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轼是一位文化巨人,不仅在诗文词赋各文学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而且在诗文理论领域及书画理论领域也取得了杰出成就。本文主要择其“技道两进”命题进行研究,所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苏轼的书法创作思想,进而推进对苏轼整个书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苏轼;书画理论;“技道两进”
清代刘熙载《艺概》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苏轼作为北宋“尚意”书风的重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中国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领袖和代表,苏轼书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字里行间洋溢着书卷气和才学气,黄庭坚在《跋东坡书<远景楼赋>后》中也认为书法家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
一、“技道两进”:书法之技与书法之道
“技道两进”是苏轼书法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此命题出自《跋秦少游书》,云:“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少游乃技道两进也。”①“技道两进”,即书法创作既要有其道,又要有其技。苏轼将书法创作分为“道”和“技”两个层次,充分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创作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苏轼对古代书法理论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书法之“道”作为“形而上者”,体现着书法的根本规律;书法之“技”作为“形而下者”,主要是指书法创作的技艺技巧。书法家不受任何具体事物的束缚而自由地观照、体验万物,把握审美对象之内在精神意蕴,这是书法创作的根本所在,是“道”。熟练地掌握各种艺术手段,是“技”。这样,不难看出苏轼所说的书法之“道”和书法之“技”了。
二、“学即不是,不学亦不可”:学古法为技,又不可泥于古法,不拘于技
苏轼认为书法创作首先要遵循古人制定的规范,只有先求工,学古法以为技,经过长期的锻炼,进而掌握了作书的实践经验,才能够自然达到工巧。《跋秦少游书》,云:“少游近日草书,便有东晋风味,作诗增奇丽。乃知此人不可使闲,遂兼百技矣。”而“遂兼百技”即指书法家要具备百工之技艺技巧,这是书法创作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没有技艺技巧,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如《跋王荆公书》云:“荆公书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学之则无法。”苏轼认为王安石的书法是他人无法学得的,因为王安石的书法意境超越一般之法,达到无法之法。所谓于无法中见法,他既要求听笔所致,又要不失法度,主张法在无法中表现出来。
三、道的重要性
(一)“近于有道者”
书法创作是人的精神面貌之体现。苏轼认为书法虽是一种技艺,然却可以通于大道,这就是“由艺通道”的见解。如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当文惠君问庖丁的技术为何如此高超时,庖丁说:“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出了技术的范围。”庖丁进而补充道,他最初宰牛时,见到的都是牛的整体,三年之后,就再也看不见全牛了。现在,他宰牛时全凭神遇,而不需要用目视。可见,《庄子》中的“道”即是具體事物中的自然之道、自然之理,并且是可以由具体的技艺中升华取得。
(二)“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
苏轼所说的“道”指具体事物的特征和规律。他认为任何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如果单靠间接经验,就像瞎子那样“未尝见而求之人也”,进而势必会“转而相之”,混淆此事物与他事物的各种属性,结果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他还认为,单有感性经验是不够的,还得亲自实践,多次探索,方能掌握道。如《日喻》所云:“道可致而不可求”。为了解释这个道理,苏轼引用孙武和子夏的话对“致”作了解释:“致”就是一种“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的,若平时有意于积学,自然能够得“道”,即学至则道自致。为了论证这个观点,苏轼又给我们讲了另一个“北方人学潜水”的寓言故事。苏轼发现“南方多没人”,而北方则少有,原因就在于南方人“日与水居”,故能渐识水性,“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水之道者。”懂得水性方能“没”,而北方人“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可见求“道”单凭勇气是不行的,还得经过长期的实践。如果想“不学而务求道”,走捷径,那就只能像北方学“没”者那样,没有不被溺死的。因此,求道如同南方之人潜水。得之在瞬间,然功夫却在平日的不断练习和心领神会,自然会得道。
四、“技道两进”:道与艺合、心手相应
苏轼认为“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技”固然很重要,但若单纯的强调“技”而忽略了“道”,书法作品就会流于“匠气”,也就和书法工匠之作没有什么区别了。苏轼提倡“技道两进”这一命题表明,他认为“道”与“技”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所以,“技道两进”这一命题体现了书法创作中基本规律与技巧方法之间的关系。就此而言,这一命题的提出是苏轼对中国古代书法创作理论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
笔者认为苏轼提出的书法创作理论的“技道两进”命题与其绘画创作理论中提出的“道与艺合”是相通的,因为诗书画本为一律,具有内在的相通性。而苏轼提出的“有道有艺”命题出自《书李伯时<山庄图>后》,云:“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②
苏轼对李伯时所画的《山庄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李伯时所画《山庄图》不是靠“强记不忘”而作,而是“天机之所合,不强而自记也”。对于绘画创作来说,“不留于一物”的审美态度和“神与物交”的审美体验方法,是把握审美对象内在精神的根本途径,是创作优秀作品的规律所在,当属于绘画之“道”。而苏轼所说的“其智与百工通”,即画家的技艺技巧,当属于绘画之“艺”。苏轼认为绘画之“艺”虽然属于“形而下者”,但也是绘画创作不可缺少的因素。画家“有道而不艺”,虽然能够体验到审美对象的精神意蕴,能够把握审美对象最根本的东西,但是,由于缺少技艺技巧,所要画的“物”虽然“形于心”,却“不形于手”。原因在于没有表现审美意象的方法技巧,无法将“形于心”的审美意象表现出来。
注释:
①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参考文献:
[1]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中华书局,1982.
[2]穆俦标点.苏轼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中华书局,1986.
作者简介:
徐文娟(1987—),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教师,文学硕士,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实验小学。
关键词:苏轼;书画理论;“技道两进”
清代刘熙载《艺概》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苏轼作为北宋“尚意”书风的重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中国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宋代“尚意书风”的领袖和代表,苏轼书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字里行间洋溢着书卷气和才学气,黄庭坚在《跋东坡书<远景楼赋>后》中也认为书法家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
一、“技道两进”:书法之技与书法之道
“技道两进”是苏轼书法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此命题出自《跋秦少游书》,云:“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少游乃技道两进也。”①“技道两进”,即书法创作既要有其道,又要有其技。苏轼将书法创作分为“道”和“技”两个层次,充分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创作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苏轼对古代书法理论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书法之“道”作为“形而上者”,体现着书法的根本规律;书法之“技”作为“形而下者”,主要是指书法创作的技艺技巧。书法家不受任何具体事物的束缚而自由地观照、体验万物,把握审美对象之内在精神意蕴,这是书法创作的根本所在,是“道”。熟练地掌握各种艺术手段,是“技”。这样,不难看出苏轼所说的书法之“道”和书法之“技”了。
二、“学即不是,不学亦不可”:学古法为技,又不可泥于古法,不拘于技
苏轼认为书法创作首先要遵循古人制定的规范,只有先求工,学古法以为技,经过长期的锻炼,进而掌握了作书的实践经验,才能够自然达到工巧。《跋秦少游书》,云:“少游近日草书,便有东晋风味,作诗增奇丽。乃知此人不可使闲,遂兼百技矣。”而“遂兼百技”即指书法家要具备百工之技艺技巧,这是书法创作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没有技艺技巧,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如《跋王荆公书》云:“荆公书得无法之法,然不可学,学之则无法。”苏轼认为王安石的书法是他人无法学得的,因为王安石的书法意境超越一般之法,达到无法之法。所谓于无法中见法,他既要求听笔所致,又要不失法度,主张法在无法中表现出来。
三、道的重要性
(一)“近于有道者”
书法创作是人的精神面貌之体现。苏轼认为书法虽是一种技艺,然却可以通于大道,这就是“由艺通道”的见解。如著名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当文惠君问庖丁的技术为何如此高超时,庖丁说:“我所爱好的是道,已经超出了技术的范围。”庖丁进而补充道,他最初宰牛时,见到的都是牛的整体,三年之后,就再也看不见全牛了。现在,他宰牛时全凭神遇,而不需要用目视。可见,《庄子》中的“道”即是具體事物中的自然之道、自然之理,并且是可以由具体的技艺中升华取得。
(二)“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
苏轼所说的“道”指具体事物的特征和规律。他认为任何知识都来源于感性经验,如果单靠间接经验,就像瞎子那样“未尝见而求之人也”,进而势必会“转而相之”,混淆此事物与他事物的各种属性,结果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他还认为,单有感性经验是不够的,还得亲自实践,多次探索,方能掌握道。如《日喻》所云:“道可致而不可求”。为了解释这个道理,苏轼引用孙武和子夏的话对“致”作了解释:“致”就是一种“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的,若平时有意于积学,自然能够得“道”,即学至则道自致。为了论证这个观点,苏轼又给我们讲了另一个“北方人学潜水”的寓言故事。苏轼发现“南方多没人”,而北方则少有,原因就在于南方人“日与水居”,故能渐识水性,“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水之道者。”懂得水性方能“没”,而北方人“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可见求“道”单凭勇气是不行的,还得经过长期的实践。如果想“不学而务求道”,走捷径,那就只能像北方学“没”者那样,没有不被溺死的。因此,求道如同南方之人潜水。得之在瞬间,然功夫却在平日的不断练习和心领神会,自然会得道。
四、“技道两进”:道与艺合、心手相应
苏轼认为“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技”固然很重要,但若单纯的强调“技”而忽略了“道”,书法作品就会流于“匠气”,也就和书法工匠之作没有什么区别了。苏轼提倡“技道两进”这一命题表明,他认为“道”与“技”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所以,“技道两进”这一命题体现了书法创作中基本规律与技巧方法之间的关系。就此而言,这一命题的提出是苏轼对中国古代书法创作理论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
笔者认为苏轼提出的书法创作理论的“技道两进”命题与其绘画创作理论中提出的“道与艺合”是相通的,因为诗书画本为一律,具有内在的相通性。而苏轼提出的“有道有艺”命题出自《书李伯时<山庄图>后》,云:“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②
苏轼对李伯时所画的《山庄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李伯时所画《山庄图》不是靠“强记不忘”而作,而是“天机之所合,不强而自记也”。对于绘画创作来说,“不留于一物”的审美态度和“神与物交”的审美体验方法,是把握审美对象内在精神的根本途径,是创作优秀作品的规律所在,当属于绘画之“道”。而苏轼所说的“其智与百工通”,即画家的技艺技巧,当属于绘画之“艺”。苏轼认为绘画之“艺”虽然属于“形而下者”,但也是绘画创作不可缺少的因素。画家“有道而不艺”,虽然能够体验到审美对象的精神意蕴,能够把握审美对象最根本的东西,但是,由于缺少技艺技巧,所要画的“物”虽然“形于心”,却“不形于手”。原因在于没有表现审美意象的方法技巧,无法将“形于心”的审美意象表现出来。
注释:
①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参考文献:
[1]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中华书局,1982.
[2]穆俦标点.苏轼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中华书局,1986.
作者简介:
徐文娟(1987—),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教师,文学硕士,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