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逝水年华,或往事并不如烟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i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2006年推出《蓝调城南》后,著名散文作家肖复兴先生时隔10年再度发力,创作完成“老院系列”姊妹篇——《我们的老院》。作者在《著书者说》中指出:“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是最重要的一本书,没有之一。”由此足以想见肖复兴对此书的重视程度。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在《蓝调城南》与《我们的老院》之间存在着某种承接和互补关系:前者重在写“城”,后者意在写“人”。前者采用激情饱满又略含忧郁的笔触,记录下正在消失中的老北京城南的旧宅古巷,及其背后的人文风物、历史掌故;而后者则是以朴实平和的口吻,讲述着自己童年的美好时光与青少年时代的阵痛与迷惘,以及那些发生在老院之中平凡人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一言蔽之,前者讲的是“城南旧事”,后者谈的是“老院隐情”。
  我们之所以把《我们的老院》中的故事称之为“隐”情,主要是因为老院深处埋藏诸多扑朔迷离、耐人寻味的情感谜团,如《油棉袄》中牛大爷的棉袄中究竟藏着什么秘密;《裱糊匠》中老吴为何会对《水浒传》中的林冲形象唏嘘不已;《白桑葚,紫桑葚》中的史小秋为何要与小洪离婚,后来又因何缘故选择终身不嫁;《何氏两家春》中的何小青为何没有爸爸;《捉奸记》中“我”的父亲为何对有伤风化的张家寡妇抱有同情之心;《忆秦娥》中的大华亲生母亲到底是谁;《父亲》中那个曾经侃侃而谈的父亲为何突然间变得沉默寡言……窃以为,这些谜团的产生主要源自于老院之“老”和“我”之“小”。作者在该书的前言《我们的老院小考》中写道:“我们的老院,叫粤东会馆。那是一座有百年历史的老会馆。……从落生到去北大荒插队,我在粤东会馆里生活了二十一年。我们的大院里,住着各色人等,尤其是老一辈人,表面波澜不惊,却身世如乱云,人生似飘蓬,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书。从童年时光里那些老人欲说还休遮遮掩掩的神神秘秘,到‘文化大革命’中几乎所有家庭都被无情地撕开一刀口子,让很多神神秘秘的往事变成了触目惊心的现实。”这段文字为我们提供两条重要信息:一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老院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二是“我”对老院的经验与记忆大多停留于童年、少年和青春期。为了最大程度留存记忆的真实感与鲜活度,同时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可读性,作者有意识地选取少不更事的儿童限知性视角来展呈谜面,设置悬念,又辅之以耄耋老者的全悉性视角来解析根因,揭示谜底。这种极具创新性的写作尝试,为散文文本赋予了双重时间结构,即过去完成时和现在进行时的交织互渗。在这种双重时间的作用下,童年往事被重新打捞,并被有距离地观照,从而使得那些沉睡于记忆中的情感故事兼具情节上的代入感和理智上的间离感。作者内心深处的黍离麦秀之慨、沧海桑田之叹,亦由此弥散开来。
  除了上述谈到的双重时间外,作者还为该书建构了三重空间。“老院”之于肖复兴,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粤东会馆,还是历史意义上的记忆摇篮,也是文学意义上的精神家园。用作者自己的话讲:“我是在为老院写传,也是在为我们写意,更是在為我自己写心。它属于那条已经被破坏被腰斩或者称之为被改造更新的老街,也属于我们,属于我自己。……想要真正走进我们的老院,就要梳理一下粤东会馆的地理空间和历史空间,以及人们和我自己的心理空间这样三重空间。”由此,我们再来重新审视这本散文集的题目本身,便会从中发现许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其一,作者是在写我们的“老院”;其二,作者是在写老院中的“我们”;其三,作者是在写老院和我们中的“我”。肖复兴通过重访地理、历史和心理三种空间意义上的老院,完成了对老院、我们以及自我的全方位观照与书写。
  我们的“老院”,一个三进三出的大四合院,位于京城最繁华的前门大街附近,曾经的粤东会馆,后来的平民大杂院。高台阶、黑木门、青砖甬道、盖瓦墙沿、牌坊门柱、二道门、三套院、两株桑葚、三棵枣树……作者在《我们的老院小考》中对老院的地理方位、历史沿革、结构布局进行了如数家珍地描摹,为读者书写了一部巨细靡遗的老院方志,绘制出一幅绘声绘色的老院地图。老院,是老北京普通百姓生活的场所,也是这座古城发展演化重要的一方舞台。这里埋藏着文化积淀,也铭刻历史的变迁;这里上演着人生百态,也渗透着世间冷暖;这里浸润着风俗民情,也留存着时代烙印。它就像是一面凸透镜,折射出几代国民的生存样貌;它又像是一架录像机,记录下一个社会群体的故事与传奇;它还像是一座博物馆,展列着各种平凡人的非凡生命历程。如今的老院因缺乏必要的维护和修缮,正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淡出人们的记忆。这无异于是整座城市的历史断裂、文化自戕,势必会造成国人的集体失忆和习惯性遗忘。肖复兴在这本书的诸多篇什中,对老院的残破不堪表示痛心疾首,并且不断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比如,他在前言中写道:“政府曾许诺将粤东会馆异地重建。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却无人再提,人们的记性真有点儿搁爪儿就忘。”再如他在《煎饼果子》一文中讲道:“记忆,虽然不是历史,但是,历史的消失,往往是记忆彻底消失之后的事情。”从作者充满力度和温度的历史书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知识分子强烈的文化焦虑、人文关怀以及责任担当。
  如果说,我们的“老院”带给读者的是那“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沧桑之感,那么老院中的“我们”,则使读者不禁会生发出“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一声喟叹。肖复兴以大杂院中各个家庭为单位,以记忆中的邻里亲朋为蓝本,通过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等艺术表现手法,重新钩沉出一幕幕特殊年代里鲜为人知的人间悲喜剧。书中每一个章节,看似独立成篇,但人物又互相穿插,35篇散文就是35个人物小传,就是35段人生历程。每个人物体内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每段历程背后都是一本难念的经。作者就如同一位崇尚古典主义的艺术片导演,采用长焦摆拍的方式去讲述着每一扇窗户内的甜蜜与艰辛,也记录下几代北京老院人的精神震颤与心灵律动。《老倭瓜花》中孙白两家上演的“老倭瓜花大战芦花鸡”,《毕业歌》中玉石为减轻家庭负担而偷取工地钢丝,《迟桂花》中“龙眼鱼”为了摆脱贫穷的物质生活而放弃爱情嫁给外国华侨……这些篇什将艰难岁月中一代人生存的心酸与无奈和盘托出;《鼻烟壶》中老孙头儿被批斗,《裱糊匠》中老吴含冤自尽,《无花果》中景家被抄,《罗宋帽》中老梁被整……疯狂年代中人心和人性在此赤裸相见,红眼搏杀;《泥斑马》中王大爷为儿子腾房而远赴边疆,《表叔和阿婆》中表叔为照顾阿婆而终身未娶,《母亲》中母亲为供我读书而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平凡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温馨而感人;《花布与苹果》中一对夫妇之间的脉脉浓情,《煎饼果子》中秦老师与孙家大姐的患难与共,《丁香结》中“大胖子张”与连家大姐之间的伉俪情深……这些爱情的火种,为那些生存于冰冷刺骨的政治寒冬中的人们带来弥足珍贵的光亮与希望。全书篇篇皆为凡人小事,却使读者感受到最真实的善恶,领悟到最朴素的真理,不啻是老院中“我们”的历史纪实和灵魂絮语。
  除了我们的“老院”和老院中的“我们”,那个在文本中无所不在的“我”也非常值得一提。“我”是老院内的“我”,亦是老院外的“我”;“我”是“我们”中的一分子,亦是“我们”外的“这一个”;“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我”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我”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懵懂少年,也是重回故里追忆往昔的耄耋老者;“我”是同龄人的代言人,又是作者本身;“我”是本我,亦是超我。这些身份各异、功能不同的“我”在肖复兴精心营造的双重时间和三重空间中信马由缰、自由穿梭,从而实现了散文文本中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个体与群体、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彼此切磋、对话、商榷、辩诘与和解。一方面,作为人物角色的“我”,可以从容地带领读者走进那座看似波澜不惊,实则秘密丛生的北京大杂院,追忆逝水年华;另一方面,作为局外人和回眸者的“我”,又能够站在相对客观、理性的角度去直面人生、审视历史、反刍那段并不如烟的往事。如在《大提琴手》中,当“我”得知小军和小辉因一把大提琴而命途迥异后,顿生“人生如梦、天地不仁”的喟叹;又如在《白桑葚,紫桑葚》中,小秋在二度离婚后选择不再改嫁,令“我”只能猜想:“只有为了孩子她才会舍弃自己的幸福,她的出发点不再是女人的直觉,而是母亲的本能。有了孩子以后,女人的心变得无比宽厚,能够包容得下一切困苦与酸楚。”再如《何氏两家春》中,“我”面对何太太的遗体生出无限感慨:“命运,让他们赶上国家最动荡的时候,国破家亡,战乱连年,妻离子散,临了临了,又赶上‘文化大革命’,一个个磨难,让他们心成老茧,老树成精。”
  《我们的老院》不仅在表情达意上用心良苦,在艺术形式上也可以说是匠心独运。作者有意识地借鉴了中国水墨画中的“留白”“点染”“写意”等表现手法,以简洁平实的语言来叙事,以克制集约的情感来抒情,努力追求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古朴之文风。一如肖复兴在《著书者说》中所言:“我不想刻意去煽情,对于人物的描写尽可能做到节制。我就把命运的节点写出来,把人物的关键几件事写清楚,这就够了。”作者所坚持的这种“极简主义”散文写作方法,不其然间与郁达夫在《中国新闻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所倡导的“注重个性表现,带有自叙传色彩,不拘形式家常闲话似的”散文创作风尚遥相呼应。他曾说过,优秀的现代散文作者要能够从“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在我看来,《我们的老院》中的许多篇章已经达到了上述境界。试举一例,在《表叔与阿婆》一文中,为突出表叔闻名全院的“洁癖”,作者特意安排了一段擦车场景:“表叔擦车与众不同,车把着地,两轮朝上,活像对付一个双腿朝天不住踢腾的调皮孩子。湿布、棉纱、毛巾,轮番招呼,直擦得那车锃亮,照见人影儿,方才罢手。”语言干净利落、句式短促有力,辅之以比拟修辞,将表叔视车如儿、惜车如命的憨态可掬表现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再举一例,在《花布与苹果》短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女教师爱吃苹果。爱吃苹果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关键是每次女的吃苹果的时候,男工程师都要坐在她旁边亲自为她削皮。削苹果皮,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关键是每次削下的苹果皮都是完完整整连在一起。……男工程师削的苹果一定是红香蕉,这没什么可奇怪的,这种苹果果肉比较绵软,适合老年人的牙口。男的手应有些颤抖,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这是人老的原因。让人奇怪的是,怎么多年过去了,男的一直坚持为女的削苹果,更让人们奇怪的是,削下的苹果皮居然还是完完整整连在一起。”作者巧妙地在文章首尾分别使用一组相似的句式结构来实现人物情感上的呼应与对照,从而不仅鲜活地表现出丈夫对妻子的深沉爱意,同时也在审美结构上为散文文本建构了一种对称与平衡。
  综上所述,肖复兴先生十年酝酿、两载耕耘而成的《我们的老院》,称得起是一部情感真挚、哲思深蕴、形神俱佳的散文范本和写作教科书。窃以为,这部书势必会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读过此书的朋友都会萌生出同样的感叹:追忆逝水年华,因为往事并不如烟。
其他文献
安妮宝贝是2000年以后通过网络而被大众所熟知的作家,她的小说有颇为庞大的受众群体。但是,我认为对安妮宝贝的作品,文学界一直缺少一个全面的认知。由于安妮宝贝的作品中充满各种时尚的物象,并且,她的作品因为流行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时尚符号,于是,很多论者也就把她的作品仅仅当作一个时尚符号而已,认为其缺乏严肃的小说精神。但是,在我看来,安妮宝贝显然不能被视作一个简单的时尚流行作家,她的作品,在时尚的表
期刊
李佩甫先生的最新长篇小说《平原客》,我是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的。这在我个人的当代作家作品阅读经验史上,算是比较罕见的一次。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这部小说独特的选材(小说的题材显然是来源于十多年前那桩轰动全国的河南省副省长杀妻大案),使读者为情节所吸引而欲罢不能;同时,这也不完全在于其精巧的结构形式,即以讲故事的形式多头并进地反映了李德林、刘金鼎与郝连东山等几个主要人物的兴衰际遇、升沉起伏;更为
期刊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正如一名十九大代表所讲的那样,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放到这个层面讲,让自己非常振奋。文化自信其中的应有之意就是要对民族自身的文化有更准确的理解、更高度的认同。  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全面阐述优
期刊
内容提要:文珍的新书《柒》,描写出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具有深刻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体现在她笔下的各种符号、器物和共同文化记忆中,反映出80后一代的“小资产阶级”价值观。这些符号本身可能具有深刻的内涵,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集体构成了现代社会的空洞感。在她故事的狭小题材中,隐藏着一种反叛精神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通过宗教式的隐喻,她得以窥探人内心的罪恶,将现代人精神的荒漠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反映了生活中无
期刊
我是偶然间发现母亲在劳作之余还在读书,这让我吃惊不小,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啊。  母亲常说自己是蚂蚁尿书上——湿(识)不俩字,此话不假,她小学二年级没上完,就辍学了。母亲给我的解释是她个子高,又学不会,感觉老没面子,整日惴惴难安,就不顾老师和同学的劝阻,搬住凳子头也不回地走了。这只是她的主观理由,客观情况是她早年丧父,我姥姥一人养家,诸多不易,作为长女的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教室里如坐针毡,哪
期刊
《夜读偶记》是茅盾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重要文艺论著。整体来看,这部文艺论著是在以马克思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的前提下完成的。在这篇文论中,茅盾不仅采用“扬弃结合”的批评方法,对中外文学现象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而且也对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出现的公式化、概念化等问题做了相关论述。最后,在文论结尾,茅盾肯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手法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
期刊
摘要: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笔下塑造了不少职员形象,他们的焦虑以及困扰无不深刻反映出生活压力、工业生产及残酷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身心伤害。而“物的暴力”和对人性矛盾的讽刺都暗示着当时社会中道德良知的缺失、法律制度的无用、社会机构官僚主义作风盛行的时代痼疾。同样作为职员的卡夫卡也将自己对于时代社会的预想和控诉寓于职员形象之中,使其意味无穷。  关键词:卡夫卡;职员;非职员;
期刊
一.恶魔辩证法  在理性化的现代知识域中,有关梦的神谕、象征会被各式现代启蒙者予以合法的驱逐和利用,梦成为一个被知识铁板予以压迫的既无法逃离、又无力反击的微小存在,抑或被改造为梦的集体无意识。而这种集体无意识则显得更为荒谬,它将一个非知识系统所生成的规训话语强行植入个体的反思。这种话语本是属于民间的、神话寓言中关于梦的神谕和虚构形式。话语被赋予了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实在:神谕的阐释者将知识作为操纵命运
期刊
在中国当代新诗史上,“70后”诗人群体的出场相比之下有些温文尔雅,甚至“低声下气”,他们既没有朦胧诗人群在政治风云后重新执掌“现代性”的热闹,也没有“第三代”诗人群起的张狂、粗暴与躁乱。就像诗人安石榴所述,“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首要不幸在于他们所面对的时代已经不再是诗歌的年代,跟‘第三代’诗人相比较,无疑缺乏与之俱来的激情。商品经济从根本意义上促使诗人身份的隐退”[1]。也就是说,“70后”
期刊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