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雪峰、武陵两大山脉交汇处的辰溪县仙人岩国有林场,当下勇立改革潮头,破茧成蝶,告别贫困和落后,重建绿色家园,呈现出勃勃生机。
立在绿意上
仙人岩国有林场建于1958年,经营面积4226.66公顷,下辖11个生产工区,位于海拔750~1020米之间的高寒山区,历史主营商品木材,为国家计划经济产物,一直是省级典型的贫困林场。林场离县城55公里,与怀化市区相隔53公里,处于“不工不农,不城不乡,不企不事”的尴尬境地。如今,与建场的老职工一道聊起林场的“家事”,历经风雨沧桑的老工人们脸上无不饱含着劳累和快乐,充满了辛酸与喜悦。林场的“场史”,就是祖祖辈辈工人以镐锄为“笔”,把山地当“纸”,用心血作“墨”,描绘出来的绿色画卷。
为储备木材艰苦创业。老工人们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为响应党的号召,164位工人带着392名家属,于1958年秋天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荒无人烟的仙人岩脚下。在深坳、平顶界、方子岩等地安营扎寨,刀耕火种,植树造林,加上全县7个公社1万余群众的大兵团作战,当年栽下杉木、马尾松596.86公顷。之后,工人力量源源不断地补充,高峰期职工达320人,造林面积、森林蓄积、商品材采伐等经营成效逐年扩展。初步统计,建场50多年来,该场累计造林8333.33公顷,储备商品木材110万立方米以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重建家园奋力自救。2004年冬,正当林场第三批次人工杉木、马尾松、柳杉幼林郁闭成林、人见人爱的时候,一场长达37天的严酷冰冻突袭,使692公顷幼林遭受损毁。灾害场地尚未清理完毕,2007年冬至2008年春,接着50年不遇的特大冰灾又覆盖了整个林场,雨雪冰冻长达64天。灾情空前严重,所有常绿树被冰冻或压断,或劈裂,或翻蔸,大部分落叶树也未能幸免。痛心疾首的林场人不等不靠,继而掀起灾后重建的造林热潮。至2013年,灾后恢复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66.66公顷,实施低改1466.66公顷,目前该批次人工幼林已是绿色葱茏。
为生态立县提质增量。林场位于沅水辰溪段流域的第一层山脊内,雨水和泥沙直抵沅水河中,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在“生态立县”建设中,林场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率先建立“绿色示范基地”,划定国家级生态公益林3733.33公顷,对4066.66公顷林地实行封山育林,积聚绿色,增添绿意,致力绿色辰溪建设。全县“十二五”森林资源调查显示,该场林木蓄积量达2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8.79%,现已成为一座耀眼的绿色屏峰耸立在辰溪县的东南部,为“绿色辰溪”成功建设添加了底气。此外,生态修复的速度和质量也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
守在绿意下
仙人岩国有林场以仙人岩峰为中心,向四面延伸。林地边界与仙人湾瑶族乡、长田湾乡的9个村接壤,防火道长75公里。为确保林场森林资源安全,守护好这方绿色阵地,将森林防火列入全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场至今,未发生火警和故意破坏森林现象,是林场一以贯之推行“三防三守”的结果。
联防联守。林场会同周边2乡9村,五年定期召开一次联防联守大会,修订和完善联防公约,发布并张贴到村民小组。2010年6月,就林场及周边村组的生产用火制度、防火联动制度、封山育林禁牧制度、失火追责制度等联防公约,进行了再完善,再落实,再宣传。共印发联防公约1.2万份,分发到村到户,深入人心。
群防群守。林场周边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地,有捕猎、烧蜂、扫墓、祭祖等民俗习惯。农忙生产用火范围广,农闲捕猎烧蜂人数多,构成了森林资源安全隐患的“重灾区”。林场结合实际,推行群防群守,群众的事务由群众做主,交给群众管理。订立防火、封山“团议公约”,将违背公约野外用火、破坏封山等行为,按团议公约由群众监督执行,有效地维护了林场及周边村组的社会秩序,最大限度地遏制了森林火灾的危害。
特防特守。林场设防火机构并配备7名防火队员,相邻9个行政村聘任专职防火员15人,联合组成林场23人的防火队,专司防火。平常负责防火宣传和设施维护,进入森林防火特防期,防火队员全天候穿行和守护在生产工区,重点把控交通要道入口,严管火源发生的重点地段。尤其是人秋后,由于林场马尾松人工林地生态条件恢复好,菇类生长旺盛,采菇人员剧增,火灾隐患成倍加大。实行特防特守,通过耐心细致地宣传教育和重点防控,进山人员表示理解和支持。特防特守的付出,也换来了林场及周边村组的秩序稳定和财产安全。
醉在绿意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一路历经困苦与坎坷,饱受雨雪冰冻洗礼,但重建绿色家园,守住绿色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如今,仙人岩国有林场人正沐浴改革春风,享受着美好的生态景观和醉人的绿意。
笑在棚改中。时至今日,林场现有职工254人,在职人员145人。为实现国有林场职工“进县城,住新房”的梦想,县政府在县城黄金地段划拨土地2.16公顷,建立职工自己的棚改小区——仙林新村,建房9栋296套。通过多方努力和广泛支持,小区设计规范化,管理社区化,绿化园林化。职工人住,即可方便子女入学,老人就医。小区内可为职工生活提供一应俱全的方便和服务。该小区正逐步建成城市新村、社区典范、幸福家园,进一步提升职工的温暖感和幸福感。
喜在林改中。通过国有林场改革,林场职工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改革的实惠。林场定性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I类事业单位,事业经费、职工“五险一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兜底”。在职145名工人“华丽转身”,按林场岗位设置核定71名全额事业编制,政府购买服务岗位40个,办理提前退休34人。林场为国家生态建设做出的贡献,得到了社会认可,保障了持续健康发展。
醉在绿意中。改革后,林场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明确了“生态优先”和“保障民生”的战略目标,林场以经营生态为根本,职工以管好林木为重任。目前,林场1666.66公顷人工幼林长势喜人,1533.33公顷中龄林生长良好,林场已是绿色遍野,绿意浓浓。身处“绿海”的林场职工为绿色而守,为绿意而醉。今后林场发展中,依托国家生态建设投入和社会广泛支持,大力实施森林培育,切实搞好森林管护,实现森林林分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建成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
立在绿意上
仙人岩国有林场建于1958年,经营面积4226.66公顷,下辖11个生产工区,位于海拔750~1020米之间的高寒山区,历史主营商品木材,为国家计划经济产物,一直是省级典型的贫困林场。林场离县城55公里,与怀化市区相隔53公里,处于“不工不农,不城不乡,不企不事”的尴尬境地。如今,与建场的老职工一道聊起林场的“家事”,历经风雨沧桑的老工人们脸上无不饱含着劳累和快乐,充满了辛酸与喜悦。林场的“场史”,就是祖祖辈辈工人以镐锄为“笔”,把山地当“纸”,用心血作“墨”,描绘出来的绿色画卷。
为储备木材艰苦创业。老工人们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为响应党的号召,164位工人带着392名家属,于1958年秋天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荒无人烟的仙人岩脚下。在深坳、平顶界、方子岩等地安营扎寨,刀耕火种,植树造林,加上全县7个公社1万余群众的大兵团作战,当年栽下杉木、马尾松596.86公顷。之后,工人力量源源不断地补充,高峰期职工达320人,造林面积、森林蓄积、商品材采伐等经营成效逐年扩展。初步统计,建场50多年来,该场累计造林8333.33公顷,储备商品木材110万立方米以上,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重建家园奋力自救。2004年冬,正当林场第三批次人工杉木、马尾松、柳杉幼林郁闭成林、人见人爱的时候,一场长达37天的严酷冰冻突袭,使692公顷幼林遭受损毁。灾害场地尚未清理完毕,2007年冬至2008年春,接着50年不遇的特大冰灾又覆盖了整个林场,雨雪冰冻长达64天。灾情空前严重,所有常绿树被冰冻或压断,或劈裂,或翻蔸,大部分落叶树也未能幸免。痛心疾首的林场人不等不靠,继而掀起灾后重建的造林热潮。至2013年,灾后恢复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266.66公顷,实施低改1466.66公顷,目前该批次人工幼林已是绿色葱茏。
为生态立县提质增量。林场位于沅水辰溪段流域的第一层山脊内,雨水和泥沙直抵沅水河中,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在“生态立县”建设中,林场充分发挥“排头兵”作用,率先建立“绿色示范基地”,划定国家级生态公益林3733.33公顷,对4066.66公顷林地实行封山育林,积聚绿色,增添绿意,致力绿色辰溪建设。全县“十二五”森林资源调查显示,该场林木蓄积量达2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8.79%,现已成为一座耀眼的绿色屏峰耸立在辰溪县的东南部,为“绿色辰溪”成功建设添加了底气。此外,生态修复的速度和质量也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
守在绿意下
仙人岩国有林场以仙人岩峰为中心,向四面延伸。林地边界与仙人湾瑶族乡、长田湾乡的9个村接壤,防火道长75公里。为确保林场森林资源安全,守护好这方绿色阵地,将森林防火列入全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场至今,未发生火警和故意破坏森林现象,是林场一以贯之推行“三防三守”的结果。
联防联守。林场会同周边2乡9村,五年定期召开一次联防联守大会,修订和完善联防公约,发布并张贴到村民小组。2010年6月,就林场及周边村组的生产用火制度、防火联动制度、封山育林禁牧制度、失火追责制度等联防公约,进行了再完善,再落实,再宣传。共印发联防公约1.2万份,分发到村到户,深入人心。
群防群守。林场周边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地,有捕猎、烧蜂、扫墓、祭祖等民俗习惯。农忙生产用火范围广,农闲捕猎烧蜂人数多,构成了森林资源安全隐患的“重灾区”。林场结合实际,推行群防群守,群众的事务由群众做主,交给群众管理。订立防火、封山“团议公约”,将违背公约野外用火、破坏封山等行为,按团议公约由群众监督执行,有效地维护了林场及周边村组的社会秩序,最大限度地遏制了森林火灾的危害。
特防特守。林场设防火机构并配备7名防火队员,相邻9个行政村聘任专职防火员15人,联合组成林场23人的防火队,专司防火。平常负责防火宣传和设施维护,进入森林防火特防期,防火队员全天候穿行和守护在生产工区,重点把控交通要道入口,严管火源发生的重点地段。尤其是人秋后,由于林场马尾松人工林地生态条件恢复好,菇类生长旺盛,采菇人员剧增,火灾隐患成倍加大。实行特防特守,通过耐心细致地宣传教育和重点防控,进山人员表示理解和支持。特防特守的付出,也换来了林场及周边村组的秩序稳定和财产安全。
醉在绿意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一路历经困苦与坎坷,饱受雨雪冰冻洗礼,但重建绿色家园,守住绿色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如今,仙人岩国有林场人正沐浴改革春风,享受着美好的生态景观和醉人的绿意。
笑在棚改中。时至今日,林场现有职工254人,在职人员145人。为实现国有林场职工“进县城,住新房”的梦想,县政府在县城黄金地段划拨土地2.16公顷,建立职工自己的棚改小区——仙林新村,建房9栋296套。通过多方努力和广泛支持,小区设计规范化,管理社区化,绿化园林化。职工人住,即可方便子女入学,老人就医。小区内可为职工生活提供一应俱全的方便和服务。该小区正逐步建成城市新村、社区典范、幸福家园,进一步提升职工的温暖感和幸福感。
喜在林改中。通过国有林场改革,林场职工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改革的实惠。林场定性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I类事业单位,事业经费、职工“五险一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兜底”。在职145名工人“华丽转身”,按林场岗位设置核定71名全额事业编制,政府购买服务岗位40个,办理提前退休34人。林场为国家生态建设做出的贡献,得到了社会认可,保障了持续健康发展。
醉在绿意中。改革后,林场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明确了“生态优先”和“保障民生”的战略目标,林场以经营生态为根本,职工以管好林木为重任。目前,林场1666.66公顷人工幼林长势喜人,1533.33公顷中龄林生长良好,林场已是绿色遍野,绿意浓浓。身处“绿海”的林场职工为绿色而守,为绿意而醉。今后林场发展中,依托国家生态建设投入和社会广泛支持,大力实施森林培育,切实搞好森林管护,实现森林林分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建成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