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就高职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后提出了一系列提高高职院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适应性的策略和措施。
一、高职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现状分析
(一)审计行业的发展现状
1.对从业人员审计思维要求提高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审计不同于会计工作,其思维模式和思维理念并不要求单一、缜密,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逆向思維、多向思维、联想能力。审计工作不能以某一个标准作为衡量基础,不能局限于某一条线索,更多的是需要通过某一个问题或是信息数据进行反向推理,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进行联想思考,最终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以此提出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策略,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支持。
2.对审计人员综合能力要求提高
不同于会计数据收集整理,审计工作并不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收集,相从业人员需要运用一系列数据模型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结构分析等等,对审计工作和事项进行深入探究、深刻剖析,找到审计工作的重点和规律,找到可能存在的问题节点。同时,对数据的分析必须纵横结合,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以此确保审计的高质量。
(二)高职院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将审计专业纳入到会计教育体系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会计专业教学的研究开发上,同时,审计专业的教学模式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审计专业教学仍然将会计做账作为主要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模拟会计账进行查看,写出无保留的审计结论。这样的教学理念从本质上来讲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没有引导学生认识到审计专业的核心。
二、提高高职院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适应性的策略和措施
(一)加强专业宣传,转变错误认知
要实现审计专业的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政府及其相关教育部门应当正确认识审计工作,并加大对审计专业的宣传力度,营造出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教师和高职院校从根本上转变认知错误,在全国范围内吸引很多的学生报考。
(二)加大对审计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高职院校应当根据院校发展及审计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拓宽资金来源,主动向当地政府行政部门申请专项教育资金,以此实现高职教学的发展。政府部门也应当基于宏观角度对审计专业进行引导,联合多方力量,搭建起政府、企业、行业、高职院校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当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调整优化办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和行业需求,提高审计专业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社会认可程度,吸引更多的行业协会投资参与教学管理。另外,高职院校应当创建相应的经费管理机制,确保经费专项使用。
(三)进一步明确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深入分析审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审计工作的思维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审计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及综合能力要求,制定出专业的人才培养策略,将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细化,凸显出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例如,诚实守信、精算善管等等,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理念,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四)切实提高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库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时,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行业发展需求的分析,基于具体要求对审计专业进行有效的规范管理,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例如,当代社会要求审计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软件操作能力及信息化技术,基于此,院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审计信息化课程,引导学生通过软件作用有序开展审计工作,设施提高审计效率及质量。
队伍教学资源库的建立而言,高职院校仍应当以企业人才需求作为依据,将碎片化、模块化的教学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系统完善地对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同时通过网络技术搭建起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随时随地进行自主、个性学习。
(五)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搭建校企共建师资队伍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只有审计从业人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审计行业的发展脉络。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与优秀企业的合作交流,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创建高效完善的师资队伍,同时建立常态化机制,对师资队伍进行不断的调整优化。
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定期组织审计专业教师进行事务所进行观摩学习,积累审计工作经验,脱离课堂,通过实践训练设施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可以与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互派师资,建立校企共建工作室,在满足订单化人才培养要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互惠互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专业宣传,加大对审计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提高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库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搭建校企共建师资队伍。
(作者单位: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一、高职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现状分析
(一)审计行业的发展现状
1.对从业人员审计思维要求提高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审计不同于会计工作,其思维模式和思维理念并不要求单一、缜密,而是需要具备一定的逆向思維、多向思维、联想能力。审计工作不能以某一个标准作为衡量基础,不能局限于某一条线索,更多的是需要通过某一个问题或是信息数据进行反向推理,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进行联想思考,最终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以此提出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策略,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支持。
2.对审计人员综合能力要求提高
不同于会计数据收集整理,审计工作并不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收集,相从业人员需要运用一系列数据模型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结构分析等等,对审计工作和事项进行深入探究、深刻剖析,找到审计工作的重点和规律,找到可能存在的问题节点。同时,对数据的分析必须纵横结合,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以此确保审计的高质量。
(二)高职院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将审计专业纳入到会计教育体系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会计专业教学的研究开发上,同时,审计专业的教学模式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审计专业教学仍然将会计做账作为主要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模拟会计账进行查看,写出无保留的审计结论。这样的教学理念从本质上来讲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没有引导学生认识到审计专业的核心。
二、提高高职院校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适应性的策略和措施
(一)加强专业宣传,转变错误认知
要实现审计专业的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政府及其相关教育部门应当正确认识审计工作,并加大对审计专业的宣传力度,营造出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引导教师和高职院校从根本上转变认知错误,在全国范围内吸引很多的学生报考。
(二)加大对审计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高职院校应当根据院校发展及审计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拓宽资金来源,主动向当地政府行政部门申请专项教育资金,以此实现高职教学的发展。政府部门也应当基于宏观角度对审计专业进行引导,联合多方力量,搭建起政府、企业、行业、高职院校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当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调整优化办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和行业需求,提高审计专业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社会认可程度,吸引更多的行业协会投资参与教学管理。另外,高职院校应当创建相应的经费管理机制,确保经费专项使用。
(三)进一步明确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深入分析审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审计工作的思维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审计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及综合能力要求,制定出专业的人才培养策略,将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细化,凸显出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例如,诚实守信、精算善管等等,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理念,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四)切实提高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库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时,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行业发展需求的分析,基于具体要求对审计专业进行有效的规范管理,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例如,当代社会要求审计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软件操作能力及信息化技术,基于此,院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审计信息化课程,引导学生通过软件作用有序开展审计工作,设施提高审计效率及质量。
队伍教学资源库的建立而言,高职院校仍应当以企业人才需求作为依据,将碎片化、模块化的教学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系统完善地对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同时通过网络技术搭建起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随时随地进行自主、个性学习。
(五)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搭建校企共建师资队伍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只有审计从业人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审计行业的发展脉络。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与优秀企业的合作交流,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创建高效完善的师资队伍,同时建立常态化机制,对师资队伍进行不断的调整优化。
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定期组织审计专业教师进行事务所进行观摩学习,积累审计工作经验,脱离课堂,通过实践训练设施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可以与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互派师资,建立校企共建工作室,在满足订单化人才培养要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互惠互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专业宣传,加大对审计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提高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库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搭建校企共建师资队伍。
(作者单位: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