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日常生活中,人们见面经常要打招呼,这就是见面语,也叫问候语(greetings),是人们见面相互致意的话,语言形式一般短小简炼,目的是维系正常的社交关系或增进友谊,是一种友善的信号,是一种礼俗。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人们对礼节的认识,也渗透在这日常的见面语中。
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语言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见面语的内容方式趋于多样化。概括起来,主要类别大概有三种:
(一)问“吃”类
中国人一般在用餐前后喜欢用“吃了吗?”“吃过没(有)?”“吃过饭了?”等方式相互打招呼。见面问“吃”,可谓源远流长。在《战国策•赵策》中就有触龙见赵太后致意:“日食饮得无衰乎?”中国人向来信奉“民以食为天”,认为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中国人口众多,人们关心吃的问题看起来是很自然的事。古代粮食缺乏,一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二是水旱虫灾、战乱暴征等因素造成。见面问“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试图摆脱长久威胁生存的饥饿状况的强烈愿望。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是一个食文化大国,“吃”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高的,不仅具有充饥养身功能,而且还具有艺术的审美功能和社会的交际功能。“美”是个会意字,从羊从大,大羊为美,即指味道好。周礼中的“吉礼”“嘉礼”主要都是以食物联络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中国人热情好客,喜欢以丰盛的食物招待客人,平时见面也亲切地问一声“吃了吗?”,使彼此感觉很亲近。问“吃”类的见面语,现在使用频率依然很高,但绝大多数只是表达问候的目的,并不关心对方的具体答案。
(二)问“好”类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人们开始逐渐注重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推崇语言表达上的有礼貌、有文化、有修养,一些国外见面语被引进来,如“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当中多用对译的“你好”“早上好”来打招呼。如今,“你(您)好”看起来是使用最为普遍的见面语了。但它并非是汉语原有的,而是后产生的,交际历史并不长,且多是知识阶层的人在使用,老百姓之间用得少,熟人之间也不太常用。一般只在某些较正式的场合和长辈、上级或关系较为疏远的人打招呼时才使用,而且这时一般都会在前面加上称呼,经常简略为“称呼语+好”。现在的年青人见面语更趋洋化,往往用“hello”“Hi”“Hey”等,发音时语调拉长,起伏有致,问好的意思就蕴含其中了。
(三)问“事”类
总体而言,汉语见面语属于情境见面语。人与人之间出于礼貌的需要,根据见面时的情境,有针对性地询问一些事情,目的主要在于态度上的礼貌和关心,情感上的联络,而不在于期待对方的确切回答。表达方式不固定,发问人说什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带有很强的随意性。一般主要询问对方正在做的或即将做的事情。如:打球啊?(对方正打球);逛商场啊?(对方正逛商场);出去呀?(对方正出门);上哪儿去啊?(对方正在向某处走);上班去?/下班了?(估计对方正去上班或下班);开会去呀?(对方匆匆似赶去开会);去买菜啊?(估计对方去买菜);找什么呢?(对方似乎正在找什么)等等。这是一个开放的类,难以列举其数,且是汉语中特有的。这在外国人看来,很难接受,似乎是明知故问,毫无意义,又有干涉他人行为,涉及个人隐私的嫌疑。但中国人打招呼喜欢具体,表现出对对方的一种随时随地、细致入微的关心,有较浓的情感和礼貌的色彩。
二
据说,汉语见面语产生的年代,当在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上古。主要语表形式按发生先后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无它
上古时期,人们见面常相问:“无它乎?”《说文》释“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即现在的“蛇”字。“它”在图形文字和甲骨文中是一个头部呈三角形的毒蛇的形象。“无它乎?”,即“没有蛇吧?”上古时期,气候温暖潮湿,草深林密“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五蠹》)。华夏先民栖居野处,常受毒蛇侵害,命丧于“它”,人们对其惧怕而警惕,若“无它”则上上大吉,所以人们见面常常首先探询:“无它乎?”久而久之,便慢慢固化为人们常用的见面语,其语义也扩展为“有无灾祸”了。
(二)无恙
至周秦时期,新的见面语“无恙”开始兴起,在功能上取代了“无它”的地位。《玉篇•心部》:“恙,噬蛊,善食人心。”《雅俗稽言》据《风俗通》云:“恙,毒虫也,入人腹食人心。古人草居,常被此患,故相劳问‘无恙乎’。”恙是一种喜吸人血的复眼多足小虫,多寄生于田鼠身上,喜伏于阴湿之地。人被其咬后全身忽寒忽热,皮肤溃疡,心腔难受,症重者会丧命。故古人误以为其“善食人心”,视为大敌,见面多相问:“无恙乎?”。后来,“恙”的词义逐渐扩大引申为“忧患、疾病、灾祸”等义了,“无恙乎”也渐渐演变成一句含义宽泛的见面语。如,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策四)。宋元之后,“无恙”多用作别后之人重逢的见面语,形式上多作“别来无恙”。如,娘娘问道:“星主别来无恙?”(《水浒全传》第41回)。
(三)请安
这是伴随着请安礼而产生的一种问候形式。请安礼出于辽金,是下对上、幼对长的一种礼节,是满族人的传统礼仪。施礼时,人们常口称:“请某人安”或“给某人请安了”,即形成了一种伴随性的见面语形式。发展至清代,有时不行请安礼而直接用语言表达,这样就演变成了单纯的口头见面语形式了。如《红楼梦》第11回中“请嫂子安”;第24回中“请宝叔安”;第39回中“请老寿星安”等等。
(四)万福
“万福”语出《诗经》。《小雅•蓼萧》:“和鸾雍雍,万福攸同”;《小雅•桑扈》:“彼交匪敖,万福来求。”都是“多福”的意思,后世演化为祝颂之词。所以,“万福”最初一是指一种祝颂语,二是指一种礼节。宋代,祝颂语“万福”同万福礼结合,主要成为妇女行万福礼时的伴随性祝颂语,在表示祝颂义的同时,兼表问候意义。如,(红云)先生万福!(末云)小娘子莫非莺莺小姐的侍妾幺?(王实甫《西厢记》)
英国社会语言学家彼得•特拉吉尔说:“语言不只是交流信息(交流天气或其它任何题目的信息)的手段,而且也是和别人建立起关系并且维持这种关系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尽管见面语大多不传递具有命题内容的知识信息(概念信息),但其交际功能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王世生.“你好”是“汉语里常用的问候语”吗?[J].语文建
设,1995,(1).
[2]郭攀.问候语说略[J].语言文字应用,2003,(1).
[3]黄晓蕾.问候语的变迁[J].语文建设,1999,(3).
[4]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5]张欣.中国社会文化礼俗[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6]方洲.社交语言现用现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7]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8] P.特拉吉尔.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翟明女 江苏淮安 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223003)
日常生活中,人们见面经常要打招呼,这就是见面语,也叫问候语(greetings),是人们见面相互致意的话,语言形式一般短小简炼,目的是维系正常的社交关系或增进友谊,是一种友善的信号,是一种礼俗。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人们对礼节的认识,也渗透在这日常的见面语中。
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语言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见面语的内容方式趋于多样化。概括起来,主要类别大概有三种:
(一)问“吃”类
中国人一般在用餐前后喜欢用“吃了吗?”“吃过没(有)?”“吃过饭了?”等方式相互打招呼。见面问“吃”,可谓源远流长。在《战国策•赵策》中就有触龙见赵太后致意:“日食饮得无衰乎?”中国人向来信奉“民以食为天”,认为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中国人口众多,人们关心吃的问题看起来是很自然的事。古代粮食缺乏,一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产量低;二是水旱虫灾、战乱暴征等因素造成。见面问“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试图摆脱长久威胁生存的饥饿状况的强烈愿望。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是一个食文化大国,“吃”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非常高的,不仅具有充饥养身功能,而且还具有艺术的审美功能和社会的交际功能。“美”是个会意字,从羊从大,大羊为美,即指味道好。周礼中的“吉礼”“嘉礼”主要都是以食物联络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中国人热情好客,喜欢以丰盛的食物招待客人,平时见面也亲切地问一声“吃了吗?”,使彼此感觉很亲近。问“吃”类的见面语,现在使用频率依然很高,但绝大多数只是表达问候的目的,并不关心对方的具体答案。
(二)问“好”类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人们开始逐渐注重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推崇语言表达上的有礼貌、有文化、有修养,一些国外见面语被引进来,如“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当中多用对译的“你好”“早上好”来打招呼。如今,“你(您)好”看起来是使用最为普遍的见面语了。但它并非是汉语原有的,而是后产生的,交际历史并不长,且多是知识阶层的人在使用,老百姓之间用得少,熟人之间也不太常用。一般只在某些较正式的场合和长辈、上级或关系较为疏远的人打招呼时才使用,而且这时一般都会在前面加上称呼,经常简略为“称呼语+好”。现在的年青人见面语更趋洋化,往往用“hello”“Hi”“Hey”等,发音时语调拉长,起伏有致,问好的意思就蕴含其中了。
(三)问“事”类
总体而言,汉语见面语属于情境见面语。人与人之间出于礼貌的需要,根据见面时的情境,有针对性地询问一些事情,目的主要在于态度上的礼貌和关心,情感上的联络,而不在于期待对方的确切回答。表达方式不固定,发问人说什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带有很强的随意性。一般主要询问对方正在做的或即将做的事情。如:打球啊?(对方正打球);逛商场啊?(对方正逛商场);出去呀?(对方正出门);上哪儿去啊?(对方正在向某处走);上班去?/下班了?(估计对方正去上班或下班);开会去呀?(对方匆匆似赶去开会);去买菜啊?(估计对方去买菜);找什么呢?(对方似乎正在找什么)等等。这是一个开放的类,难以列举其数,且是汉语中特有的。这在外国人看来,很难接受,似乎是明知故问,毫无意义,又有干涉他人行为,涉及个人隐私的嫌疑。但中国人打招呼喜欢具体,表现出对对方的一种随时随地、细致入微的关心,有较浓的情感和礼貌的色彩。
二
据说,汉语见面语产生的年代,当在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上古。主要语表形式按发生先后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无它
上古时期,人们见面常相问:“无它乎?”《说文》释“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即现在的“蛇”字。“它”在图形文字和甲骨文中是一个头部呈三角形的毒蛇的形象。“无它乎?”,即“没有蛇吧?”上古时期,气候温暖潮湿,草深林密“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五蠹》)。华夏先民栖居野处,常受毒蛇侵害,命丧于“它”,人们对其惧怕而警惕,若“无它”则上上大吉,所以人们见面常常首先探询:“无它乎?”久而久之,便慢慢固化为人们常用的见面语,其语义也扩展为“有无灾祸”了。
(二)无恙
至周秦时期,新的见面语“无恙”开始兴起,在功能上取代了“无它”的地位。《玉篇•心部》:“恙,噬蛊,善食人心。”《雅俗稽言》据《风俗通》云:“恙,毒虫也,入人腹食人心。古人草居,常被此患,故相劳问‘无恙乎’。”恙是一种喜吸人血的复眼多足小虫,多寄生于田鼠身上,喜伏于阴湿之地。人被其咬后全身忽寒忽热,皮肤溃疡,心腔难受,症重者会丧命。故古人误以为其“善食人心”,视为大敌,见面多相问:“无恙乎?”。后来,“恙”的词义逐渐扩大引申为“忧患、疾病、灾祸”等义了,“无恙乎”也渐渐演变成一句含义宽泛的见面语。如,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策四)。宋元之后,“无恙”多用作别后之人重逢的见面语,形式上多作“别来无恙”。如,娘娘问道:“星主别来无恙?”(《水浒全传》第41回)。
(三)请安
这是伴随着请安礼而产生的一种问候形式。请安礼出于辽金,是下对上、幼对长的一种礼节,是满族人的传统礼仪。施礼时,人们常口称:“请某人安”或“给某人请安了”,即形成了一种伴随性的见面语形式。发展至清代,有时不行请安礼而直接用语言表达,这样就演变成了单纯的口头见面语形式了。如《红楼梦》第11回中“请嫂子安”;第24回中“请宝叔安”;第39回中“请老寿星安”等等。
(四)万福
“万福”语出《诗经》。《小雅•蓼萧》:“和鸾雍雍,万福攸同”;《小雅•桑扈》:“彼交匪敖,万福来求。”都是“多福”的意思,后世演化为祝颂之词。所以,“万福”最初一是指一种祝颂语,二是指一种礼节。宋代,祝颂语“万福”同万福礼结合,主要成为妇女行万福礼时的伴随性祝颂语,在表示祝颂义的同时,兼表问候意义。如,(红云)先生万福!(末云)小娘子莫非莺莺小姐的侍妾幺?(王实甫《西厢记》)
英国社会语言学家彼得•特拉吉尔说:“语言不只是交流信息(交流天气或其它任何题目的信息)的手段,而且也是和别人建立起关系并且维持这种关系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尽管见面语大多不传递具有命题内容的知识信息(概念信息),但其交际功能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王世生.“你好”是“汉语里常用的问候语”吗?[J].语文建
设,1995,(1).
[2]郭攀.问候语说略[J].语言文字应用,2003,(1).
[3]黄晓蕾.问候语的变迁[J].语文建设,1999,(3).
[4]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5]张欣.中国社会文化礼俗[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6]方洲.社交语言现用现查[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7]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8] P.特拉吉尔.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翟明女 江苏淮安 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22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