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法官贿金塞满鞋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djflsk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月19日,尼日利亚2016年反腐报告出台,指出“腐败”使尼港口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港口,也是导致其较西非邻近各港口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国家由此每年损失约1万亿奈拉(200奈拉约合1美元)。为此,尼总统反腐败咨询委员会决定在港口设立办事处,并将于今年采取强有力的反腐败措施。
  布哈里总统还说:民众“早已达成共识,即本国存在腐败问题,必须加以整治”。2015年5月上台后,这位新总统的反腐败动作确实不少。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则反腐败终究还未触及根本;二则部分民众居然认为反腐败加剧了他们的生活困境,去年,“还我腐败”的口号竟四处流传。
  反腐火焰烧向金融司法系统
  布哈里总统一上台,就烧了几把火,尤其是把火烧向了金融和司法系统。
  效果立竿见影。2015年5月底,總警监阿瑞斯就呼吁公众不要贿赂警察。次日,警方又宣布三名涉嫌贿赂尼日尔州警察的嫌疑人落网,这三人企图用100万奈拉买通警方反抢劫部队成员,以期让一名亲属获释。6月,经济和金融犯罪委员会指控巴耶尔萨州前州长西尔瓦涉嫌于2009年至2012年假借给州政府职员涨工资的名义,伙同他人利用三家公司从州财政中盗取192亿奈拉。几天后,依莫州前州长奥哈基姆涉嫌公款私用被拘押并接受经济和金融犯罪委员会质询。
  这样的反腐行动,显然让民众既高兴又有所不满。2015年6月17日,部分示威者来到议会门前,向参众两院议长请愿,要求议会通过相关法律以严惩腐败分子。请愿书中说:“我们想让尼日利亚迈开像新加坡和中国一样的步伐,在对腐败活动持零容忍态度后取得长足发展。”
  行动还在继续。
  进入2016年,反腐之火烧向了司法系统,着力打击已有时日、人神共愤的司法腐败。去年10月执法部门通过突击搜查,揪出了多名涉腐的资深法官,他们往往受贿后在案件审判中故意偏袒一方。
  警方的搜查行动“收获丰硕”。国家服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说,警方从这些涉腐法官家中查获了“不同面额的大量现钞,既有本国货币,也有多种外币”,还发现了“能够证明他们不法行径的文件档案”,以及他们涉腐而得的豪宅。媒体称,警方光是查获的现钞就达80万美元,而这只是涉及贿金的很少一部分。
  媒体披露的细节令人吃惊。一名参议员举报称,当时一名上诉法院的法官同意在一桩案件中作出对该参议员有利的判决,条件是获取5000万奈拉的“酬劳”。这名参议员同意后,最终只凑得出3000万奈拉。于是,某天晚上,这名法官前来收取贿金,无奈现钞太多,实在装不下,“他往身上所有能塞的地方都塞满了钞票,甚至荒唐到把部分钞票塞进了两只鞋里”,最后,这名法官赤脚走向汽车,扬长而去。然而,由于参议员支付的贿款少于他所要求的,这名法官最终作出了不利于参议员的裁决。正是这一结果,令这名参议员决定冒着行贿被定罪的风险,向国家司法委员会举报了法官受贿一事。
  在去年10月被捕的七名法官中,两人是最高法院法官,分别是尼格武塔、奥科罗埃泰。同年11月21日,尼格武塔受到洗钱等15项腐败罪名的指控。检方称,警方在尼格武塔家中查获多本护照以及8.5万美元现钞。
  被捕的其他法官也颇受关注。其中,联邦高级法院法官丽塔面临至少26项指控,包括收受贿赂、伪造票据、提供虚假证词等。调查人员出示的多项证据显示:她2012年至2015年受贿78.8万美元。
  阿布贾地区联邦高级法院法官阿德莫拉也在那次突击搜查中被捕,警方在其家中查获了超过55万美元的赃款,其中包括30万美元现钞。阿德莫拉供称,他与联邦高级法院首席法官奥塔存在“长期交易”,即奥塔把一些“有利可图”的案件分派给他,他便在审案中收受贿赂,然后再把部分贿金“孝敬”给奥塔。阿德莫拉称,奥塔与阿布贾地区联邦高级法院的多名法官都存在这种交易,已成为一种“固定模式”。
  贡贝州高级法院法官平迪加也被指在一桩有关部落事务的案件中收受了河流州州长威克1亿奈拉贿款,从而偏袒威克。媒体曝料称,平迪加的多辆汽车、多栋房产,都源自受贿所得。
  目前,警方正在着手调查这15名法官。
  面对困境为何竟喊出“还我腐败”
  对布哈里来说,反腐败是必然的。这个国家,已经被腐败害惨了。
  作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尼日利亚原本可以凭借人口优势和石油产量,成为富裕国家,然而腐败却使国家陷于贫穷。今年1月19日,信息部长穆罕默德表示,在2006至2013年间,包括前领导人、内阁部长、政府官员在内的55人盗用国家资产高达惊人的90亿美元。他称,被盗用的这些钱可以用来在当地建造36家医院或者资助4000名学生读完大学……
  目前,检方已经起诉了乔纳森政府中的多名高官。
  对此,穆罕默德声言:“如果我们不整治腐败,那么腐败终将毁了尼日利亚。”
  这绝非危言耸听。就说作为经济命脉的石油工业,由于缺失监管,腐败丛生,国家石油公司更成腐败渊薮。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尼日利亚分支的调查则显示,国家石油公司1999年至2012年没有按规定移交116亿美元有关液化气的政府投资分红。该调查还显示,该公司在与国外公司的贸易中存在不平等交易,致使政府蒙受至少6亿美元损失。这份调查还披露了不少国外石油公司为在尼日利亚捞取更多财富不惜大肆行贿的丑闻。法国石油设备及服务公司Technip为获取一份合同,伙同另外三家公司聘请专人向尼政府官员行贿;意大利能源巨头埃尼公司首席执行官德斯卡尔西也靠行贿尼地方政府官员获得石油开采权。
  由于像国家石油公司这样的巨头都在“截留”财富,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去年10月,布哈里总统不得不出卖自己的专机以纾解财政困难。
  但是,腐败在尼日利亚实在是根深蒂固。司法的暧昧就令人吃惊。最近这次对法官的雷霆出击,其后续“走势”目前也难有定论,至少被捕的七名法官在交纳了保释金后均于去年11月初获得保释。尤其是,在调查法官腐败过程中,国家服务部对国家司法委员会的指责令人不寒而栗。据称,国家司法委员会曾收到至少50份有关涉腐法官的举报——大约60%曾被举报,且均有稽可查,当局却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根据线索启动彻查,“以埃努古州大法官乌梅祖利克为例,他超过三次受到举报。如果不是民众持续不懈地揭发他,这名法官眼下仍不会受到制裁。”对此,国家司法委员会居然质疑前者的一系列反腐举措过于急躁且有违法操作之嫌。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去年,话题标签:“#还我腐败#(#BringBack-Corruption)”居然流行全国。这确实反映出“悖论”,尽管民众支持反腐败,然而,日益加剧的困境却又让部分民众甚至是那些极度贫困、极度无权无势以至于无法从石油经济中捞油水的人也感到“愤怒”,指责新政府的反腐败导致了他们的困境。一句代表性的抱怨是“有腐败的时候一袋纯净水要80奈拉。没有腐败的时候一袋纯净水要150奈拉#还我腐败#”。香槟进口商和汽车经销商也抱怨政府官员出手不如过去阔绰了。最近,更有针对发电厂和油气管道的袭击,这也被认为是反腐败激起的蓄意破坏,即民众所说的“你打击腐败,腐败也在还击”。
  自然,布哈里的反腐败行动,获得了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但是,也有相当多的人怀疑其效果。舆论称:“他为了终结犯罪者不受惩处的氛围而去追究重大犯罪者的责任,这样做是正确的。但除非他能够解决腐败的病根,否则人们就会认为他的反腐行动是想针对谁就针对谁,他的胜利也将是昙花一现。”
  显然,消除“病根”必须解决“食利者”能够寻租的体制,从而清除寻租的机会,进而遏制腐败。
  已经点起了反腐败火焰的布哈里未来不知能否“挺进”到治本的层面?
  编辑:黄灵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哈耶克毕生都在反对“极权社会主义”,他对极权主义的危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他认为社会秩序归为两种类型:自发秩序和人造秩序.自发秩序是哈耶克思想的核心理念,理解了自发秩
标准化在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工监督检验研究院结合石化行业工程质量监管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职能,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助力
随着单用途及多用途预付卡的政策收紧,商业预付卡行业迎来无序发展多年后的首次行业性变革时机,这也让数十家发卡机构开始探索严苛政策下新的市场方向,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虽然
史蒂芬·霍金,这个有点残疾的英国老头,在遥远的东方,成为耀眼的明星,一如那些舞台上的歌手,在聚光灯下,他的英姿,他的智者风度,他的那个不苟言笑,却令人着迷的神 Stephen H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多次遭遇欧盟发起的反规避调查,且矛头直指“第三国组装”的规避行为.本文系从反规避的起源出发简述了“第三国组装”的概念及欧盟对此的相关规则,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政府的职能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现阶段,政府转变职能,不断地推进财政体制的改革,监督体系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在改革的大潮下,
经济管理类学生是大学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承担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的管理和教育,进一步坚定其理想信念,增强其党员修养,
近年来,数字调度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研究其在铁路通信施工中的应用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数字调度通信系统的优点,在探讨数字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