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人士指出,里程时间的缩短和票价的下降将给公路运输带来稳定的客流,最终使乘客、运输企业双方共同收益。
记者从宁波市公管处了解到,杭州湾跨海大桥开通后,宁波市目前共有50条原行经沪杭甬高速的班线将改走大桥线,走向调整后,各条班线运营里程将缩短60至100公里,在途时间将缩短45分钟至60分钟,票价也将适当下降。
该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5月1日正式通车。这座全长36公里的大桥是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建造、自行投资的特大型交通设施。
多快好省,改走大桥线!
近期,宁波市将有50条客运班线、共106辆车改走大桥线,主要涉及嘉兴、上海、江苏三个方向。其中嘉兴方向班线12条、车辆14辆;上海方向班线10条、车辆55辆;江苏方向班线28条,车辆37辆。
改道前,这些班车全部就近上沪杭甬高速驶往目的地,改道后,将就近上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行。以宁波到上海南站为例,由改道前的316公里缩短至改道后的225公里,比改道前少走100多公里,路上时间也比改道前减少约1小时。
同时,客运班车班次也将适当调整。目前每天发班51班,每隔15至20分钟发车一趟。宁波市公管处早于2006年着手对大桥开通后的客流情况进行分析、调研,针对大桥开通后短时期内客流量上升的情况,将采取部分班线增班和增座的办法增加运输能力,以满足群众需求。特别是“五一”期间,该市公管处也已制订专门的班次临时加密计划,确保群众出行。
记者了解到,今后,随着在途时间的缩短,在客流充足的条件下,部分班线将有条件增加日发班次。如江苏方向申请增班的车辆需提供提出申请前三个月的月均实载率情况报告,达到70%以上的可考虑增班。
票价适当下调,服务更完善!
由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建造成本较高,其通行费高于一般高速公路。为合理制定票价,宁波市价格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实地勘查行车线路,并多次征求各运输企业、群众的意见,在综合考虑营运费用、过路费用、天气等因素基础上,要求运输企业下调票价。

从运输企业已报价格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的票价来看,通过杭州湾大桥的各道路运营班车票价均有所下降,其中:
宁波至上海的票价由原先的100元/人次下降至90元/人次;
宁波至苏州的票价由原先的123元/人次下降至115元/人次;
宁波至海宁的票价由原先的68元/人次下降至60元/人次;
宁波至无锡的票價由原先的128元/人次下降至120元/人次;
宁波至南通的票价由原先的140元/人次下降至130元/人次;
宁波至张家港的票价由原先的135元/人次下降至128元/人次。
为保证服务质量,宁波市公管处客运科有关负责人表示,运管部门将对企业、驾驶员、车辆、车站等严格要求,确保旅客安全出行。
对于运输企业,市公管处要求所有企业对全体驾驶员进行教育,要求驾驶员熟悉海上行车的操作规程和要求,熟悉海上行车和普通高速公路行车的区别,熟悉宁波环城高速、沈海高速的标志标线,防止行车出错;对于驾驶员,运管部门将对所有司乘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从业资格证进行检测和梳理,并对驾驶员开展安全教育,一旦海上行车发生事故,驾驶员能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操作规程;对于改走大桥线的客运车辆,运管部门将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车况必须达到营业性道路运输的相关技术要求,方可上桥行驶;对于车站,运管部门要求其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检查力度。
乘客、运输企业必然受益!
大桥开通使出行时间缩短,票价下降,乘客受益;同时,受益方必然包括运输企业。有关人士指出,大桥开通使得长三角公路运输更具竞争力,公路、民航、铁路之间又会形成新的客流格局。
以宁波至上海为例,下图就能反映出三种出行方式的区别。

从表格可以看出,与铁路相比,公路运输在日发班次、里程、时间上都有着明显优势,与民航相比,公路运输在日发班次、票价方面也有着显著优势,在途时间也有了明显的缩短。
今后,这些优势将吸引部分旅客改乘公路客运出行,公路运输客流将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同时,随着在途时间的缩短,在客源充足的条件下,部分班线将有条件增加日发班次。管理部门已要求企业以大桥开通为契机,调整经营模式,提供服务质量,重塑道路运输方式的竞争优势。(作者单位:宁波公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