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工科院引进网络通识课程能够弥补通识课程师资不足的缺点,也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网络通识教育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不仅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管控,且能帮助教师改变评价方式,从而体现网络通识课程的最大优势。本文以地方工科院校网络通识课程为探讨基础,目的是希望地方工科院校可以加强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全面发挥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通识教育质量。
【关键词】网络通识课程;课程建设;地方工科院校
【基金项目】项目资助:山东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研究“群星计划”项目,项目编号:qx2013271。
【中图分类号】TP393-4;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15-01
一、引入网络通识课程的作用分析
网络通识教育很多学者也将它称之为通才教育,诞生于美国的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理念才开始得到教育行业的重视。我国高等教育引入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体系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而地方工科院校根据新时代教育背景在教育体系中加入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有两种开展模式:一是用网络通识教育课程去改革专业课程体系,让它成为专业基础课程。二是把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放入到通识选修课程当中,让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选修一些人文社科类方面的课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通识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地方工科院校非常重要的课程教育体系,但地方工科院在开展通识教育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师资力量不足、授课质量不高,外加受到办学性质、办学规模的限制导致一些人文社科类的课程仅集中在工商管理、英语、政治等专业课程上,而师资队伍的不足外加专业范围的过于狭窄,就无法发挥通识教育的真正优势,也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为改善通识课程的教育质量,部分地方工科院校之间相互开设了通识课程,让本校学生可以选择其他院校的通识课程,从而来满足通识课程的质量需求。但仅管如此,通识教育的资源共享范围还是比较狭窄,也无法满足各专业学生的个人需求。为此,地方工科院校需要扩大教育课程范围,引入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让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名师的教学风采,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通识课程的优势。
二、网络通识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互联网技术操作能力需要加强
通过互联网去开展通识教育在很早以前就得到了教育学者的关注,但在21世纪初由于互联网技术还不太成熟,导致通识教育还不能通过互联网手段去实现它的教育价值,后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在2010年后全球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让人们又重新重视起了网络教育。
2.传统教学空间需要打破
网络通识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可以为地方工科院校带来很多益处,但同时也向地方工科院校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比如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去运用新的网络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就是学校和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会受到一些局限性因素,都是以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和教师集中在一个空间里去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堂作业等形式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网络通识教育就不会让教师和学生受到环境地点、时间以及学习方式的限制。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自由选择课程的学习时间。但网络通识教育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无法保障每个学生都会主动的去观看每一堂课的教学视频,教师也会担心有些学生并不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观看视频,而是选择在考试前把这些视频全都看完,这种突击式的学习模式很难让教师可以有效掌握学生对教学知识内容的学习情况,所以如何对网络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是学校和教师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3.学生学习评价机制需要改变
通识教育的开展目的是为了用新的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是学习能力,还有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念等等。网络通识课程在教学评价方式上也是以一些开放性的客观题目为主,这种随机抽取的试题也不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因为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同,也容易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这个评价机制不公平等等。为此,学校也要进一步对网络通识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最终提高评价质量。
三、如何提高网络通识课程教学质量
1.完善网络通识课程的管理体制
网络通识课程作为一个新的教学形式,需要學校、教师在管理方式上和传统课程区别对待。对网络通识课程的管理制度也要完善,例如学校在对网络通识课程实施一段时间后,可以去收集教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去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当教师和学生适应了网络通识课程并给予肯定之后,学校就可以结合网络通识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去制定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以便在日后可以更加顺利的开展网络通识教学。
2.改善网络通识课程的评价机制
授课教师在制定教学评价机制的时候可以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不仅要以考试成绩为评价基础,还要以学生平日的表现为参考依据。例如学生是否积极的去参与到教师的提问环节,积极参与教学的讨论环节就可以作为评价依据,然后教师再去分析学生的讨论观点是否正确,最终再结合教学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这样做不仅对学生公平,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配备综合素质高的课程辅导教师
网络通识课程虽然是选用非本校教师授课,但对于学校而言也要选择资历深、学识丰富、综合素质高的课程辅导教师,以进一步提高网络通识课程教育质量。课程辅导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课程信息、考试公告等进行定期发布,掌控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所以学校一要选择责任心强的教师,经常上网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进学生的课程学习进度,及时、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二要选择计算机软件操作相对熟练的教师,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和其他一些软件去开展的教学活动课程,要求辅导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才能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
四、总结
网络通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本质区别。无论是课程内容安排,还是教学评价机制拟定,学校和教师都要根据网络通识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去制订,在实施过程中也要不断引进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丰富网络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最终让网络通识教育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育人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挑战及对策[J].王晓阳,曹盛盛.中国高教研究.2015(04).
[2]计算机通识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园林专业为例[J].全快.科技资讯.2017(25).
[3]高校通识课程于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建构[J].陈淑萍.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9).
【关键词】网络通识课程;课程建设;地方工科院校
【基金项目】项目资助:山东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研究“群星计划”项目,项目编号:qx2013271。
【中图分类号】TP393-4;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15-01
一、引入网络通识课程的作用分析
网络通识教育很多学者也将它称之为通才教育,诞生于美国的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理念才开始得到教育行业的重视。我国高等教育引入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体系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而地方工科院校根据新时代教育背景在教育体系中加入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有两种开展模式:一是用网络通识教育课程去改革专业课程体系,让它成为专业基础课程。二是把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放入到通识选修课程当中,让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选修一些人文社科类方面的课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通识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地方工科院校非常重要的课程教育体系,但地方工科院在开展通识教育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师资力量不足、授课质量不高,外加受到办学性质、办学规模的限制导致一些人文社科类的课程仅集中在工商管理、英语、政治等专业课程上,而师资队伍的不足外加专业范围的过于狭窄,就无法发挥通识教育的真正优势,也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为改善通识课程的教育质量,部分地方工科院校之间相互开设了通识课程,让本校学生可以选择其他院校的通识课程,从而来满足通识课程的质量需求。但仅管如此,通识教育的资源共享范围还是比较狭窄,也无法满足各专业学生的个人需求。为此,地方工科院校需要扩大教育课程范围,引入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让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名师的教学风采,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通识课程的优势。
二、网络通识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互联网技术操作能力需要加强
通过互联网去开展通识教育在很早以前就得到了教育学者的关注,但在21世纪初由于互联网技术还不太成熟,导致通识教育还不能通过互联网手段去实现它的教育价值,后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在2010年后全球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让人们又重新重视起了网络教育。
2.传统教学空间需要打破
网络通识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可以为地方工科院校带来很多益处,但同时也向地方工科院校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比如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去运用新的网络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就是学校和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会受到一些局限性因素,都是以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和教师集中在一个空间里去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堂作业等形式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网络通识教育就不会让教师和学生受到环境地点、时间以及学习方式的限制。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自由选择课程的学习时间。但网络通识教育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无法保障每个学生都会主动的去观看每一堂课的教学视频,教师也会担心有些学生并不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观看视频,而是选择在考试前把这些视频全都看完,这种突击式的学习模式很难让教师可以有效掌握学生对教学知识内容的学习情况,所以如何对网络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是学校和教师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3.学生学习评价机制需要改变
通识教育的开展目的是为了用新的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是学习能力,还有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念等等。网络通识课程在教学评价方式上也是以一些开放性的客观题目为主,这种随机抽取的试题也不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因为题目的难易程度不同,也容易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这个评价机制不公平等等。为此,学校也要进一步对网络通识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最终提高评价质量。
三、如何提高网络通识课程教学质量
1.完善网络通识课程的管理体制
网络通识课程作为一个新的教学形式,需要學校、教师在管理方式上和传统课程区别对待。对网络通识课程的管理制度也要完善,例如学校在对网络通识课程实施一段时间后,可以去收集教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去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当教师和学生适应了网络通识课程并给予肯定之后,学校就可以结合网络通识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去制定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以便在日后可以更加顺利的开展网络通识教学。
2.改善网络通识课程的评价机制
授课教师在制定教学评价机制的时候可以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不仅要以考试成绩为评价基础,还要以学生平日的表现为参考依据。例如学生是否积极的去参与到教师的提问环节,积极参与教学的讨论环节就可以作为评价依据,然后教师再去分析学生的讨论观点是否正确,最终再结合教学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这样做不仅对学生公平,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配备综合素质高的课程辅导教师
网络通识课程虽然是选用非本校教师授课,但对于学校而言也要选择资历深、学识丰富、综合素质高的课程辅导教师,以进一步提高网络通识课程教育质量。课程辅导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课程信息、考试公告等进行定期发布,掌控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所以学校一要选择责任心强的教师,经常上网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进学生的课程学习进度,及时、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二要选择计算机软件操作相对熟练的教师,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和其他一些软件去开展的教学活动课程,要求辅导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才能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
四、总结
网络通识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本质区别。无论是课程内容安排,还是教学评价机制拟定,学校和教师都要根据网络通识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去制订,在实施过程中也要不断引进新的理念、新的技术,丰富网络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最终让网络通识教育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育人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挑战及对策[J].王晓阳,曹盛盛.中国高教研究.2015(04).
[2]计算机通识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园林专业为例[J].全快.科技资讯.2017(25).
[3]高校通识课程于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建构[J].陈淑萍.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