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高效课堂对于深化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意义重大。高效课堂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入手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性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国分类号:G642.421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对于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何谓高效课堂
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但这些论述又有着相同的实质,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
二、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和方法
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和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入手,思考解决策略和方法。只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状态都发挥到最佳,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能达到最理想的水准。
一)不断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把教育当事业,把学生当亲人,把学习提高当空气、粮食的前提,是教师扮演好角色,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渊博的学识,是教师赢得学生信任和爱戴的法宝,是使课堂精彩纷呈、激情四射的保障。
2、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最基本的看家本领,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最基础性要素。很难想象一位普通话不标准,语言表达不流畅、不生动,板书不高效、不美观,表情不丰富,教态不自然,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娴熟、不恰当的教师的课堂会高效、会精彩。
3、过硬的专业素养
1)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
2)学科专业知识。“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3)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要具备钻研教材,结合课程标准处理教材的能力。
4)管理课堂的能力。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良好的课堂管理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管理应该是教师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与学生在互动学习的基础上,把各种积极因素和力量引向一个主导方向并掌控它,推动课堂渐进发展。
5)教学反思的能力。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名教师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亦步亦趋,而不对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可能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二)不断探索,优化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恰如其分、淋漓尽致的发挥作用,使课堂教学在轻松、和谐、民主、有序的氛围中展开,使新知在思考、探究、争鸣中自然生成,使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发展。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具体的、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先导。教师课前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认真调查研究学情,在此基础之上制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它应是多元的,有知识的、能力的、态度情感的、创造力培养的等,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切合学生实际,应明确、准确、具体。
2、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教无定模,不管哪种模式,只要能实现课堂高效,就是好模式。理想的教学环节设计应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认知特点和最近发展区,应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有效突破教学难点,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3、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一堂课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关注学情、适应学情,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高效课堂并非是教学容量越大越好,也不是教学标高越高越好,最重要应符合实际。重点、难点突出,难度、深度恰当。
4、有效组织教学实施
剧本编写完成,导演导得如何,演員演得如何,决定一部戏的成败。教学实施中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用应灵活多变,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和展演等。反馈及时,交流多向。评价激励到位、有力。教学节奏控制合理,张弛有度,变而有序。教学气氛宽松、和谐。
5、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电视、电脑、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在内容呈现、情境创设、信息交流等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感官,使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和高效。但任何手段只能是配角,如果过分夸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以辅代主,或者一味的为了使用而使用,追求形式和花哨,则会适得其反。
三)多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的构建,学生起决定性作用。若没有学生的配合和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课堂的高效可言。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至关重要。
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可从以下六方面着手。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二、提供成功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强化学习动机;四、适当的开展竞赛活动;五、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六、适当表扬与批评,进行正确评价。
2、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要包括:课前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自主探究的习惯、积极思维的习惯、大胆发言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善于提问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认真观察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
3、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方法科学得当,则事半功倍。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法。
教育教学是门学问,高深莫测,永无止境。高效课堂研究正在路上,广大教育工作者,只要从教育的本真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效课堂之花定将绽放。
关键词:中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国分类号:G642.421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对于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何谓高效课堂
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但这些论述又有着相同的实质,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
二、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和方法
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和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入手,思考解决策略和方法。只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状态都发挥到最佳,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能达到最理想的水准。
一)不断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把教育当事业,把学生当亲人,把学习提高当空气、粮食的前提,是教师扮演好角色,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渊博的学识,是教师赢得学生信任和爱戴的法宝,是使课堂精彩纷呈、激情四射的保障。
2、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最基本的看家本领,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最基础性要素。很难想象一位普通话不标准,语言表达不流畅、不生动,板书不高效、不美观,表情不丰富,教态不自然,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娴熟、不恰当的教师的课堂会高效、会精彩。
3、过硬的专业素养
1)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
2)学科专业知识。“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3)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要具备钻研教材,结合课程标准处理教材的能力。
4)管理课堂的能力。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良好的课堂管理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管理应该是教师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与学生在互动学习的基础上,把各种积极因素和力量引向一个主导方向并掌控它,推动课堂渐进发展。
5)教学反思的能力。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名教师仅仅满足于按部就班、亦步亦趋,而不对实践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可能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二)不断探索,优化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恰如其分、淋漓尽致的发挥作用,使课堂教学在轻松、和谐、民主、有序的氛围中展开,使新知在思考、探究、争鸣中自然生成,使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发展。
1、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具体的、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先导。教师课前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认真调查研究学情,在此基础之上制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它应是多元的,有知识的、能力的、态度情感的、创造力培养的等,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切合学生实际,应明确、准确、具体。
2、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教无定模,不管哪种模式,只要能实现课堂高效,就是好模式。理想的教学环节设计应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认知特点和最近发展区,应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有效突破教学难点,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3、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一堂课教学内容的确定应关注学情、适应学情,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高效课堂并非是教学容量越大越好,也不是教学标高越高越好,最重要应符合实际。重点、难点突出,难度、深度恰当。
4、有效组织教学实施
剧本编写完成,导演导得如何,演員演得如何,决定一部戏的成败。教学实施中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用应灵活多变,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和展演等。反馈及时,交流多向。评价激励到位、有力。教学节奏控制合理,张弛有度,变而有序。教学气氛宽松、和谐。
5、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电视、电脑、投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在内容呈现、情境创设、信息交流等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感官,使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和高效。但任何手段只能是配角,如果过分夸大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以辅代主,或者一味的为了使用而使用,追求形式和花哨,则会适得其反。
三)多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的构建,学生起决定性作用。若没有学生的配合和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课堂的高效可言。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至关重要。
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可从以下六方面着手。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二、提供成功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强化学习动机;四、适当的开展竞赛活动;五、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六、适当表扬与批评,进行正确评价。
2、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要包括:课前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自主探究的习惯、积极思维的习惯、大胆发言的习惯、与人合作的习惯、善于提问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认真观察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
3、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方法科学得当,则事半功倍。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总结、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法。
教育教学是门学问,高深莫测,永无止境。高效课堂研究正在路上,广大教育工作者,只要从教育的本真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效课堂之花定将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