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与增殖、凋亡的相关性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jie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与增殖、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手术中切除的不同级别人脑新鲜胶质瘤标本26例,脑外伤内减压脑组织8例,用TRAP法及TUNEL法、PCNA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法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端粒酶活性以及凋亡、增殖细胞百分率.结果脑胶质瘤中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及代表端粒酶活性的平均⊿A值,在Ⅰ、Ⅱ级和Ⅲ、Ⅳ级之间差别显著(P<0.05),各个级别与对照组之间均差别显著(P<0.05).对照组脑组织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平均PCNA阳性细胞率在正常组,Ⅰ、Ⅱ级和Ⅲ、Ⅳ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TUNEL阳性细胞率在正常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Ⅳ级与其余各组之间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代表端粒酶活性的平均⊿A值(r=0.78,P<0.05)以及平均PCNA阳性细胞率(r=0.86,P<0.01)分别与胶质瘤恶性级别呈正相关.结论脑胶质瘤中,端粒酶活性阳性及PCNA阳性表达细胞率可作为预测胶质瘤化疗效果和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标志之一,端粒酶活性表达水平和增殖活性与胶质瘤细胞恶性级别具有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在不同年龄组中的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对1985~1995年间摘除的297只RB眼球的病理切片,重新在光镜下观察.比较3个年龄组段(<18个月,18~60
目的探讨脱细胞基质、胶原蛋白基质网架、胶原凝胶的不同支架材料上构建人工真皮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幼儿包皮成纤维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将第3代成纤维细胞种植
研究P物质(substance P, SP)在不同年龄大鼠骺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对2、4、8、12、16、24、30周龄大鼠的胫骨骺板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SP基因表达进行
目的探讨阻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表达对裸鼠移植脑膜瘤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脑膜瘤裸鼠移植模型,观察转染PDGF B链反义寡核苷酸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PDGF B链反义寡核苷酸能够阻断裸鼠移植脑膜瘤表达 PDGF B链,导致细胞增殖活性减弱,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结论 PDGF B链可作为脑膜瘤基因治疗的靶点.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对脑组织c-fos蛋白及c-fos mRNA表达的影响,从蛋白和分子水平探讨异丙酚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闭塞的方法制作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异丙酚处理组,后者根据异丙酚剂量又分为C1(50mg@kg-1)、C2(100mg@kg-1)和C3(150
1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一次口服20 mg甲巯咪唑片后,以HPLC法测定血浆甲巯咪唑浓度,用非房室模型参数估算法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主要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峰时间(Tmax)(1.52±0.96)h,峰浓度(Cmax)(391±77)μg/L,曲线下面积(AUC)0~24h(3384±931)μg·L-1·h,AUC0~∞(3845±930)μg·L-1·h,平均驻留时间(MRT)(9.25±1.35)
目的进一步探讨多巴胺D2、D3受体(dopamine D2,D3 receptor, DRD2,DRD3)功能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 TD)的相关性及各候选基因,同时包括五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C receptor, HTR2C)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 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