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及发展,厘清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现状与契机,重点论述“部校共建”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路径和方法,提出要建立具有完整性、专业性、指向性的教学体系,采用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发展性的教学内容,搭建协同式、立体式、体验式的教学形式,唯此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新闻人才。
【关键词】部校共建;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媒介素养
当下,我国面临着复杂的信息环境。一方面,技术的革新使信息容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信息维度更为丰富;同时信息冗杂、信息噪音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另一方面,互联网重塑下的传播格局中,人人都是传播者,信息表达的便捷与自由带来了“弱把关”下信息秩序的混乱。如何适应当下信息环境的“新常态”,不仅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难题,也逐渐演化为波及全社会的命题。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下及未来信息消费、生产、传播的“主力军”,无论是新闻内容的接收与理解,还是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都受到当前新闻价值标准和观念的深刻影响,因此,树立科学的新闻观,培育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至关重要。高校作为培育大学生的主阵地,更应承担起树立牢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责任。
一、起点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和外延
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作为培育新闻工作者的摇篮,新闻院校要结合特定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准确把握其概念与定位,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2001年归纳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和遵循。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理论高度科学定义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功能作用、运行规律及指导思想等,为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新媒体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顺应时代发展,在中国化进程中出现了“党媒姓党”“人民至上”“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等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观点、新论断,指导新闻工作者解决在新闻实践中面临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起于新闻实践,又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奠基,到列宁、斯大林继承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都在创新与发展。在我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逐渐形成一整套新闻工作的清晰脉络,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并将其推进到中国共产党人新闻观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他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48字”职责使命,并且明确要求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在繁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下,这些重要论述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新闻舆论环境,奠定了理论基石和基本遵循。
事实证明,在无产阶级的新闻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被不断总结创新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始终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同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也应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社会变迁,尤其是要结合当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找到新闻观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共振点,真正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目标和效果。
二、困惑与契机: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一)现状:问题、疑虑与距离
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起于21世纪初,经过20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存在一些与时代发展实际需求不相符合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统领地位还没有真正落实。早在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文的《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高等新闻传播教育”。2016年2月,在党的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2018年9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實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计划经过5年的时间,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
反观现阶段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现状,离“统领”这一目标还存在明显差距。许多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虽然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但在整体教学的规划设计上依旧未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统筹指导。
部分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仅局限在单一门课程或在新闻理论课中的某个部分,抑或不成体系、零散随机的讲座与报告,并没有实现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全覆盖,更没有实现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整体布局,也没有渗入学生思想和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
其次,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未完全吃透,这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捉襟见肘、难以让学生信服,在这种状况下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知识难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二是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缺乏适宜当下新闻工作现状的新理论、新内容,这使得学生很难用学到的理论去对应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三是效果参差不齐。部分高校的新闻观教育方式存在“走过场”的情况,教学方法与手段没有充分结合当下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和心理诉求,因而无法取得学生的认同,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再次,缺乏新闻实训和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缺少实践层面的运用会使得新闻观的教育流于形式,始终停留在认知层面。只有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手段缺乏创新。一些高校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在教育手段上过于老旧,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容易引发大学生的抵触情绪,还会使大学生对新闻观教育产生“枯燥”“无用”的刻板印象。只有在教学形式上不断创新,才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鲜活力和生命力。
(二)发展:政策、推行与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院系教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素质。”他还提出:“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如何培育大学生的正确新闻观、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是一个现实问题。
近几年,“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部校共建”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或媒体单位与高等院校共同建设新闻院系,从共建机构、教学、人才、实践基地及智库等方面开展新闻教育。2013年底,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文在全国高校中推广“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做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响应,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一时间掀起了高校与当地党委宣传部门、高校与业界媒体“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浪潮。“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目的是要把新闻(传播)学院建设成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为党、为人民培养富有责任担当、人民情怀的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摇篮。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无疑将会更加系统和深入。
一方面,“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离不开党政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推进,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已然受到党和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如此一来,高校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工作就必然会得到更强力度、更多层面的支持与保障。这将有利于助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快地渗透到方方面面的教学实践中,进而逐步实现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统领目标。另一方面,“部校共建”模式具有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优点,这能够使更多来自政府、业界的新闻高级人才参与到高校新闻教学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教学水平、理论内容上都会得以提高和完善。同时,“部校共建”后,高校与新闻业界的资源互动会更多、更广,这就为新闻院系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实训机会。大学生们切身参与实际的新闻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文所提到的问题。
三、革新与融合:“部校共建”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新探索
在新形势下,高校新闻院系作为未来新闻人才的培养基地,应当肩负起新闻教育的使命和责任,牢牢把握住“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新契机,运用好各方资源,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落到实处,入脑入心。
(一)建立具有完整性、系统性、指向性的教育体系,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整体教学计划的设计上,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新闻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等环节上融入新闻观内容开展教学。共建课程是“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开展部校共建的高校新闻院系应多利用各种政策与平台,在新闻观教育的完整性、系统性、指向性上下功夫。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设立专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业课程,集中、系统地传授新闻观理论内容;另一方面新闻史论、新闻实务等专业课程也要根据各自课程特点适当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使学生能够从不同层面学习和理解新闻观内涵,进而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全方位地渗透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产生更加全面的积极影响,达到“盐溶入汤”的效果。同时,还应注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延展至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只停留在大一、研一的某个阶段,而应该有计划地纳入学生完整的本科四年或研究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要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知识的衔接和理论的进阶。
其次,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上,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和业界的资源,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修班、研讨会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提升教师队伍新闻观的整体教学水平,使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理论内容前,自身先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因为只有做到自己有信仰才可以信服于人。
再次,在学生活动的开展上,也可以适当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引导,如可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内容开展一系列微博话题讨论、学生辩论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能够从中学习到受用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活动不单单只为娱乐,而变得更有意义。
最后,还应注意对学生日常新闻素养的培养,通过专家讲座等活动,通过结合学生所遇到典型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相应内容指导学生的新闻实践活动,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性。
(二)采用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发展性的教育内容,培育正确的网络媒介素养
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所倡导的新闻观是在革命时期创立报刊时提出的,目的是解决当时的一系列新闻实践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媒介的演进,在当前网络传播环境下出现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参差不齐等一些新问题摆在时代面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大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就新闻舆论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提出新的要求,并就新闻实践提出新的指示,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当今形势的科学理论,因此,要大胆采用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教材。
近几年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新闻传播理论新编》等教材的编写与运用,适应了时代要求,被全国许多高校的新聞院系广泛采用为指定必读教材。这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材,运用至必修课程、读书活动、原著阅读小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通过教师教授、学生自主研讨、小组分析和社会实践,不断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媒介素养,进而激发其内驱动力,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三)搭建协同式、立体式、体验式的教育形式,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就当下的大学生群体而言,任何一门学科的教授只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言,仅通过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长此以往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和敷衍倾向,更甚者则会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产生“过时”“空谈”等刻板印象。这显然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因此,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体验,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
2014年起,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利用“部校共建”平台,探索出一条“主辅课堂”并举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实践新路子。“主课堂”即是在全体学生范围内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必修课。学院整合资源强化师资,搭建起以国内知名专家郑保卫教授为主的教学团队,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结合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视频、音频等形式立体化课堂体验,同时根据课程需要适时插入课堂讨论、辩论、主题演讲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辅课堂”则由“四个辅课堂”组成。第一个辅课堂为“读书活动”。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题的开放式读书活动,以开放式课堂、开放式阅读、开放式研讨,呈现出班级读书会、寝室读书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原著阅读小组等载体,通过学生自主读书、查询、研讨、撰写读书报告等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沁润于学生的课余生活。第二个辅课堂为“主题讲座”。一方面,学院系统性地通过举办国内外新闻学科论坛、会议,邀请学界专家来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讲座、新闻名家见面会、“好记者讲好故事”等活动,通过学界大师们的思想碰撞,拓展学生的理论实践知识。另一方面,以开展典型宣传报道公开课等方式,通过中国新闻奖优秀记者分享故事来开启新闻理想,引发学生共鸣,培育正确的媒介素养。第三个辅课堂为“社会实践”。通过开展“品读原著、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三个一活动、红色新闻社会实践活动等,组织学生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俯身践行,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培育媒介素养,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四个辅课堂为“专业实践”。高年级的同学通过专业实践、行业观摩,深入新闻媒体体验如何做好一名“好记者”,进而树立稳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育正确的媒介素养。
四、結语
总之,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高校唯有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培养出一批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及其理论贡献[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2).
[3]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4]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特点[J].中国记者,2001(5).
[5]郑保卫.编写规范性统编教材——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J].新闻论坛,2019(3).
[6]丁柏铨.略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建设和其他相应建设[J].当代传播,2018(6).
[7]胡钰,陆洪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思路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11).
[8]林如鹏,支庭荣.习近平新闻思想: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大创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7).
[9]郝雨,郑立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四个维度的中国化演进——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结构性历史考察与展望[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
(责任编辑:黄康温)
【关键词】部校共建;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媒介素养
当下,我国面临着复杂的信息环境。一方面,技术的革新使信息容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信息维度更为丰富;同时信息冗杂、信息噪音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另一方面,互联网重塑下的传播格局中,人人都是传播者,信息表达的便捷与自由带来了“弱把关”下信息秩序的混乱。如何适应当下信息环境的“新常态”,不仅是新闻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难题,也逐渐演化为波及全社会的命题。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下及未来信息消费、生产、传播的“主力军”,无论是新闻内容的接收与理解,还是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都受到当前新闻价值标准和观念的深刻影响,因此,树立科学的新闻观,培育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至关重要。高校作为培育大学生的主阵地,更应承担起树立牢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责任。
一、起点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和外延
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作为培育新闻工作者的摇篮,新闻院校要结合特定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准确把握其概念与定位,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2001年归纳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和遵循。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理论高度科学定义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功能作用、运行规律及指导思想等,为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新媒体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顺应时代发展,在中国化进程中出现了“党媒姓党”“人民至上”“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等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观点、新论断,指导新闻工作者解决在新闻实践中面临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起于新闻实践,又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奠基,到列宁、斯大林继承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都在创新与发展。在我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逐渐形成一整套新闻工作的清晰脉络,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并将其推进到中国共产党人新闻观的历史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他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48字”职责使命,并且明确要求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在繁杂的网络信息环境下,这些重要论述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新闻舆论环境,奠定了理论基石和基本遵循。
事实证明,在无产阶级的新闻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被不断总结创新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始终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同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也应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社会变迁,尤其是要结合当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找到新闻观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共振点,真正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目标和效果。
二、困惑与契机: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一)现状:问题、疑虑与距离
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起于21世纪初,经过20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存在一些与时代发展实际需求不相符合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统领地位还没有真正落实。早在2013年6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文的《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高等新闻传播教育”。2016年2月,在党的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2018年9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實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计划经过5年的时间,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
反观现阶段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现状,离“统领”这一目标还存在明显差距。许多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虽然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但在整体教学的规划设计上依旧未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统筹指导。
部分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仅局限在单一门课程或在新闻理论课中的某个部分,抑或不成体系、零散随机的讲座与报告,并没有实现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全覆盖,更没有实现课程体系的系统性整体布局,也没有渗入学生思想和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
其次,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未完全吃透,这使得其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捉襟见肘、难以让学生信服,在这种状况下所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知识难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二是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缺乏适宜当下新闻工作现状的新理论、新内容,这使得学生很难用学到的理论去对应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三是效果参差不齐。部分高校的新闻观教育方式存在“走过场”的情况,教学方法与手段没有充分结合当下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和心理诉求,因而无法取得学生的认同,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再次,缺乏新闻实训和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缺少实践层面的运用会使得新闻观的教育流于形式,始终停留在认知层面。只有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手段缺乏创新。一些高校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在教育手段上过于老旧,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容易引发大学生的抵触情绪,还会使大学生对新闻观教育产生“枯燥”“无用”的刻板印象。只有在教学形式上不断创新,才能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鲜活力和生命力。
(二)发展:政策、推行与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院系教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素质。”他还提出:“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如何培育大学生的正确新闻观、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是一个现实问题。
近几年,“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部校共建”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或媒体单位与高等院校共同建设新闻院系,从共建机构、教学、人才、实践基地及智库等方面开展新闻教育。2013年底,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文在全国高校中推广“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做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响应,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一时间掀起了高校与当地党委宣传部门、高校与业界媒体“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浪潮。“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目的是要把新闻(传播)学院建设成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为党、为人民培养富有责任担当、人民情怀的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摇篮。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无疑将会更加系统和深入。
一方面,“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离不开党政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推进,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已然受到党和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如此一来,高校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工作就必然会得到更强力度、更多层面的支持与保障。这将有利于助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快地渗透到方方面面的教学实践中,进而逐步实现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统领目标。另一方面,“部校共建”模式具有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优点,这能够使更多来自政府、业界的新闻高级人才参与到高校新闻教学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教学水平、理论内容上都会得以提高和完善。同时,“部校共建”后,高校与新闻业界的资源互动会更多、更广,这就为新闻院系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实训机会。大学生们切身参与实际的新闻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文所提到的问题。
三、革新与融合:“部校共建”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新探索
在新形势下,高校新闻院系作为未来新闻人才的培养基地,应当肩负起新闻教育的使命和责任,牢牢把握住“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新契机,运用好各方资源,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落到实处,入脑入心。
(一)建立具有完整性、系统性、指向性的教育体系,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整体教学计划的设计上,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新闻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等环节上融入新闻观内容开展教学。共建课程是“部校共建”新闻院系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开展部校共建的高校新闻院系应多利用各种政策与平台,在新闻观教育的完整性、系统性、指向性上下功夫。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设立专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专业课程,集中、系统地传授新闻观理论内容;另一方面新闻史论、新闻实务等专业课程也要根据各自课程特点适当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使学生能够从不同层面学习和理解新闻观内涵,进而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全方位地渗透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产生更加全面的积极影响,达到“盐溶入汤”的效果。同时,还应注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延展至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只停留在大一、研一的某个阶段,而应该有计划地纳入学生完整的本科四年或研究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要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知识的衔接和理论的进阶。
其次,在师资队伍的培养上,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和业界的资源,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修班、研讨会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提升教师队伍新闻观的整体教学水平,使老师在向学生传授理论内容前,自身先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因为只有做到自己有信仰才可以信服于人。
再次,在学生活动的开展上,也可以适当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引导,如可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内容开展一系列微博话题讨论、学生辩论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能够从中学习到受用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活动不单单只为娱乐,而变得更有意义。
最后,还应注意对学生日常新闻素养的培养,通过专家讲座等活动,通过结合学生所遇到典型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相应内容指导学生的新闻实践活动,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性。
(二)采用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发展性的教育内容,培育正确的网络媒介素养
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所倡导的新闻观是在革命时期创立报刊时提出的,目的是解决当时的一系列新闻实践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媒介的演进,在当前网络传播环境下出现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参差不齐等一些新问题摆在时代面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大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就新闻舆论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提出新的要求,并就新闻实践提出新的指示,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当今形势的科学理论,因此,要大胆采用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教材。
近几年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新闻传播理论新编》等教材的编写与运用,适应了时代要求,被全国许多高校的新聞院系广泛采用为指定必读教材。这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材,运用至必修课程、读书活动、原著阅读小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通过教师教授、学生自主研讨、小组分析和社会实践,不断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媒介素养,进而激发其内驱动力,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三)搭建协同式、立体式、体验式的教育形式,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就当下的大学生群体而言,任何一门学科的教授只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言,仅通过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仅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长此以往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和敷衍倾向,更甚者则会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产生“过时”“空谈”等刻板印象。这显然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因此,灵活地运用多种方式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体验,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
2014年起,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利用“部校共建”平台,探索出一条“主辅课堂”并举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实践新路子。“主课堂”即是在全体学生范围内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列必修课。学院整合资源强化师资,搭建起以国内知名专家郑保卫教授为主的教学团队,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结合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视频、音频等形式立体化课堂体验,同时根据课程需要适时插入课堂讨论、辩论、主题演讲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辅课堂”则由“四个辅课堂”组成。第一个辅课堂为“读书活动”。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题的开放式读书活动,以开放式课堂、开放式阅读、开放式研讨,呈现出班级读书会、寝室读书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原著阅读小组等载体,通过学生自主读书、查询、研讨、撰写读书报告等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沁润于学生的课余生活。第二个辅课堂为“主题讲座”。一方面,学院系统性地通过举办国内外新闻学科论坛、会议,邀请学界专家来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讲座、新闻名家见面会、“好记者讲好故事”等活动,通过学界大师们的思想碰撞,拓展学生的理论实践知识。另一方面,以开展典型宣传报道公开课等方式,通过中国新闻奖优秀记者分享故事来开启新闻理想,引发学生共鸣,培育正确的媒介素养。第三个辅课堂为“社会实践”。通过开展“品读原著、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三个一活动、红色新闻社会实践活动等,组织学生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俯身践行,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培育媒介素养,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四个辅课堂为“专业实践”。高年级的同学通过专业实践、行业观摩,深入新闻媒体体验如何做好一名“好记者”,进而树立稳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育正确的媒介素养。
四、結语
总之,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高校唯有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培养出一批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新闻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及其理论贡献[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2).
[3]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4]郑保卫.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特点[J].中国记者,2001(5).
[5]郑保卫.编写规范性统编教材——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J].新闻论坛,2019(3).
[6]丁柏铨.略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建设和其他相应建设[J].当代传播,2018(6).
[7]胡钰,陆洪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思路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11).
[8]林如鹏,支庭荣.习近平新闻思想: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大创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7).
[9]郝雨,郑立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四个维度的中国化演进——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结构性历史考察与展望[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
(责任编辑:黄康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