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好多老师在教童话时,特别注重知识和品德教育,却往往忽视了童话本身的艺术特点,总循规蹈矩地按一般课文的老套路来进行教学,缺失了童话本有的趣味。实践证明,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童话语言,通过感悟来体会童话形象,通过表演提升童话内涵,能将童话课上得活泼有趣。
关键词:朗读;感悟;表演
一、朗读,品味童话语言
朱作仁先生告诉我们,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朗读能让孩子感受关键词句的内涵,体悟文章情感,把握作品的意蕴。因此,我们要通过朗读,让孩子感受童话语言的魅力。
1.示范朗读
童话的语言生动活泼,情感丰富细腻。课上,我们想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自己得先进入文本角色,挥洒真情,用激发孩子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孩子,努力将文中无声无情的语言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打动人的语言,使文本语言如出我口、如出我心,以此來感染学生,增加其艺术表现力,引领孩子沉浸在童话语言之中。
2.自我实践
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朗读基本功,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将童话语言的和谐婉转、生动有趣、抑扬顿挫、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朗读实践,感受童话语言、情感与思想融为一体的魅力,品味童话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
指导朗读《九色鹿》时,我们通过文本前后对比朗读、分角色朗读、提问朗读等形式,在品味、揣摩、体验、想象等学习活动中进行朗读实践,孩子们能用引人入胜的语言表现跌宕起伏的情节,他们能读懂文本背后的内涵,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他们的语音、语调、节奏的变化,也读出了自我对文中人物的主观评价。
二、感悟,体会童话形象
1.对比感悟,了解主人公形象
对比感悟,可抓住文本中的同一人物或事物的前后变化进行对比,也可抓住文本中不同人物或事物的前后变化进行对比来感受人物或事物鲜明的形象。这篇课文就可以抓住调达和九色鹿前后变化,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感悟,了解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课上,我提醒孩子想要了解调达和九色鹿的性格特点,可通过纵向对比,感受他们前后的不同态度,调达快淹死时说的话,感受那份深厚的恩情和郑重的誓言,为下文体会调达背信弃义作好铺垫。而九色鹿从之前的同情施救到之后的正义愤怒,态度明显转变。接着通过横向比较来凸显调达的丑和九色鹿的美的鲜明个性,从而深刻了解童话的主人公形象。
2.想象感悟,体会人物性格
故事的发展总有起伏,也总会有留白处。我们要抓住这些留白挖掘可培养孩子想象的“孔隙”,自然、有目的地对文本进行想象感悟,一方面丰富文本的内涵,另一方面又调动了孩子品味语言的积极性,加深对人物的情感体验,深刻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比如,调达见了皇榜后的心理活动,调动起孩子活跃的思维,当学生以文本中的角色自居时,便很快进入想象世界,深切体会到调达行为的反差如此之大。而文中除了两位主人公外,还有王妃、国王、乌鸦等形象,也可借助想象引导孩子体会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王妃的任性、国王的无奈等。
三、表演,提升童话内涵
1.依托文本,情景再现
孩子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表演童话可以激发孩子的情感,促进他们的想象,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刚开始我们可从简单的复述童话内容入手,抓住童话中主要人物形象,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角色表演,促使他们更主动地去理解童话内容,唤醒复活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再现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融入自己的情感,加入表情色彩、体态色彩,充分展现出童话的形象美。
有了之前朗读及对文本的充分感悟,孩子们看透了调达卑鄙丑恶的嘴脸,感受到九色鹿施恩不图报的美德,积淀了丰富的情感。他们分角色表演时,能将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形象地展现出来。
2.拓展延伸,创编童话
在依托文本的基础上,启发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训练,创编童话。比如,可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续编童话;也可借助童话中的留白处,引导学生再编童话;也可借助童话作品中的情境和意象,引导学生新编童话;还可创设新奇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创编童话。
调达怎样郑重起誓、告密、带路及王妃如何任性等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点。孩子们分组合作时,在这些地方充满个性的想象,他们会深入文本情境之中,抓住人物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句言语来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充盈人物形象。这样的想象表达,也是孩子们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他们将故事蕴含的道理巧妙地渗透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
总之,我们要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童话教学,要挖空心思地让学生多渠道地感受童话语言,体会童话形象,提升童话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将童话课上得鲜活、上得有趣,使学生更热爱童话、喜爱语文。
参考文献:
陈丽君.以《巨人的花园》为例谈童话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1(17).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朗读;感悟;表演
一、朗读,品味童话语言
朱作仁先生告诉我们,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朗读能让孩子感受关键词句的内涵,体悟文章情感,把握作品的意蕴。因此,我们要通过朗读,让孩子感受童话语言的魅力。
1.示范朗读
童话的语言生动活泼,情感丰富细腻。课上,我们想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自己得先进入文本角色,挥洒真情,用激发孩子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孩子,努力将文中无声无情的语言文字变成有声有情的打动人的语言,使文本语言如出我口、如出我心,以此來感染学生,增加其艺术表现力,引领孩子沉浸在童话语言之中。
2.自我实践
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朗读基本功,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将童话语言的和谐婉转、生动有趣、抑扬顿挫、形象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朗读实践,感受童话语言、情感与思想融为一体的魅力,品味童话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
指导朗读《九色鹿》时,我们通过文本前后对比朗读、分角色朗读、提问朗读等形式,在品味、揣摩、体验、想象等学习活动中进行朗读实践,孩子们能用引人入胜的语言表现跌宕起伏的情节,他们能读懂文本背后的内涵,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他们的语音、语调、节奏的变化,也读出了自我对文中人物的主观评价。
二、感悟,体会童话形象
1.对比感悟,了解主人公形象
对比感悟,可抓住文本中的同一人物或事物的前后变化进行对比,也可抓住文本中不同人物或事物的前后变化进行对比来感受人物或事物鲜明的形象。这篇课文就可以抓住调达和九色鹿前后变化,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感悟,了解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课上,我提醒孩子想要了解调达和九色鹿的性格特点,可通过纵向对比,感受他们前后的不同态度,调达快淹死时说的话,感受那份深厚的恩情和郑重的誓言,为下文体会调达背信弃义作好铺垫。而九色鹿从之前的同情施救到之后的正义愤怒,态度明显转变。接着通过横向比较来凸显调达的丑和九色鹿的美的鲜明个性,从而深刻了解童话的主人公形象。
2.想象感悟,体会人物性格
故事的发展总有起伏,也总会有留白处。我们要抓住这些留白挖掘可培养孩子想象的“孔隙”,自然、有目的地对文本进行想象感悟,一方面丰富文本的内涵,另一方面又调动了孩子品味语言的积极性,加深对人物的情感体验,深刻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比如,调达见了皇榜后的心理活动,调动起孩子活跃的思维,当学生以文本中的角色自居时,便很快进入想象世界,深切体会到调达行为的反差如此之大。而文中除了两位主人公外,还有王妃、国王、乌鸦等形象,也可借助想象引导孩子体会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王妃的任性、国王的无奈等。
三、表演,提升童话内涵
1.依托文本,情景再现
孩子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表演童话可以激发孩子的情感,促进他们的想象,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刚开始我们可从简单的复述童话内容入手,抓住童话中主要人物形象,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角色表演,促使他们更主动地去理解童话内容,唤醒复活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再现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融入自己的情感,加入表情色彩、体态色彩,充分展现出童话的形象美。
有了之前朗读及对文本的充分感悟,孩子们看透了调达卑鄙丑恶的嘴脸,感受到九色鹿施恩不图报的美德,积淀了丰富的情感。他们分角色表演时,能将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形象地展现出来。
2.拓展延伸,创编童话
在依托文本的基础上,启发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训练,创编童话。比如,可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续编童话;也可借助童话中的留白处,引导学生再编童话;也可借助童话作品中的情境和意象,引导学生新编童话;还可创设新奇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创编童话。
调达怎样郑重起誓、告密、带路及王妃如何任性等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点。孩子们分组合作时,在这些地方充满个性的想象,他们会深入文本情境之中,抓住人物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句言语来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充盈人物形象。这样的想象表达,也是孩子们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他们将故事蕴含的道理巧妙地渗透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
总之,我们要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童话教学,要挖空心思地让学生多渠道地感受童话语言,体会童话形象,提升童话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将童话课上得鲜活、上得有趣,使学生更热爱童话、喜爱语文。
参考文献:
陈丽君.以《巨人的花园》为例谈童话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1(17).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