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菲律宾海中央断裂带地貌学研究

来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u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菲律宾海中央断裂带位于西菲律宾海中部,为一NWW—SEE向伸展的长条形狭窄地带,东南面可延伸至帛琉海岭。因受强烈的构造断裂切割,海底地形崎岖,山顶至谷底之差达几百至1000m以上,长条形相间平行排列的海脊、海岭、高地和裂谷、洼地呈NWW—SEE向。其中的中央裂谷(也称海渊)位于断裂带的东南段,横断面呈“V”型,裂谷可被5500m的等深线圈闭,最大水深大于7000m,其相对深度达1000~3000m。平行中央裂谷两侧的两条海脊是两条狭窄的高热流条带。中央断裂带的裂谷和海脊地貌是由于西北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改
其他文献
在社会大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在当前更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而言有着显著的影响,不仅能对人们的
莺歌海盆地位于印支半岛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交接区,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使其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焦点。从区域动力学演化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影响莺歌海盆地发育的印支地块构造演化特征,认为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主要受印支半岛早期的逃逸挤出构造和晚期的挤压—伸展构造系统影响(或控制),在此动力学驱动机制下,莺歌海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即左旋走滑—伸展裂陷阶段、中下地壳韧性伸展—热沉
莺歌海盆地是在岩石圈伸展减薄和红河断裂带南段的右旋扭动联合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以伸展为主的转换伸展盆地。受该应力场作用,盆地新构造运动活跃,主要表现包括中新统末、上新统
高热流值、强地震活动、火山活动、张性断层作用以及快速沉降等特征表明冲绳海槽的演化已经达到了大陆张裂的最高阶段。根据地震折射和重力资料的计算表明冲绳海槽底下存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