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业余学习钢琴的孩子越來越多,大部分家长都抱着“培养兴趣爱好”和“陶冶情操”的目的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到音乐的海洋中,这是一种好现象。但随之而来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本文旨在根据本人目前的教学经验和记录,来阐述我所发现的一些问题及应对的方法。
【关键词】钢琴教育;小学琴童;小学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7-9岁琴童面临的问题
中国有句俗语叫:“七八九,讨狗嫌”,意思是说7-9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多动,喜欢“惹祸”,往往很多之前看来很听话乖巧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也会变得有些“不安分”。而钢琴学习又是需要“静”的“重复性工作”,因此根据目前的教学经验积累,发现在7-9岁的琴童中,有他们的特性也同时是共性的问题。
(一)喜动不喜静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例如在听音乐的选择上,可能更容易选择《小苹果》一类的节奏感强烈的舞曲,而不是一些平静的古典曲目。虽然他们大部分时候选择的音乐在科班出生的钢琴老师看来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但这些情况确实是在发生着。下面我会列举一些教学实例来帮助我说明问题或解决的方法,在此特别声明我所举的实例中的学员均为化名,均把钢琴当做业余爱好,非专业钢琴学生。
教学实例一,阳阳,女生,9岁(三年级);阳阳是我从另外一名钢琴老师那里接手的学生,起初在我询问她妈妈为什么要换老师时,得到的答复是:“张老师要求实在是太严格啦,感觉难以适应!”好吧,也许是我随和的性格吸引了他们。阳阳在同龄的业余学琴孩子中,算学的还不错的,9岁已经弹完了《车尔尼599》和部分《车尔尼849》,《二部创意曲》也弹过一点。识谱很快,手指灵活,对老师的指令反应迅速。但就是坐不住,她的妈妈从学琴开始一直陪伴左右,也很头疼她这个问题。
弹起曲子来也是飞快,可以把一曲平静的《水边的阿迪丽娜》表现成“手舞足蹈的阿迪丽娜”,经常弹错了以后也不知道自己断在什么位置。为了培养她一点“古典主义”气质以及让她能在性格上静一点,我给她留了一首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威尼斯船歌》,在我做示范的时候,令我有些意外的是,她对此曲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好听!但我心里其实还是有些忐忑的,不知道她会按照曲子本来的感觉练习吗?后来回课的时候,果然,阳阳把这首曲子弹得很快,表情也基本忽略了,不过谱子全部识完了。所以我不得不又重复了一次:“这首曲子的感觉是很浪漫的哟!平静的水面上一艘小船缓缓荡漾,想想那种感觉!”阳阳的第二遍还是不能令人满意,一直重复了好几次,阳阳有些不耐烦了:“哎呀,老师,我就是慢不下来呀,我就是多动,就是不能静下来!”说完屁股就开始在凳子上扭来扭去。
这时我想既然从感性上不能控制你,那就只有借助节拍器这个相当理性的朋友来帮助你了,于是我在节拍器上调了一个比较慢的速度,说:“先不要做弹性节奏,全部跟着节拍器的速度,每小节都要对准。”在老师的“压迫”下,阳阳又弹了一遍,这次终于慢下来了,我又嘱咐陪她上课的妈妈回去练习的时候也要用节拍器,并且写了几个规定的速度。
其实我本人比较反感这种把音乐模式化的东西,但没有办法,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定在性格上控制力比较差的时候,只能借助一些外部工具。在后面的几周,随着阳阳能控制住速度,我又让她带着一些表情去处理这首曲子,经过比较长的拉锯战,阳阳总算掌握了一点浪漫派的处理方式,也算小有进步吧!
(二)正值打基础的阶段,需要大量练习基本功,却有些坐不住
7-9岁是大部分业余学琴孩子的初级阶段。众所周知在该阶段的钢琴学习中,类似于《哈农》《什密特》等指法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可以培养手指独立性,熟悉各种奏法,为将来的钢琴学习打好基础。但他们却又是相当枯燥乏味的,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弹这样的练习,这很正常。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没有人愿意长期做重复性的工作,成人尚且如此何况是活泼好动的孩子。
教学实例二:芊芊,女生,7岁,二年级。芊芊学琴两年来教学进度相对比较慢,因为女孩子天生手比较纤细弱小,再加上在协调性方面不属于特别突出的孩子,所以各种原因相加导致练习起来会比较慢一点。有时候学习进度一慢,老师或者家长就会不自觉地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导致芊芊的挫败感更强烈,以至于更不爱弹琴了,所以基本功练习更是无从谈起。
曾经我也尝试过在一段时间使用类似《哈农》的练习给芊芊进行突击训练,希望在一段时间内让她的手指力度、灵活度有所加强,这样在练习其他曲子时能够得心应手一些。但是效果甚微,因为每次练琴都从技巧练习开始弹起,导致芊芊的兴趣大大减弱。有很长一段时间,芊芊每天的练习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有时候甚至不到。
在做过各种尝试之后,我决定给她换一些短小简练、趣味性强一点的技巧练习。在翻阅了一些教材之后,我选定了一套美国的技巧练习,每条只有一行,大约8小节左右,并且配有有生动的题目和图画。因为每条练习很短小,所以每次我会留8-10条左右,一开始我担心会不会有点多,后来经过多次回课验证,芊芊很爱弹里面的练习。通过这些练习,芊芊的手指跑动、和弦准确性都有提高,也更爱练琴了,练习时间从原来的20分钟左右提高到50-60分钟,这对于业余学琴的孩子已经是相当大的进步了!
(三)小学生的课外班越来越多,大大挤压练习时间
自己家有学龄儿童或者稍微关注当下补习班的朋友都了解,虽然学校在提倡肩负,但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并没有因此减轻。所以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作用下,当下学龄儿童的课外班压力其实很大。奥数、英语、作文、书法、绘画、舞蹈等等课外班都在和钢琴课“强占时间”。
教学实例三:霖霖,男生,9岁,三年级。霖霖在二年级以前,由于课业压力没那么重,课外班也比较少,所以练琴时间比较多,每次回课都能讲新的内容。但由于霖霖所在的学习为一所重点小学,从二年级开始,学校作业增加。加之考试压力比较大,霖霖妈妈又在课外给霖霖报了作文、奥数、英语等补习班,霖霖的练琴时间一下变少了。有时候一周只能练2-3次钢琴,每次不到一小时,所以在这种状态下,霖霖的钢琴课慢慢变为以复习为主。这带来两种恶性循环。总是弹旧内容总做重复工作,导致学琴兴趣大减;练琴时间少导致练琴质量下降,所以被表扬的次数减少,挨批评的次数增加,从而导致学琴的热情也大大降低。 对于这种情况,本人目前沒有找到很好的对策,因为这不在钢琴老师能力控制的范围内。毕竟对于多数业余学钢琴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来说,钢琴终究是兴趣爱好,不能因为兴趣而丢掉本来的文化学习。相信这也是让很多奋战在一线的钢琴老师感到困扰的问题。
(四)喜欢和家长老师针锋相对,不再顺从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三个叛逆期,2~4岁是第一叛逆期,12~16岁是第三叛逆期,而6~8岁的孩子,则是经历着“儿童叛逆期”。这一时期是孩子自我意识产生的开始,也就是说孩子有开始独立思考了,不再是单纯听父母安排,甚至觉得和父母在一起时要“逆流而上”才是自己。这个时候作为老师和父母应该是尊重他们,倾听他们,而不是强硬的打压,这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而解决问题。
教学实例四:杰杰,8岁,二年级。2017年10月的一天,杰杰一开始就表示不想上课,从我进屋开始就一直背对我,并且一直保持沉默。我决定暂缓了上课,先跟他聊一聊,否则即使上课效果也不好。10分钟后在我的不间断的“话疗”攻势下杰杰终于开口回应了我几句。其实我问的都是一些和钢琴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吃饭了吗?今天穿的衣服怎么这个颜色?今天在学校踢球了吗云云。师生之间继续东扯西拉的了一会后,孩子终于吐露:今天不想上课是因为父母出去逛街了,却把他扔在家里上课,他觉得这样特别不公平。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孩闹孩子气,但我也没有因此生气而责怪他,我觉得作为他这个年龄的孩子,这种思维方式很正常。于是我又开始给他做思想工作:比如这个问题你可以等到父母回来以后和他们讨论,不能因为你们家庭内部的问题影响到我们的课程,因为老师的时间也很宝贵云云。在沟通了近30分钟之后,杰杰终于肯上钢琴课了。
从上面这个例子中,我深刻觉得老师有的时候更像一名心理疏导员,只要能从心理学这个根本问题上解开孩子心中的结,那么一切技术上、音乐上的问题可能也都会迎刃而解。
当然任何问题都不能用一种死板的方式解决,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有一些触碰教师底线的问题是不可以商量的。例如对教师等长辈的礼貌;对所学曲目的完整性和流畅性等这些问题是不可以商量的。
教学实例五:仍然是8岁的杰杰。杰杰这个孩子的情绪确实容易失控,有一次因为他对他妈妈给他安排的课外班时间不满意,因此在上课伊始的时候,一直带着情绪弹琴。例如:大力地敲击琴键发泄不满;故意弹错;弹错也不承认胡搅蛮缠等等。在我三番五次地好言劝说他改正的时候,他又提出来要看一眼前几天买的新书,在我拒绝之后,他用一种极其没有礼貌的口吻大吼大叫表达不满。我决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我用一种男老师特有粗犷嗓音大声训斥他:“有你这样和老师说话的吗?一点规矩都没有?你该弹好的曲子弹得乱七八糟还跟我提要求?继续练,再弹错一个你试试!”训的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杰杰也突然安静了,在我俩都沉默了几秒钟之后,他又开始练习,这次是真的开始用心弹了。
所以,当在课程进行中,连最起码的准确性和对长辈的尊重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个人认为老师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拿出一点点“脾气”,守住“底线”。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钢琴老师或者音乐老师,在教学中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技术问题,还有心理问题等。有时候你需要陪伴他们反复地练习同一个技术难点;有时候你需要根据他们学习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而不能按部就班;有时候你又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有的时候好像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仿佛也要传授一些。所以通过以上教学实例总结与分析,越发地发现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钢琴老师确实有很多工作要做,也希望有其他的同行在看到我的文章后能共同探讨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作者简介:奋战于北京第一线钢琴教师,教龄6年,所教授学员以学龄前儿童及小学阶段未成年人为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在职研究生。
【关键词】钢琴教育;小学琴童;小学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7-9岁琴童面临的问题
中国有句俗语叫:“七八九,讨狗嫌”,意思是说7-9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多动,喜欢“惹祸”,往往很多之前看来很听话乖巧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也会变得有些“不安分”。而钢琴学习又是需要“静”的“重复性工作”,因此根据目前的教学经验积累,发现在7-9岁的琴童中,有他们的特性也同时是共性的问题。
(一)喜动不喜静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例如在听音乐的选择上,可能更容易选择《小苹果》一类的节奏感强烈的舞曲,而不是一些平静的古典曲目。虽然他们大部分时候选择的音乐在科班出生的钢琴老师看来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但这些情况确实是在发生着。下面我会列举一些教学实例来帮助我说明问题或解决的方法,在此特别声明我所举的实例中的学员均为化名,均把钢琴当做业余爱好,非专业钢琴学生。
教学实例一,阳阳,女生,9岁(三年级);阳阳是我从另外一名钢琴老师那里接手的学生,起初在我询问她妈妈为什么要换老师时,得到的答复是:“张老师要求实在是太严格啦,感觉难以适应!”好吧,也许是我随和的性格吸引了他们。阳阳在同龄的业余学琴孩子中,算学的还不错的,9岁已经弹完了《车尔尼599》和部分《车尔尼849》,《二部创意曲》也弹过一点。识谱很快,手指灵活,对老师的指令反应迅速。但就是坐不住,她的妈妈从学琴开始一直陪伴左右,也很头疼她这个问题。
弹起曲子来也是飞快,可以把一曲平静的《水边的阿迪丽娜》表现成“手舞足蹈的阿迪丽娜”,经常弹错了以后也不知道自己断在什么位置。为了培养她一点“古典主义”气质以及让她能在性格上静一点,我给她留了一首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威尼斯船歌》,在我做示范的时候,令我有些意外的是,她对此曲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好听!但我心里其实还是有些忐忑的,不知道她会按照曲子本来的感觉练习吗?后来回课的时候,果然,阳阳把这首曲子弹得很快,表情也基本忽略了,不过谱子全部识完了。所以我不得不又重复了一次:“这首曲子的感觉是很浪漫的哟!平静的水面上一艘小船缓缓荡漾,想想那种感觉!”阳阳的第二遍还是不能令人满意,一直重复了好几次,阳阳有些不耐烦了:“哎呀,老师,我就是慢不下来呀,我就是多动,就是不能静下来!”说完屁股就开始在凳子上扭来扭去。
这时我想既然从感性上不能控制你,那就只有借助节拍器这个相当理性的朋友来帮助你了,于是我在节拍器上调了一个比较慢的速度,说:“先不要做弹性节奏,全部跟着节拍器的速度,每小节都要对准。”在老师的“压迫”下,阳阳又弹了一遍,这次终于慢下来了,我又嘱咐陪她上课的妈妈回去练习的时候也要用节拍器,并且写了几个规定的速度。
其实我本人比较反感这种把音乐模式化的东西,但没有办法,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定在性格上控制力比较差的时候,只能借助一些外部工具。在后面的几周,随着阳阳能控制住速度,我又让她带着一些表情去处理这首曲子,经过比较长的拉锯战,阳阳总算掌握了一点浪漫派的处理方式,也算小有进步吧!
(二)正值打基础的阶段,需要大量练习基本功,却有些坐不住
7-9岁是大部分业余学琴孩子的初级阶段。众所周知在该阶段的钢琴学习中,类似于《哈农》《什密特》等指法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可以培养手指独立性,熟悉各种奏法,为将来的钢琴学习打好基础。但他们却又是相当枯燥乏味的,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弹这样的练习,这很正常。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没有人愿意长期做重复性的工作,成人尚且如此何况是活泼好动的孩子。
教学实例二:芊芊,女生,7岁,二年级。芊芊学琴两年来教学进度相对比较慢,因为女孩子天生手比较纤细弱小,再加上在协调性方面不属于特别突出的孩子,所以各种原因相加导致练习起来会比较慢一点。有时候学习进度一慢,老师或者家长就会不自觉地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导致芊芊的挫败感更强烈,以至于更不爱弹琴了,所以基本功练习更是无从谈起。
曾经我也尝试过在一段时间使用类似《哈农》的练习给芊芊进行突击训练,希望在一段时间内让她的手指力度、灵活度有所加强,这样在练习其他曲子时能够得心应手一些。但是效果甚微,因为每次练琴都从技巧练习开始弹起,导致芊芊的兴趣大大减弱。有很长一段时间,芊芊每天的练习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有时候甚至不到。
在做过各种尝试之后,我决定给她换一些短小简练、趣味性强一点的技巧练习。在翻阅了一些教材之后,我选定了一套美国的技巧练习,每条只有一行,大约8小节左右,并且配有有生动的题目和图画。因为每条练习很短小,所以每次我会留8-10条左右,一开始我担心会不会有点多,后来经过多次回课验证,芊芊很爱弹里面的练习。通过这些练习,芊芊的手指跑动、和弦准确性都有提高,也更爱练琴了,练习时间从原来的20分钟左右提高到50-60分钟,这对于业余学琴的孩子已经是相当大的进步了!
(三)小学生的课外班越来越多,大大挤压练习时间
自己家有学龄儿童或者稍微关注当下补习班的朋友都了解,虽然学校在提倡肩负,但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并没有因此减轻。所以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作用下,当下学龄儿童的课外班压力其实很大。奥数、英语、作文、书法、绘画、舞蹈等等课外班都在和钢琴课“强占时间”。
教学实例三:霖霖,男生,9岁,三年级。霖霖在二年级以前,由于课业压力没那么重,课外班也比较少,所以练琴时间比较多,每次回课都能讲新的内容。但由于霖霖所在的学习为一所重点小学,从二年级开始,学校作业增加。加之考试压力比较大,霖霖妈妈又在课外给霖霖报了作文、奥数、英语等补习班,霖霖的练琴时间一下变少了。有时候一周只能练2-3次钢琴,每次不到一小时,所以在这种状态下,霖霖的钢琴课慢慢变为以复习为主。这带来两种恶性循环。总是弹旧内容总做重复工作,导致学琴兴趣大减;练琴时间少导致练琴质量下降,所以被表扬的次数减少,挨批评的次数增加,从而导致学琴的热情也大大降低。 对于这种情况,本人目前沒有找到很好的对策,因为这不在钢琴老师能力控制的范围内。毕竟对于多数业余学钢琴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来说,钢琴终究是兴趣爱好,不能因为兴趣而丢掉本来的文化学习。相信这也是让很多奋战在一线的钢琴老师感到困扰的问题。
(四)喜欢和家长老师针锋相对,不再顺从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三个叛逆期,2~4岁是第一叛逆期,12~16岁是第三叛逆期,而6~8岁的孩子,则是经历着“儿童叛逆期”。这一时期是孩子自我意识产生的开始,也就是说孩子有开始独立思考了,不再是单纯听父母安排,甚至觉得和父母在一起时要“逆流而上”才是自己。这个时候作为老师和父母应该是尊重他们,倾听他们,而不是强硬的打压,这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而解决问题。
教学实例四:杰杰,8岁,二年级。2017年10月的一天,杰杰一开始就表示不想上课,从我进屋开始就一直背对我,并且一直保持沉默。我决定暂缓了上课,先跟他聊一聊,否则即使上课效果也不好。10分钟后在我的不间断的“话疗”攻势下杰杰终于开口回应了我几句。其实我问的都是一些和钢琴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吃饭了吗?今天穿的衣服怎么这个颜色?今天在学校踢球了吗云云。师生之间继续东扯西拉的了一会后,孩子终于吐露:今天不想上课是因为父母出去逛街了,却把他扔在家里上课,他觉得这样特别不公平。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孩闹孩子气,但我也没有因此生气而责怪他,我觉得作为他这个年龄的孩子,这种思维方式很正常。于是我又开始给他做思想工作:比如这个问题你可以等到父母回来以后和他们讨论,不能因为你们家庭内部的问题影响到我们的课程,因为老师的时间也很宝贵云云。在沟通了近30分钟之后,杰杰终于肯上钢琴课了。
从上面这个例子中,我深刻觉得老师有的时候更像一名心理疏导员,只要能从心理学这个根本问题上解开孩子心中的结,那么一切技术上、音乐上的问题可能也都会迎刃而解。
当然任何问题都不能用一种死板的方式解决,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有一些触碰教师底线的问题是不可以商量的。例如对教师等长辈的礼貌;对所学曲目的完整性和流畅性等这些问题是不可以商量的。
教学实例五:仍然是8岁的杰杰。杰杰这个孩子的情绪确实容易失控,有一次因为他对他妈妈给他安排的课外班时间不满意,因此在上课伊始的时候,一直带着情绪弹琴。例如:大力地敲击琴键发泄不满;故意弹错;弹错也不承认胡搅蛮缠等等。在我三番五次地好言劝说他改正的时候,他又提出来要看一眼前几天买的新书,在我拒绝之后,他用一种极其没有礼貌的口吻大吼大叫表达不满。我决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我用一种男老师特有粗犷嗓音大声训斥他:“有你这样和老师说话的吗?一点规矩都没有?你该弹好的曲子弹得乱七八糟还跟我提要求?继续练,再弹错一个你试试!”训的时候真的感觉自己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杰杰也突然安静了,在我俩都沉默了几秒钟之后,他又开始练习,这次是真的开始用心弹了。
所以,当在课程进行中,连最起码的准确性和对长辈的尊重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个人认为老师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拿出一点点“脾气”,守住“底线”。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钢琴老师或者音乐老师,在教学中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技术问题,还有心理问题等。有时候你需要陪伴他们反复地练习同一个技术难点;有时候你需要根据他们学习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而不能按部就班;有时候你又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有的时候好像道德修养和人际交往仿佛也要传授一些。所以通过以上教学实例总结与分析,越发地发现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钢琴老师确实有很多工作要做,也希望有其他的同行在看到我的文章后能共同探讨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作者简介:奋战于北京第一线钢琴教师,教龄6年,所教授学员以学龄前儿童及小学阶段未成年人为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