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合理将读写完美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有效促进阅读教学质量提高,还可以使小学生对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技巧等更深刻的体会,更多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课文内容,将读写巧妙结合在一起,让读写美丽相约,才可以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现阶段,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是一线语文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将读与写巧妙结合在一起,指导小学生在深度阅读课文的同时,积极参与写作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高效阅读学习课文,还可以同步开展写作练习,使小學生的阅读、写作等能力同步提高。
一、提炼课文写作技巧开展仿写练习
在教学课文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小学生对课文内涵、情感等深刻理解和体验,还要对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方法等深化教学,使小学生不仅学习课文内容,还要不断积累不同的写作知识,才可以使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等能力同步提高,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另外,教师仅是单独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并不能够有效使小学生充分消化吸收,还要让小学生积极应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加以写作练习,才可以使小学生真正内化写作技巧,并有效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从春、夏、秋、冬四个时间节点生动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景。课文中的措辞精美、写作脉络清晰。导入课文前,可以利用多媒体先为小学生展示小兴安岭的迷人景观。之后,教师再提问:“同学们喜欢小兴安岭吗?”。深入调动小学生的情感。接着,再让小学生阅读课文,并总结:“课文是如何描写小兴安岭的?”。以此,渗透课文的写作技巧。之后,教师再对课文内容以及描写技巧展开剖析,使小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写作技巧、方法的理解。接着,教师再让小学生以“美丽的家乡”为题,依照课文中应用四季描写小兴安岭的方法,去仿写课文。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理解并熟练应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使小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观更深刻记忆,加强体会,感到愉快的学习体验。
二、挖掘小学生情感提升阅读质量
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注重提高其阅读课文的质量,使小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积累更多的辞藻及不同的写作方法等知识,才会进一步帮助小学生奠定写作基础,让其阅读理解等能力也同步提高。但枯燥的讲解难以使小学生充分与课文对话,深层感受作者及课文中抒发的情感,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也会大打折扣。为此,教师要注重在教学时,引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并且鼓励其积极进行写读后感的练习,挖掘小学生的情感,促使其主动思考和领悟课文,才会达到更理想教学效果。
如,《陀螺》这篇课文,教师可以立足课文核心内容先与小学生互动:“同学们知道陀螺有多少种玩法吗?陀螺有多少种吗?”。以此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兴趣。在其积极分享后,教师再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陀螺紧密相连,但不同的是作者的陀螺与同学们平时接触的陀螺都不相同,而且十分有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怎样的呢?”。接着,再让小学生阅读课文。并且,并且让不同小学生分别回答:“陀螺的别名是什么?需要在哪里玩?小伙伴们都是如何玩陀螺的?”。使小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会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接着,教师再让小学生结合自己对陀螺的了解,写一篇读后感,进行写作练习,就可以使小学生充分融入到写作练习中,并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三、开展扩写练习提高学习能力
文言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能成部分,强化对文言文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性进一步增强,还可以使其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深刻感知,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可以在对课文教学后,让小学生应用自己的语言扩写文言文,让读与写巧妙结合。同时,小学生学习语文课文的能力也可以明显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较薄弱,教师要在指导小学生扩写文言文前,为其提供口头表达的机会,为其扩写文言文加以铺垫,小学生才会更轻松进行扩写练习。
如,《自相矛盾》这篇文言文,教师要先对课文的注释加以讲解。可以先让小学生朗读全文,接着再引入注释,让小学生尝试概括课文内容。可以让小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先在小组内练习表达,接着再分别提问小学生,让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课文内容。然后,教师再指导小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就会有效降低小学生的写作压力,让其充分融入到写作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结:
读写结合教学对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课文深度,强化阅读写作等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使小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写作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并且有效引发小学生情感共鸣让其可以积极进行仿写、扩写等练习,使读写完美结合在一起,才可以更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并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耿道远.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2021(47):60.
[2]王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巧用[J].试题与研究,2021(35):59-60.