转无依。据说她年轻时,几度逃婚,从遥远的关外一直跑到黑龙江,终于遇见自己喜欢的人,相爱
2012年3月1日,电视剧《红军东征》开始在央视一套播出。“皇帝专业户”张铁林在剧中扮演毛泽东,他无论是造型还是表演,都可圈可点,获得好评如潮。通过媒体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他立即给好友唐国强打了电话以示感谢。张铁林为什么要给唐国强打电话呢?事情还得从《红军东征》开拍之前说起。  早在拍摄《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时,很多人就都说张铁林有点像毛泽东,于是造型师就鼓动他做了个造型。张绍林在为《红军东征
朋友的舅舅在上海嘉定有两家服装工厂,资产逾千万,可以算得上是成功人士。舅舅本打算等儿子大学一毕业就把事业交与儿子打理,可谁知去年感到身体异常,一检查竟是肝癌晚期。短短几个月病情便江河日下,等到找到匹配的肝源时,却被告知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适合肝移植。悲痛万分的家人在无奈下选择了不移植,这样至少能维持舅舅半年的生命。  朋友说,每次探望时,看到曾经意气风发、风度翩然的舅舅形如槁木,她就痛彻心扉、心如刀
两根自我扭曲,向上,相对而立的不锈钢方柱雕塑,竖立在小区的庭院中。  我端详,两根钢柱,似一对秘密来往的情人,你望着我,我看着你,保留一点空间,坚守一段距离,生怕被人看见;你是我的另一面,我是你的另一面,相互凝望相互想像;你中有我的影子,我中有你的形象,热烈盼望无限期望。好像是说:有距离,请不要走近我;心靠近,请不要远离我;亲近我。别让人看见我,偶尔在时间、空间与心灵的三维坐标上相遇,这便是永恒的
用爱点亮心灵的光芒  1986年,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从辽宁锦西迁至山东烟台,营区不远就是烟台市聋哑中心学校。这天傍晚,时任学院政委的刘作良和一群聋哑孩子不期而遇。当他俯下身想去牵一个孩子手的说话时,他们却撒开小腿一股风跑开了,嘴里发出含混不清的“咿咿呀呀”声。  看到这一幕,他的眼睛变得湿润。为此,他专程来到学校,得知全校有两百多个聋哑孩子,年龄最大的二十多岁,最小的只有三四岁,他们大多来自贫困家庭
人们叫他“小杨”,至于名字,不详。不过,这显然不是最重要的,最吸引我们眼球的,这位宁夏银川的男孩,曾经是一位高考落榜生。从小在农村长大,高考落榜快一年了,但2012年初,他却被哈佛大学录取,并给予他全额奖学金。而人们更吃惊的是,他还是有史以来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分数最低的华人学生。哈佛大学给出的理由是:“我们需要将来能改变世界的人。”  一个高考落榜生能改变世界?这或许才是我们最想不明白的地方。当我把
我以前带的几个学生,现在成了我的朋友,有的做了电视导演,有的在大学宣传部,有的做了杂志编辑部主任,还有的成了书协会员……究其共通的地方,就是他们都有明确的注意力,即他们表现出来对现在从事的职业的热爱与浓厚的兴趣。  这让我想到了心理学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大致意思是: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擅长雕刻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用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雕刻出一个美丽的象牙少女像,从此,就整天和她在一起,他像对待自己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