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HTK]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科学命题。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基础,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行动指南,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要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关键词:[HTK]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理想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6-0016-04
作者简介:迟成勇(1966- ),男,安徽合肥人,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最根本的。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占支配地位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各种矛盾、创造价值提供了最为科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在经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的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决不可以淡化意识形态。“如果动摇和取消马克思主义,全党全国人民就会失去最根本的思想准则”[1]228。在社会价值多元纷呈的社会,更需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才能做到在多元价值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使其不发生彼此对立和冲突。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如果在意识形态领域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最终必然由思想混乱导致社会政治动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必须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持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227。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做到“坚持与发展”相结合。“坚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与基本原则。“发展”就是在实践中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威力,拓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领域、新观点、新方法、新境界。
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通过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考察做出的科学预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党和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而绘制的蓝图,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阶段的客观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需要。邓小平曾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果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人的富裕问题”[2]。所以,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做出的符合中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对未来中国社会的科学设计,是共产主义理想在当代中国的体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把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概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胡锦涛同志也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又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历史进程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根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全社会具有共同的理想与信念,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动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就会导致思想混乱,丧失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社会价值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为依据而作出的价值选择,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行动指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为核心内容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源泉,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延续。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价值精神的凝结和精华,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和社会动力理论。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是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核心内容,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而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行动指南。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没有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民族精神便没有根基,更无法弘扬与培育。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同时,民族精神具有开放性。中华民族是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的伟大民族。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必须注重不断地汲取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脱离时代发展和世界文明大道的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只能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所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彻底抛弃民族虚无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立场,真正地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汲取世界各国文明的有益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科学结晶,它既使中华民族精神在最高层次上得到了当今时代科学思想精华的熔铸和升华,又使马克思主义因为有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新科学结晶而得到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的建设事业就会失去方向,就无法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和荣辱观念的新发展。荣辱观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汲取自己的道德观念”[3]。每个时代的民族和国家、阶级、个人总是依据自己所处的经济地位与利益及其所决定的文化环境,提出自己的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针对当前社会上盛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来的,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可见,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高度概括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荣辱观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和民族性,恩格斯曾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4]。历史上的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荣辱观、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荣辱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荣辱观,有着根本不同的内容和标准。奴隶主阶级以占有奴隶、出身高贵、拥有特权为荣誉的标志;封建地主阶级以“金榜题名”、“高官厚禄”、“封妻荫子”为荣耀;资产阶级则以金钱和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荣辱的标准,并把发财致富、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的一切行为都说成是高尚的美德。无产阶级汲取人类历史上一切荣辱观的积极、合理因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发展看做最高荣誉,并把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紧密结合在一起。“无产阶级衡量荣誉的标准,不是财富、权势和门第,而是对人民、对阶级、对党和对集体事业的无私贡献,是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解放事业的贡献。”[5]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不仅与历史上剥削阶级荣辱观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是对无产阶级荣辱观的升华。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化,是从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层面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落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取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问题。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特别在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的历史背景下,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及荣辱观多元化的现实状况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真正地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才能抑制腐朽的、剥削阶级的荣辱观的盛行与侵蚀,才能真正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精神,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新的道德活力,为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打下思想基础。
五、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和灵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它代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这正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为内在规定的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基础,立足现实,面向现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和谐文化的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无论“百花”还是“百家”,只能是多样化的体现,而不是多元化。就“元”来说,“双百”方针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可见,“双百”方针的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实行“双百”方针的结果,不是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中不断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失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荡,就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科学性、先进性是它最根本的特征。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坚持和谐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谐文化才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从而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被釜底抽薪,和谐文化就失去了灵魂和大脑。因此,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坚持运用它来分析和研究今天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5]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36.
责任编辑:戴群英
关键词:[HTK]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理想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6-0016-04
作者简介:迟成勇(1966- ),男,安徽合肥人,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最根本的。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真正深入头脑、扎根人心,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占支配地位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还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各种矛盾、创造价值提供了最为科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在经济全球化、东西方文化相互激荡的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决不可以淡化意识形态。“如果动摇和取消马克思主义,全党全国人民就会失去最根本的思想准则”[1]228。在社会价值多元纷呈的社会,更需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才能做到在多元价值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使其不发生彼此对立和冲突。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共同的理想信念是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如果在意识形态领域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最终必然由思想混乱导致社会政治动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必须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持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227。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做到“坚持与发展”相结合。“坚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与基本原则。“发展”就是在实践中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威力,拓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领域、新观点、新方法、新境界。
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通过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考察做出的科学预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党和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而绘制的蓝图,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阶段的客观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根本需要。邓小平曾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果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人的富裕问题”[2]。所以,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做出的符合中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对未来中国社会的科学设计,是共产主义理想在当代中国的体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把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概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胡锦涛同志也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又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历史背景、历史进程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根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全社会具有共同的理想与信念,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动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就会导致思想混乱,丧失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社会价值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理论为依据而作出的价值选择,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行动指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为核心内容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源泉,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延续。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价值精神的凝结和精华,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和社会动力理论。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是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核心内容,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而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行动指南。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没有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民族精神便没有根基,更无法弘扬与培育。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同时,民族精神具有开放性。中华民族是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的伟大民族。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必须注重不断地汲取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脱离时代发展和世界文明大道的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只能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所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彻底抛弃民族虚无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立场,真正地继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不断汲取世界各国文明的有益成果,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科学结晶,它既使中华民族精神在最高层次上得到了当今时代科学思想精华的熔铸和升华,又使马克思主义因为有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新科学结晶而得到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的建设事业就会失去方向,就无法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和荣辱观念的新发展。荣辱观作为一种道德观念,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汲取自己的道德观念”[3]。每个时代的民族和国家、阶级、个人总是依据自己所处的经济地位与利益及其所决定的文化环境,提出自己的荣辱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针对当前社会上盛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提出来的,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可见,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高度概括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荣辱观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和民族性,恩格斯曾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4]。历史上的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荣辱观、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荣辱观、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荣辱观,有着根本不同的内容和标准。奴隶主阶级以占有奴隶、出身高贵、拥有特权为荣誉的标志;封建地主阶级以“金榜题名”、“高官厚禄”、“封妻荫子”为荣耀;资产阶级则以金钱和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荣辱的标准,并把发财致富、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的一切行为都说成是高尚的美德。无产阶级汲取人类历史上一切荣辱观的积极、合理因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发展看做最高荣誉,并把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紧密结合在一起。“无产阶级衡量荣誉的标准,不是财富、权势和门第,而是对人民、对阶级、对党和对集体事业的无私贡献,是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解放事业的贡献。”[5]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不仅与历史上剥削阶级荣辱观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是对无产阶级荣辱观的升华。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化,是从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层面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落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取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问题。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特别在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的历史背景下,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及荣辱观多元化的现实状况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真正地明辨是非、善恶、美丑,才能抑制腐朽的、剥削阶级的荣辱观的盛行与侵蚀,才能真正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精神,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新的道德活力,为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打下思想基础。
五、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和灵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它代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这正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为内在规定的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基础,立足现实,面向现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和谐文化的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无论“百花”还是“百家”,只能是多样化的体现,而不是多元化。就“元”来说,“双百”方针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可见,“双百”方针的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实行“双百”方针的结果,不是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中不断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失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荡,就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科学性、先进性是它最根本的特征。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坚持和谐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谐文化才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从而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被釜底抽薪,和谐文化就失去了灵魂和大脑。因此,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坚持运用它来分析和研究今天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5]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36.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