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促进体育保险在高校中的实施与普及,从大学生个体出发,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实证分析了安徽省大学生参与体育保险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体育教师全程注意义务判断、希望自身健康程度(包括身体形态更美、运动能力更强)、体育保险对运动伤害作用认知、开展预防保障知识必要性的认知、设立体育保险必要性认知、投保金额预期对大学生投保体育保险的意愿影响显著;其中,体育保险对运动伤害作用认知、设立体育保险必要性认知、投保金额预期在0.01水平上显著。据此,提出高校发展体育保险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保险;影响因素;实证;Logistic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9)03-0047-05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sports insur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has been made from perspectives of individual college students in Anhui Province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willingness to select sports insurance by means of document study, expert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result shows that such factors as college PE teachers’ obligatory judgment on the whole sports process, hope for their own physical health (including better shapes and athletic abilities), recognition of importance of sports insurance to sports injuries, awareness of the necessities for establishment of sports of insurance as well as for prevention and security, and expectations for insured amount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select sports insurance. Among them, the values concerning recognition of importance of sports insurance to sports injuries, awareness of the necessities for establishment of sports of insurance and expectations for insured amount stand out over 0.01, thu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sur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insurance; Influencing factors; Empiric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高校體育运动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放眼于全国高校每年发生的案例,具有多发性、难于预测性、缺乏保障性、严重的社会影响性、对体育教育工作者强烈震慑性等特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畏惧于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附带的巨大责任,在体育教学、训练实施过程中往往畏首畏尾,难以真正推行体育教学实践与改革。故此,体育保险引起学界的关注,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在供给侧层面广泛推行的改革举措。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体育保险在防范体育风险、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方面作用显著[1]。当前,发达国家的体育保险已取得长足发展,表现在:法律制度与保险实务深度融合、体育保险公司与体育保险中介结构协调配合、体育伤害检测系统与保险理赔数据构成体育保险制度良性循环网络、体育保险产品呈综合化全面性的产品体系[2]。国内涉及高校体育保险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学生体育权利的维护、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与治理机制、体育伤害事故的补偿制度及其法理梳理和责任划分等[3-7],并且发展的重点在于学校体育保险[1];仅文献[8]反映了山西省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对体育保险的认知积极,初步凸显体育保险在高校体育院系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资料显示,采用大样本、面向全体大学生从其个体微观角度进行体育保险的实证研究尚未发现。本研究将研究对象拓展至全体在校大学生并从其个体微观角度出发,抽取了安徽省9所高校的659位学生作为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大学生投保体育保险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推理、揭示全体在校大学生关于体育保险的认知、投保想法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于高校改进体育保险险种、保费金额、保费出资方式、保障对象等方面的设定,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意义;在与保险公司的洽谈合作中,因贴合大学生实际需求而有助于合作达成,进而有利于体育保险在高校中的推行与普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安徽省9所高校,以9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1)抽样方式。根据安徽省高校区域分布情况,抽取滁州职院、安庆医药高专、滁州学院、铜陵职院、池州学院、安徽工程大学、铜陵学院、安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9所高校作为问卷发放地。问卷的发放采取学校定额、体育课堂定向与校园随机结合的方式;回收方式为邮寄与现场回收相结合的方式(见表1)。
(2)问卷的效度与信度。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走访部分省内高校的师生,就大学生体育保险投保意愿的影响指标进行了交流与论证,初步设计出问卷,并由数位高校专家和本地区保险公司主管对问卷的结构效度及内容效度进行了评价,经几次修改,最终通过效度审定。对问卷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赋值统计,建立数据库,采用“α”模型[9],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测,得出Cronbach的Alpha系数值为0.976,表明本量表内在的稳定性、一致性很好。
1.2.2 专家访谈法
基于研究目的,就高校大学生现行医保状况、高校运动傷害事故及其影响、高校实行体育保险的可行性及其运行机制等问题,向高校相关领导、专家以及保险公司主管进行了访谈。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非数值型指标赋值,建立样本指标数据表,基于SPSS22.0软件,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影响大学生投保体育险意愿的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 变量和模型的选取
2.1 变量选取
根据相关专家和本地保险公司主管的建议,本研究选取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X1)、月消费金额(X2)、自身健康了解程度(X3)、体育教师全程注意义务判断(X4)、终身体育运动想法(X5)、希望自身健康程度(X6)、体育保险对运动伤害作用认知(X7)、体育伤害风险判断(X8)、防范运动伤害重视度(X9)、会否担心受伤而变拘谨(X10)、开展预防保障知识必要性认知(X11)、设立体育保险必要性认知(X12)、投保金额预期(X13)、家人支持度(X14)共14项指标,试图揭示哪些指标影响到大学生体育保险的投保意愿(Y),以及影响的程度和方向。
2.2 模型选取
大学生投保体育保险的意愿,可有“不愿意”和“愿意”二元选择。本研究将“不愿意”赋值为0,“愿意”为1。这种因变量仅能取二值的情形,且寻求与诸多自变量(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可通过Logit函数将因变量的实数取值转换成目标概率值,这在统计学中属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9]。就该模型的适用条件来看,本研究选择的14个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属于相互独立的,适用于此分析。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
2017年5—6月,完成安徽省样本高校的问卷调查;7月期间进行问卷统计,并建立指标数据库。数据显示,大学生投保体育保险的意愿情况为:选择“不愿意投保”的为9.6%;选择“愿意投保”的占90.4%,其中包含“较愿意,了解清楚后会考虑投保”的72.3%,这部分学生的选择属于条件式的,还需要体育工作者进行诸如运动伤害预防保障知识的传授、体育保险利好的宣传等,才能使其潜意识的需求转化为实际中的投保行为。
3.2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3.2.1 回归结果
基于SPSS22.0统计软件,将指标样本观测数据带入二元Logistic模型,采用“向后:Wald”方法,逐步剔除对因变量(Y)影响不显著的自变量(Xi),直至所有自变量显著。模型对自变量的回归一共进行了8步,获得8步回归结果。由于数据量庞大,仅列出对自变量第1步(模型一)和第 8步(模型二)的回归结果(见表2)。从模型系数的Omnibus 测试结果来看,此两个模型的系数P值均为0.000,其含义非常一致[10];另从自变量的显著性和Wald检验值大小考察,模型二均好于模型一。因此,基于模型二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
3.2.2 结果分析
依据上表模型二的回归结果,作出以下分析:
(1)“体育教师全程注意义务判断”对大学生的体育保险投保意向有着显著性影响(P<0.1),为正相关。表明体育教师在诸如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校园体育活动中的全程把控安全态势对大学生预防运动损伤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亦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群体运动伤害的自我防范意识,且这种意识随着体育教师全程注意义务做的越好而会得到更好的加强。反映了大学生对体育运动伤害的忌惮以及因此而产生对体育保险投保的强烈心理倾向。
(2)大学生“希望自身健康程度(包括身体形态更美、运动能力更强)”,对其投保体育保险的意愿具有较为显著性影响(P<0.05)。大学生越希望自身形态更美、运动能力更强,意味着运动的频次越多、运动的强度越大,则运动损伤风险就会加大。大学生对自身健康程度的关注度与体育保险投保意向呈正相关,与研究预期一致,反映出大学生越是追求身心健康上的高标准越会倾向于体育保险的保障。
(3)大学生关于“体育保险对运动伤害作用认知”对其投保意愿具有十分显著性影响(P<0.01),为正相关,发生比率为1.968,处于较高的水平。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经课题组成员对此进行简明的知识宣讲后,参测学生大都对此持积极认知的态度。从该项指标的发生比来看,大学生对此认知每提高一个等级,例如认为体育保险对运动伤害的作用由“一般”到“较有帮助”时,参与体育保险的概率将提升1.968倍。
(4)大学生对“开展预防保障知识必要性的认知”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对其参与体育保险投保的意愿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P<0.05),呈正相关。这表明,大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保障知识十分重视,与其对于体育保险的认知相关性较大。 (5)自变量“设立体育保险必要性认知”,对大学生的体育保险投保意愿在0.01水平上显著,且呈正相关,系数为1.375,其发生比率高达4.831。该项指标对大学生的投保意愿影响很强势,可以认为大学生对高校设置体育保险具有强烈的期待,比如当大学生认为高校设置体育保险由“较为需要”到“很有必要”时,其参与投保的几率将增加4.831倍。
(6)“投保金额预期”设有6个选项,大学生选择情况为:“20元及以下”占26.3%,“21~40元”为31.8%,“41~60元”为23.5%,“61~80元”为7.2%,“81~100元”为9%,“其他”占2.2%。可以看出,大学生投保金额集中在40元及以下合占58.1%,超过半数以上。此变量对大学生投保意愿影响非常显著(P<0.01),但呈负相关,与研究预期一致,每当体育保险金额增长一个金额区间,例如由“41~60元”到“61~80元”时,大学生投保几率就会下降1.639倍。仍然可以发现,选择“41~60元”的有23.5%,以及“81~100元”亦达到9%,意味着占有相当比重的大学生会选择较高额度的险种,也表明高校体育保险根据运动项目的类别、风险的大小以及期限进行险种设计、分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7)本研究预设的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月消费金额、自身健康了解程度、终身体育运动想法、体育伤害风险判断、防范运动伤害重视度、会否担心受伤而变拘谨和家人支持度,共8个自变量对大学生参与体育保险意愿的影响不显著。除体育院系的学生较为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诊治外,在调研中发现,公共体育课的大学生对此几乎不予以关注且相关知识极度缺乏,从而忽视了自身的不良运动习惯、不关注自身运动健康状况也大都不具有终身体育的深层次思考,更谈不上运动伤害风险的判断等。因此,构不成对于体育保险认知的较强的关联性,也就无法对体育保险的投保意愿形成显著性影响。大学生对体育保险的投保意愿属于个体理性思考的结果,受家人影响较小,且年度投保金额不高,而当前大学生月消费金额处于历史高水平阶段,不受其影响,从大学生的实际校园生活状况来看,处于合理情形。另外,此8项指标对大学生投保意愿构不成显著性影响,也可能与抽样区域、样本含量不足或个体间的差异有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1)绝大部分学生的投保意愿属于条件式的。由上述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占90.4%的大学生愿意参与体育保险,其中高达72.3%学生的投保意愿属于条件式,即了解清楚体育保险的作用和意义后,才会转化为实际中的投保行为。
(2)影响大学生投保意愿的六大因素。对大学生的投保意愿产生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有:体育教师全程注意义务的判断、希望自身健康程度(包括身体形态更美、运动能力更强)、体育保险对运动伤害作用的认知、开展预防保障知识必要性的认知、设立体育保险必要性认知、投保金额预期共6个变量;其中,体育保险对运动伤害作用认知、设立体育保险必要性认知、投保金额预期影响最为显著。
(3)高校已具备开展体育保险的资金和学生认知基础。2001—2016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能和运动能力呈现总体下降趋势;近视率、超重率、患病率居高不下[11],迫切需要体育运动的强势介入。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及其产生的后果和影响,显然已成为阻碍高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的巨大障碍,而体育保险是解决此类事件最为有效的途径。鉴于大学生属于易于觉醒的群体,在广泛、深入普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保险知识下,高校已具备开展体育保险的资金和学生认知基础。
4.2 建 议
为促进体育保险在高校的推广,助力于高校体育工作供给侧层面的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运动健康、运动伤害预防、体育保险知识的课时比重。高校体育职能部门应根据新时期体育工作的需要,加大诸如体育运动健康、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体育保险知识等在体育课时中的比重,以此促进大学生对自身健康程度(包括身体形态更美、运动能力更强)的关注,从而使部分学生的条件式体育保险投保意愿转化为实际中的投保行为。
(2)加强教师职业操守,切实履行“全程注意义务”。大学生出于理性思考,希望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活动的全程注意”,因此获得运动中的安全感;反之,体育教师的此种行为能有效提升大学生自我防护意识以及对体育保险的深度认知。
(3)出台高校体育保险条例,予以法律保障。高校开展体育保险已呈必需之势。此态势源于当前高校体育工作深化改革的需要及大学生对体育保险的需求,使得高校开展体育保险具备了必要条件。目前,我国体育保险存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法律规范缺失;保障体系、险种设计、中介机构、专业人才、宣传力度等方面的不足[12]。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机构应注重顶层政策设计,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实施高校体育保险的先进经验,对我国高校体育保险工作的开展进行规划与监管。
(4)对高校开展体育保险精算业务,加快体育保险推广。保险公司进行此项业务的精算时,应着重考虑大学生对保额选择的区间,并根据高校体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设计出多元性的险种,例如公共体育课险、体育生运动险、运动训练竞赛险、校园活动险等;另一方面,各险种金额尽量贴合大学生的投保金额预期。另外,高校可筹措保险金的多元渠道(参照于发达国家的做法),可企业赞助,亦可高校适当补贴等,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资金负担又能在险种的选择上具有弹性。如此,需要国家保监会连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协同一致,促使保险部门尽快开展此项工作,方能实质性的打开高校体育保险应用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关晶,王国军.我国体育保险的现状、瓶颈与突破[J].体育科学,2017,37(1):81-89.
[2] 关晶,王国军.体育保险的国际进展与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路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1):1-9.
[3] 徐士韦,肖焕禹,谭小勇.学校体育保险机制构建视角下的学生体育权利实现[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5):536-539.
[4] 孙金蓉.日本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及事故补偿制度的考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7):402-404.
[5] 唐勇.我国学校体育伤害案件的司法实践与法理评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4):61-67.
[6] 李培文,李红英,牛鹏飞.大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責任与应对策略[J].体育学刊,2010,17(6):35-37.
[7] 于铎,李铭函.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3(5):276-281.
[8] 施文海,袁媛.山西省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体育保险现状调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12(5):151-153.
[9] 吴广,刘荣,丁维岱,等.SPSS统计分析与应用(修订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10] 邱洁威,张跃华,查爱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780户农村居民的微观数据[J].兰州学刊,2011(3):57-64.
[11] 李桥兴,庞博,吴俊芳.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与体质测试研究进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7,35(6):1-6.
[12] 张泽君,隋凤娟,张建华,等.我国体育保险的实然困境之思与应然治理之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6):50-58.
关键词:高校;体育保险;影响因素;实证;Logistic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9)03-0047-05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sports insur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has been made from perspectives of individual college students in Anhui Province on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willingness to select sports insurance by means of document study, expert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result shows that such factors as college PE teachers’ obligatory judgment on the whole sports process, hope for their own physical health (including better shapes and athletic abilities), recognition of importance of sports insurance to sports injuries, awareness of the necessities for establishment of sports of insurance as well as for prevention and security, and expectations for insured amount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college students’ willingness to select sports insurance. Among them, the values concerning recognition of importance of sports insurance to sports injuries, awareness of the necessities for establishment of sports of insurance and expectations for insured amount stand out over 0.01, thu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sur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insurance; Influencing factors; Empiric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高校體育运动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放眼于全国高校每年发生的案例,具有多发性、难于预测性、缺乏保障性、严重的社会影响性、对体育教育工作者强烈震慑性等特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畏惧于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附带的巨大责任,在体育教学、训练实施过程中往往畏首畏尾,难以真正推行体育教学实践与改革。故此,体育保险引起学界的关注,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在供给侧层面广泛推行的改革举措。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体育保险在防范体育风险、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方面作用显著[1]。当前,发达国家的体育保险已取得长足发展,表现在:法律制度与保险实务深度融合、体育保险公司与体育保险中介结构协调配合、体育伤害检测系统与保险理赔数据构成体育保险制度良性循环网络、体育保险产品呈综合化全面性的产品体系[2]。国内涉及高校体育保险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学生体育权利的维护、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与治理机制、体育伤害事故的补偿制度及其法理梳理和责任划分等[3-7],并且发展的重点在于学校体育保险[1];仅文献[8]反映了山西省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对体育保险的认知积极,初步凸显体育保险在高校体育院系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资料显示,采用大样本、面向全体大学生从其个体微观角度进行体育保险的实证研究尚未发现。本研究将研究对象拓展至全体在校大学生并从其个体微观角度出发,抽取了安徽省9所高校的659位学生作为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大学生投保体育保险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推理、揭示全体在校大学生关于体育保险的认知、投保想法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于高校改进体育保险险种、保费金额、保费出资方式、保障对象等方面的设定,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意义;在与保险公司的洽谈合作中,因贴合大学生实际需求而有助于合作达成,进而有利于体育保险在高校中的推行与普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安徽省9所高校,以9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1)抽样方式。根据安徽省高校区域分布情况,抽取滁州职院、安庆医药高专、滁州学院、铜陵职院、池州学院、安徽工程大学、铜陵学院、安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9所高校作为问卷发放地。问卷的发放采取学校定额、体育课堂定向与校园随机结合的方式;回收方式为邮寄与现场回收相结合的方式(见表1)。
(2)问卷的效度与信度。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走访部分省内高校的师生,就大学生体育保险投保意愿的影响指标进行了交流与论证,初步设计出问卷,并由数位高校专家和本地区保险公司主管对问卷的结构效度及内容效度进行了评价,经几次修改,最终通过效度审定。对问卷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赋值统计,建立数据库,采用“α”模型[9],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测,得出Cronbach的Alpha系数值为0.976,表明本量表内在的稳定性、一致性很好。
1.2.2 专家访谈法
基于研究目的,就高校大学生现行医保状况、高校运动傷害事故及其影响、高校实行体育保险的可行性及其运行机制等问题,向高校相关领导、专家以及保险公司主管进行了访谈。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非数值型指标赋值,建立样本指标数据表,基于SPSS22.0软件,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影响大学生投保体育险意愿的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 变量和模型的选取
2.1 变量选取
根据相关专家和本地保险公司主管的建议,本研究选取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X1)、月消费金额(X2)、自身健康了解程度(X3)、体育教师全程注意义务判断(X4)、终身体育运动想法(X5)、希望自身健康程度(X6)、体育保险对运动伤害作用认知(X7)、体育伤害风险判断(X8)、防范运动伤害重视度(X9)、会否担心受伤而变拘谨(X10)、开展预防保障知识必要性认知(X11)、设立体育保险必要性认知(X12)、投保金额预期(X13)、家人支持度(X14)共14项指标,试图揭示哪些指标影响到大学生体育保险的投保意愿(Y),以及影响的程度和方向。
2.2 模型选取
大学生投保体育保险的意愿,可有“不愿意”和“愿意”二元选择。本研究将“不愿意”赋值为0,“愿意”为1。这种因变量仅能取二值的情形,且寻求与诸多自变量(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可通过Logit函数将因变量的实数取值转换成目标概率值,这在统计学中属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9]。就该模型的适用条件来看,本研究选择的14个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属于相互独立的,适用于此分析。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
2017年5—6月,完成安徽省样本高校的问卷调查;7月期间进行问卷统计,并建立指标数据库。数据显示,大学生投保体育保险的意愿情况为:选择“不愿意投保”的为9.6%;选择“愿意投保”的占90.4%,其中包含“较愿意,了解清楚后会考虑投保”的72.3%,这部分学生的选择属于条件式的,还需要体育工作者进行诸如运动伤害预防保障知识的传授、体育保险利好的宣传等,才能使其潜意识的需求转化为实际中的投保行为。
3.2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3.2.1 回归结果
基于SPSS22.0统计软件,将指标样本观测数据带入二元Logistic模型,采用“向后:Wald”方法,逐步剔除对因变量(Y)影响不显著的自变量(Xi),直至所有自变量显著。模型对自变量的回归一共进行了8步,获得8步回归结果。由于数据量庞大,仅列出对自变量第1步(模型一)和第 8步(模型二)的回归结果(见表2)。从模型系数的Omnibus 测试结果来看,此两个模型的系数P值均为0.000,其含义非常一致[10];另从自变量的显著性和Wald检验值大小考察,模型二均好于模型一。因此,基于模型二对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
3.2.2 结果分析
依据上表模型二的回归结果,作出以下分析:
(1)“体育教师全程注意义务判断”对大学生的体育保险投保意向有着显著性影响(P<0.1),为正相关。表明体育教师在诸如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校园体育活动中的全程把控安全态势对大学生预防运动损伤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亦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群体运动伤害的自我防范意识,且这种意识随着体育教师全程注意义务做的越好而会得到更好的加强。反映了大学生对体育运动伤害的忌惮以及因此而产生对体育保险投保的强烈心理倾向。
(2)大学生“希望自身健康程度(包括身体形态更美、运动能力更强)”,对其投保体育保险的意愿具有较为显著性影响(P<0.05)。大学生越希望自身形态更美、运动能力更强,意味着运动的频次越多、运动的强度越大,则运动损伤风险就会加大。大学生对自身健康程度的关注度与体育保险投保意向呈正相关,与研究预期一致,反映出大学生越是追求身心健康上的高标准越会倾向于体育保险的保障。
(3)大学生关于“体育保险对运动伤害作用认知”对其投保意愿具有十分显著性影响(P<0.01),为正相关,发生比率为1.968,处于较高的水平。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经课题组成员对此进行简明的知识宣讲后,参测学生大都对此持积极认知的态度。从该项指标的发生比来看,大学生对此认知每提高一个等级,例如认为体育保险对运动伤害的作用由“一般”到“较有帮助”时,参与体育保险的概率将提升1.968倍。
(4)大学生对“开展预防保障知识必要性的认知”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对其参与体育保险投保的意愿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P<0.05),呈正相关。这表明,大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保障知识十分重视,与其对于体育保险的认知相关性较大。 (5)自变量“设立体育保险必要性认知”,对大学生的体育保险投保意愿在0.01水平上显著,且呈正相关,系数为1.375,其发生比率高达4.831。该项指标对大学生的投保意愿影响很强势,可以认为大学生对高校设置体育保险具有强烈的期待,比如当大学生认为高校设置体育保险由“较为需要”到“很有必要”时,其参与投保的几率将增加4.831倍。
(6)“投保金额预期”设有6个选项,大学生选择情况为:“20元及以下”占26.3%,“21~40元”为31.8%,“41~60元”为23.5%,“61~80元”为7.2%,“81~100元”为9%,“其他”占2.2%。可以看出,大学生投保金额集中在40元及以下合占58.1%,超过半数以上。此变量对大学生投保意愿影响非常显著(P<0.01),但呈负相关,与研究预期一致,每当体育保险金额增长一个金额区间,例如由“41~60元”到“61~80元”时,大学生投保几率就会下降1.639倍。仍然可以发现,选择“41~60元”的有23.5%,以及“81~100元”亦达到9%,意味着占有相当比重的大学生会选择较高额度的险种,也表明高校体育保险根据运动项目的类别、风险的大小以及期限进行险种设计、分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7)本研究预设的大学生体育运动习惯、月消费金额、自身健康了解程度、终身体育运动想法、体育伤害风险判断、防范运动伤害重视度、会否担心受伤而变拘谨和家人支持度,共8个自变量对大学生参与体育保险意愿的影响不显著。除体育院系的学生较为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诊治外,在调研中发现,公共体育课的大学生对此几乎不予以关注且相关知识极度缺乏,从而忽视了自身的不良运动习惯、不关注自身运动健康状况也大都不具有终身体育的深层次思考,更谈不上运动伤害风险的判断等。因此,构不成对于体育保险认知的较强的关联性,也就无法对体育保险的投保意愿形成显著性影响。大学生对体育保险的投保意愿属于个体理性思考的结果,受家人影响较小,且年度投保金额不高,而当前大学生月消费金额处于历史高水平阶段,不受其影响,从大学生的实际校园生活状况来看,处于合理情形。另外,此8项指标对大学生投保意愿构不成显著性影响,也可能与抽样区域、样本含量不足或个体间的差异有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1)绝大部分学生的投保意愿属于条件式的。由上述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占90.4%的大学生愿意参与体育保险,其中高达72.3%学生的投保意愿属于条件式,即了解清楚体育保险的作用和意义后,才会转化为实际中的投保行为。
(2)影响大学生投保意愿的六大因素。对大学生的投保意愿产生显著性影响的因素有:体育教师全程注意义务的判断、希望自身健康程度(包括身体形态更美、运动能力更强)、体育保险对运动伤害作用的认知、开展预防保障知识必要性的认知、设立体育保险必要性认知、投保金额预期共6个变量;其中,体育保险对运动伤害作用认知、设立体育保险必要性认知、投保金额预期影响最为显著。
(3)高校已具备开展体育保险的资金和学生认知基础。2001—2016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能和运动能力呈现总体下降趋势;近视率、超重率、患病率居高不下[11],迫切需要体育运动的强势介入。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及其产生的后果和影响,显然已成为阻碍高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的巨大障碍,而体育保险是解决此类事件最为有效的途径。鉴于大学生属于易于觉醒的群体,在广泛、深入普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保险知识下,高校已具备开展体育保险的资金和学生认知基础。
4.2 建 议
为促进体育保险在高校的推广,助力于高校体育工作供给侧层面的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运动健康、运动伤害预防、体育保险知识的课时比重。高校体育职能部门应根据新时期体育工作的需要,加大诸如体育运动健康、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体育保险知识等在体育课时中的比重,以此促进大学生对自身健康程度(包括身体形态更美、运动能力更强)的关注,从而使部分学生的条件式体育保险投保意愿转化为实际中的投保行为。
(2)加强教师职业操守,切实履行“全程注意义务”。大学生出于理性思考,希望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活动的全程注意”,因此获得运动中的安全感;反之,体育教师的此种行为能有效提升大学生自我防护意识以及对体育保险的深度认知。
(3)出台高校体育保险条例,予以法律保障。高校开展体育保险已呈必需之势。此态势源于当前高校体育工作深化改革的需要及大学生对体育保险的需求,使得高校开展体育保险具备了必要条件。目前,我国体育保险存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法律规范缺失;保障体系、险种设计、中介机构、专业人才、宣传力度等方面的不足[12]。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机构应注重顶层政策设计,针对上述不足之处,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实施高校体育保险的先进经验,对我国高校体育保险工作的开展进行规划与监管。
(4)对高校开展体育保险精算业务,加快体育保险推广。保险公司进行此项业务的精算时,应着重考虑大学生对保额选择的区间,并根据高校体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设计出多元性的险种,例如公共体育课险、体育生运动险、运动训练竞赛险、校园活动险等;另一方面,各险种金额尽量贴合大学生的投保金额预期。另外,高校可筹措保险金的多元渠道(参照于发达国家的做法),可企业赞助,亦可高校适当补贴等,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资金负担又能在险种的选择上具有弹性。如此,需要国家保监会连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协同一致,促使保险部门尽快开展此项工作,方能实质性的打开高校体育保险应用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关晶,王国军.我国体育保险的现状、瓶颈与突破[J].体育科学,2017,37(1):81-89.
[2] 关晶,王国军.体育保险的国际进展与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路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1):1-9.
[3] 徐士韦,肖焕禹,谭小勇.学校体育保险机制构建视角下的学生体育权利实现[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5):536-539.
[4] 孙金蓉.日本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及事故补偿制度的考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7):402-404.
[5] 唐勇.我国学校体育伤害案件的司法实践与法理评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4):61-67.
[6] 李培文,李红英,牛鹏飞.大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責任与应对策略[J].体育学刊,2010,17(6):35-37.
[7] 于铎,李铭函.高校体育伤害事故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3(5):276-281.
[8] 施文海,袁媛.山西省高校体育院系学生体育保险现状调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12(5):151-153.
[9] 吴广,刘荣,丁维岱,等.SPSS统计分析与应用(修订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10] 邱洁威,张跃华,查爱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780户农村居民的微观数据[J].兰州学刊,2011(3):57-64.
[11] 李桥兴,庞博,吴俊芳.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与体质测试研究进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7,35(6):1-6.
[12] 张泽君,隋凤娟,张建华,等.我国体育保险的实然困境之思与应然治理之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6):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