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是语文的第一学法,读,能帮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和作者的思路融为一体,感悟人物内心的情感,把握文章深刻的寓意,达到“文若己出”的最高境界。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为此,我设立了三个教学目标:
1.抒情诵读。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
2.理解她的国破家亡之愁,漂泊零落之苦,感受她词作化愁为美的独特境界。
3.改编诗词,提高写作能力。
一、诵读——培育情感体验的沃土
诵读教学的规律要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学习过程的体验性,更注重的是品味,涵咏的过程。下面我归纳我对诵读的做法:
1.师生合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归舟争渡、惊飞的鸥鹭
师:(明示画面中的意象)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能想起初中学过的哪首词?
生: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师生齐背《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启发)词中写的是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
生:诵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非常棒,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女词人还能一如既往地做个快乐天使吗?(学生介绍搜集的资料)
2.学生朗读,进入角色,初步感知。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这首词,请同学们把自己假想成一位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以人生独白的方式吟读诗歌。老师有两个要求:①把握好字音和节奏;②读出李清照当时的心情。
(生读)
师:大家都是评委,评价刚才两个同学的朗读。
生1:读得很准确。
生2:声音很低沉,有感情。
生3:第二个同学最后两句读得很好,语速慢,语调低沉。
3.渗透诵读技巧,把握诗歌情感。
师:刚才两位同学在朗读上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齐)有。
生4:我觉得要突出一个愁字,停顿?摇怎一个愁字/了得,因为这时候诗人内心是很苦的,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
师:很好,指导很具体,把握也很准确。
师: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学生沉默)
师:通过大家的发言,所以诵读我们要注意:a、语速要慢,语调要低沉,还要注意停顿和轻重音。b、突出一个“愁”字,停顿?摇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根据刚才我们的评点,请两个同学再读一遍。
(生读)
师:这一回好得多了,诵读不仅需要投入感情,也要掌握一些小技巧,我们继续评点。
语文课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读书课。遇到非常好的文章时,我总有大声朗读的冲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让喜欢朗诵的同学在课前三四分钟朗读自己挑选的优美文章,让其他同学静静欣赏。在讲《声声慢》时,我根据李清照的情况和《声声慢》的写作背景写了一篇小散文,文中适时穿插李清照的诗词以反映诗人的性格和情绪变化。通过朗诵此文,学生很快地融入这首词的情景当中,也迅速了解了诗人的性格和坎坷经历。
教师除了要给学生创设诵读的环境,还要调动学生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借助朗读技巧。诗歌是声音的艺术,和“语感”“语调”“语气”密不可分。我主要从诗歌的感情基调、语速、停顿、重音及声音的长短变化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力求使他们读出诗歌的韵律美、形象美、情感美和神韵美,达到与作品的融合。
二、品读——点燃鉴赏玩味的火花
含蓄凝练是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典型特征。诗人们用最恰当、最俭省的字句表达出最丰富的感情。“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品味诗歌语言要特别注意品味那些诗人苦心经营、反复锤炼的字句,这是古典诗词鉴赏的一个窍门。透过玩味这些字词句,可以更深刻地感受诗中蕴含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而深入情境,引起共鸣,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
(一)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请找出《声声慢》中的“词眼”。(教师引导:“眼”,传神之所。“词眼”,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
生:愁。
师(板书):愁。
(二)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愁”的呢?
淡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
师:请你选择一种意象,结合词句具体地说一说。(可让生背诵有关意象的诗句)
1.淡酒:
师:为何说是“淡酒”?
生: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借酒消愁愁更愁啊!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2.雁:
在《一剪梅》中的雁,会让词人产生“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会勾起对丈夫的甜蜜思念,而此刻,丈夫已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再者,此时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引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3.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诗人自己因忧伤而憔悴,非指菊花枯萎凋谢。孤苦、飘零的自己,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4.梧桐、细雨:
那点点滴滴,敲打梧桐的凄凉声响,不正像滴在易安心头的不尽泪水吗?借以渲染凄凉的气氛。
(三)如今的李清照,唯有日日独坐窗前,她叹道: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师问:你能具体描绘一下吗?
一个人,独自守着窗儿发呆,从早晨,到晚上,到黎明。她无事可做,她的灵魂找不到寄托,失魂落魄。
(四)1.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除了意象,一个动作,词人还用了一个形式特别的句子来抒写愁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如果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换成“寻觅、冷清、凄惨,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运用叠词,增强音韵美。
A.寻寻觅觅
我不禁要问,她想要找寻什么呢?
(1)找回昔日的快乐生活;
(2)找回那个年少时在藕花深处迷路的日暮,那里面藏着她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无忧无虑的笑声;
(3)找回那些与丈夫鸿雁传书的日日夜夜;
(4)找回一个家,有人能理解她,支持她的家;
(5)找回国家的前途;
(6)找到作为女子的尊严、人格,自身的价值。(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B.冷冷清清
(老师点拨:寻觅无果,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
(应是轻读、降调。)
C.凄凄惨惨戚戚
(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所以,怀着清冷、凄惨、悲戚的心境,在乍暖还寒的天气,难将息。
(五)在词的最后,她从心底迸发出了一句凄楚的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综观全词,你觉得这愁是怎样的愁?
2.生回答: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欲说还休”的愁,这种愁沉甸甸的,是一种“深沉的愁”。
3.此词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始终不说破,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
我认为,在学生通过朗读领悟了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寓意之后,就嘎然而止地结束教学,不是理想的课堂。古诗词的魅力就在于它语言的精炼,意蕴的无穷,课堂上通过重点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反复品味和咂摸,提出疑问,在主动探索中层层深入,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欣赏古诗的水平。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学生思考、质疑和释疑的过程非常流畅,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唱读——结出创新写作的硕果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这样的要求:“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古诗文语言简洁凝练,留有很多空白,深入挖掘这些空白,可让学生自由驰骋,品味文外之趣、言外之旨。古诗文篇幅有限,微言大义。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其进行改编。
例如,我要求学生把《声声慢》改编成现代诗歌,也可以自己写歌词,在诗歌意境与原作基本相符的前提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旋律唱出来,或者把自己改编的诗歌朗读出来。下面是学生改写的一篇:
几点黄花满地秋——李清照《声声慢》改写
我独自倚在窗前,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心欲碎。那声音仿佛锤子打在心头,一下一下,敲打着心口处最软弱的那块地方。那是过去最美好的时光,因为过于幸福,所以不堪回想。犹记当年,与你诗词歌赋;犹记当年,与你琴棋书画。犹忆那年春天,繁花似锦,我与你携手共赏;犹忆那年夏天,绿树成阴,我与你并肩嬉戏;犹忆那年秋天,红枫满地,我与你携手漫步;犹忆那年冬天,漫天飞雪,我与你并肩品味。还记得,“沉醉不知归路时的欢畅;还记得,“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时的怡然。曾经太美好,可你让我如何接受如此变故?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我每每伫立于你的太美好,书桌前,眼中满是过往的画卷;每每伫立于窗前,持一杯淡酒,忆想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几只大雁飞过。曾经,鸿雁来宾。大雁来时,总会捎来你的消息。即使远在千里之外,我也可以知道,在远方,有一个人和我一样,凝眸思愁。而今,你弃我而去。思君令人老,但我无法不思念你。山盟虽在,情已成空。深夜,谁伴明窗独坐,我和影儿两个。灯尽月明时,影也把人抛躲。无奈无奈,好个凄凉的我!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几乎感觉不到死亡的疼痛。只有,一生路尽,蓦然回首……
下面是另一位同学的改写:
提起裙边,
我还四周寻觅你的身影;
回忆浮现,
耳边依稀回旋着你的叮咛;
欣喜转身,
却唯有失去你的凄惨冷清;
残阳坠去,
丝丝凉意抽去残存的温暖;
想用手留住,
却无从触碰。
三杯两盏淡酒,
赶不走陡然降温的凉意,
浇不熄心中浓烈的哀愁。
……
我们可以从一些流行歌曲的影子,如《在水一方》化用了《诗经》中的《蒹葭》,《东风破》化用了陆游的《钗头凤》,《涛声依旧》化用了张继的《枫桥夜泊》,《烟花三月》化用了王维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改编诗词,不是文本内容的简单扩充,而是文本内容的有力映射和佐证。它对诗歌的再度深挖,能让学生再一次体会诗歌蕴含的内容,活化、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诗歌改写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模仿和借鉴歌词写法,这样,往往把整节课推向高潮。
古诗文诵读因其独特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具活力、最具生命力、最具震撼力、最具感染力、最具创造力、最精彩纷呈的因素。古诗文诵读教学,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与之心灵相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诵读教学所倡导的既让学生民主地大胆地发表见解又互助合作探索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也为学生团结协作的人格形成提供了帮助。
古诗文诵读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通过古诗文诵读教学,让这棵滋养我们先人的大树开出新的奇葩,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更好地培养人、教育人、陶冶人、美化人方面做出贡献,还需不断实践与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新浦高级中学。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为此,我设立了三个教学目标:
1.抒情诵读。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情、诗理和诗味,体会不同情境下的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
2.理解她的国破家亡之愁,漂泊零落之苦,感受她词作化愁为美的独特境界。
3.改编诗词,提高写作能力。
一、诵读——培育情感体验的沃土
诵读教学的规律要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学习过程的体验性,更注重的是品味,涵咏的过程。下面我归纳我对诵读的做法:
1.师生合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归舟争渡、惊飞的鸥鹭
师:(明示画面中的意象)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能想起初中学过的哪首词?
生: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师生齐背《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启发)词中写的是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
生:诵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非常棒,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女词人还能一如既往地做个快乐天使吗?(学生介绍搜集的资料)
2.学生朗读,进入角色,初步感知。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这首词,请同学们把自己假想成一位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以人生独白的方式吟读诗歌。老师有两个要求:①把握好字音和节奏;②读出李清照当时的心情。
(生读)
师:大家都是评委,评价刚才两个同学的朗读。
生1:读得很准确。
生2:声音很低沉,有感情。
生3:第二个同学最后两句读得很好,语速慢,语调低沉。
3.渗透诵读技巧,把握诗歌情感。
师:刚才两位同学在朗读上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齐)有。
生4:我觉得要突出一个愁字,停顿?摇怎一个愁字/了得,因为这时候诗人内心是很苦的,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
师:很好,指导很具体,把握也很准确。
师: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学生沉默)
师:通过大家的发言,所以诵读我们要注意:a、语速要慢,语调要低沉,还要注意停顿和轻重音。b、突出一个“愁”字,停顿?摇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根据刚才我们的评点,请两个同学再读一遍。
(生读)
师:这一回好得多了,诵读不仅需要投入感情,也要掌握一些小技巧,我们继续评点。
语文课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读书课。遇到非常好的文章时,我总有大声朗读的冲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让喜欢朗诵的同学在课前三四分钟朗读自己挑选的优美文章,让其他同学静静欣赏。在讲《声声慢》时,我根据李清照的情况和《声声慢》的写作背景写了一篇小散文,文中适时穿插李清照的诗词以反映诗人的性格和情绪变化。通过朗诵此文,学生很快地融入这首词的情景当中,也迅速了解了诗人的性格和坎坷经历。
教师除了要给学生创设诵读的环境,还要调动学生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借助朗读技巧。诗歌是声音的艺术,和“语感”“语调”“语气”密不可分。我主要从诗歌的感情基调、语速、停顿、重音及声音的长短变化等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力求使他们读出诗歌的韵律美、形象美、情感美和神韵美,达到与作品的融合。
二、品读——点燃鉴赏玩味的火花
含蓄凝练是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典型特征。诗人们用最恰当、最俭省的字句表达出最丰富的感情。“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们品味诗歌语言要特别注意品味那些诗人苦心经营、反复锤炼的字句,这是古典诗词鉴赏的一个窍门。透过玩味这些字词句,可以更深刻地感受诗中蕴含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而深入情境,引起共鸣,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
(一)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请找出《声声慢》中的“词眼”。(教师引导:“眼”,传神之所。“词眼”,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
生:愁。
师(板书):愁。
(二)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愁”的呢?
淡酒、风、雁、黄花、梧桐、细雨。
师:请你选择一种意象,结合词句具体地说一说。(可让生背诵有关意象的诗句)
1.淡酒:
师:为何说是“淡酒”?
生: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借酒消愁愁更愁啊!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2.雁:
在《一剪梅》中的雁,会让词人产生“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会勾起对丈夫的甜蜜思念,而此刻,丈夫已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再者,此时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引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3.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诗人自己因忧伤而憔悴,非指菊花枯萎凋谢。孤苦、飘零的自己,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4.梧桐、细雨:
那点点滴滴,敲打梧桐的凄凉声响,不正像滴在易安心头的不尽泪水吗?借以渲染凄凉的气氛。
(三)如今的李清照,唯有日日独坐窗前,她叹道: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师问:你能具体描绘一下吗?
一个人,独自守着窗儿发呆,从早晨,到晚上,到黎明。她无事可做,她的灵魂找不到寄托,失魂落魄。
(四)1.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除了意象,一个动作,词人还用了一个形式特别的句子来抒写愁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如果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换成“寻觅、冷清、凄惨,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运用叠词,增强音韵美。
A.寻寻觅觅
我不禁要问,她想要找寻什么呢?
(1)找回昔日的快乐生活;
(2)找回那个年少时在藕花深处迷路的日暮,那里面藏着她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无忧无虑的笑声;
(3)找回那些与丈夫鸿雁传书的日日夜夜;
(4)找回一个家,有人能理解她,支持她的家;
(5)找回国家的前途;
(6)找到作为女子的尊严、人格,自身的价值。(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B.冷冷清清
(老师点拨:寻觅无果,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
(应是轻读、降调。)
C.凄凄惨惨戚戚
(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所以,怀着清冷、凄惨、悲戚的心境,在乍暖还寒的天气,难将息。
(五)在词的最后,她从心底迸发出了一句凄楚的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综观全词,你觉得这愁是怎样的愁?
2.生回答: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欲说还休”的愁,这种愁沉甸甸的,是一种“深沉的愁”。
3.此词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始终不说破,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
我认为,在学生通过朗读领悟了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寓意之后,就嘎然而止地结束教学,不是理想的课堂。古诗词的魅力就在于它语言的精炼,意蕴的无穷,课堂上通过重点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反复品味和咂摸,提出疑问,在主动探索中层层深入,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欣赏古诗的水平。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学生思考、质疑和释疑的过程非常流畅,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唱读——结出创新写作的硕果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这样的要求:“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古诗文语言简洁凝练,留有很多空白,深入挖掘这些空白,可让学生自由驰骋,品味文外之趣、言外之旨。古诗文篇幅有限,微言大义。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其进行改编。
例如,我要求学生把《声声慢》改编成现代诗歌,也可以自己写歌词,在诗歌意境与原作基本相符的前提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旋律唱出来,或者把自己改编的诗歌朗读出来。下面是学生改写的一篇:
几点黄花满地秋——李清照《声声慢》改写
我独自倚在窗前,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心欲碎。那声音仿佛锤子打在心头,一下一下,敲打着心口处最软弱的那块地方。那是过去最美好的时光,因为过于幸福,所以不堪回想。犹记当年,与你诗词歌赋;犹记当年,与你琴棋书画。犹忆那年春天,繁花似锦,我与你携手共赏;犹忆那年夏天,绿树成阴,我与你并肩嬉戏;犹忆那年秋天,红枫满地,我与你携手漫步;犹忆那年冬天,漫天飞雪,我与你并肩品味。还记得,“沉醉不知归路时的欢畅;还记得,“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时的怡然。曾经太美好,可你让我如何接受如此变故?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我每每伫立于你的太美好,书桌前,眼中满是过往的画卷;每每伫立于窗前,持一杯淡酒,忆想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几只大雁飞过。曾经,鸿雁来宾。大雁来时,总会捎来你的消息。即使远在千里之外,我也可以知道,在远方,有一个人和我一样,凝眸思愁。而今,你弃我而去。思君令人老,但我无法不思念你。山盟虽在,情已成空。深夜,谁伴明窗独坐,我和影儿两个。灯尽月明时,影也把人抛躲。无奈无奈,好个凄凉的我!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几乎感觉不到死亡的疼痛。只有,一生路尽,蓦然回首……
下面是另一位同学的改写:
提起裙边,
我还四周寻觅你的身影;
回忆浮现,
耳边依稀回旋着你的叮咛;
欣喜转身,
却唯有失去你的凄惨冷清;
残阳坠去,
丝丝凉意抽去残存的温暖;
想用手留住,
却无从触碰。
三杯两盏淡酒,
赶不走陡然降温的凉意,
浇不熄心中浓烈的哀愁。
……
我们可以从一些流行歌曲的影子,如《在水一方》化用了《诗经》中的《蒹葭》,《东风破》化用了陆游的《钗头凤》,《涛声依旧》化用了张继的《枫桥夜泊》,《烟花三月》化用了王维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改编诗词,不是文本内容的简单扩充,而是文本内容的有力映射和佐证。它对诗歌的再度深挖,能让学生再一次体会诗歌蕴含的内容,活化、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诗歌改写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模仿和借鉴歌词写法,这样,往往把整节课推向高潮。
古诗文诵读因其独特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具活力、最具生命力、最具震撼力、最具感染力、最具创造力、最精彩纷呈的因素。古诗文诵读教学,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与之心灵相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诵读教学所倡导的既让学生民主地大胆地发表见解又互助合作探索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也为学生团结协作的人格形成提供了帮助。
古诗文诵读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通过古诗文诵读教学,让这棵滋养我们先人的大树开出新的奇葩,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更好地培养人、教育人、陶冶人、美化人方面做出贡献,还需不断实践与探索。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新浦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