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高中生;“网瘾”;调查;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9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12(A)—0012—01
网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处于心理、生理转型时期的中学生,他们面对网络诱惑,更是难以抵挡。部分学生打着查资料的幌子,上网玩网络游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有些人甚至因此荒废了学业。对此,笔者在所教班级作了调查,发现以下几种学生容易染上网瘾。
第一种:学习失败的学生
这些学生长期以来受到家长、老师的监督,而且家长、老师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但却进步不大。这样,网络就成了他们寻找成就感的去处,因为他们在网络上更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第二种:曾经的好学生
这一类学生过去学习特别好,具体说就是在初中的时候都是班上的优秀学生。可是上了高中之后,在初高中的学习过渡上,他们措手不及,感到茫然失措。原来学校的佼佼者,如今却无法保持原有的名次和位置,这时,他们对“努力学习”产生了怀疑,于是一些人开始迷恋网络。
第三种: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
步入高中阶段,人际关系网一下子扩大了好多倍。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有些人不愿面对这种微妙的人际关系,就用上网来逃避现实。
第四种: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学生
高中生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但他们也需要关爱和呵护。他们希望被人理解,他们渴望和谐,他们不能面对“问题家庭”的不和谐。当家庭不能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安全的时候,他们就会在网络上寻求虚拟社会的温暖。在网络上,他们可以畅所欲言,互诉衷肠。由此就出现了一些学生的网恋现象,严重者可能会离家出走。
第五种:自制力弱的学生
对于网络的负面影响,学生们也非常清楚,但是由于部分学生自制力差,就会经常无节制地上网。
基于以上分析,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有效的整治措施。
对于这五种学生,我首先采用了谈话法,辅以因材施教法。第一种学生多为学困生,但他们绝非一无是处,我利用“扬长避短”法,多去发现他们的优点,经常鼓励他们,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比如,他们虽然学习不好,但是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就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特长,所以,对有文艺特长的我引导他们参加文艺小组,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就让他们担任班干部等,这些做法,无疑让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找到了成就感。
对第二种学生,重点要进行学习观教育,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观。让他们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及时为他们拨正航向。此法即所谓的“精神回归”法,旨在摆脱他们的怀疑情绪和迷茫感,对学习重新树立起信心。
对第三种学生,我有意识地和他们进行“对话”,进行个别谈话,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然后进行第二步工作,组织一些相关的集体活动,增加他们和其他同学的交流机会,如春游、野炊、联欢会等。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第四种学生,我告诉他们,人生总是伴随着坎坷与痛苦,在学习的黄金时期,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努力学习。这样,将来才不会有遗憾。不能把精神寄托在虚拟世界之中。在进行人生观教育的同时,我更注重用爱去营造和谐氛围,生活中我嘘寒问暖,学习中我悉心指导,让他们体验到爱心,从而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谐。
第五种学生最难教育,屡教不改,不是简单地说教就可以奏效的,也不是用惩罚可以解决的,而是要实行“盤、跟、查、训”四步法,盘即盘问,无故请假或上课精神不振时,仔细盘问。跟,抽时间跟踪一两次。查,休息时间查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训,也是此法的最后一个环节,严加训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自我反省,提高自制力。
〔中图分类号〕 G633.9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12(A)—0012—01
网络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处于心理、生理转型时期的中学生,他们面对网络诱惑,更是难以抵挡。部分学生打着查资料的幌子,上网玩网络游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有些人甚至因此荒废了学业。对此,笔者在所教班级作了调查,发现以下几种学生容易染上网瘾。
第一种:学习失败的学生
这些学生长期以来受到家长、老师的监督,而且家长、老师对他们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在学习上非常努力,但却进步不大。这样,网络就成了他们寻找成就感的去处,因为他们在网络上更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第二种:曾经的好学生
这一类学生过去学习特别好,具体说就是在初中的时候都是班上的优秀学生。可是上了高中之后,在初高中的学习过渡上,他们措手不及,感到茫然失措。原来学校的佼佼者,如今却无法保持原有的名次和位置,这时,他们对“努力学习”产生了怀疑,于是一些人开始迷恋网络。
第三种: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
步入高中阶段,人际关系网一下子扩大了好多倍。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有些人不愿面对这种微妙的人际关系,就用上网来逃避现实。
第四种: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学生
高中生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但他们也需要关爱和呵护。他们希望被人理解,他们渴望和谐,他们不能面对“问题家庭”的不和谐。当家庭不能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安全的时候,他们就会在网络上寻求虚拟社会的温暖。在网络上,他们可以畅所欲言,互诉衷肠。由此就出现了一些学生的网恋现象,严重者可能会离家出走。
第五种:自制力弱的学生
对于网络的负面影响,学生们也非常清楚,但是由于部分学生自制力差,就会经常无节制地上网。
基于以上分析,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有效的整治措施。
对于这五种学生,我首先采用了谈话法,辅以因材施教法。第一种学生多为学困生,但他们绝非一无是处,我利用“扬长避短”法,多去发现他们的优点,经常鼓励他们,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比如,他们虽然学习不好,但是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就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特长,所以,对有文艺特长的我引导他们参加文艺小组,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就让他们担任班干部等,这些做法,无疑让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找到了成就感。
对第二种学生,重点要进行学习观教育,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观。让他们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及时为他们拨正航向。此法即所谓的“精神回归”法,旨在摆脱他们的怀疑情绪和迷茫感,对学习重新树立起信心。
对第三种学生,我有意识地和他们进行“对话”,进行个别谈话,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然后进行第二步工作,组织一些相关的集体活动,增加他们和其他同学的交流机会,如春游、野炊、联欢会等。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第四种学生,我告诉他们,人生总是伴随着坎坷与痛苦,在学习的黄金时期,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努力学习。这样,将来才不会有遗憾。不能把精神寄托在虚拟世界之中。在进行人生观教育的同时,我更注重用爱去营造和谐氛围,生活中我嘘寒问暖,学习中我悉心指导,让他们体验到爱心,从而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谐。
第五种学生最难教育,屡教不改,不是简单地说教就可以奏效的,也不是用惩罚可以解决的,而是要实行“盤、跟、查、训”四步法,盘即盘问,无故请假或上课精神不振时,仔细盘问。跟,抽时间跟踪一两次。查,休息时间查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训,也是此法的最后一个环节,严加训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自我反省,提高自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